学习“十破十立”、“八扬八弃” 加强作风建设1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3048222
- 上传时间:2022-10-03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40.75KB
学习“十破十立”、“八扬八弃” 加强作风建设1文档格式.docx
《学习“十破十立”、“八扬八弃” 加强作风建设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十破十立”、“八扬八弃” 加强作风建设1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摒弃吃拿卡要、为政不廉行为,弘扬严格自律,清廉为民之风,强化宗旨意识,心系企业发展,坚守执法纪律,规范执法行为。
以解放思想的新视野、新力度、新高度,确立新观念,明确新目标,探索新方法,开辟新路径,开创新局面,谋取新发展,拿出行动,做出实效,为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做出积极贡献。
践行“一创双优”总体要求
做一个有价值的新闻工作者
作为主流媒体,作为新闻人,如何在开展“一创双优”活动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做一个有价值的新闻工作者。
我认为,一个新闻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践行“一创双优”活动总体要求,坚持“八弃八扬”、“十破十立”,做一个有责任心的新闻工作者。
温家宝总理说:
“从事新闻工作,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
”邹韬奋先生在《新闻记者当前的任务》中说“知责任的重大,便不致糊涂过日子,要时时振作,时时警觉,时时求进步。
”因为新闻工作是反映社会生活最直接、最敏锐、最迅速,而且政治性最强、倾向性最鲜明的一种文化思想形态。
刘少奇同志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就告诫新闻工作者说,“党依靠你们的工作,指导群众,向群众学习。
因此,你们做得好,对党对人民的帮助就大;
做不好,帮助就不大;
如做错,来个'
客里空'
,故意夸大,反映得不真实,就害死人了。
因此,这是个很严肃的工作,一定要认真地从事你们的事业,要对党对人民有很大的责任心。
”责任心对于一个人特别是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那么,责任心是什么?
责任心是一种担当,一种使命,一种约束,一种动力,一种魅力,也是做人的态度。
一个人只有有了责任心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承诺;
有了责任心才能够正视困难勇往直前;
有了责任心才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塑造高尚人格。
一个没有责任心的新闻工作者,在工作中就会缺乏紧迫感、缺少激情和冲劲、乐于泡会议编材料,对一些简单的、枯燥无味重复的工作做不到位,对日常的节目存在应付现象。
这既是与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意识背道而驰,也是对党的神圣新闻工作的渎职,也是对自己人格上的亵渎。
梁启超曾说过:
“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于我自己打主意要做的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我们既然选择了新闻工作,就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新闻工作者,一切为受众着想,这样做的节目、写的文章才有影响力、有号召力、有生命力,进而提高舆论引导的能力,才能起到引导人们、教育人民、组织人民、鼓舞人民、推动工作的重要作用,才能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使命。
二、践行“一创双优”活动总体要求,坚持“八弃八扬”、“十破十立”,做一个有信仰的新闻工作者。
2010年8月,96岁的马识途给《光明日报》的题词是:
“人无信仰,生不如死。
”濮阳市“一创双优”活动办公室督察专员张秋郎说:
“信仰是人立身之本,立业之本。
只有有了信仰,人才能不卑不亢,昂起头做人。
”
信仰是什么?
信仰是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对世界、社会、人生的看法,需用生命去体验、感知。
希望自己能成为百万富翁,希望自己能创建百年企业的,这不是信仰而是愿望。
信仰能给人以明清的心智,信仰能给人以无畏的勇敢,信仰能给人以博大的胸怀和远瞩的见略,信仰能给人以处世不惊不变的心态,信仰能够产生无限大的力量。
当你面对诱惑、面对困难,信仰能产生定力、能产生能量,让你克服万难险阻,不怕枯燥,勇往直前。
江姐说:
“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这句话直到现在穿透时空依然华彩熠熠、烛照后人,是信仰赋予了江姐以血肉之躯战胜竹签子的意志,当她面对敌人的多次严刑拷问,始终大义凛然。
信仰的光辉不仅闪耀在战场上、突发事件中,而且还闪耀在平凡工作中。
理论家方永刚以巨大的生命激情投入到别人看似抽象枯燥的理论教学、研究中,他的探索精神来自于对信仰的追求;
他取得的非凡成就,再次证明了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
《穆青传》的作者、新华社高级记者张严平说:
“爱与信仰应该是一个记者内心的光芒。
”近年来,她采写了一大批各条战线的时代先锋人物,其作品始终彰显着爱与信仰的力量,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为高扬我们时代的理想旗帜做出了做有成效的贡献,本人也获得了长江韬奋奖。
如果信仰的绿洲成为荒漠,我们的工作就会没有激情,就会斤斤计较,就会浮躁,遇到一点挫折,易灰心丧气,就会慢慢失去奋发进取的人生态度。
特别是在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现实社会里,坚持信仰更显得弥足珍贵,它使人心向善,能让人心稳定,能使行动有归依和意义,乃至让人的一生产生炫目的价值。
有人说:
“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
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
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没有信仰的人难以成就事业。
为了事业,为了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我们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为了让自己做一个有修行的人、境界高的人,让我们做一个像张严平一样有信仰的新闻工作者吧,让信仰成为我们工作的动力,把工作尽量做到极致,这样的人生才精彩、才有意义、亦有幸福。
三、践行“一创双优”活动总体要求,坚持“八弃八扬”、“十破十立”,做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新闻工作者。
新闻工作本身就是在创新,它是把每天社会上出现的各式各样的事儿,经过新闻工作者的“新闻眼”挑选,奉献给受众最新的东西,新闻是常干常新、与时俱进的工作。
新闻创新,不仅是新闻媒介应对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迫切需要,而且愈来愈成为衡量新闻工作者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
对于一个新闻记者来说,一个抽象、枯燥的题材,记者进行了生动、形象、恰如其分的描绘;
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记者挖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一次普通的会议报道,提炼出一个新颖的观点;
一个陌生的领域,记者揭开其面纱,把握其要义等等。
对于一个主持人,在直播室如何与一线记者对接,如何调整直播状态,不同的话题如何处理节律,今天的话题用什么形式表现更好,如何让今天的节目与昨天的不同等等。
这就是创新。
从事新闻工作,最忌讳的就是墨守陈规,不敢创新。
特别是在当今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做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就要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创新学习,提局创新能力。
创新学习是提局创新能力的基本条件和前提。
在知识正以几何级数膨胀的今天,不进则退,所以,创新学习愈来愈成为创新活动不可或缺的基础。
创新学习在于不拘泥,不守旧,创造性的理论联系实际;
创新学习还在于不断领悟知识的精华、思想的真谛和思维的缜密。
知识增长是无限的,创新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惟有如此,才能使我们新闻工作者不断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精于创新。
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精品记者、美文编辑、动听的播音员、主持人。
在这我愿与大家共勉,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有信仰的人、有创新能力的人,创造更多的美文,更多的精品节目,实现做一个有价值的新闻工作者的梦想,无愧于受众,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生。
10
“十破十立”
破除自我矮化、怨天尤人的思想,树立事在人为的观念。
濮阳最近几年发展慢了,落后了,显得有些沉闷。
有些同志不是主动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怨天尤人、怨声载道,认为是省委关心支持不够,被边缘化了。
实际上,原因在于自身,是一种自我矮化、自我边缘化。
这反映了一种主观上不愿意正视自己,不愿意挖掘自己的思想根源,不愿意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把一切问题归于客观条件的消极、懒惰心态。
濮阳是省际交汇的重要支撑点和豫东北地区的门户城市,位居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承担着连接周边毗邻地区的重要作用,有很多发展的机遇和优势。
濮阳发展天当其时,加快发展事在人为。
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就必须坚决破除自我矮化、自我边缘化意识,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起事在人为的观念,奋发而后起,放眼中原经济区甚至国家的宏观经济布局,主动站位,主动出击,在区域发展中选准自身的角色,依托出海通道,拓展对外联系,密切区域合作,主动接受中原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双重辐射”,主动地呼应、对接、融入周边经济圈,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
2破除怕担风险、不敢作为的思想,树立勇于担当的观念
近些年来,我们的一些干部在谋划发展、处理问题时,拘泥于上级的条条框框,不善于从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和执行上级政策,而是机械理解、刻板执行,不敢越雷池一步。
看似豪无过错,实则是怕冒风险、怕担责任。
一些干部不愿负责,没有担当的勇气:
“得罪人”的事不干,“讨人嫌”的话不说,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
更有甚者,自己不负责任,还对敢于担责的干部风言风语、说三道四,腐蚀正气、助推歪风。
不敢负责,没有担当,软、怕、躲、退,说到底还是因为个人得失之心太重,患得患失,顾虑重重,多思转多私。
忧的不是不辱使命,而是个人名利;
虑的不是事业进展,而是个人“进步”。
这是对人民、对事业的不负责任,其结果是贻误机遇、贻误发展。
责任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在的。
一言一行,一岗一位,都能见责任、见担当。
我们必须敢于担当,才能避免走弯路。
比如温州在发展初期对造假泛滥采取疏堵结合的策略,规范、引导走向正规,使温州实现了华丽转身。
台前县当初也有类似的情况,当时却只堵不疏,对其全面封杀,遏制了其发展。
没有责任担当,不是小问题。
敢负责,方能放开手脚,奋发有为;
有担当,方能挑起重担,大有作为。
这是干部领导应有的基本素质,也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我们要创造崇尚成功、宽容失败、鼓励探索的氛围,教育和引导各级干部勇于打破思想禁锢,敢负责、有担当,有利于地方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就坚决支持,就全力去做好。
2破除疏于运筹、量钱办事的思想,树立精于运作的观念
有些同志长期以来一直习惯于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无钱就观望等待,守着油田缺油气、守着黄河种旱田,眼光太短、思路太窄、方法太少。
对工作缺乏运筹帷幄,对事关发展的事情不敢大胆设想,不是出主意想办法,运用市场观念、经营意识去研究发展,不善于运用市场机制和手段解决问题,而是懒于思考,不善开拓,有一分钱,办一分事。
这种量钱办事的观念,不适应新形势,没跟上新变化,是和改革发展大潮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相脱节的,是极其落后的观念,抱着这样的观念去谋划发展,只能被时代抛得越来越远。
谋划经济发展,我们不能只局限于自己脚下的一亩三分地,不能死盯着本地的资源有什么发展什么,要想办法用好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
济源、聊城没有矿产资源,豫光金铅、祥光铜业却两头在外,迅速发展了起来。
我们必须学会让市场变魔术,用“无中生有”的方法谋划我们的新项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十破十立”、“八扬八弃” 加强作风建设1 学习 十破十立 八扬八弃 加强 作风 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