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基础检验学重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3035201
- 上传时间:2022-10-03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1.12MB
临床基础检验学重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临床基础检验学重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基础检验学重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肝素
加强抗凝血酶灭活丝氨酸蛋白酶,阻止凝血酶形成
快速生化检验、血气分析、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电极法测血钾与血清结果有差异;
不适合血常规检查
草酸盐
与血液中Ca2+形成草酸钙沉淀
草酸钾干粉常用于血浆标本抗凝
容易造成钾离子污染;
现已少用
促凝剂
激活凝血过程,加速血液凝固
缩短血清分离时间,特别适用于急诊生化检验
常用促凝剂有凝血酶、蛇毒、硅石粉、硅碳素等
分离胶
高黏度凝胶在血清和血块间形成隔层,达到分离血细胞和血清目的
快速分离出血清标本;
有利于标本冷藏保存
分离胶的质量影响分离效果和检验质量
3、良好血涂片的“标准”
①血膜至少长25mm,至玻片两侧边缘的距离约为5mm。
②血膜边缘要比玻片边缘窄,且边缘光滑,适用于油镜检查。
③血细胞从厚区到薄区逐步均匀分布,末端呈方形或羽毛状。
④血膜末端无粒状、划线或裂隙。
⑤在镜检区域内,白细胞形态应无人为异常改变。
⑥无人为污染。
4、瑞氏染色法细胞受色原理:
1物理吸附与化学亲和作用2PH的影响3甲醇的作用4甘油的作用
5、技术误差:
由于操作不规范或使用器材不准确造成的误差称为技术误差。
这类误差通过主观努力可以避免或显著减小,属系统误差。
固有误差(inherenterror):
包括计数域误差、计数室误差和吸管误差。
6、
7、生理性变化红细胞数量受到许多生理因素影响,但与相同年龄、性别人群的参考区间相比,一般在±
20%以内。
红细胞生理性变化与临床意义
8、病理性变化:
病理性减少:
按病因不同可将贫血分为3大类。
此外,药物也可引起贫血。
1)红细胞生成减少:
①骨髓功能衰竭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造血功能停滞等。
②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如肾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铁缺乏)、铁粒幼细胞贫血(铁利用障碍)、巨幼细胞贫血(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性DNA合成障碍)等。
2)红细胞破坏过多
3)红细胞丢失(失血):
如急性、慢性失血性贫血。
9、原理HiCN法检测原理:
血红蛋白(硫化血红蛋白除外)中的亚铁离子(Fe2+)被高铁氰化钾氧化为高铁离子(Fe3+),血红蛋白转化成高铁血红蛋白(Hi)。
Hi与氰化钾(KCN)中的氰离子反应生成HiCN。
HiCN最大吸收波峰为540nm,波谷为504nm。
在特定条件下,HiCN毫摩尔消光系数为44L/(mmol•cm)。
HiCN在540nm处的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根据测得吸光度可求得血红蛋白浓度。
10.红细胞平均指数:
包括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11.血细胞比容(Hct,HCT,PCV)是指一定体积的全血中红细胞所占体积的相对比例。
12、网织红细胞(Ret,RET)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渡细胞,略大于成熟红细胞,其胞质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RNA经碱性染料活体染色后,形成蓝色或紫色的点粒状或丝网状沉淀物。
(ICSH将网织红细胞分为4型。
丝球型,网织型,破网型,点粒型)
13.贫血形态学分类及临床意义
14.红细胞大小异常的临床意义
15.红细胞形状异常的临床意义
16.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异常的临床意义
17.红细胞结构异常及其排列异常的临床意义
18.红细胞沉降率(ESR)简称血沉,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离体抗凝全血中的红细胞自然下沉的速率。
19.临床意义:
血沉主要用于观察病情的动态变化、区别功能性与器质性病变、鉴别良性与恶性肿瘤等。
20.红细胞大小异常的临床意义,红细胞形状异常的临床意义
红细胞结构异常和排列异常的临床意义
21.白细胞数/L=N/4×
10×
20×
106=N/20×
109
成人:
(3.5~9.5)×
109/L儿童(5-12)、6-2岁(11-12)新生儿(15-20)
22.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
①急性感染:
化脓性球菌,最常见。
②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
严重的烧伤、大手术后、心肌梗死、急性溶血
③急性大出血:
内脏破裂、宫外孕破裂
④急性中毒:
化学药物、代谢性中毒
⑤恶性肿瘤
⑥白血病(粒细胞性)
中性粒细胞减少:
①某些感染:
伤寒、副伤寒、流感
②某些血液病:
再障
③慢性理化损伤:
X射线、氯霉素
④自身免疫性疾病:
SLE
⑤脾功能亢进
⑥药物
23.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区间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40-75%(1.8-6.3)*10^9
嗜酸性粒细胞:
0.4-8.0%(0.02-0.52)*10^9
嗜碱性粒细胞:
0-1%(0-0.06)*10^9
淋巴细胞:
20-50%(1.1-3.2)*10^9
单核细胞:
3-10%(0.1-0.6)*10^9
24.淋巴细胞增多:
婴幼儿期较成人高
①绝对增多:
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传染病
é
某些传染病的恢复期
肾移植排异反应前期
急淋、慢淋
②相对增多:
再障、粒缺
淋巴细胞减少:
放射线损伤;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免疫缺陷
粒细胞↑可导致淋巴细胞↓(相对)。
25.核左移:
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并出现晚幼粒、中幼粒甚至早幼粒细胞时称为核左移。
核左移常伴中毒颗粒等毒性变化。
最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
核右移:
外周血中5叶核及5叶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
3%时称为核右移。
常伴有WBC减少,造血功能衰退表现。
主要见于巨幼贫、恶性贫血。
26.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形态变化:
(1)大小不均(anisocytosis)
(2)中毒颗粒(toxicgranulations)
(3)空泡(vacuoles)
(4)杜勒体(Dö
hlebodies)
(5)退行性变(degeneration)
27.棒状小体(Auerbodies):
急性白血病(粒细胞、单核细胞可见,淋巴细胞无)
28.血小板临床意义:
1)生理变化:
午后稍高于早晨;
春季低于冬季
平原居民低于高原居民
月经前减低,月经后增高;
妊娠中晚期增高,分娩后减低
运动、饱餐后增高,休息后恢复
静脉血的比毛细血管血高10%
2)病理变化:
PLT20~50×
109/L轻度出血
PLT<
20×
109/L较严重出血
5×
109/L严重出血
PLT>
400×
109/L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病理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9.异常的血小板形态:
1.大小异常:
1)大血小板:
直径为4~7μm。
主要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白血病、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同征和脾切除后等。
2)小血小板:
直径<
1.5μm,主要见于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2.形态异常:
血小板可以出现杆状、逗点状、蝌蚪状、蛇形和丝状突起等异常形态,健康人偶见(少于2%),不规则和畸形的血小板比值超过10%时才有临床意义。
3.聚集性和分布异常
正常的血小板在非抗凝的外周血涂片中常可见3~5个聚集成簇或者成团,聚集与散在的血小板之比为20:
1。
在某些EDTA抗凝血的血涂片中,可见血小板不聚集而呈散在分布状态或出现诱发的血小板聚集现象。
(1)血小板卫星现象(plateletsatellitism):
血小板黏附、围绕与中性粒细胞周围(或偶尔黏附于单核细胞)的现象,有时可见血小板吞噬现象(plateletphagocytosis)。
此时,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均正常。
血小板卫星现象是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的原因之一(血小板被误计为白细胞)。
(2)血小板片状聚集:
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血小板增多的慢性细胞白血病,血小板可呈大片聚集。
(3)血小板减少:
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血小板数量少,血小板聚集成团的情况明显减少。
(4)血小板功能异常:
血小板无力症时血小板无聚集功能,且散在分布,不出现聚集成团的现象。
30.电阻抗原理(库尔特原理)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相对于电解质溶液是非导电的颗粒,当体积不同的血细胞(或类似颗粒)通过计数小孔时,可引起小孔内外电流或电压的变化,形成与血细胞数量相当、体积大小相应的脉冲电压,从而间接区分出血细胞群,并分别进行计数。
31.VCS技术:
VCS分别是体积(volume)、传导性(conductivity)和光散射(scatter)的缩写,是五分群血细胞分析仪采用的技术之一,它采用三个独立的能量来源在流动池内检测白细胞,将这三者结合,可以将白细胞分为五群(三种粒细胞和淋巴、单核细胞)。
32.直方图:
横坐标为血细胞体积大小,纵坐标为不同体积细胞的相对频率。
散点图:
散点图上的每一个点代表被测定的一个细胞或某种颗粒,此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代表细胞或某种颗粒的两项特性。
33.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基础 检验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