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docx
- 文档编号:13029767
- 上传时间:2023-04-22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4.91KB
新闻评论.docx
《新闻评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评论.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闻评论
第一章 新闻评论的基本规律
1.新闻评论表达观点,新闻报道陈述事实。
这是两者基本的区别。
新闻报道中为什么不应该包含观点?
新闻评论中是否可以包含事实?
为什么?
参考答案:
新闻报道中不应该包含观点,这是新闻报道的规范所决定的。
这个规范由来已久,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报道本身的客观性,因为观点是主观性信息,它介入报道,可能使受众怀疑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或使受众受到作者主观评论动机的影响,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立场。
新闻评论中包含事实则是正常的,客观事实不会改变新闻评论作为主观性信息的本质,却同时可以为新闻评论提供客观的依据。
新闻评论就是针对客观事实进行评论,因此也不可能不包含客观事实。
但应当注意的是,新闻评论中的事实不应淹没观点。
2.如果说,追求传播的效率是新闻传播各个环境、各种形式的共性,那么,它表达在新闻评论中有什么特性?
参考答案:
这主要应该从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中着眼:
新闻评论着重于传递作者的主观观点,其传播的效率性也主要表现为论点在文中是否得到了突出、明确的表达,全文的结构是否有助于受众更方便地了解、把握作者的论点。
新闻报道中只有事实,没有观点。
新闻评论中却有新闻事实与作者观点两种要素。
新闻评论的表达效率,往往表现在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两种要素之间的关系上。
此外,与新闻报道的独特形式—消息不同,新闻评论作为议论文的一种,它的写作,还要照顾到人们在议论文传统中养成的接受习惯。
3.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写作经验,思考一下:
在新闻评论写作中不同环节,可不可以联想,联想在新闻评论中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答案:
这个问题本书作者没有确定答案。
本书作者把它当作是新闻评论写作和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它需要从个人的写作体验出发,同时要结合认识与表达的实际效果。
如果联想实际促进、深化了认识,并且对于表达认识有很好的效果,那么它就是值得肯定的。
如果相反,联想干扰了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削弱了论证的力度,不利于人们有效率地接受作者的观点,那么它就是不值得肯定的。
.以一篇新闻评论作为分析对象,区分并说明哪些内容是事实,哪些内容是观点;在观点中,哪些内容是论点,并详细说明论点与其他观点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这是从要素辨识的基础出发,进而提高阅读分析能力的一个基础练习。
应从最简单的做起,循序渐进,先把事实与观点分开,然后在不同的观点之间寻找关系。
文章的论点,就在于观点之间关系的确定。
这个练习做好了,就会对一篇评论的内在结构了解于胸,也就比一般的阅读更有助于实际的写作能力。
2.为什么说“‘判断’这个认识活动中是明显包含着‘对象’的,而新闻评论则是‘对象性’突出的议论文本”?
请通过与一篇其他文体的文章的比较验证一下这个说法。
参考答案:
判断就是针对某一个特定对象的判断,没有不包含对象的判断。
新闻评论针对新闻事实进行判断,新闻事实在新闻评论中作为认识对象的作用比在其他文体中更为突出。
这是因为人们阅读新闻评论的基本动机就是进一步了解新闻事实。
我们可以拿一篇新闻评论与一篇杂文或是散文进行比较。
(思考题3、4略)
5.分析下面这篇短评分别做了几个层次的事实判断:
英法协商
英法协商一案,可谓近年来英国外交之一奇现象也。
盖英法两国积年以来,互相猜忌,各不相能,今忽有此举,而英人又复欢迎之,以为外交上之一成功,此何故耶?
及探此事之起因,实为中国南部划定利益界限起见。
呜呼!
彼欧人以各相猜忌之国,有事则合而谋我。
由此以观,吾恐今日全世界之重要外交事件,殆无一而非为中国也。
(《东方杂志》1904年第四期“时评”栏目)
参考答案:
可以看出这样几层判断:
(1)对“英法协商”作为“英国外交之一奇现象”的判断,因为后面的一句话是对这个判断的论证。
(2)对“英法协商”具体原因的判断。
(3)扩大范围做出的对“全世界之重要外交事件”与中国关系的判断。
6.以欧阳修《纵囚论》作为分析对象,想一想:
这篇议论文的论点是什么?
作者对李世民“纵囚”这一事件的判断是价值判断还是事实判断?
其判断的依据或标准又是什么?
参考答案:
之所以《纵囚论》作为分析对象,一是因为它所议论的司法与道德问题与今天新闻评论所关注的问题比较接近;二是因为对李世民“纵囚”行为,历史上有不同的认识与评价,观点纷呈,这也是当代新闻评论的常态;三是因为古代议论文的表达方式,不如现代新闻评论那样明白确定、讲求效率,因此,在复杂的论证中辨识其论点就有一定难度。
分析这篇文章,回答上述问题,要把它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价值体系的背景之中来思考,找出人们和作者做出判断的前提。
7.以“正确性”来要求论点和以“争议性”要求论点,这两种对论点的要求有什么不同?
他们各自反映了对于新闻评论怎样的认识?
参考答案:
要求论点具有“正确性”,强调的是评论者与媒体面对受众的传播责任,这一点可以联系我国党报体系长期以来引导舆论、教育人民的传播宗旨来理解。
但实际上,一篇新闻评论论点的正确性,在写作中是不能根本解决和确认的,它应该在不同观点的交流、论争中,特别是在实践的验证中才能够逐渐实现。
而强调“争议性”,实际上强调的是一篇新闻评论在多元化、多种观点并存的社会中的交流价值。
第三章 新闻评论中的事实
1.在新闻评论涉及的事实材料中,“由头”与论据这两种内容在性质上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参考答案:
我们可以这样考虑:
放在篇首引发议论的“由头”,是否可以作为作者的论据?
与论据一样,“由头”本身一般具有无争议性,不需要作者在文中做出判断,从这一点上来看,它是可以作为论据的。
但在实际的评论写作中,“由头”往往仅仅起到一个引起话题的作用,作者离开了这个起点就不再回来了。
他更多地要依靠其他的事实材料来进行论证。
(思考题2略)
3.一个刚刚发生的新闻事实,在评论中作为论据和作为新闻评论的对象,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在哪里?
参考答案:
二者的区别在于:
作为论据的新闻事实本身已不具有多少认识价值,它可能是以前频繁出现过的,人们已经熟悉了并且在评判上没有什么争议的事实;而在一篇评论中作为“对象”的新闻事实,可能是较新出现的,人们对它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共识。
4.社会作者在新闻评论中使用直接得到的事实材料,如何才能使人相信?
评论编辑如何才能避免这个来源的事实材料失实的风险?
参考答案:
新闻评论一般不承担传播事实性信息的责任,特别是单独的社会作者的新闻评论,其作品中事实性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合伦理性是难以得到保障的。
媒体应当为此承担责任,因此也要付出核实成本。
作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公信力或其他材料向媒体证明这些事实材料的真实性,编辑也可以通过常识、逻辑与相关公共信息来怀疑这个来源的事实材料。
如果仍然难以确认,就要考虑这个材料在评论中是否必要,也可以隐去一些可能侵权的事实要素,比如当事人姓名,但如果文中常见不确指的“某某”,也会使读者
第四章 新闻评论中的论证
(思考题1略)
2.你怎么看待下面这一场论辩的证明力,这样的论证,是否适用于现代新闻评论?
告子曰:
“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
孟子曰:
“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搏而中心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
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孟子•告子上》
参考答案:
论辩双方都把论证建立在比喻上,以“水性”来说明人性,并且各自任意选择了有利于自己论点的解释,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
其实不可能由这种方法得出确定的答案,因为水与人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性状。
这是古人典型的用比喻代替论证的方法,不适于现代新闻评论。
3.下面的论证,分别采用了哪种逻辑方法?
蒋介石说:
“要知道政府今天在这军事、政治、经济无论那一方面的力量都要超过共产党几倍乃至几十倍。
”哎呀呀,这么大的力量怎么会不叫人们吓得要死呢?
姑且把政治、经济两方面的力量放在一边不去说它们,单就“军事力量”一方面来说,人民解放军现在有三百多万人,“超过”这个数目一倍就是六百多万人,十倍就是三千多万人,“几十倍”是多少呢?
姑且算作二十倍吧,就有六千多万人,无怪乎蒋总统要说“有决胜的把握”了。
(毛泽东《评战犯求和》)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参考答案:
第一段运用的是归谬法。
第二段运用的是演绎推理的三段论。
4.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一文中“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使用的是比喻还是类比推理?
参考答案:
比喻。
第五章 新闻评论的结构与节奏
(思考题1略)
2.简单的结构对于新闻评论具有什么样的价值?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出现复杂的结构?
参考答案:
简单的结构易于理解。
当事物的关系和认识的层次相对复杂时,不免出现复杂的结构。
3.如果说,新闻评论论点的前置类似于消息中的“倒金字塔”结构,是追求传播效率的表现形式的话,那么,如何看待那些把论点放在靠近结尾处的评论呢?
参考答案:
这一般是作者在论点的表达效率与实际的说服效果之间权衡的结果。
作者考虑到有一些论点很难一开始就为读者接受,更愿意采用逐层分析推理,最终“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的方法。
但这样的论证方式也有风险:
要看读者在没有看到论点之前,是否愿意一直读完全文。
4.递进结构,是不是一种容易令读者“迷失”的结构?
怎样才能避免读者在这种结构中“迷失”?
参考答案:
递进结构与并列结构相比,的确是比较复杂一些,因为不同的段落所反映的是不同层面的思维。
所谓“迷失”就是读者跟不上、看不清作者的论述线索。
如何帮助和引导读者顺利地从前一个层面的思维进入后一个层面的思维,是作者应该着重处理的:
首先应当明确地表达前一个思维阶段产生的结论,并且使读者把它接受为后一个推理过程的前提。
这里就需要一些明确的表达方式,比如“既然……那么……”。
汉语中还有其他的相关语词,要留意观察和尝试使用。
5.新闻评论的结构与节奏有没有关系?
如果有的话,可能有怎样的关系?
参考答案:
从开头来说,如果叙事的内容较长,节奏就会较缓;如果开头叙事简练,或者把论点一下子在开头推出,节奏就会紧张起来。
从总体上说,叙事与议论最好在读者的阅读进程中相互搭配,形成“缓急相间”的节奏。
另外,利用递进结构产生连续推论,与单纯的并列结构相较,会使全篇的节奏更为紧张一些。
第六章 新闻评论的选题
(思考题1略)
2.考虑到新闻媒体激烈竞争而造成的对评论选题的时效性压力,一些需要长时间思考的非事件性选题是否会最终消失?
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参考答案:
是存在这种可能。
但认识这个问题,应该从媒体的社会责任以及媒体与受众需求的相互关系的角度出发。
没有媒体自觉的责任意识,没有受众需求对媒体的影响力,不仅这个问题不好谈,其他媒体问题也不好谈。
3.事件性选题与非事件性选题在内容与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是否可以相互转化?
参考答案:
事件性选题在内容上以具体的事件性新闻作为议论对象,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在形式上全篇材料围绕着这一事件,结构会显得比较紧凑。
非事件性选题以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议论对象,往往表现作者在较长时间的积累形成的普遍性认识;它的时效性不是很强,全文的节奏也相对缓慢、从容。
如果非事件性选题的普遍性认识能够恰好找到一个事件性新闻作为由头,那么,在一定程度上说,就实现了事件性选题与非事件性选题的相互转化。
第七章 新闻评论的标题
1.如果说表达论点的新闻评论标题是效率最优选择的话,为什么还会有别种类型的标题?
参考答案:
这既取决于新闻评论的作者是否有可能、有能力和有勇气在标题中表达论点,也取决于在具体的传播关系中,在标题中直接表达论点是否能够有更好的传播效果。
2.新闻评论标题要达到凝练、概括的效果与传播信息要具体的要求之间有没有矛盾?
如何看待这个矛盾?
参考答案:
抽象与具体具有不同的传播效果,这的确是一对矛盾,它需要作者针对具体的传播环境、传播对象和作品内容在两种价值之间进行权衡。
一般来说,较为具体的标题,会失去一些对认识深度的表达,但会增加接受的容易程度,也会增加记忆的强度,在网络传播环境中,或是对于一般读者更为适宜。
而较为凝练、概括的标题,则在传统的纸媒体环境中,针对知识程度较高的受众比较适宜。
3.如果一个新闻评论标题,在读完全文之后才能理解它的话,如何看待这个标题在传播中的意义?
参考答案:
显然,这样的标题不具有及时提示论点乃至引领阅读的作用,这等于作者放弃了利用标题这一具有优势的表达方式帮助受众理解自己评论作品的努力。
一般来说,这是不可取的选择。
但是,这样的标题有时也能够造成一种阅读的悬念,吸引读者读下去。
当然,这仅靠标题是做不到的,还需要作者在文章处理中的精心把握。
第八章 新闻评论的语言与文风
(思考题1略)
2.一篇评论中充满理性的语言,也许会给读者“干枯”的感觉,也增加了阅读的“费力程度”。
那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是否可以加入一些具有情感色彩的语言?
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加入这些语言?
参考答案:
可以根据情况加入一些具有情感色彩的语言,增加读者的亲切感。
但不应该过度,尤其是不应该“以文害意”,削弱表达的准确性。
3.理性化的语言与情感化的语言,在一篇评论中应当以怎样的次序和关系分布?
不同的分布,是否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参考答案:
理性化的语言应该处于全文论证的主线上,情感化的语言则应处于“支线”上,不应“喧宾夺主”。
如果相反,确实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第九章 社论
1.社论既然是代表媒体观点和立场的评论,那么,我们如何理解目前国内一些报纸在媒体之外建立开放式的社论作者队伍?
参考答案:
这通常是由于我们的许多报社还没有建立起人员与知识结构相对完备的社论作者队伍,另一方面的原因是:
由于一些新锐的都市类报纸增加了社论的数量、开拓了社论的主题范围,需要很多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士来做出专业性的判断,这是报社内部的评论员难以做到的。
当然,在媒体之外建立开放式的社论作者队伍,他们在作品中的观点,应该符合报社的观点。
2.频繁地发表社论,是不是会降低社论的权威性?
参考答案:
社论数量的增加,更多地议论具体的新闻事件,当然会增加判断错误的概率。
但是,一家报纸长期不以社论的形式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使社论的权威性无从树立,实际也是放弃社论的权威性。
因为一家报纸的社论,就是要在日常的操作中,特别是面对可能引起争议的新闻事件做出准确的判断,来一点一滴地树立社论的权威性。
(思考题3略)
第十章 言论版
1.言论集中在言论版上与分散在不同的报道版面上各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言论集中在言论版上方便读者集中阅读,也有利于直接呈现不同言论之间的关系。
言论分散在不同的报道版面上,有利于突出报道与相关言论的关系,有利于通过言论引导读者增进对报道的理解。
2.组织不同观点的评论同期刊出与接续刊出,传播效果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不同观点的评论同期刊出,会形成比较强烈的版面冲击效果,同时也是给不同观点提供平等的刊出机会,方便读者面对不同观点自己做出判断。
不同观点的评论接续刊出,是不同观点呈现的常态,更自然一些,因为人们只有在看到不同观点,才会表达不同观点。
后者有利于报纸言论版组织较长周期的讨论与论争。
3.言论版刊登对社论进行批评的读者来信,是否会降低报社的威信?
参考答案:
表面看来,刊登对社论进行批评的读者来信,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社论的威信。
但这可以看作公众对媒体的关注与批评,是媒体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反映了一种较好的媒体与公众的关系。
4.国内有一些报纸把不同社会群体的言论分别安排在不同的言论版上;另有一些报纸把不同社会群体的言论安排在同一块言论版上,这两种安排各有什么利弊?
参考答案:
将不同社会群体的言论分别安排在不同的言论版上,方便读者有选择性地看不到不同层次的观点,也有助于作者对版面建立认同感。
把不同社会群体的言论安排在同一的言论版上,有利于读者看到不同社会群体的观点。
(思考题5略)
第十一章 新闻述评
1.述评是否可以看作一篇深度报道?
参考答案:
从报刊的一般规范来说,述评与深度报道是有区别的:
深度报道的采访和写作过程虽然融入了作者深度的认识,但文章中不应该有明确的主观判断;而述评则可以表达作者的主观判断。
2.述评是否可以用单篇报道配评论的方式来代替?
参考答案:
通常情况下是不可以的,特别是面对复杂、宏观的对象的时候。
此外,一些报刊逐渐接受的报道与评论分开的版面操作规范,也取消了这种单篇报道配评论方式的可能性。
3.由记者写作的述评与评论员写作的述评会有什么不同吗?
参考答案:
这两者同样表达新闻工作者对事物的认识。
但由记者写作的述评,一般是报道任务的“副产品”——当他认为纯粹的客观报道不能表达他的认识时,就会采用述评的形式。
而评论员写作的述评,则更多地具有思考和认识的主动性。
他通常是带着更为明确的思考和认识的动机——评论的动机——介入对新闻事实的调查了解,其认识视野也应该更为开阔。
4.述评在什么情况下才是必要的?
参考答案:
相对于报道来说,述评在报道不足以向受众反映事物的广度和深度的情况下,才是必要的。
相对于一般的评论来说,如果媒体认为必须在评论中完整地展现事物论证,并且只能通过自己的调查采访才能达到这个目的的时候,述评才是必要的。
5.述评的结构特点和一般评论“以叙代论”有什么区别?
参考答案:
述评是有“论”的,其中较为充分的叙事是为了给论证提供更多的论据。
而“以叙代论”则是以叙事代替了论点与论证。
第十二章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1.以事实调查为核心的广播电视述评是否可以看作一个深度报道节目?
参考答案:
广播电视述评中展示事实的部分,往往具有深度报道的特征,但它们应该比深度报道具有更明确的论点与论证过程。
如果没有后者,那它就只是深度报道了。
2.由主持人与嘉宾即时交流的广播电视评论与一般的意见采访报道区别在哪里?
参考答案:
在即时交流的广播电视评论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是评论的主体,他们的观点构成节目的基本内容,他们之间的交流动态地推动节目的发展。
而在媒体对公众意见的采访报道中,被采访者的主观意见是被当作客观存在的信息来报道的,他们回答采访者的提问,但并不推动节目的发展。
3.长周期、高成本制作的广播电视述评节目会随着人们对时效性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消亡吗?
参考答案:
从目前看,电视述评节目在成本、时效和收视率方面的确受到了交流性评论的挑战,也确实有一些电视述评节目正在消失,或者正在改变其原有的述评形态。
但是,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看,广播电视述评节目以独家的深度调查为基础的制作方式,与它所承担的对社会的责任感,是其他节目所不可能替代的。
第十三章 网络新闻评论
1.网络评论的开放性与匿名性特点,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意见交流的平等化,但是否也会带来意见传播的格局混乱状态?
参考答案:
这要基于长期的观察才能做出判断。
实际上,作者个人在长期写作中形成的判断力和影响力、网站的编辑安排,都可以形成意见的秩序和权威意见的强势。
2. 在开放、匿名的网络评论环境中,能否自然地产生意见权威?
参考答案:
同学可以通过观察一些网络论坛来回答这个问题。
3.从容不迫理性分析的评论,是否能够在网络环境下的阅读中争取到它的受众?
参考答案:
这既取决于表达的方法,也取决于网络受众心理的发展。
需要长期观察才能做出准确判断。
4.网络评论是否能够真正提高全民的判断力和表达能力?
参考答案: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但恐怕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民有更多的判断实践经验和表达实践经验。
第十四章 新闻评论的伦理
1.媒体评论编辑为了使评论版面更为吸引人,邀请持不同观点的评论者针锋相对地就同一个问题发表意见。
这是当代言论版操作的常态。
那么,如果找不到持不同观点的人,编辑自己充任这样的角色,这样做是不是正当的?
参考答案:
这样做是有新闻伦理的风险的。
首先要看编辑是否会隐瞒自己的身份,编辑对读者任何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隐瞒行为,都会为更大的隐瞒创造可能性,实际上可能走得很远。
还要看编辑是否了只是为了在版面上制造不同观点而故意写出自己并不认同的观点。
为了任何目的而故意写出自己并不认同的观点,在道德上都是不可以接受的,因为它会损坏媒体意见交流的可信度,最终使真正的交流成为不可能。
2.匿名写作新闻评论的现象有没有问题?
如果一个评论者总是以不同的笔名发表观点相同或者观点不同的新闻评论,有没有问题?
参考答案:
匿名写作新闻评论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也有各种各样的动机。
它在一些情况下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比如怕受到打击报复。
在这种情况下,限制匿名写作新闻评论,等于限制了公民的自由表达权。
但是,评论的写作者应当自律,尽可能以可以辨识的方式(比较相对固定的笔名)表达自己的观点,尤其是保持观点的统一,不能随意选择观点,否则就是对表达自由的滥用。
这种行为损害的是整个言论环境,损害的是受众对媒体言论的基本信任。
3.一名在媒体的评论工作者化名以社会作者的名义在自己的媒体上发表评论,这有没有问题?
参考答案:
这肯定是有问题的,因为编辑对读者有欺瞒行为,滥用了编辑权。
这与普通作者因各种原因隐瞒身份发表评论有所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4.媒体的专栏作者是否应在观点上保持与该媒体的一致,特别是在不同媒体在同一问题上发生论争的时候?
参考答案:
专栏作者虽固定为媒体写作,但仍然是自由的社会人,他们在观点上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以维护读者对他们个人的信任。
当然,如果媒体允许,他们就可以发表与媒体不同的观点,反之则不行。
但他们个人不必追求与媒体立场保持一致,而应该坚持自己的观点。
这是对他们个人言论信用的维护,同时也是对媒体言论信用的维护。
(思考题5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