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技课程标准(全)Word文档格式.doc
- 文档编号:13017052
- 上传时间:2022-10-02
- 格式:DOC
- 页数:39
- 大小:139.43KB
劳技课程标准(全)Word文档格式.doc
《劳技课程标准(全)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技课程标准(全)Word文档格式.doc(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要求每个学习者都要通过技术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提高运用能力。
综合性。
劳动技术是一门融科学、技术、人文于一体的综合课程,它涉及生活、工农业生产的众多领域,还融合了社会、经济、法律、伦理、环境等内容。
他需要学生运用数、理、化、生、美等多门学科的知识,通过技术活动,实现知识内化,提升综合应用的能力。
创造性。
劳动技术是一门给学生提供较多自主探究、创新应用、发明创造等空间的课程,有利于唤醒、开掘、提升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2.课程理念
劳动技术课程是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其根本使命是全面提高未来国民的基本劳动技术素养,培养具有技术知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劳动技术课程应体现以下基本理念:
(1)提高技术素养,关注学生终身发展。
劳动技术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目标。
在技术教育过程中,用、综合“科学”与“社会”(STS)的教育观念,引导学生认识技术本质、作用和价值,使学生在实际体验和实践探究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技术能力和技术意识,注重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适应社会的生存、合作等现代意识,为适应未来社会和终身发展要求奠定基础。
(2)以基本知识、技能为基点,促进学生对技术的理解与应用。
劳动技术课程以构建起一个劳动教育为引导、以技术教育为主干、以实际项目为载体、以探究学习方法为基点的学科新体系。
课程内容以手工技术向现代技术发展为线索,让学生在这些领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对技术的深刻理解,加强信息技术和现代技术的内容。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设置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的内容。
使课程具有弹性和可选择性。
(3)重视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技术是人们用来改造自然界以适应自己的需要的手段,技术存在于生活和生产的过程中,涉及设计与制造、能源与动力、农业与生物、电子电工、日用生活等技术领域。
着重于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拓展技术学习的视野,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形成一定的与技术相联系的经济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伦理意识、审美意识以及推动当地经济建设的意识。
(4)激发学生对技术的兴趣,开发创造潜能。
劳动技术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应关注学生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技术问题,培养学生对技术学习的兴趣,树立技术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通过设计一个项目,完成一件制作,满足一种需求,解决一个问题等活动;
让学生经历需求调查、方案设计、材料选择、工具使用、作品评估修改等过程,掌握基本的技术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各方面的知识与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精神和勇气,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良好的引导和有效的开发。
(5)实施多元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劳动技术教育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技术知识与技能学习和操作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技术学习过程中的评价,注重学生多方位变化和发展,重视个性的形成。
从评价内容、评价手段及评价的行为主体等各方面进行多元化、发展性评价,从而促进学生不断反思,不断完善修正自己的学习行为,使评价真正起到激励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
3.设计思路
(1)学科《课程标准》的结构
导言
课程定位
课程理念
设计思路
课程性质、地位、作用
课程目标
内容与要求
实施建议
(意见)
总目标
阶段目标
基础型课程部分
拓展型课程部分
研究(探究)型
课程部分
教材编写
教学过程
学习训练
学习评价
学科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课程设计的一些基本设想及课程标准结构的简要说明
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
内容主题,学习水平,活动建议
课程说明,内容设计,案例举萃
关于落实目标、精选内容、内容组织、重视实践体验过程、加强应用、多样化呈现方式的意见
保障措施
体现学科特点,结合学习内容,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变,突出学生主体性、主动性
设计原则和改革的主要方面
针对学科特点,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学业评价,提供多种评价方式,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具有学科特点的设备设施,学科教师必备的重要条件,其他需要保障的条件
(2)《课程标准》结构的简要说明
劳动技术学科课程标准的设计,贯彻以学生主体性学习为主线的基本思路。
——在课程总体目标引导下,分小学、初中、高中三阶段,分层递进,实现课程目标。
——在认知领域,分“初步了解”、“知道”两级水平。
“初步了解”指技术知识的常识性了解或识记,能辨识工具仪器、材料、图形等;
“知道”指明了技术知识的含意,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技术知识的内涵,并能指导操作实践。
——在技能领域,分“初步学会”、“学会”(或“会”)两级水平。
“初步学会”指依据教师语言示范、文字、图像语言等的引导,进行操作,并逐步能独立操作;
“学会”指能独立完成操作,并能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
——在情意领域,分“接受或认识”,、“养成或形成”两级水平。
“接受或认识”指学生对教师的教育,在思想上能引起共鸣,在行为上能有接受的意愿;
“养成或形成”指养成正确的思想情感,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
——课程设置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的内容,其中基础性内容是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体现了现阶段劳动技术教育在内容上的结构性和方向性,是主要学习内容。
拓展性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有一定的发展,同时对实施条件也有相对较高的要求,是为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而提供的选择性内容,可替代部分基础性内容。
——为了保障劳动技术学科课程标准的实施,加强师资、设备、材料等的管理和整体优化。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中小学劳动技术学科的总目标是“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总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概括描述。
(1)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有关材料、工具的基础知识;
学会加工、制作、表达的基本技能;
认识技术与科学、社会的关系;
了解技术的一些基本要素和核心概念。
(2)使学生了解技术活动的一般过程;
掌握基本的探究方法;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3)使学生接受劳动观念和创新精神的熏陶,养成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
形成乐于交流、善于合作的团队意识和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激发振兴中华、服务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初中阶段目标
该阶段对小学与高中阶段的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着重于培养基本的技术素养,着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常见材料的特性,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设施对常见材料进行简易加工。
●掌握简易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步骤,并能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简单工艺品和技术作品的制作。
●在使用和改良技术作品、进行技术实践的过程中能作出多方面的有一定根据的评价。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发现需求,确定设计要求,构思方案,并能用文字或图样表达示意图。
●初步学会发现和提出技术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修改原来的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技术实践活动,深化劳动体验,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养成勤俭、负责、守纪的劳动品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关注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技术问题,形成持续而稳定的技术学习兴趣,具有较强的技术意识和创新意识。
●理解从事技术活动必须具备的品格与态度,能够安全而负责地参加技术活动,具有初步的与他人进行技术合作、技术交流的态度与能力。
三、课程设置的内容与要求
六~九年级劳动技术课程分为三部分:
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内容供六~九年级全体学生学习,其中打*的内容供学生选学;
拓展型课程内容是在学习基础型课程的同时,供部分学生拓展学习;
研究型课程内容供学生自主选修。
一、基础型课程部分
一级主题
二级主题
需求与设计
设计的产生
设计的表达
材料的选择
加工与制作
实用生活系列
种植养护系列
加工系列
应用系列
使用与维修
使用与保养
检测与维修
主题一需求与设计
本部分主要学习设计的初步知识,让学生了解并体验设计的一般过程。
通过需求调查,确定设计课题;
通过查找、收集资料,构思设计方案;
初步学会用图形表达设计方案;
学习、了解常见材料的特性、用途及选择方法。
教学内容
学习水平
活动建议及说明
•设计的产生
1.发现需求
2.收集资料
3.构思方案
•了解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了解并观察身边的事物,能提出问题,产生开展技术活动的需求
•知道技术活动所需要的条件与实现目标的可能
•知道收集信息的多种方法,初步学会对信息的筛选、处理
•建议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史上一些重大的技术发明、技术开发、技术应用,以及技术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关系
•观察与技术活动有关的事物,例如不同材料、造型、功能的物体,或与物体相关发生的事件,进行比较分析,产生自己的需求或想法。
对提出的初步设想,建议通过调查、咨询等方法,确定可行性
•通过查阅书刊、上网、走访工厂、商场等实践活动,体会收集信息的有效途径
•通过与同学、家长、老师的交流或探讨,完善构思与设想
•设计的表达
1.信息交流
2.图样识绘
3.文字描述
•初步学会分析信息,根据需求提出方案
•学会读识简单的示意图、原理图
•初步学会用图形和文字表达设计方案
•初步学会发现和提出技术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据此改进设计
•通过物、图的对照,认识常见的物体效果图、织物裁剪图、简单原理图和安装图等
•在初步操作实践的基础上,用草图和文字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并通过研讨,修改完善方案
•材料的选择
1.材料的特性与用途
2.材料的选择
•知道常见材料的特性和用途
•知道在产品加工过程中选择材料的意义和作用,
•初步学会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核算和实验等方法,了解纸、竹、织物、塑料、木料、金属材料、电子电器元器件、植物等材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