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中国民乐知识赏析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2992969
- 上传时间:2022-10-01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555.82KB
音乐中国民乐知识赏析文档格式.docx
《音乐中国民乐知识赏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中国民乐知识赏析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音乐中音量的强弱程度;
速度:
音乐进行中节拍的快慢程度;
旋律:
旋律也称作曲调。
的乐音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就形成旋律;
调式:
音乐中使用的音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这些音以一个音(主音)为中心构成一个体系,就叫调式。
如:
大调式、小调式等。
调式中的各音,从主音开始自低到高或自高到低的排列起来即构成音阶;
和声:
和声包括“和弦”及“和声进行”。
和弦的横向组织就是和声进行;
曲式:
音乐材料的排列形式,也就是音乐作品的结构布局;
织体:
多声音乐作品中各声部的组合形态(包括纵向结合及横向结合关系);
音色:
音色有人声音色和乐器音色在人生音色之分,在人声音色中又可分童声、女声、男声等。
乐器音色的区别更是多种多样。
在音乐中,有时只用单一音色。
有时又使用混合音色。
中国民族音乐一般分为五大类,即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
每类音乐又各有多种体裁、形式、乐种和作品,如歌曲又有古代歌曲和民间歌曲之分;
民间歌曲中又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歌及多声部歌曲等不同的体裁;
同是山歌,又因地区、民族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点。
又如民族乐器,早在两千多年的周代就有七十多种乐器了。
现在经常使用的乐器已达两百多种。
按其演奏方法和性能,可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类,这些乐器既能独奏,又能组合成各种形式和乐队进行重奏和合奏,并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二、民歌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并以多样化的体裁、歌唱形式的内容,反映本民族特有的历史、民俗、性格、情趣和文化传统。
民歌的起源同音乐的历史一样久远.早在原始社会就伴随着人类的狩猎、搬运、祭祀、仪式等活动而萌生。
它与人类的一切生活实践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那些反映生产和生活的民歌却流传至今,成为宝贵的历史资料和艺术珍品。
民歌的创作和演唱以即兴性为基本特征,同一首民歌曲调因不同的唱词,可以随兴所至地发挥,有所变化、有所创新。
民歌的体裁多样,大体可分为劳动歌曲、爱情歌曲、仪式歌曲、乡村或城镇生活歌曲和叙事歌曲。
1、民歌是由人民群众口头创作的,通过口耳相传不断加工提高的集体创作的结晶.故具有口头性,即兴性,集体性,变异性等特点。
2、民歌的体裁有:
劳动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山歌(花儿)(信天游)、小调、儿歌、风俗歌等。
A、号子—是人们在体力劳动过程中编唱并直接为之服务的民歌,它的音乐坚实有力,粗犷豪迈,和劳动者关系十分密切,号子对劳动有着实用性和表现性两种功用,号子有以下5种:
①搬运号子(包括装卸、挑抬、推车号子等);
②工程号子(包括打夯号子、采石号子、修建号子、伐木号子等);
③农事号子(包括车水、打粮号子等);
④渔船号子(包括行水、打鱼、船务号子等);
⑤作坊号子(包括打蓝、盐工、榨油、制麻等)。
在民歌中,劳动歌产生的最早,鲁迅先生认为:
我们不会说话的祖先原始人,在共同操劳得特别吃力的时候,懂得唱歌谣来减轻肌肉的疲乏,来集中注意力……。
号子的领唱者就是劳动的指挥者,他用富于号召性的歌腔指挥众人的劳动,号子的结奏极为短促,歌词也比较单一,劳动者随着节奏调整身体的协调,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劳动歌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就是它强烈的节奏感.
B、山歌—是产生于山野劳动生活中,声调高亢、嘹亮、节奏较自由,具有直畅而自由抒发感情特点的民歌,山歌产生在辽阔宽广的大自然环境之中,是人们上山砍柴,田间劳动,山野放牧,或行脚、小憩时,为了抒发内心的感情或向远处的人遥递情意,对答传语而即兴编唱成的。
山歌在艺术表现上有三个特征:
①感情抒发的直畅性;
②编唱形式的自由性;
③形式手法的单纯性。
山歌又分为北方山歌,与南方山歌两大类,北方山歌主要分布在西北色彩区,西北山歌大多集中在几个歌种之中.主要有:
陕北的“信天游”,甘肃、宁夏、青海的“花儿”,内蒙西部的“爬山调”和山西西北部的“山曲”等,南方山歌比北方普遍,几乎各地都有,大多以地名称之:
江浙山歌,用吴语方言,称之为“吴歌”,客家山歌,湘鄂山歌、西南山歌、南方的田秧山歌等,山歌的声调高亢嘹亮,常用上扬的自由延长音来抒发感情,乐段结构较简单,乐句内容的结构变化手法较多,它不仅简单,乐句内部的结构变化手法较多,它不仅与向远方喊话口气语调直接相通,而且擅长表现热烈、爽快、坦率、真诚的情绪与性格。
C、小调—是产生在群众日常生活的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中的民间歌曲,它的流传最为广泛、普遍,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较多样具有曲折,细致的特点,小调产生在人们劳动之余,一般有两种场合:
一是休息或从事家务劳动的时候,人们常常用小调来咏叹自己的心思,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
二是集体娱乐在街头巷尾,酒楼茶馆或者逢年过节,婚丧喜庆等时候,用以消遣助兴,小调的音乐表现特点是:
表达的途径比较曲折,常常寓意于叙说故事,或寄情于山水风物,或借助于传说古人,婉转地表现出内心的意思来;
表现方法比较细腻,较善于表现矛盾复杂的心情,含蓄内在的隐衷曲折多层的事物发展过程;
形式比较规整化,修饰化.
小调可分为北方小调,南方小调两类。
北方小调:
①、北方时调,时调是小调的一种是在民间休息娱乐时为消遣助兴而唱的民歌它还常被民间的职业,半职业艺人在城镇市集酒楼茶馆,街头巷尾,游览胜地用来为人们演唱,时调的音乐形式比较成熟,结构严谨、完整、节奏规整,常用乐器伴奏,表现手法也较丰富,汉族地区的时调分布很广,北方、特别是华北色彩区的时调尤为突出,流行最广的,有“茉莉花调”、“剪靛花调"
、“孟姜女调”、“绣荷包调”、“对花调”等.
②、华北、东北的其他小调《小白菜》这是一首河北一带流传的儿歌,《花蛤蟆》,这是山东菏泽地区的一道儿歌,
③、西北的其他小调《揽工人儿难》是一首流行在陕北的长工诉苦民歌。
《三十里铺》是一首旋律非常优美,感情真切动人的陕北民歌,
南方的小调:
江浙,闽粤台小调、湘鄂、西南的小调等,形式多样,调式变化和衬词衬腔的运用都较丰富.
3、民歌的八块色彩区:
东北、西北、华北、西南、江浙、江淮、闽粤台、湘鄂。
(1)、西北民歌:
是指流行在陕西、山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民歌。
其中以“花儿”和“信天游”最具代表性。
“花儿”是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
其旋律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较大的;
另一种是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稳、表达感情较为细腻的.
代表曲目:
青海的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陕西民歌《脚夫调》《赶牲灵》《三十里铺》,山西民歌《刨洋芋》。
风格特点:
旋律高亢悠长,起伏较大,节奏较自由,多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
(2)、中原民歌:
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江苏民歌《茉莉花》
(3)、南方民歌:
云南民歌《弥渡山歌》《小河淌水》,浙江民歌《对花》《对鸟》,湖北民歌《幸福歌》
歌词含蓄内在,善用比兴;
旋律婉转、流畅、细腻、抒情。
(4)、蒙古,藏族,维吾尔族的民歌:
蒙古民歌代表体裁:
长调《牧歌》《辽阔的草原》,短调《嘎达梅林》《森洁德玛》。
西藏民歌代表作品:
《北京有个金太阳》《北京的金山上》《宗巴朗松》《天上飘着彩虹》。
西藏音乐分为:
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三大类。
维吾尔族民歌代表作品:
《掀起你的盖头来》《牡丹汗》《阿拉木汗》《新疆好》《达坂城的姑娘》。
各民族代表乐器:
藏族:
扎木耳;
蒙古:
马头琴;
维吾尔族:
冬不拉、弹布尔、手鼓。
4、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民歌
创作歌曲
作曲
群众口头创作
根据作曲法则创作
歌词旋律
流传中有变化发展
固定不变的
流传
口耳相传
记谱传流
风格特点
民族地方特性
作曲者的个性特征
三、民乐
1、打溜子
“打溜子”是流行于湖南土家族的一种民间乐器合奏。
通常用马锣、大锣、头钹、二钹四件乐器演奏.乐曲内容多描绘动物形象及劳动生活情景。
乐曲结构有一段式、二段式、三段式及多段式四种。
其中以二段式最为多见。
乐曲由“头子”和“溜子”两部分组成.
2、鼓吹乐
吹鼓乐又称“鼓乐”,是一种在中国农村流传最广的,以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的民间乐器合奏。
目前学界多认为这类音乐起源于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的“马上之乐”,汉代初被引入宫廷。
汉、魏时期被分为四类,即:
黄门吹鼓(用于宫廷宴饮)、骑吹(用于帝王、贵族的马上演奏)、短箫铙歌(用于祭祀、狩猎)、横吹(用于随军演奏)。
宋、元以后,变化较大,各类间的界限逐渐淡化。
3、吹歌
吹歌是“鼓吹乐”中的一个类别.它以吹管乐器为主,辅之以打击乐器.因演奏曲目多采用民歌或戏曲唱腔,所以有吹歌的名称。
Ks5u
4、江南丝竹
其乐队有“丝竹板”和“清客串”两种。
前者是专业性的,后者是爱好自娱性的。
乐队的编制少者二人。
乐曲内容多表现江南人民朴实健朗的欢乐性格,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江南山清水秀的美丽风貌。
5、广东音乐
它的前身是粤剧的过场音乐和烘托表演的小曲。
20世纪初,发展为独立的乐种.广东音乐的形成与发展,与一批专业创作者有关。
其中,严老烈、何柳堂、吕文成、丘鹤俦等影响较大。
1926年,吕文成改进了广东音乐的乐队编制。
此后,高胡、扬琴成了主奏乐器.1949年,广东音乐游乐更大的发展。
广东音乐的乐曲,一部分是源于古曲或民间乐曲的改编,另一部分则是作曲家的创作。
江南丝竹
广东音乐
流行区域
上海,苏南,浙江西部
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
所用乐器
二胡、三弦、琵琶、扬琴、笛子、箫、笙、鼓板、木鱼
高胡、扬琴
音乐风格特点
轻巧、明朗、欢快、活泼
乐曲短小精悍,缠绵细腻流畅动听
代表作品
《中花六板》《慢六板》《三六》《慢三六》《欢乐歌》《云庆》《行街》
《旱天雷》《雨打芭蕉》《娱乐生平》等
6、丰富的民间乐器
被称为“五世同堂"
的是:
《快花六板》《花六板》《中花六板》《老六板》,五曲同出一宗,多在喜庆之日成套演奏.
中国民间乐器历史悠久,演奏形式丰富多样,有各种乐器的独奏、重奏和合奏。
独奏形式有琴曲、二胡曲、筝曲、琵琶曲、唢呐曲、笛曲等;
合奏、重奏形式有锣鼓乐、弦索乐、丝竹乐、吹打乐等。
这些演奏风格各异、特点鲜明。
锣鼓乐音色丰富,节奏性强,擅长表现热烈活泼的生活场景;
弦索乐文雅抒情、优美质朴,适合室内演奏;
丝竹乐细致轻快,多表现活泼愉悦的情绪;
吹打乐风格粗犷,适宜在室外演奏,擅长表现热烈欢快的情绪。
除了娱乐性的器乐演奏形式外,民间器乐多与民间婚丧喜庆、迎神赛会等风俗生活,以及宫廷典礼、宗教仪式等结合在一起。
(乐器见附图)
中国民间器乐创作中广泛运用各种技法,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音乐 中国 民乐 知识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