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发展历史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2992952
- 上传时间:2022-10-01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18.98KB
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发展历史Word下载.docx
《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发展历史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发展历史Word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开始了利用自然的山泽、水泉、树木、鸟兽进行初期的造园活动,最初的形式为囿。
囿是指在一定的自然环境范围内,让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
放养动物,种植林木,挖池筑台,以供皇家打猎、游乐、通神明和生产之用,供帝王和贵族们狩猎和享乐。
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中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台。
自然山水园林已经萌芽,而且在园林中构亭营桥,种植花木。
园林的组成要素都已具备,不再是简单的囿了。
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官室建筑为主的宫苑,秦始皇建上林苑,引渭水作长池,并在池中筑蓬莱山以象征神山仙境。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中的转折点。
佛教的传入及老庄哲学的流行,使园林转向崇尚自然。
唐宋时期园林达到成熟阶段,官僚及文人墨客自建园林或参与造园工作,将诗与画融入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地主阶级的诗意化生活要求。
另外,唐宋写意山水园在体现自然美的技巧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叠石、堆山、理水等。
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无论是江南的私家园林,还是北方的帝王宫苑,在设计和建造上,都达到了高峰。
现代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代,这些园林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
从它的时期可分为:
园林生成期;
园林转折期;
园林全盛期;
园林成熟时期;
园林成熟后期。
1.园林生成期:
即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相当于殷、周、秦、汉朝。
从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殷商(公元前16-11世纪)甲骨文中记载殷周的囿算起,中国园林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囿,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
通常在选定地域后划出范围,或筑界垣。
囿中有自然景象、天然植被和鸟兽的活动,可以赏心悦目,得到美的享受。
当时著名的皇家园林为周文王的灵囿。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营造宫室,规模宏伟壮丽。
这些宫室营建活动中也有园林建设如“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
汉代,在囿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园林形式--苑,其中分布着宫室建筑。
苑中养百兽,供帝王射猎取乐,保存了囿的传统。
苑中有宫、有观,成为以建筑组群为主体的建筑宫苑。
汉武帝刘彻扩建上林苑,地跨五县,周围三百里,“中有苑二十六,宫二十,观三十五。
”建章宫是其中最大宫城,“一池三山”的形式成为后世宫苑中池山之筑的范例。
2.园林转折期:
相当于魏、晋、南北朝。
造园活动普及于民间,园林的经营完全转向于以满足作为人的本性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为主,并升华到艺术创作的新境界。
其中有华林苑、龙腾苑,虽然在规模上不如秦汉山水宫苑,但内容上则有所继承与发展。
魏晋南北朝长期动乱,是思想、文化、艺术上有重大变化的时代,这些变化引起园林创作的变革。
南北朝时期皇家园林形式由粗略地模仿真山真水转到用写实手法再现山水;
皇家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功能基本上消失或者仅保留其象征性的意义,生产和经济运作则已很少存在,游赏活动成为主导的甚至唯一的功能。
这一时期的特点为:
2.1园林的规模小,也未见有生产;
经济运作方面的记载,但其规划设计则更趋于精密细致;
个别规模较大的,如邺城北齐高纬的仙都苑,由暴君驱使大量军民劳动力在很短时期内建成,施工十分粗糙,总体的质量不高。
2.2由山、水、植物、建筑等造园要素的综合而成的景观,其重点已从摹拟神仙境界转化为世俗题材的创作,更多地以人间的现实取代仙界的虚幻。
2.3皇家园林开始受到民间的私家园林的影响,南朝的个别御苑甚至由当时的著名文人参与经营。
2.4以筑山、理水构成地貌基础的人工园林造景,已经较多地运用一些写意的手法,把秦汉以来的着重写实的创作方法转化为写实与写意相结合。
2.5皇家园林的称谓,除了沿袭上代的“宫”;
“苑”之外,称之为“园”的比较多。
3.园林全盛期:
相当于隋;
唐朝。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皇家园林趋于华丽精致。
皇家园林集中建置在两京——长安、洛阳、两京以外的地方,也有建置的。
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宏大,远远超过魏晋南北朝时期,显示了泱泱大国气概。
隋唐的皇室园居生活多样化,相应的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这三种类别的区分就比较明显,它们各自的规划布局特点也比较突出。
隋代的西苑和唐代的禁苑都是山水构架巧妙、建筑结构精美、动植物各类繁多的皇家园林,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完全形成。
它作为这个园林类型所独具的特征,不仅表现为园林规模的宏大,而且反映在园林总体的布置和局部的设计处理上面。
皇家气派是皇家园林的内容,功能和艺术形象的综合而予人一种整体的审美感受。
它的形成与隋唐宫廷规制的完善,帝王园居活动的频繁和多样化,有着直接的关系,标志着以皇权为核心的集权政治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
因此,皇家园林在隋唐三大园林类型中的地位,比魏晋南北朝时期更为重要,出现了像西苑,华清宫,九成宫等这样一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就园林的性质而言,已经形成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三个类别及其类别特征。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在东都洛阳大力营建宫殿苑囿。
别苑中以西苑最著名,西苑的风格明显受到南北朝自然山水园的影响,采取了以湖、渠水系为主体,将宫苑建筑融于山水之中。
这是中国园林从建筑宫苑演变到山水建筑宫苑的转折点。
西苑是隋炀帝杨广的宫苑之一,又称会通苑,建于大业元年(605),布局继承了汉代“一池三山”的形式,反映了王权与神权的统治以及享乐主义思想,具有浓厚的象征色彩。
十六组建筑庭园分布在山水环绕的环境之中,成为苑中之园,不象汉代宫苑那样以周阁复道相连。
这是从秦汉建筑宫苑转变为山水宫苑的一个转折点,开北宋山水宫苑——艮岳之先河。
山上的建筑能时隐时现,反映建筑技巧的提高。
唐朝国力强盛,长安城宫苑壮丽。
唐有兴庆宫;
大明宫和九成宫,大明宫北有太液池,池中蓬莱山独踞,池周建回廊四百多间。
兴庆宫以龙池为中心,围有多组院落。
大内三苑以西苑为最优美。
苑中有假山,有湖池,渠流连环。
长安城东南隅有芙蓉园、曲江池,一定时间内向公众开放,实为古代一种公共游乐地。
唐代的离宫别苑,比较著名的有麟游县天台山的九成宫,是避暑的夏宫;
临潼县骊山之麓的华清宫,是避寒的冬宫。
4.园林成熟时期:
相当于两宋到清初。
两宋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进入成熟的第一个阶段,主要集中在东京和临安两地,北宋有艮岳。
若论园林的规模和造园的气魄,远不及隋唐,但规划设计的精致则过之。
园林的内容比之隋唐较少皇家气派,更多地接近于私家园林。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这与宋代皇陵之简约一样,还有当时朝廷的政治风尚有关。
它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趋于定型,造园的技术和艺术达到了历来的最高水平,形成中国古典园林史上的一个高潮阶段,这种情况之所以出现,有以下几点特殊的背景:
4.1宋代,与地主小农经济十分发达的同时,城市商业和手工业亦空前繁荣,资本主义因素已在封建经济内部孕育。
4.2城乡经济高度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
4.3宋代重文轻武,文人的社会地位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高。
4.4诗词无论在内容和风格上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4.5在宋代的文人士大夫阶层中,除了传统的琴;
棋;
书;
画等艺术活动之外,品茶;
古玩鉴赏和花卉观赏也开始盛行。
综上所述,宋代的政治;
经济;
文化的发展把园林推向了成熟的境地,同时也促进了造园的繁荣局面。
皇家园林较多地受到文人园林的影响,出现了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私家园林的倾向,这种倾向冲淡了园林的皇家气派,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两宋封建政治的一定程度的开明性,和文化政策的一定程度的宽容性。
元;
明;
清初是中国古典园林进入成熟的第二个阶段,它上承两宋第一阶段的余绪在某些方面又有所发展。
皇家园林的规模趋于宏大,建设趋于成熟,皇家气派又见浓郁,这种倾向多少反映了明以后绝对君权的集权政治日益发展。
这时的造园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实现了一次飞跃,这个时期出现的名园如明有西苑(北海与中海、南海的总称)和太液池。
北海是继承“一池三山”传统而发展起来的,其中的琼华岛作为“蓬莱”仿建,所以晨雾中的琼华岛时常给人以仙境之感受。
现在的北海共有七十多万平方米,其水面占了—半以上,视野比较开阔。
立于水面南部的琼华岛,是三海的重点,以它那高耸的白塔,玲珑的山石和各种园林建筑组成了一个整体。
北海的整个布局以白塔山为中心,形成湖中有山的四面景观。
清有圆明园。
还在雍正做皇太子的时候,康熙于1709年把原来是明代的一个废墅赐他建园。
初建成后,康熙赐名叫圆明园,占地二千五百亩,为了满足帝王的游心赏思,寻幽探胜的要求,圆明园收尽天下名胜。
是我国园林艺术史上的罕世珍品,也是我国园林艺术历史发展到清代时期一个综合的杰作。
宏伟壮丽的圆明园内造景繁多,有四十八景,万春园和长春园各有二十景,三园共一百零八景,每一景由亭、台、楼、阁、殿、廊、榭、馆等组成,且大致可分为五个重要的景区。
一区为宫区,有朝理政务的正大光明殿等;
二区为后湖区;
三区有西峰秀色、问乐园、坐石临流等,其中有一景叫舍己城,城中置佛殿,城前还有买卖街,仿苏州街道建成,是皇帝后妃们买东西的地方。
福海则为第四区,中心为蓬岛瑶台,福海周围建有湖山在望、一碧万顷、南屏晚钟、别有洞天、平湖秋月等景点共十多处;
第五区有关帝庙、清旷楼、紫碧山房等。
圆明园的特点一是水景丰富,它以福海和后湖作为造园的中心。
单是福海,这一片水面就占去了将近三分之一的面积,沿着水面的岸边,构置建筑景观,因水成景,形成波光浩淼,景色优美的重要水区。
第二个重要的特点是建筑类型多。
一是宫殿式建筑较多,而且多是左右对称的布置,如正大光明殿、大定门、左右朝房、安佑宫、淳化斋等,又都是比较重要的建筑物;
二是宗祠寺庙建筑,如关帝庙、正觉寺、舍己城等,三是仿造南方园林风景的建筑,多是环山绕水的布置,是比较成功的;
四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出现了西洋楼,这是皇家宫苑中的先例。
圆明园是在平地上,利用丰富的水源,挖池堆山,形成的复层山水结构的、集锦式皇家园林。
此外在中国造园史上圆明园还首次引进了西方造园艺术与技术,但任不失我国传统的园林建筑风格。
这些皇家园林无论是在选址、立意、借景、山水构架的塑、建筑布局与技术、假山工艺、植物布置、乃至园路的铺设都达到了令人叹服的地步。
还有一个特点是建造的数量大,特别是清朝,园林艺术装饰豪华、建筑尺度大、庄严,园林的布局多为园中有园。
在有山有水的园林总体布局中,非常注重园林建筑起控制和主体作用,也注重景点的题名,形成清代山水园林与建筑宫苑的明显特点。
这为下一个时期——成熟后期的皇家园林建设高潮之兴起打下了基础。
5.园林成熟后期:
相当于清中叶到清末。
园林的成熟后期从清乾隆朝到宣统朝不过一百七十余年,就时间而言比以往四个时期短,但却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上集大成的终结阶段。
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古典 皇家 园林 发展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