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2990058
- 上传时间:2022-10-01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161.29KB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点睛:
外交活动是为国家利益而服务的,所以英国选择对抗或者加入欧共体,以及现在退出欧盟都是围绕国家利益而做出的选择。
2.读下表,可以得出的最佳结论是
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表
调整方向
调整内容
财政政策
紧缩政府开支,收缩社会保障计划
货币政策
控制货币供应量,抑制和降低通货膨胀率
税收政策
削减个人税和企业税,降低消费税、捐赠税
A.自由放任政策回光返照B.坚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推出宏观调控的新政策D.凯恩斯主义的风光不再
【解析】根据材料收缩社会保障计划,控制货币供应量,这些并不能说明已经开始采取自由放任政策,故A错误;
以上信息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已经开始调整,故B错误;
这些政策以前都出现过,不能称之为“新政策”,故C错误;
从题干看到的政策调整,只能说明战后盛行的凯恩斯主义遇到很大麻烦,故D正确。
根据所学知识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了凯恩斯主义政策。
但是70年代随着“滞胀”阶段的到来,凯恩斯主义失灵。
材料所展示的正是凯恩斯主义失灵后各国在经济政策上所作的调整。
3.对英国福利制度的解释,符合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史实
结论
A
提出英国是“福利国家”的观点
寻找到英国名目繁多的福利制度作证据
B
二战后,英国在铁路、电力等领域实行国有化
得出英国的福利是公民的社会权利的观点
C
查到“英国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的一手史料
得出英国是“福利国家”的结论
D
查到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年的社保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等一手史料
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府在国家福利制度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A.AB.BC.CD.D
【解析】本题考查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英国名目繁多的福利制度,无法证明英国是福利国家,故A项错误;
实行国有化与福利是公民社会权利没有联系,故B项错误;
实行免费教育说明国家重视教育,无法得出英国是福利国家的结论,故C项错误;
英国社保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等一手史料可以说明英国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体现了国家在国家福利制度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故D项正确。
4.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
”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他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
据此可知,“差序格局”
A.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B.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延续
C.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D.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依据材料推断“差序格局”是宗法制的体现。
宗法制产生于商周时期,早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故D项错误;
先秦血缘政治被秦朝之后的官僚政治取代,宗法制并没有使其延续,故B项错误;
宗法制带来的世卿世禄,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故C项正确;
官僚政治建立后,宗法血缘关系不再是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故A项错误。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5.有学者在解释明清江南经济发展时提出“内卷化”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在小农经济的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事实下,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个体中单个人的劳动效率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这种“没有发展的增长”可以用来解释
A.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B.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转型
C.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迟滞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解析】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个体中单个人的劳动效率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说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增多,不能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更多的劳动力,造成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故C正确;
单个人的劳动效率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与经济重心的转移转移无关,排除A;
明清仍然是铁犁牛耕的精耕细作生产方式,B错误;
单个人的劳动效率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不能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排除D。
6.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图反映的是下列哪国的经济指标
A.美国B.苏联C.日本D.中国
【答案】B
【解析】从图片中可以看出,1966—1985年各类经济指标呈现连年下降的趋势,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经历了“滞胀时代”,美囯政府通过降低税率、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等措施,逐渐扭转经济颓势,1982年底美囯经济开始复苏,此后经济出现持续增长,故A项错误;
这一时期,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进行了改革,但并未突破原有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滑,B项正确;
日本经济在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腾飞,故C项错误;
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改革开放实行,经济呈现上升趋势,故D项错误。
7.下面是三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图。
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有效信息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在重工业领域发展相对疲软
B.第二、三次工业革命发展得较为迅猛
C.三次工业革命中生产动力未发生根本变化
D.电力技术和信息技术革命促使新经济的出现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三次工业革命。
A项虽符合史实,但在图中无法体现;
第二、三次工业革命是科技发展的结果,从图中曲线的走向来看,B项正确;
图中列举了三次工业革命中最显著的发明,这些发明与动力革命密切相关,C项错误;
D项在图中无法体现。
8.当清朝在两次鸦片战争战败,太平天国起义对社会经济破坏严重的背景下,以曾国藩和李鸿章为代表的中兴大臣,开始主动改革开放,发展“洋务运动”。
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诞生了一批亦官亦商的团体——“绅商”。
绅商的诞生
A.客观上推动经济结构的变动B.导致清末政治的日益恶化
C.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D.促成“四民社会”的解体
【答案】A
【解析】洋务运动发展近代工业,主观目的是挽救统治危机,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故A正确;
绅商的诞生和“清末政治的日益恶化”无关,排除B;
洋务运动是封建地主阶级发动的维护封建统治的运动,故C错误;
四民社会,是传统中国社会的主体是由士、农、工、商四大社会集团构成的,D选项夸大了洋务运动的作用,排除D。
9.罗马法是奴隶制国家时期的法律,但“在一个长达一千多年的奴隶制社会中,生成了商品生产社会第一个较完备的法律。
显而易见,这样一个法律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制度完全不相吻合。
是一种与奴隶制社会的国家本质完全不同的法律。
对于罗马社会,至少是对于罗马政治制度和国家管理来说,罗马法其实是一种完全异质的法律。
是一种非社会本质的法律。
(选自江平《罗马法基础》)下列能够解释这种现象最有说服力的理由是
A.罗马法学家对法律制度研究的贡献B.罗马社会农商并行发展的双重经济
C.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相互结合的产物D.罗马周边国家既有法律制度的影响
【解析】“生成了商品生产社会第一个较完备的法律”“是一种与奴隶制社会的国家本质完全不同的法律”,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是罗马社会农商并行发展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法律、社会制度),故B正确;
AD不是根本原因;
C选项缺乏史实依据,排除。
【名师点睛】
“最有说服力的理由”即根本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方面的原因是根本原因。
10.下表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概况。
以下对此表的解读,比较合理的是
年份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高收入国家工业的全球比重
40%
38%
36%
34%
31%
中收入国家工业的全球比重
28%
43%
37%
36%
低收入国家工业的全球比重
22%
27%
A.低收入国家普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B.中收入国家经济干预八十年代最强
C.高收入国家己完成第三次科技革命D.产业的适时升级换代是世界级课题
..................
本题主要考查战后资本主义变化,从图表数据看出高收入国家工业的全球比重呈下降趋势,低收入国家工业的全球比重呈上升趋势,练习所学知识可知,高收入国家实现了产业升级,第三、第四产业的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
11.考察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明代中后期中国人口数量出现了快速的增长。
人口的快速增长,这得益于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推广和高产作物的引进。
明清时期人口的快速增长,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A.加速了明清王朝的腐化进程B.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
C.扩大和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疆域D.引发了农耕文明深层的社会危机
据材料提到,明代中后期中国人口数量出现了快速的增长。
人口的快速增长得益于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推广和高产作物的引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人口的快速增长,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引发了农耕文明深层的社会危机,即人地矛盾、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加剧,商品经济发展引发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故B正确。
人口的快速增长与明清王朝的腐化进程没有直接关系,故A排除。
扩大和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疆域,不是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故C排除。
明清时期虽然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但仍然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故D排除。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发达的古代农业·
明清时期人口问题
12.在抗战时期,除了抗日正规军、民兵、抗日自卫队之外,各根据地还组织了少年先锋队、儿童团等各种团体,形成了广泛、全面和便捷的敌情情报网,因而“关于敌情的消息,往往在敌人动身之前,就从厨子、担水的、还有在据点内的地下工作者那里得到了。
”这表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巩固B.中共推行全面的抗战路线
C.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中流砥柱D.抗日民主力量已空前壮大
【解析】根据题意内容“广泛、全面和便捷的敌情情报网”是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大规模的发动群众所带来的,这也表明了中共走全面抗战落线的正确性,因此B项正确;
材料正是反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而不是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以A项错误;
从材料并不能得出敌后战场已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的结论,所以C项错误;
材料并未展示抗日民主力量,所以D项错误。
根据题中情报网的来源有正规军、民兵、游击队、少年先锋队、儿童团、厨子、担水的、还有在据点内的地下工作者等可以看出参与者的广泛性,由此可以得出全面抗战路线出来。
13.下面是反映美国某一历史时期国民生产总值(GDP)消费价格指数(CPI)和财政赤字情况的三张图表,据此综合判断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学期 期末 综合测试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