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改革实践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2977921
- 上传时间:2022-10-01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8.08KB
学校改革实践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学校改革实践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改革实践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职业学校课程改革
职校课程在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借鉴世界发达国家职教课程发展的理论与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探索不同的课程改革路径。
(4)实践与研究
实践是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有意识的活动;
研究是探求事物的性质、规律。
本课题中实践与研究是指职业学校依据社会需求,对职校课程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目的在于加强职教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有效地加以实施。
据资料检索,目前我国职业高中教育的课程方案,大多是执行原国家教委职发规定的学科课程模式,即按文化课、专业课和技能课三类课程构成,每类课程又分设若干门学科。
这种课程模式在课程观上称为学科课程。
我国职业学校这种学科课程模式,基本上是照搬源于50年代全面学习的前苏联课程模式。
学科课程模式偏重于强调系统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
这既有利于班级授课的形式、便于教与学,又符合循序渐进原则和人的认知规律,优点很多,正如我国目前中小学就采用这种课程模式。
但是,学科课程模式极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专业教学不能很好地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特别不能满足不断涌现的新行业、新工种的社会需求。
同时,职业学校学生受在校学习年限的限制、新生入口知识水平的差异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规范的涌现,学科课程模式更是不能适应。
近年来,国外若干职教教学思想、课程模式,不断被引进,如德国双元制、加拿大CBE、国际劳工组织推行的MES教学思想、课程模式等,其中在推广试点学校已取得部分成效。
但实践证明,由于各国文化背景的差异,上述模式都不很适合我国职业学校教学的实际。
德国的“双元制”包括它的以活动为中心的阶梯综合课程模式,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经验、然而几年来,即便有德国专家亲自指导,它在中国的推广与进展也并不快。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经济体制、劳动用工制度、工业发展水平、社会意识等诸多方面两国国情有较大差别。
"
加拿大CBE课程模式,又称之为“能力本位”课程模式,是以劳动力市场需要的职业活动为中心来选择与安排课程。
它的课程开发(DACUM)科学而经济,能及时反映社会、经济、企业对职教的需求。
但是,它把能力看作是任务本位的或行为主义的,忽视了真实的职业世界中人们的操作行为的复杂性以及智力性操作中判断力所担当的重要角色。
因而,此类课程模式仅适用于培养技能型技术工人的定制式训练、成人技能教育以及再生性技能训练,并非共适性很大。
同时,我国职业学校实训设备投入严重不足,师资条件也存在着严重缺陷,国内的职业学校尚不适宜选用这种课程模式。
澳大利亚近年采用有机整合的能力本位课程观开发课程,由行业企业专家根据职业岗位工作要求分解出能力标准,开发小学习包,各教育机构根据学习包开发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进行教学。
这种方法可满足有比较复杂技术要求的职业教育,同时与职业资格相联系,又可在各层次教育之间进行衔接。
这些世界发达国家职教课程改革的研究与成果都是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可借鉴的.但重要的是要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这也正是目前我国在职教课程建设上的迫切需要。
跨入新世纪,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十一五”期间中国职教的目标举措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两个体制,实现年招生800万人等直接目标,实施国家紧缺人才培养等四大工程,落实职教实训基地建设计划等四个计划。
中国的工业化需要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型、技能型劳动者,任务光荣而艰巨。
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离中国工业化进程和全面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在职教办学体制,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师资实力、人才素质和能力、产学研、校企合作、国际融合等方面都滞后于社会j经济发展,需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快发展步伐。
近十年来,我省在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和现代化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但是,传统学科型课程模式仍然没有根本改变,课程内容与职业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难以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
同时,江苏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发展以及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科技进步,加快了职业的分化和综合,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和人的终身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开发优质课程产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带动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速培养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
职业学校通过课程改革的实践与研究对课程门类、结构、内容以及教学活动方式等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科学地制定课程实施计划,并有效地加以实施。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学习者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体现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职业学校管理水平和师生行为,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习者的身心发展。
因此本课题研究对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内在价值是促进每一个人的个性发展。
衡量课程改革成败的基本标志是看它是否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本课题创新职业学校课程评价和考核制度,建立促进学习者多样化发展、教学模式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多元评价体系。
积极探索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改变目标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构建体现项目课程特性的新型教学关系,逐步形成以行动导向法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学习者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
并通过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手段,开发灵活、快速、便捷、广泛和开放的学习途径,提高学习者学习成效。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改革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结构和内容,加强课程实施、评价和管理,反映行业企业需求、科技进步、企业生产管理方式变化以及学习者发展要求,构建职业教育课程相衔接的职业教育课程新体系,为造就一大批各行各业所需要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服务,为“富民强省”和“两个率先”服务。
(1)树立正确的课程理念,不断强化课程意识,建立职业教育课程不断创新的有效机制。
(2)重点组织开发四大类专业课程,探索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3)强化课程实施的推进力度,促进以课程开发为中心的校本研究的深入开展,探索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4)创新职业学校课程评价和考核制度,建立促进学习者多样化发展、教学模式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多元评价体系。
(1)任务驱动式教学在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中的应用(潘澔)
根据计算机各专业的特点,确认该专业核心课程及核心技能,合理调整教学计划,选配或编写合适的教材及配套的辅助资料,精心设计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所需的任务及子任务,根据任务的设计,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模式,并形成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构建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任务驱动式教学体系。
(2)汽车专业一体化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冯学敦)
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两者都是督促学生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有效手段。
分课题以适应苏州经济发展以及行业企业现实需要的汽车专业为突破口,就汽车专业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为例,进行相关考核评价体系的开发。
(3)以就业为导向,构建电子实践教学新体系(徐伟刚)
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就业率,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
我校电子专业教学以就业为导向,建立在电子实践的立体化平台上,注重培养学生电子实践技能和综合设计能力,实现学生自我学习、自主锻炼的实践教学,从而构建起电子实践教学的新体系。
(4)行动导向教学的理论及在经贸教学中的应用(袁桂舫)
我校运用德国“双元制”下的精髓——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充分融进现行的经贸教学体系中,尝试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从而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
(5)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和完善艺术专业课程选修制(沈海泯)
衡量课程改革成败的基本标志是看它是否促进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要求改革后的课程结构必须发展得更科学,且必须具备适应学生个性差异的选择性。
我校艺术专业依托苏州古城文化背景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态势,在选修课中以传统技艺课程和新技术课程为特色,充分开发校本课程,进一步完善课程选修制。
(6)服装专业教学中学法、教法的实践与研究(任春)
传统的教学方法单调、一味地灌输,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学得不快乐,效率低下。
“服装设计”是技术和艺术相融合的专业,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鼓励教师善用教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引导学生运用学法,学会学习。
(7)理科基础教学为专业课服务的实践与研究(姚立)
理科基础教学既要能传授科学基础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和科学的价值观,并使他们具备相应的品质。
通过课程改革在师生中倡导理科教育重视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探究、预测、实验和解释等演绎过程的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进行特色校本课程、教具等的开发,为专业课服务。
(8)文科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高怡)
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切实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有效地实现这个目标,在本课题中侧重于进行文化课为专业岗位服务的研究,尝试不同专业课程语文的订单式培养,并进行文科类校本课程的开发。
(9)教学管理部门在专业课程改革中作用的实践与研究(徐国明)
教学管理部门既是行政管理部门,又是学术研究部门。
我校教学管理改革以四大专业版块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为基础,以开发综合实践课程为重点,积极探索教学管理部门在专业课程中所起的实践与研究作用。
(10)职教课改背景下英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吁娟)
当前职校文科课程中多采用通用教材,专业特性不能体现。
为更好的做好课程改革的实践与研究,卓显我校各专业教学特色。
在英语教学中针对所学不同专业学生,调整教学的侧重点,传达“必需、够用”的知识。
尝试开发一些以活页讲义、多媒体课件、资料卡片等多种形式呈现的校本教材。
(11)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课程开发的研究与探索(卞珺)
通过课程开发的研究与探索,让学生了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使学生初步具备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发布等应用能力,能运用常用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软件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具有信息社会的安全意识与自律能力,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为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1)在学校范围内召开由专业办主任介绍课程改革实施性计划的教科研工作会议。
会上进行动员,形成本课题研究较热烈的反响和科研气氛。
同时,讨论通过主课题方案,分解落实分课题。
分课题人员的落实将采用全校发动,个人主动申报承担和组织安排两个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改革 实践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