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总复习教案.docx
- 文档编号:12973378
- 上传时间:2023-04-22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854.40KB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总复习教案.docx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总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总复习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总复习教案
单元名称
总复习
单元序号
8
单
元
教
材
分
析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以学的主要内容,即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认识人民币,分类与整理,认识图形。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单
元
学
情
分
析
本学期学生的学习内容较多,学生年龄小,对前面所学知识可能有所遗忘,通过整理和复习可以使学生巩固旧知,并能将知识系统化。
在系统地整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引导,促使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知识。
单
元
教
学
目
标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2.引导学生回顾和反思,参与知识的系统过整理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3.通过复习,注重情感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单元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教学内容
20以内退位减法
课时
15-4
教学
目标
1.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
2.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分析、综合概括等能力,发展他们初步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迅速地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二次
备课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算法。
课件演示水果式题;
提问:
20以内的退位减法,你是怎样计算的?
让生畅所欲言后,师肯定他们答案,小结出方法:
1.想加算减:
想9加2等于11,11减9等于2,8加5等于13,13减5等于8.
2.用差1得9,差2得8的方法:
减数与被减数的个位数差l得9。
减数与被减数的个位数差2得8。
3.10-2=8 8+1=9 即:
11-2=9
lO-5=5 5+3=8 即:
15-3=8
师让他们选择最易于接受的方法,再演示水果式题的其它题目。
二、复习减法表。
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课件。
板书:
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
师随意指一道式题,让生熟练回答。
三、复习加、减法应用题。
让生观察图形,尝试自己编题。
1.蝴蝶和蜻蜒一共有24只,其中蝴蝶有8只,蜻蜒有多少只?
(1)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2)想想用什么方法算?
为什么用减法算?
(因为要求蜻蜒有多少只.必须从一共有24只里去掉蝴蝶的只数,所以用减法。
)
(3)列式解答。
2.有蝴蝶8只,蜻蜒16只,蜻蜒比蝴蝶多几只?
(1)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2)想想用什么方法解答,为什么用减法算?
提问;这道题还可以怎样提问题?
(蝴蝶比蜻蜒少几只?
)
为什么也用减法计算?
3.你还能提怎样的问题呢?
根据学生编的加法应用题,分析列式解答,并强调为什么用加法来解答。
四、巩固练习。
课本第95页第6题。
交流算法的环节不但可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特别是不爱发言的学生;而且还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通过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在练习的过程中,信息和问题都是文字表达的,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提取信息、分析数量之间关系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
书
设
计
20以内退位减法
9+2=1111-9=2
8+5=1313-5=8
20以内数的计算方法
教
学
反
思
教学内容
100以内数的读写法、加减法
课时
16-1
教学
目标
1.通过复习使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掌握数的组成,熟练地数、读、写lOO以内的数,掌握IOO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
2.初步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笔算lOO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3.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使生比较熟练地口算lOO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教学难点
能比较熟练地笔算lOO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二次
备课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启发谈话
这节课我们一齐来复习lOO以内数的读写法以及加、减法。
板书课题:
lOO以内数的读、写法,加减法。
二、复习数数和数的组成
1.填空题:
(1)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3,十位上的数是5,这个数是( )。
(2)46里有( )个十和( )个一。
(3)100里有( )位数,1在( )位上。
2.指名按要求数数:
(1)从27起,一个一个数到43。
(2)从60起,十个十个数到lOO。
(3)从48起,两个两个数到60。
三、复习lOO以内数的读写法。
看图读数、写数。
(出示计数器) 分别拨45、33、60、lOO四个数
(1)指名读数后,写在黑板上。
(2)这四个数里,两位数是几,三位数是几?
四、复习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比大小。
完成课本第95页第3题。
问:
两个两位数怎样比较大小?
五、复习20以内加、减口算题,100以内加减口算题。
完成课本第95页第4、6题。
说一说怎样算:
1.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2.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位、退位)。
小结:
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包括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不同数位上的数不能直接相加、减。
六、复习100以内的笔算。
1.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应注意什么?
(注意三点:
①数位对齐;②从个位算起;③进位加法,个位满10向十位进l,退位减法,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2.只有加、减法的两步式题,应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课本第96页第7、8题补充完整。
交流算法的环节不但可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特别是不爱发言的学生;而且还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通过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在练习的过程中,信息和问题都是文字表达的,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提取信息、分析数量之间关系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
书
设
计
100以内数的读写法、加减法
数的组成
读数、写数
数的大小
数的计算
教
学
反
思
教学内容
复习人民币
课时
16-2
教学
目标
1.使生初步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及相互间的进率关系,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通过复习,让学生经历总结归纳知识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在复习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让学生对人民币有更深的认识,。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人民币单位的换算。
教学准
教学流程
二次
备课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元、角、分的认识。
1.我们学过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
(元、角、分)今天我们来复习元、角、分的认识.
板书:
元角分的认识。
2.师出示面值1角、2角、5角、1分、2分、5分、1元人民币。
(1)说出各人民币的名称。
(2)回答它们间的进率。
①1张2元可以换几张1元?
②1张1元可以换几张5角?
③1张1元可以换几张1角?
④1张5角可以换几张1角?
⑤1张1角可以换几张1分?
(3)总结进率
板书: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4)1元2角=( )角 15角=( )元( )角
3.课本96页第9题填写完整。
二、课堂练习。
1.比一比,选一选
说说你是怎么选的?
2.课本第96页第10题。
学生在书上完成练习。
指名回答。
三、课堂小结
通过复习人民币的单位和面值,让学生巩固有关知识。
复习使学生巩固各面值人民币的兑换。
用人民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购物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板
书
设
计
复习人民币
单位:
元、角、分
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教
学
反
思
教学内容
图形、分类统计
课时
16-3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会在平面上确定位置需要两个条件,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会数方块图,并根据图形排列找出一定规律。
3.初步分析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推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体会收集、分类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
对分类统计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二次
备课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图形。
实物出示七巧板。
(课本第94页第2题图)。
(1)用4个正方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拼一拼。
(2)你能用学过的图形拼出一个有趣的图案吗?
二、复习分类。
出示课本第94页第3题的图形。
让生讨论,得出自己的思路,学生分组统计,并完成表格的填写。
学生汇报,互相说说自己的分类方法。
三、练习巩固
1.课本97页第14题。
分类后完成表格。
回答问题。
2.课本98页第15题。
学生同桌合作,完成表格的填写。
全班交流各自提出的问题,共同解答。
四、全课总结
有关分类与整理的知识你全都掌握了吗?
能不能说说你的收获呢?
通过情景图中的对话和操作,复习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
通过不同角度的分类,培养学生对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看待事情的意识。
重点巩固学生对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的理解,感受统计图、统计表的价值,感受分类整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应用。
板
书
设
计
图形、分类统计
教
学
反
思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
课时
16-4
教学
目标
1.通过复习,使生熟练掌握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通过复习,会解答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有序性。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会解答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有序性。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二次
备课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第96页第7题。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怎样列式?
2.完成课本第98页第16题。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怎样列式?
3.完成课本第99页第17题。
学生先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然后自己解决问题,自己提出问题。
4.完成课本第99页第18题。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全班订正。
5.完成课本第99页第19题。
讨论,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6.完成课本第99页第20题。
同桌互相说一说,她们分别可能套中哪个圈?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提取信息、分析数量之间关系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在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灵活性。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板
书
设
计
解决问题
树上还剩几只猴子?
13-6=7(只)
黄色的猴子有几只?
13-8=5(只)
教
学
反
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数学 一年级 下册 第八 单元 复习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