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年高考真题分课汇编必修二 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docx
- 文档编号:12971904
- 上传时间:2023-04-22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235.83KB
0711年高考真题分课汇编必修二 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docx
《0711年高考真题分课汇编必修二 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711年高考真题分课汇编必修二 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711年高考真题分课汇编必修二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07-11年高考真题分课汇编(必修二)
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本资料由591up系统自动组卷生成:
(只需用邮箱轻松注册591up账号,下载试卷,自动组卷功能完全免费。
)
本资料为图片版,需要可自由编辑的word版请到591up原地址下载:
(下载方法:
点击页面右上角
,选择“教师版1”或“教师版2”进行下载——如果没有账号,请先注册,完全免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0分)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0分)
19.(2009年高考安徽文综36题)(3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上(宋高宗)谕大臣……又日:
“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
庶蕃商(指海外商人)肯来,动得百十万缗(货币单位),皆宽民力也。
”
国朝(清朝)设关之初,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艘),……舶长曰大班,次曰二班,得居停十三行,余悉守舶,仍明代怀远驿旁建屋居番人制也。
——摘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
材料二
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
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
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
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
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摘自金勇进主编《数字中国》
(1)依据材料一指出南宋和清朝前期外贸机构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宋外贸的具体作用和清前期外贸政策的直接后果。
(10分)
(2)针对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成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10分)
(3)分析材料三(图11)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时期外贸的发展与古代、近代各有何不同。
(14分)
20.(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31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召开,中国人百年梦圆。
为体现上海城市变迁的历史,学校组织了图片展,请你按示例完成以下展板。
(13分)
21.(2009年高考天津文综12题)(40分)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晁错说:
“民贫则奸邪生。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定居);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唐太宗说: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
――《贞观政要□君道》
(1)依据材料一、二归纳中国古代明君贤人的治国思想。
(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唐太宗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
(6分)
材料三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
(2)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最初的主张是什么?
材料三中所提的“办法”与最初的主张有何主要变化?
(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
(2分)
材料四英国于1946年8月通过国民保障法,规定投保职工在就业、退休、怀孕、工伤、疾病、死亡等情况下可以申请补助;11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1948年颁布国民援助法,由政府拔款给贫困者以社会违法救济。
德国也通过保险、救济、补助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必然的社会冲突。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等
(3)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国家如何确立福利制度?
(2分)这种制度有何作用?
(3分)
材料五1950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1913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4)依据材料五归纳出苏联在发展国民经济上存在的问题。
(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和最终导致的社会后果。
(4分)
材料六1980年邓小平指出:
“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着重点撞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1980年又指出:
“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
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
”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5)指出材料六中所说的“几次波折”中最严重的一次。
(2分)结合说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发展”在国计民生方面取得的成就,并说明其原因。
(8分)
(6)综上,谈谈古今中外在民生问题上的经验教训。
(4分)
22.(2009年高考北京文综40题)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见图15)。
请从中任选一次,指出促成该次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
(8分)
选答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中国实行“一边倒”对外政策,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选答二:
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提高。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选答三: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外交关系。
苏联和部分东欧国家解体,两极格局总结,一批新国家建立。
(3)见图16,概述中国对外开放空间扩展的过程。
(8分)
23.(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37题)(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控制自耕小农,据以征收赋税、调发力役,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
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
在此之前,历代的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据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有时亦收取钱币,名目与内容时有变化,税额也各有不同,但无不以个体农户为基础。
清查户口、人丁,尽可能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均是历代一以贯之的政策。
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
这也是明代“一条鞭法”、清代“摊了入亩”等制度的主要内容。
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土地兼并不再是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的清查与登记成为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活动。
——据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等
材料二
材料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在我国实行了长达2600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
一一摘自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3月5日)
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的特点及变化的原因。
(l4分)
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0--1965年我国农业税占农业实产量比例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
(l0分)
⑶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取消农业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的认识。
(8分)
24.(2010高考广东文综38题)(28分)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
结合史实,简述市民群体的发展对宋代文学艺术的影响。
(6分)
(2)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
早期的留学生主要前往欧美,20世纪初兴起留日热潮。
为何日本此时成为中国人留学的主要目的地?
(8分)
(3)近代中国工人群体产生于19世纪中期。
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为何能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人地位大幅提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9分)
(4)中国“农民工”群体在1978年后迅速扩大,主要原因是什么?
(5分)
25.(2007年高考海南单科27题)(12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间
年均增长率(%)
1953~1957年
4.5
1958~1962年
4.3
1963~1965年
11.1
1966~1970年
3.9
1971~1975年
4.0
1976~1980年
5.1
1981~1985年
8.1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根据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并分析原因,,比较其经济大背景的不同之处。
(1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
本题考察学生结合教材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建立股票交易市场是在90年代初,排除②,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十四大之后,排除③。
2.A
解析:
本题考查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进和变革,根据所学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有四次:
(1)土地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农业合作化:
1953年至1956年在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国家基本上实现了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人民公社化运动: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些党的领导人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制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人民公社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作出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即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包产到户,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这一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分析材料中的图片信息,可直接排除BD两项,本题应选A项指土地的使用权,土地的所有权三个时期的变革都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没有变动。
从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
土地的用途、所有权以及规模都没有发生变化。
3.C
解析:
抓住关键词“198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是在1992年得十四大。
排除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个体经济的出现,改变了原来单一公有制的局面,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C符合题意,故选C。
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是在1984年展开,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B
解析:
此题为组合型选择题,从图中信息容易判断①始终开放的经济体70年代经济波动最大是正确的;②始终封闭的经济体多经济呈负增长应该是只有八十年代中的几年,多数时期还是有增长的.③中始终开放的经济体包括美国,但欧盟是成立于90年代后.④中国1978年前是封闭的,1978年后是开放的,所以既不是始终封闭也不是始终开放,所以本图所涉及的经济体不可能包括中国.答案选B
5.A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共改革发展沿革历程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推动体制创新;B项是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D项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C项是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6.B
解析:
珠海是中国经济特区之一,特区之所以特就特在特殊的政策扶持。
其他几项都较片面。
7.A
解析:
B、C、D三项都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情况,应排除。
8.B
解析:
本题以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考查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
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其中A、C、D三项措施只能使城市的规模扩大,而不能事城市数量增长,因此,只有在农村发展乡镇企业,使许多乡镇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上成为一些中小城市。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
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
根据定义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城镇发展最快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
9.D
解析:
从图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1978年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到1997年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
10.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农民取得经营和生产自主权的改革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生产队”是在1961年党中央提出八字方针之后出现的农村基本核算单位。
八字方针以“调整”为主,将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相当于原来初级社规模的生产队。
由此排除A、B。
打破大锅饭,鼓励多劳多得,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事情,排除C,D符合题意。
11.B
解析:
此题考察第6分册第22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对于党的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的拨乱反正,产生巨大影响。
测量目标:
历史知识/知道历史事实、历史变迁之间的关联。
考试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伟大的历史转折/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分析:
此题实际上考查了“讨论”的意义——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是要对“十年文革”的全面的拨乱反正。
故排除三个失之片面的ACD三项。
12.D
解析: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文革”结束后,他深刻地总结了国际和国内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时说的一番话
13.D
解析:
此题难度为中,考查提炼多点有效信息发现问题的能力。
如图表反映出的信息一是我国农业和轻重工业比例均衡,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这种情况综合比较各项,最可能出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图表反映出我国农业和轻重工业比例均衡,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之初,因为那时刚刚解放的新中国一穷二白,重工业根本无从发展;也不可能出现在B和C项两个时间段,因为在B段优先发展重工业,重工业的比重一直较高;C段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大跃进运动,“以钢为纲”的全面跃进,重工业更是畸形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获得发展,轻工业也得到发展,才可能出现上述局面。
14.C
解析:
联系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5.A
解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是实行“包产到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仅改变了原来人民公社化的管理模式,也改变了生产分配方式,贯彻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因而打破了过去的平均主义。
故选A符合题意。
16.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材料反映了近现代以来,上海的发展历程: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崛起,民主革命的政治中心,对外开放的标志。
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因为从头到尾都跟上海有关故应否定A项;改革开放最早是在广东故应该否定B项;红色摇篮是江西瑞金故应否定D;应该理解为从洋务运动的发昌机器厂到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意味着上海在中国工业现代化中的地位,而中共二大会址说明上海在中国政治现代化中的地位,随着浦东的开放说明上海在对外现代化的热潮中的地位。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17.C
解析:
②选项,前半部分正确,属于其积极意义,但是后半部分与当时阶段特征不符合,因为当时刚刚改革开放,还不可能做到与外企合作生产。
②项只是图8所述的“现象”,而并非“积极作用”。
18.C
解析:
1919年的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体现了中国人民真正地民族觉醒;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从1979年至今,中国人民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走过了30个春秋,人民生活富足,中华民族已经走上振兴之路。
二、非选择题
19.
(1)南宋:
市舶司清朝:
十三行。
作用:
南宋外贸税收丰厚,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之一,可减轻百姓负担。
直接后果:
清朝前期对外贸易因受到严格限制而渐趋萎缩;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2)原因:
由于西方列强侵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开埠通商;中国在经济上落后于西方。
影响:
中国传统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政策;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时期政府积极推动,外贸持续快速增长;古代外贸受官府控制,不同时期发展不平衡。
新时期外贸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具有主动性;近代外贸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中扭曲发展,具有被动性。
20.展板一图片素材(2分)
答案1:
时间、主题上与题意相符合的答案。
(2分)
•煤气灯的图片;电车的图片
•柏油路的图片;石库门的图片
其他答案。
(0分)
选材说明(4分)
答案1:
符合示例表述,从城市建设角度回答。
(4分)
•建立城市公共照明系统;建立城市交通系统
•建立城市道路系统;改善城市居住条件
答案2;与示例表述不同,但基本符合题意的说明。
(2分)
•夜生活成为可能;方便了人们出行
•方便了人们出行;出现了具有海派特色弄堂文化
其他答案:
同义反复或未作原因说明(0分)
•街灯经历了从煤气灯到电灯的转变
原因分析(3分)
答案1:
从制度建设层面进行归纳,举出相关史实。
(3分)
•另一方面,城市管理制度建立,如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
•另一方面,借鉴租界管理模式,如“总工程局”的成立
答案2:
进行了归纳但无史实的例证。
(2分)
•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
答案3:
仅举出有关史实。
(1分)
•工部局的出现
其他答案:
回答与问题无关或仅笼统回答。
(0分)
展板二(2分)
答案1:
从政治、经济层面归纳并举出相关史实。
(2分)
•改革开放,浦东开发
•中国经济发展,上海抓住机遇
答案2:
仅列出相关史实或仅作归纳。
(1分)
•浦东开发开放
其他答案,回答与问题无关或仅笼统回答。
(0分)
•城市进一步发展
展板三(2分)
答案1:
从历史回顾中引发的思考。
(2分)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克服工业化带来的弊端,保护生态环境。
•要克服城市化进程中因人口涌入带来的社会问题,创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答案2:
缺乏历史感的思考。
(1分)
•要倡导低碳经济、低碳生活
其他答案。
(0分)
21.
(1)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农本思想)。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慎用刑法。
(2)平均地权。
增加“节制资本”。
第一次国共合作。
(3)通过立法形式(通过社会保障和保险制度、政策等)。
缩小贫富差距,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4)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斯大林模式)社会矛盾尖锐,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5)“文化大革命”。
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6)注重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不注重民生,必然会影响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22.选答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中国实行“一边倒”对外政策,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选答二:
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提高。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选答三: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外交关系。
苏联和部分东欧国家解体,两极格局总结,一批新国家建立。
(3)从东南沿海四几个经济特区起步,逐渐开放东部沿海地带,随后进一步开放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从而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23.
(1)特点:
两税法实施以前,以自耕小农,人丁为主要征收对象,以征收实物为主;两税法实施以后,逐渐以土地为主要征收依据,以征收货币为主
原因:
土地兼并趋势难以遏止,小农破产,租佃关系成为普遍现象;生产区域性特征日益显著,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政府适时调整税收政策,保证财政收入.
(2)变化趋势:
总体呈下降趋势,中间略有反复.
主要原因: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加上抗美援朝等需要,农业税比例较高,随后,国家采取重点发展工业的政策,需要农业的支持;“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受高指标和浮夸风等因素影响,农业税比例略有上升。
此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阶段,农业生产以恢复和稳定为主,农业税比例明显降低。
(3)取消农业税是党和政府长期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结构改革,综合国力增强的结果,长达2600年的农业税的取消,意味着中华文明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标志着国家政策的重大转变;由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由重视积累,优先发展到关注民生,共享改革成果,由重视城市建设到强调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
24.
(1)商品经济发展;反映市民生活的文艺作品大量出现,如《清明上河图》、宋词、话本等。
(6分)
(2)明治维新,日本富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推动,留学日本较为便利。
(8分)
(3)“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力量壮大;中国工人阶级具有革命性,在民族危机、学生运动、十月革命影响下,政治上觉醒。
新中国成立,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工业化。
(9分)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
(5分)
25.
(1)1963~196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最高,原因是国家调整了农业政策,政变了大跃进给农业带来的困难局面。
(4分)1981~198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711年高考真题分课汇编必修二 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0711 年高 考真题分课 汇编 必修 伟大 历史性 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