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考研笔记教案农业微生物学教案洪艳华.docx
- 文档编号:12971897
- 上传时间:2023-04-22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24.24KB
大学考研笔记教案农业微生物学教案洪艳华.docx
《大学考研笔记教案农业微生物学教案洪艳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考研笔记教案农业微生物学教案洪艳华.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考研笔记教案农业微生物学教案洪艳华
《农业微生物学》教案
一、教学进度计划
教学进度表
周次
学时
教学内容
备注
1
2
绪论
2
2
原核微生物:
原核微生物细胞
3
2
原核微生物:
细菌的分类和鉴定、真细菌
4
2
原核微生物:
古细菌
5
2
真核微生物: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真菌基本形态、菌落特征
6
2
真核微生物:
真菌及其他真核微生物
7
2
真核微生物:
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
病毒:
概念、大小、形态及特征
8
2
病毒:
病毒结构、噬菌体、昆虫病毒和植物病毒
9
2
微生物营养:
微生物营养物质及其功能、营养类型、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机制
10
2
微生物营养:
培养基的概念、类型和配制原则以及配制方法
11
2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合成代谢、分解代谢
12
2
微生物生长及控制:
微生物的生长及测定方法
13
2
微生物生长及控制: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14
2
微生物生长及控制:
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5
2
微生物的生态:
生态系统、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微生物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
16
2
微生物的生态:
微生物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微生物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17
2
微生物的应用:
微生物接种剂、微生物农药
二、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
各章名称
理论课周次
理论课时数
实验课时数
总课时数
绪论
2
2
1
原核微生物
6
2
8
2
真核微生物
5
2
7
3
病毒
3
3
4
微生物的营养
4
2
6
5
微生物的代谢
2
2
6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6
4
10
7
微生物的生态
4
4
8
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
2
2
4
合计
34
12
46
三、单元教学计划
名称
绪论
目的
要求
掌握微生物的概念、类群、特点,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战略地位和微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性
重点
难点
重点:
微生物的概念、特点和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难点:
无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学时
一、微生物的概念,在生物界中的地位及特点
1.微生物的定义
2.微生物的特点
二、微生物学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
1.微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2.微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
三、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1.史前期
2.创始期
3.奠基期
4.发展期
5.成熟期
四、微生物学研究的意义
1.医学保健领域的贡献
2.在工业应用上的贡献
3.在农业上的贡献
4.对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贡献
理论讲授;
举例
名称
第一章原核微生物第一节原核微生物细胞
目的
要求
掌握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区别,细菌、放线菌的形态、大小、细胞结构、化学组成、功能、繁殖方式及菌落特点,了解细菌代表种群的基本特征。
重点
难点
重点:
原核与真核微生物的区别,细菌的结构及其化学组成和功能,染色技术,真细菌和古细菌结构和化学组成的异同。
难点:
真细菌和古细菌化学组成的差异,细胞壁化学组成和结构及其功能的关系。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6学时
第一节原核微生物细胞
以细菌细胞为代表介绍原核微生物细胞结构和功能
一、细菌细胞的形态
1、细胞大小
2、形状和排列方式
二、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
2、细胞质膜和内膜系统
3、细胞质及核质
三、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
第二节细菌的分类和鉴定
一、分类原则
二、分类方法
三、生物分类系统
第三节真细菌
一、革兰氏阴性细菌
二、革兰氏阳性细菌
三、放线菌
第四节古生菌
一、基本特征
二、与其他生物的区别
理论讲授;
举例
名称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
目的
要求
掌握真菌形态特征、繁殖方式、分类依据和方法,了解原生动物、藻类的一般形态及繁殖特点,了解各亚门真菌的代表种属
重点
难点
重点:
真菌菌丝的特点、结构及其功能、繁殖方式
难点:
真菌、藻类、原生动物的异同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5学时
第一节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
一、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第二节真菌
一、真菌的一般形态
(一)菌丝和菌丝体
(二)酵母状细胞
(三)菌落
二、繁殖
1、无性繁殖
2、有性繁殖
三、真菌的分类
四、真菌的代表种属
第三节其它真核微生物
一、单细胞藻类
1、基本特征
2、生活习性
二、原生动物
1、基本特征
2、生活习性
理论讲授;
举例
名称
第三章病毒
目的
要求
掌握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分类依据、病毒的复制周期(增殖周期)及亚病毒的种类;了解昆虫病毒及植物病毒的基本特征。
重点
难点
重点:
病毒结构和化学组成,噬菌体的复制
难点:
几类亚病毒的特征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3学时
第一节病毒(真病毒)
一、病毒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概念和特征
三、大小和形态
四、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五、病毒的分类
六、亚病毒
第二节噬菌体
一、噬菌体的形态
二、噬菌体的生活周期
第三节昆虫病毒和植物病毒
一、昆虫病毒
二、植物病毒
理论讲授;
举例
名称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
目的
要求
了解微生物的生长所需营养要素和营养特点,掌握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营养物质进入细胞方式、培养基的类型及配制原则和方法
重点
难点
重点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培养基的配制原则及微生物怎样吸收营养物质
难点:
特殊用途的培养基(选择、鉴别、加富培养基区别)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4学时
一、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及其功能
1、生物的化学组成
2、营养物质及功能
二、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三、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机制
1、单纯扩散
2、促进扩散
3、主动运输
4、基团转位
四、培养基
1、概念
2、配制原则
(1)目的明确
(2)营养协调
(3)理化条件适宜
(4)经济实用
3、培养基的类型
4、培养基的配制
理论讲授;
举例
名称
第五章微生物的代谢
目的
要求
掌握微生物的产能方式、呼吸类型、耗能代谢。
了解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
重点
难点
重点:
微生物的产能方式、生物固氮、肽聚糖合成
难点:
异养微生物的产能代谢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学时
第一节微生物产能代谢
一、氧化还原与能量的产生
二、高能化合物的形成
三、能量的释放与利用
1、发酵
2、有氧呼吸
3、无氧呼吸
4、能量的消耗
第二节分解代谢
一、己糖的分解
二、丙酮酸代谢
第三节耗能代谢
一、无机养料的同化
1、二氧化碳的同化
2、硝酸盐的同化
3、分子态氮的同化
二、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理论讲授;
举例
名称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目的
要求
掌握微生物纯培养的获得方法、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及微生物群体生长的规律;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有害微生物生长的控制。
重点
难点
重点: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微生物纯培养的分离方法;细菌群体生长规律及相关知识;温度、氢离子浓度、氧气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常用的有害微生物生长的控制方法。
难点:
正确理解恒化培养与恒浊培养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6学时
第一节微生物的生长及测定方法
一、生长繁殖的概念
二、获得纯培养的方法
1、稀释分离法
2、选择性培养基的应用
三、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测定
(一)单细胞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
1、细胞数量的测定
(1)细胞总数的测定
(2)活细胞数量的测定
2、细胞生物量的测定
(二)多细胞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
第二节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一、分批培养中微生物群体的生长
1、细菌的生长曲线
(1)概念
(2)细菌的生长曲线
2、真菌的生长规律
二、固体培养基上微生物的群体生长
三、连续培养
1、恒化培养
2、恒浊培养
第三节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一、温度对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二、水分及其可给性
三、氢离子浓度
四、氧气和氧化还原电位
理论讲授;画图演示,举例
五、光照与辐射
六、化学杀菌剂和抑菌剂
第四节有害微生物生长的控制
一、消毒与灭菌的概念
二、消毒与灭菌的方法
1、物理灭菌
(1)热力灭菌
(2)紫外线灭菌
(3)其他灭菌方法
2、化学灭菌
名称
第七章微生物的生态
目的
要求
掌握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种群、微生物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重点
难点
微生物与动植物的关系;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4学时
第一节生态系统
一、生物圈与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
三、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特点
第二节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
二、水体中的微生物
三、空气中的微生物
四、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
五、动植物体中的微生物
六、工农业产品上的微生物
第三节微生物与动植物的关系
一、微生物与植物的关系
二、微生物与动物的关系
第四节微生物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
一、微生物在碳素循环中的作用
二、微生物在氮素循环中的作用
三、微生物在磷、硫等元素循环中的作用
第五节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一、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
二、重金属的转化
三、微生物与污水处理
四、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
理论讲授;
举例
名称
第八章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
目的
要求
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微生物制剂在农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展望;掌握微生物农药和菌肥的基本性质、特点及使用方法;掌握菌肥质量的检测方法
重点
微生物制剂的性质特点和使用方法
难点
菌肥质量与生物农药效价的测定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学时
第一节微生物接菌剂
一、微生物接种剂的概念、性质特点
二、微生物接种剂的应用
(一)根瘤菌剂
(二)固氮细菌制剂
(三)促生菌剂
(四)菌根菌
第二节微生物农药
一、微生物农药的概念、性质和种类
二、微生物农药对害虫的防治
(一)细菌杀虫剂
(二)杀虫抗生素
(三)真菌杀虫剂
(四)其它微生物杀虫剂
理论讲授,
举例说明
四、教案内容
课目
绪论
目的
要求
掌握微生物的概念、类群、特点,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战略地位和微生物学的重要性
重点
难点
重点:
微生物的概念、特点和发展简史
难点:
无
主要内容
一、概述
1、微生物定义5分
2、微生物的特点10分
3、微生物学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5分
二、微生物学的形成与发展
1、史前期10分
2、创始期10分
3、奠基期15分
4、发展期10分
5、成熟期5分
三、微生物学研究的意义
1、医学保健领域的贡献8分
2、在工业应用上的贡献8分
3、在农业上的贡献7分
4、对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贡献7分
课目
第一章原核微生物第一节原核微生物细胞
目的
要求
掌握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其功能,生长繁殖方式、细菌细胞的形态特征和菌落形态。
了解代表种群的基本特征。
重点
重点:
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难点
难点:
革兰氏染色的原理
主要内容
第一节原核微生物细胞
一、细菌细胞的形态
1、细胞大小3分
2、形状和排列方式7分
二、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细胞壁
1、基本结构及化学组成、功能5分
2、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
(1)革兰氏染色的方法、结果15分
(2)革兰氏染色的原理10分
3、缺壁细菌15分
(1)实验室形成
①自发突变形成L—细菌
②人工去壁方法形成原生质体和原生质球或球状体
(2)自然界长期进化形成支原体
(二)细胞质膜和内膜系统
1、质膜结构、化学组成、功能10分
2、内膜系统10分
(三)细胞质及核质
1、核质区和质粒10分
2、核糖体和协助蛋白10分
3、内含体5分
课目
第一章原核微生物第一节原核微生物细胞
目的
要求
掌握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其功能,生长繁殖方式、细菌细胞的形态特征和菌落形态。
了解代表种群的基本特征。
重点
重点:
细菌的特殊结构
难点
难点:
芽孢的形成机理
主要内容
三、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
1、鞭毛10分
2、菌毛5分
3、荚膜10分
4、芽孢10分
5、其它5分
四、细菌的繁殖5分
五、细菌的菌落5分
第二节细菌的分类和鉴定
一、细菌的分类原则10分
七个分类单元:
界——门——纲——目——科——属——种
命名:
双名法
二、分类依据和方法10分
(一)经典方法
(二)数值分类法
(三)分子分类法
三、生物分类系统5分
第三节真细菌
一、革兰氏阴性细菌15分
二、革兰氏阳性细菌10分
课目
第一章原核微生物第三节真细菌第四节古细菌
目的
要求
掌握放线菌、古生菌、蓝细菌等原核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细胞结构、繁殖方式及代表种群
重点
重点:
放线菌、古生菌、蓝细菌与真细菌的区别
难点
难点:
古生菌的基本特征
主要内容
第三节真细菌
三、放线菌15分
1、形态结构
2、繁殖10分
3、菌落5分
四、蓝细菌10分
1、形态结构
2、繁殖
五、其他原核微生物
1、立克次氏体12分
2、支原体10分
3、衣原体10分
4、螺旋体8分
第四节古生菌
一、基本特征10分
二、与其他生物的区别10分
课目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第一节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
第二节真菌
目的
要求
掌握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点,掌握真菌的基本形态、菌落特征、繁殖方式、分类依据及类群划分
重点
重点:
真菌的基本形态特征和繁殖方式
难点
难点:
无
主要内容
第一节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
一、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25分
(一)细胞壁和细胞质膜
(二)细胞核和细胞器
(三)鞭毛和纤毛
二、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10分
第二节真菌
一、真菌的一般形态
(一)菌丝和菌丝体
1、菌丝和菌丝体15分
2、菌丝特异化15分
(二)酵母状细胞10分
(三)菌落5分
二、真菌的繁殖
1、无性繁殖25分
(1)分生孢子
(2)节孢子
(3)孢囊孢子
(4)厚垣孢子
(5)游动孢子
2、有性繁殖20分
(1)卵孢子
(2)接合孢子
(3)子囊孢子
(4)担孢子
三、真菌的分类15分
四、真菌的代表种属
1、鞭毛菌亚门10分
课目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第二节真菌第三节其它真核微生物
目的
要求
掌握真菌的代表种属的基本特征,了解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的基本特征以及和真菌的主要区别
重点
难点
重点:
真菌代表种属的基本特征,真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的主要区别
难点:
真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的主要区别
主要内容
第二节真菌
四、真菌的代表种属
2、接合菌亚门15分
3、担子菌亚门15分
4、子囊菌亚门20分
5、半知菌亚门15分
第一节其它真核微生物
一、单细胞藻类
1、基本特征10分
2、生活习性5分
二、原生动物
1、基本特征10分
2、特殊结构10分
课目
第三章病毒第一节病毒(真病毒)
目的
要求
了解病毒学的形成与发展,掌握病毒的基本特点,
重点
重点:
病毒的概念和特点
难点
难点:
主要内容
第一节病毒(真病毒)
一、病毒学的形成与发展10分
(一)病毒发现时期
(二)电镜观察和化学分析时期
(三)分子生物学时期
二、概念和特征20分
(一)病毒的概念
(二)病毒的基本特征
三、大小和形态10分
(一)病毒的形状
(二)病毒的大小
四、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10分
(一)病毒的结构(对称结构)
1.螺旋对称
2.二十面体对称
3.复合对称
(二)病毒的化学组成
蛋白质和核酸,还有一些脂类和糖类等成分
课目
第三章病毒第一节病毒第二节噬菌体第三节昆虫病毒和植物病毒
目的
要求
掌握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亚病毒的特征,噬菌体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侵染规律,了解几种主要昆虫病毒和植物病毒的基本特点
重点
重点:
病毒的结构、噬菌体的侵染规律
难点
难点:
亚病毒的特点
主要内容
五、病毒的分类5分
六、亚病毒15分
(一)类病毒
(二)拟病毒
(三)朊病毒
第二节噬菌体
一、噬菌体的形态10分
二、噬菌体的生活周期40分
(一)生长测定——一步生长曲线
(二)噬菌体入侵寄主的过程:
1.吸附
2.侵入
3.复制
4.组装或成熟
5.病毒粒子释放
三、温和噬菌体和溶源性10分
第三节昆虫病毒和植物病毒
一、昆虫病毒10分
二、植物病毒10分
课目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
目的
要求
了解微生物的生长所需营养要素和营养特点,掌握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营养物质进入细胞方式、培养基的类型及配制原则和方法
重点
重点:
难点
难点:
主要内容
一、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及其功能
1、生物的化学组成15分
2、营养物质及功能25分
二、微生物的营养类型20分
(1)光能无机营养型
(2)光能有机营养型
(3)化能无机营养型
(4)化能有机营养型
三、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机制
1、单纯扩散7分
2、促进扩散8分
3、主动运输12分
4、基团转位13分
课目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
目的
要求
了解微生物的生长所需营养要素和营养特点,掌握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营养物质进入细胞方式、培养基的类型及配制原则和方法
重点
重点:
难点
难点:
主要内容
四、培养基
1、概念5分
2、配制原则
(1)目的明确10分
(2)营养协调20分
(3)理化条件适宜20分
(4)经济实用5分
3、培养基的类型20分
(1)按照化学组成划分为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
(2)按照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划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
(3)按照培养基的功能划分为选择性培养基、鉴别性培养基
4、培养基的配制20分
(1)按照培养基的配方称取药品(原料)
(2)培养基各种成分的混合和溶化
(3)培养基PH的初步调正
(4)培养基的过滤澄清
(5)培养基的分装
(6)塞棉塞和包扎
(7)培养基的灭菌
课目
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
目的
要求
掌握微生物的产能方式、呼吸类型、分解与耗能代谢方式。
了解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
重点
重点:
微生物的产能方式、生物固氮、肽聚糖合成
难点
难点:
异养微生物的产能代谢
主要内容
第一节微生物产能代谢
一、氧化还原与能量的产生5分
二、高能化合物的形成5分
三、内能的释放与利用
1、发酵5分
2、有氧呼吸5分
3、无氧呼吸5分
4、能量的消耗5分
第二节分解代谢
一、己糖的分解20分
二、丙酮酸代谢10分
第三节耗能代谢
一、无机养料的同化
1、二氧化碳的同化10分
2、硝酸盐的同化5分
3、分子态氮的同化15分
二、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10分
课目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目的
要求
掌握微生物纯培养的获得方法、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
重点
重点: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微生物纯培养的分离方法。
难点
难点:
无
主要内容
第一节微生物的生长及测定方法
一、生长繁殖的概念5分
二、获得纯培养的方法
(一)稀释分离法20分
1.稀释平皿分离法
2.平皿划线法
3.单细胞挑取法
(二)选择性培养基的应用10分
三、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测定
(一)单细胞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
1、细胞数量的测定
(1)细胞总数的测定20分
(2)活细胞数量的测定30分
2、细胞生物量的测定5分
(二)多细胞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10分
课目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目的
要求
掌握微生物群体生长的规律;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重点
重点:
生长曲线概念与规律;温度对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难点
难点:
正确理解恒化培养与恒浊培养
主要内容
第二节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一、分批培养中微生物群体的生长
(一)细菌的生长曲线
1、概念5分
2、细菌的生长曲线30分
(1)延迟期
(2)对数期
(3)稳定期
(4)衰亡期
(二)真菌的生长规律10分
二、固体培养基上微生物的群体生长10分
三、连续培养
1、恒化培养7分
2、恒浊培养8分
第三节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一、温度对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30分
课目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目的
要求
掌握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规律以及对有害微生物生长的控制的控制方法
重点
重点:
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消毒与灭菌的方法
难点
难点:
主要内容
第三节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二、水分及其可给性10分
三、氢离子浓度10分
四、氧气和氧化还原电位5分
五、光照与辐射5分
六、化学杀菌剂和抑菌剂5分
第四节有害微生物生长的控制
一、消毒与灭菌的概念15分
二、消毒与灭菌的方法
1、物理灭菌
(1)热力灭菌35分
(2)紫外线灭菌5分
(3)其他灭菌方法5分
2、化学灭菌5分
课目
第七章微生物的生态
目的
要求
掌握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重点
微生物与动植物的关系;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难点
主要内容
第一节生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考研 笔记 教案 农业 微生物学 洪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