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莽作孩儿塔序.docx
- 文档编号:12965938
- 上传时间:2023-04-22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0.79KB
白莽作孩儿塔序.docx
《白莽作孩儿塔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莽作孩儿塔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白莽作孩儿塔序
白莽作《孩儿塔》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引起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热爱和重视,克服学习上的畏难心理。
2.学会借助资料,理解课文,品味语言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关键语词“惆怅“是怎样统领全篇感情的。
2、体会作者炽热、深沉的思想感情。
三、课前准备:
1.印发《为了忘却的记念》节选及关于白莽的背景资料。
2.学生充分预习,利用印发的资料通读课文,质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起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热爱与重视。
今天我们学习鲁迅为白莽的《孩儿塔》诗集作的一篇序,也是一篇著名的杂文。
一提到鲁迅,心里不仅充满崇敬,而且感到非常亲切。
对鲁迅笔下的茶馆、酒肆、旧毡帽、乌船、绍兴老太都非常熟悉。
我还两次去绍兴,看今天的农民怎样祝福,怎样在喜庆的日子里请了戏班子在村里唱“社戏”,我还在“咸亨酒店”温二两黄酒,要一碟茴香豆,体验孔乙己的生活,当然我是坐着喝的。
对鲁迅感到亲切还有第二个原因,鲁迅也是教师,在他56年的生命中,竟有19年时间是做教师的,正式或兼职,我们职业相同。
还有重要的原因,自己如同同学们这样大的时候,正值书荒的年代,幸亏鲁迅的书不缺,下放安徽时,行囊里除了毛选就是鲁迅书,有空就翻,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竟然也能读懂大概。
并为鲁文中深刻的思想,入木三分的批判所深深吸引。
至今天,鲁迅作品仍是我认识生活认识社会的一盏智慧之灯。
2.从鲁迅文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特殊地位再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
确实鲁迅不仅属于过去,也属于现在将来,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整个人类。
正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读书人不能不学鲁迅;也正因此,在我们的中学课文中选了大量鲁迅的文章。
初中:
《一件小事》《藤野先生》《故乡》《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论雷峰塔的倒掉》(7篇)
高中:
《白莽作<孩儿塔>序》《<呐喊>自序》《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记念刘和珍君》《范爱农》《祝福》《药》《阿Q正传》《为了忘却的记念》《拿来主义》(8、9篇)
古今中外,哪一位作家能有那样的殊荣,可以有十几篇文章被选入中学教材,足可以说明鲁迅的伟大,我们非要学懂不可。
《白莽》是高中第一篇,有难度,为了降低难度,我们印发了一部分背景资料,交给同学们一把钥匙,让你自己尝试着去打开鲁迅的文章。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尝试着借助资料,读懂课文,并试着品味鲁迅风格的语言。
一、学生交流在预习中借助资料所解决的问题。
估计学生能解决以下问题:
1.更加惆怅的原因(是文眼。
天气、心境、悲愤、怀念、痛惜,看《为了忘却的记念》四:
“我沉痛地感到我失掉了……中国失掉……”)
2.我一句也不说——因为我不能。
(不是不想说,是不能说,无奈的。
见《为了忘却的记念》四:
“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
”五:
向子其的《思旧赋》)
3.外貌描写的作用
(《为了忘却的记念》中也有,两次写,强调,歌颂其乐观、坚定等革命精神)
4.蒙上了许多新鲜的血迹。
(蒙:
覆盖,言其多)
(时代背景:
白色恐怖严重,革命志士仁人不断被杀,轻轻一点,揭批的力度很大。
)
5.“一团火”之喻和急于“流布”之心。
(读《别了哥哥》《血字》,可见白莽是一个追求真理的热血青年,对革命怀一腔赤子之心,故为之。
)
二、学生质疑,在教师点拨下解疑。
估计有以下问题:
1.我简直不懂诗。
(抓住“简直”,理解并非真不懂,有不愿懂无聊文人诗之意;也是自谦,抑己扬人)
2.终至于闹开与和白莽没有闹开,也许是他死的太快。
(“也许”表示不肯定,可见不是死的快,从材料可见是志同道合所致。
如此看,真和鲁迅闹开的都是志趣不投者。
貌似自嘲,实则顺乎一击。
)
3.“何需我的序文之类”却又作序,为什么?
(作序对鲁迅而言是份内事,但是即使没有序,白莽的诗照样会流传,因为他有许多前赴后继的战友,他们是永远不会忘记他的。
)
4.学生读全文,思考整体感受到课文都写了些什么——表达了作者对白莽的怀念、赞颂、评价。
四、分析华彩乐章——第四自然段:
评诗集
1.全生读
2.借助资料,运用比较的方法品味语言特色。
A.与丁玲评白莽诗的语言比:
同、异——更喜谁的,为什么?
同:
都用形象的比喻充分赞扬其诗的战斗性,从句式看都是整散结合,语势充沛。
异:
丁玲的评价比较直接,而鲁迅的文字因为运用了一串博喻,更含蓄,因而意蕴更深,语言是明显的整句,文气更酣畅,同时,这段文字还运用了比较的方法,因而战斗性更强,被称为诗与政论的结合。
B.在替换词语中比较:
(东方的微光(曙光,阳光)——(联系《为了忘却的记念》中“铁罐头”,“禁锢”等文字,体会其语言的准确性)
(林中的响箭(利箭)——(使视觉转化为听觉,使人惊心动魄)
(进军的第一步(号角)——(诗歌本身就是在战斗)此既是书序,要评人评诗,又是杂文,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憎,远见卓识及战斗精神。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1.同学们今天尝试着借助资料来阅读鲁迅的文章,初步读懂了文章,且品出了语言的妙处。
但是本文值得咀嚼推敲的东西太多
了,课外要熟读课文,进一步体会。
2.作业:
范文评点(评一点)。
例:
A.读两三篇别人的书序,体会此序开头特色。
B.分析本文文眼:
惆怅,怎样统领全篇思想感情。
C.从白莽外貌描写看鲁迅白描手法的运用。
D.评比喻修辞法的运用。
白莽作《孩儿塔》序(备课资料)
鲁迅和30年代的杂文及报告文学。
鲁迅的杂文。
杂文创作贯穿鲁迅文学活动的始终。
杂文是鲁迅这位“精神界之战士”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战斗和自我“释愤抒情”的重要文学形式。
鲁迅的杂文中,一部分属论文,大量的是文学性的散文。
由于鲁迅的倡导和实践,杂文才得以跻身文学殿堂。
鲁迅杂文创作的两个时期:
从《坟》到《华盖集续编》,前期4本杂文集;从《而已集》到《且介亭杂文末编》,后期10本杂文集。
与前期杂文相比,鲁迅后期杂文的思想更为锐利,文笔更为圆熟,涵容更为丰富,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同时又能给人以愉快和美的享受。
鲁迅的杂文,体式丰富多样,笔法绚烂多姿,内容几乎无所不包。
鲁迅杂文始终关注思想革命,对封建的思想文化、伦理道德、家族礼教制度等,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批判与清算,挖掘了中国人精神病态中奴隶性和奴才性的根源,写出了一部中国封建时代的“人性异化史”(《春末闲谈》、《灯下漫笔》、《论雷峰塔的倒掉》、《病后杂谈》、《病后杂谈之余》、《儒术》、《新秋杂识》)。
鲁迅杂文对中国统治者和外来侵略者的黑暗专制统治的罪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对统治者的各式各样的统治术彻底曝光(《中国人的生命圈》、《文章与题目》、《写于深夜里》、《现代史》、《看变戏法》、《晨凉漫记》、《捣鬼心传》、《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野兽训练法》、《沙》)。
鲁迅杂文中有大量的社会批评和思想批评,几乎触及到社会生活和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为社会的沉疴和国民的精神病态开出了一份份病灶“诊断书”(《论“他妈的!
”》、《略论中国人的脸》、《说“面子”》、《男人的进化》、《“吃白相饭”》、《论人言可畏》、《几乎无事的悲剧》、《爬和撞》、《以脚报国》、《洋服的没落》、《隔膜》、《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
鲁迅杂文一直注目于文化战线的斗争,为文坛上的鬼魅和黑暗混乱的怪现状“立此存照”(《一点比喻》、《二丑艺术》、《帮闲法发隐》、《中国文坛上的鬼魅》、《文坛三户》、《从帮忙到扯淡》、《“题未定”草》、《文学上的折扣》、《沉滓的泛起》)。
鲁迅的杂文是“独特形式的诗”。
他的杂文在议论、叙述、描写的有机结合中,总是贯注着浓郁的诗情,见出精神界战士的伟大情怀(《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忆韦素园君》、《夜颂》、《长城》、《死》、《柔石作〈二月〉小引》、《白莽作〈孩儿塔〉序》)。
鲁迅杂文的审美特质:
绵密的逻辑和生动的形象的统一,思想家的卓识和文学家的才华的统一,是政论,又是诗;“砭锢弊常取类型”,塑造了否定性的类型形象体系;曲折的造语,讽刺的手腕,幽默的才能。
鲁迅杂文艺术地记录了“五四”到抗战之前的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编年史般地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的风貌。
鲁迅杂文的深远影响。
白莽作《孩儿塔》序(练习)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4题。
春天去了一大半,还是冷,加上整天地下雨,淅淅沥沥,深夜独坐,听得令人有些凄凉,也因为午后得到一封远道寄来的信,要我给白莽的遗诗写一点序文之类;那信的开首写道:
“我的亡友白莽,恐怕你是知道的吧……”——这使我更加怅然。
说起白莽来,——不错,我知道的。
四年之前,我曾写过一篇《为了忘却的记念》,要将他们忘却。
他们就义了已经五个年头了,我的记忆上,早又蒙上了许多新鲜的血迹;这一提,他的年轻的相貌就又在我眼前出现,像活着一样,热天穿着大棉袍,满脸油汗,笑笑的对我说:
“这是第三回了。
自己出来的。
前两回都是哥哥保的,他一保就要干涉我,这回我不去通知他了。
……”我前一回的文章上是猜错的,这哥哥才是徐培根,航空署长,终于和他成了殊途同归的兄弟;他却叫徐白,较普通的笔名是殷夫。
一个人如果还有友情,那么收存亡友的遗文真如捏着一团火,常要党得寝食不安,企图给它流布的。
这心情我很了然,也知道做序文之类的义务。
我所惆怅的是我简直不懂诗,也没有诗人的朋友,偶而一有,也终至于闹开,不过和白莽没有闹,也许是他死得太快了吧。
现在对于他的诗,我一句也不说——因为我不能。
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的一般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
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前驱者的爱的大纛(dào大旗),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
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
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
那一世界有许多许多人,白莽也是他们的亡友。
单是这一点,我想,就足够保证这本集子的存在了,又何须我的序文之类。
1、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淅淅沥沥B.干涉C.殊途同归D.寝食不安
2、文中对白莽出狱情形的描写,目的是______________。
(不超过20字)
3、“东方的微光……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运用了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对白莽的诗歌的______特征作了形象而精辟的概括。
4、文章末段有什么深刻含义?
参考答案:
1、结合语境理解语义。
导析:
“殊途同归”是指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共同的目的地。
常用来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在文段中白莽与他哥哥走的路不同,结果自然也不同,所以C选项为答案。
这里应为“分道扬镳”。
2、人物塑造是以展现鲜明的性格为目的的。
导析:
本题重在把握出狱时的情形。
“满脸油汗,笑笑地对我说道……”可见白莽对革命的乐现。
而且不去通知干涉他革命的哥哥,可见他革命的坚定。
因而本题应为:
叙述白莽获释后的坚定乐观(或对革命的赤诚之心,虽苦犹乐)。
3、修辞的使用使语言含蓄生动。
要善于品味关键词语的言外之意。
导析:
修辞手法为比喻、排比。
关于白莽诗歌的特征要品味其语言。
“林中的响箭”显示其直率,“爱的大纛”显示其真诚,“憎的丰碑”显示其对现实的揭露。
另外通过“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一句可以推知,既然“无须来作比方”,那就是说“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不是白莽诗的特征,那与之相反的特点就应是其特征了。
白莽诗歌特征为:
直率、真诚、揭露现实。
4、此题考查对含蓄语句的理解,应注意把握作者的感情态度和创作意图。
导析:
“许多许多人”说明白莽受到很多人的崇敬,“何须我的序文之类”表面是说作者的序言可有可无,深层意思是白莽诗必将被人们所传诵。
故答案为:
白莽等烈士面对黑暗社会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精神是许多人崇敬的,他们的诗作也必将被人们喜爱、传诵。
窦娥冤(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唱白”理解人物形象。
2、揭示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理解戏剧主题。
3、戏剧“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介绍关汉卿: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
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元代人说他:
“生而凋搅,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籍风流,为一时之冠。
”
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萧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
《窦娥冤》《救风尘风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
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2.介绍元杂剧: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①结构:
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
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
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
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
(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②角色:
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
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
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
如张飞、李逵。
丑:
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③剧本的构成:
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
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
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
”宾白又分以下四种:
对白:
人物对话;独白:
人物自叙;旁白:
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
唱词中的插话。
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
第二课时:
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无杂剧的一般知识,了解了《窦娥冤》的剧情。
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看一看,窦娥是怎样一个窦娥,她的冤又是怎样的冤。
二、分析人物性格
1、本文节选的第三折共可以划分为三个场面,那么在这三个场面中各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性格呢?
流露出什么样的情绪?
(1)第一场景:
指斥天地
①为什么要指斥天地?
天道不公,平白受冤,内心悲愤因而指斥
②流露出她怎样的情绪?
怨愤、埋怨、控诉
③表现出她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坚强、具有反抗性格
(2)第二场面:
决别婆婆
①表现出她怎样的性格?
善良、孝顺
②哪些地方表现出她的善良?
绕后街而走,怕婆婆伤心
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
临别对婆婆的劝导和嘱托
(3)第三场景:
三桩誓愿
①为什么要了下三桩誓愿?
不甘心平白受冤、想要昭示冤情、惩罚世道
②表现其怎样的性格呢?
表现其反抗性格
③为什么发下三桩誓愿就表现了她的反抗性格呢?
因为她表现了窦娥对现实的不满,惩罚世道,更是其反抗精神的体现。
④首尾表现出的对天地的不同态度是否矛盾,为什么?
前者是无助之下的怨恨,实质上怨恨的是现实的社会。
后者是无助之下最后的依靠和寄托,是中国人思想深处最后的精神依靠。
因而,前后的所指不同,二者并不矛盾。
(4)总结:
通过三个场景的分析我们看到窦娥的性格中表现出两部分,一部分便是她善良的一面,这是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另一方面是她的反抗性格,这是她的突出性格。
三、主题
①题目叫作《窦娥冤》,为什么不写她怎样受冤而写她的善良呢?
突出社会的黑暗,善良的人遭受冤屈,更能表现社会的不公。
②写她的反抗性格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呢?
突出她的冤,这样的人要进行反抗,要发下誓愿惩罚世道是因其蒙冤的深重。
③这样善良的窦娥却落得个身首异处的命运是谁造成的呢?
其中有:
张驴儿的陷害,
有昏官陶杌的无能和草菅人命
蔡婆的引狼入室
窦天章典卖女儿
这些方面的因素缺一不可,因而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社会”。
社会的不公、昏官恶霸的横行、善良人蒙受冤情是社会原因造成的。
四、写作手法
1、用三桩誓愿明冤为什么?
希望昭示自己的冤情,希望上天主持公道。
2、用一桩不行吗?
三者什么关系?
不行,三者是递进关系,感情越来越强烈。
誓愿意义时间空间情感
血溅白练不落红尘当时当场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
六月飞雪清白高洁之后楚州若窦娥我委实冤枉
亢旱三年惩罚世道三年楚州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
3、总结:
三桩誓愿都昭示冤情,不仅要昭示冤情,还要报复和惩罚。
一个善良温顺的子女子产生这么大的仇恨是因为其冤情的深重,让人无法承受。
4、这些誓愿在现实世界里能实现吗?
不能
5、那为什么在剧中一一实现?
有什么好处?
这是作者想象的奇特和夸张,表达了惩恶扬善的愿望。
6、总结写作手法
想象和夸张还有神话是浪漫主义的特征,因而本是现实主义和浪漫方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五、板书
指斥天地:
坚强、反抗性
诀别婆婆:
善良、孝顺社会原因
三桩誓愿:
反抗性格
血溅白练不落红尘
三桩誓愿六月飞雪清白高洁想象、夸张、神话
亢旱三年惩罚世道
六、作业:
仔细阅读[滚绣球]曲牌,思考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进而思考戏曲的语言特点。
窦娥冤(备课资料)
本文情节结构的特点
本折戏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窦娥谴责天地鬼神,第二部分是窦娥与婆婆诀别,第三部分是窦娥发下三大奇愿。
这三部分有张有弛,疏密相间,富有鲜明的艺术节奏。
一开幕刽子手摇旗提刀,监斩官厉声吆喝,再配上缓慢沉闷的锣鼓声,舞台一片阴森紧张的氛围。
窦娥披枷戴锁登场,呼天抢地的悲诉怒斥,更加重了悲剧气氛。
眼看窦娥就要成为刀下之鬼,观众的心绷得紧紧的。
然后作者却宕开一笔,转人第二部分婆媳诀别。
窦娥哀怨低回的身世之叹与第一部分高亢激昂的斗争精神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示了她内心世界的另一面,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剧情发展明显有一顿,形成一张一弛的戏剧波澜。
这一“弛”为下一“张”蓄势,从而转入全剧的高潮,真是跌宕多姿,匠心独运,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本文本色的戏曲语言
历来评论家都以“本色”二字概括关汉卿戏曲语言的特色,即语言通俗自然、朴实生动,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和个性,能为展开剧情和刻画人物性格服务。
在课文中,指斥天地的场面高亢激越,冤气冲天,紧张急促;诀别婆婆的场面如泣如诉,哀婉凄惨,徐缓低回;三桩誓愿的场面感情如人,激荡如潮。
这三个场面的描写,以质朴无华而富于韵味的浯言,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层深人地刻画了人物性格。
课文中的曲词,都不事雕琢,感情真切,精练优美,浅显而见深邃。
例如[快活三][鲍老儿]二曲,连用四个“念窦娥”,一写无辜获罪,二写身首异处,三写身世孤苦,四写婆媳情深,寥寥数语,百感交集,哀伤不尽,令人凄怆,刻画出窦娥与婆婆死别的悲痛心情;[滚绣球]全曲以及[一煞]中的“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突出地显示了人物的个性,语言平实,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不少古白话词语,如“只合”(只应该)“怎生”(怎么)都表述得十分生动。
课文中的说白,如窦娥向刽子手请求走后街不走前街的对白,以及窦娥与婆婆诀别时的对白,都是相当动人的,凝练而又明白如话,声气口吻酷似其人。
课文中的曲白也配合得很好,如三桩誓愿的场面,三次用“白”提出誓愿,依次讲出“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若窦娥委实冤枉”“我窦娥死得委实冤枉”;三次用“曲”强化感情,依次对以相应的四个典故来抒发胸臆。
曲白相生,语言朴素而富于感情,把窦娥为其冤屈而抗争的精神表达得深切而感人。
关汉卿戏剧语言不事雕琢镂饰,呈其自然朴实的本色,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具有强烈的艺术韵味,被称道为“字字本色”,尊为“本色派”之首。
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他可以根据生活本身所提供的语言来反映现实,充分为剧情和人物性格服务。
窦娥对婆婆的一段说白,出自这个封建社会小媳妇的口里是那样的贴切,表现得是那么自然、生动。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
窦娥发出三愿前,依次讲出三句话:
“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若是窦娥委实冤枉”,“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
剧作家通过这多次的重复,重在说明:
由于政治的黑暗,吏治的腐败,才使得孤苦无靠的窦娥惨遭杀戮,蒙此奇冤。
所以她受刑前发的三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这些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才能一桩桩儿都应验,真个是,连“皇天也肯从人愿”。
可见,“冤”“怨”二字是贯串始终的。
剧作家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由于是根植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因而观众不仅不感到荒谬怪诞,相反,倒因此更加深切同情窦娥的悲惨遭遇,深切痛恨封建法制的腐朽乖谬和好民恶吏的滔天罪行。
激起观众对剧中人物事件强烈的爱和僧,正是悲剧所要达到的戏剧效果。
能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人物形象的塑造,既有坚实的现实生活基础,又有通过想像和夸张,反映出女主角主观上所表现出的而非客观上能实现的愿望,实现了人物性格,深化了作品主题,使人物和剧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使整个作品达到了“寓褒贬,别善恶,分是非,明爱憎”的目的,发挥其特有的社会功能。
想象、夸张的艺术手法
作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了三桩誓愿的超现实情节,显示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
这是本折也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窦娥的三大奇愿
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滚绣球》一曲中指责天地鬼神,却又在最后发下三大奇愿,要感天动地来显示冤情?
在封建社会,人民不仅在人身权利及政治经济上受压迫,而且在思想上受毒害。
按当时观念,天地鬼神明察世上是非,主持人间公道。
封建官吏为了愚民,也每每以青天自况。
窦娥开始也受神权思想影响,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觉醒过来,看清了“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的社会真相。
在《滚绣球》一曲中,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
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
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
至于窦娥临刑前的三桩誓愿,正是作家世界观矛盾的一种反映。
一方面关汉卿关心民情,洞察现实,通过窦娥指斥天地、发下三桩誓愿应验等情节表明自己对封建官吏的憎恨,对被压迫人民的同情,反映人民仇视封建统治,要求变革现实的时代精神。
另一方面,作者毕竟是封建时代的剧作家,他尽管关心人民的疾苦,却不能意识到人民自身的力量;他虽然憎恶封建统治,却又找不到变革现实的出路,所以最终还是让天地动容清官平冤来解决问题,这也反映了作家的阶级局限和历史局限。
关于宫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白莽作 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