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宰相制度变化的原因1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2963848
- 上传时间:2022-10-01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5.70KB
西汉宰相制度变化的原因1Word下载.docx
《西汉宰相制度变化的原因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汉宰相制度变化的原因1Word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为此颁布了推恩令、左官律、附益法。
它们均以律、令形式,作为长久适用的规范、措施出现,而非尚在摸索中的一时权宜之计。
宰相制度的变化则不同。
汉武帝虽然处死过丞相,贬黜过御史大夫,却从未颁布过一条律令改革整个制度。
许多事实表明,自汉初以来,皇帝不但不想削弱宰相权力,相反倒亟力放手宰相行使权力。
“无
《史记》卷五四《曹相国世家》:
曹参为相国,政尚清静无为,惠帝“怪相国不治事”,让参子曹窋质问他为何所请事”
《史记》卷五六《陈丞相世家》:
惠帝、吕后时一度仿秦制,丞相分左右。
文帝初,右丞相周勃辞职,文帝竟让陈平“专为一丞相”,此后西汉一直沿用不改[4]。
《史记》卷十《孝文本纪》:
“罢太尉官,属丞相”。
后代基本沿用[5]。
文帝曾命丞相灌婴率军八万五千击匈奴;
武帝曾命丞相刘屈氂率大军平定戾太子叛乱。
证明丞相掌握兵权,集文武大权于一身。
《史记》卷五七《周勃世家》:
周亚夫为丞相,窦太后欲封王信为侯,景帝犹疑不决说:
“请得与丞相议之”。
《史记》卷一百七《武安侯列传》:
田蚡于武帝时为丞相,“入奏坐语移日,所言皆听”。
以上史实,用汉初以来君权、相权矛盾逐步尖锐,皇帝处心积虑想改革旧制,削弱相权的观点是很难解释得通的。
当然,也有一些事例表面看来似乎有利于上述观点,可是仔细分析,便会发现它们并不属于相权过大,与君权冲突的性质。
其一是汉景帝与丞相周亚夫的矛盾。
据《史记》卷五七
《周勃世家》,本来景帝很器重周亚夫,后来所以失和,原因有二:
一是景帝废太子荣,周亚夫固争不得,景帝“由此疏之”;
二是匈奴王徐卢等六人降汉,景帝“欲侯之以劝后”周亚夫反对又未成,“因谢病”,被免相。
这两件事本属不同政见之争。
周亚夫力谏,并非相权膨胀,相反,正好符合建立宰相制度,要求宰相对皇帝做出的重大决策进行谏铮的精神。
另一面,景帝否决周亚夫之议,也是君主专制下宰相制度所允许的。
如果两人都有度量,关系本不该受到影响。
然而不幸两人度量狭窄,周亚夫竟愤而“谢病”,景帝借口将他打击致死。
很明显,景帝所恼火的不是丞相权力的大小,而是周亚夫固执己见,触犯皇帝尊严。
正因如此,他虽打击周亚夫,却丝毫没有想到要调整制度,削弱新上任丞相的权力。
这固然也是君臣之间的一种矛盾,但和制度上的君相权力之争却不是一回事。
其二是汉武帝与丞相田蚡的矛盾。
此事见于《史记》卷—百七《武安侯列传》。
田蚡“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
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
上乃曰:
’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
这是常被引用作为君权、相权矛盾尖锐的史料,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第一,田蚡是汉武帝的舅舅,好儒术,与武帝气味相投。
虽因武帝祖母窦太后好黄老,一度免田蚡太尉职,但窦太后一死,武帝立即起用他为丞相。
他也以武帝之“肺腑”自居<武帝对他“所言皆听”,甚至他贪得无厌,“请考工地益宅”
时,也只说了句“君何不遂取武库”的气话了事,并不深究。
第二,田蚡作为丞相荐人为二千石官,从制度上说并未越权[6]。
由于此故,在所荐人中即便有个别的起家至二千石,也谈不上“权移主上”。
司马迁这么形容,大概是对田蚡奏事太久,荐人太多所用的一句夸张之词,不能理解得太实⑺。
第三,至于武帝说“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从上下文及后来二人关系分析,恐怕并非嫌田蚡权重,而是因为主相二人议事,田蚡“坐语移日”,武帝心情烦燥,而有上语。
如果嫌他权重,就不必“所言皆听”。
当时武帝二十多岁,即位已五年,早在此事之前已让左右近臣与大臣辩论政事,否决过田蚡意见,则这时对田蚡不驳,应推定是建议符合其心意。
如果武帝最后两句话是针对“权移主上”而发,则此后应逐步限制田蚡权力;
而田蚡看到武帝发火亦当收敛一些。
然而田蚡却进一步摆丞相威风,“由此滋骄,治宅甲诸第……”,甚至“请考工地益宅”。
在与魏其侯窦婴、前
中郎将灌夫有隙后,又向武帝控告灌夫,“请案”,而武帝竟回答“此丞相事,何请!
”可证二人关系到这时为止还是融洽的。
史书记二人不和始于田蚡陷害窦婴、灌夫致死,所谓“上自婴、夫事时不直蚡”云云[8],反证在此之前,包
括荐人起家至二千石这事在内,武帝与田蚡尚没有什么隔阂。
以上三点,说明武帝与田蚡的上述矛盾并非所谓相权过大引起的,不能以此证实武帝存在削弱相权的思想。
此外,如汉文帝与周勃的矛盾,性质略同[9]。
那么汉代宰相制度变化的主要原因何在
我以为,在于汉初以来的宰相制度越来越不符合新形势的需要,为了进一步巩固汉王朝统治,维护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不得不对它作某些改革。
如所周知,汉武帝以前西汉王朝基本上是以黄老的清静无为思想制订国策,只求遵守刘邦、萧何定下的政策、法令、制度、皇帝垂拱深宫,由宰相主持日常政务。
对宰相的要求不高,只要能照章办事就行,即使是武人也无妨。
从汉武帝开始,这种局面无法继续下去了。
因为经过七十年休养生息,经济恢复,国力强大,汉武帝又是一个雄才大略、不甘寂寞的君主。
在他的指挥下,内外政策发生剧变,清静无为转为积极有为,对主要辅佐宰相之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
怎么变
呢是感到他们权力太大,加以削弱吗是认为他们出谋划策太多,“权移主上”,而故意搁置不用吗否!
恰恰相反,是比汉初诸帝更迫切需要统治经验丰富的宰相多行使权力,多出谋划策,以赞襄自己大展宏图。
然而,当时的宰相制度却愈加不适应这一形势的变化。
首先,按旧制主、相之间见面次数较少。
《汉书》卷八九《循吏传》序:
汉宣帝“厉精为治,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而进”。
厉精为治方五日一听事,贝y在此之前必在五日以上,或许是一月一朝或二朝[10]。
间隔时间如此之
长,对于迫切需要听取“古今治道”[11]的武帝来说如何等
得及
其次,为弥补此缺陷,皇帝固然可以多召见宰相议事,可是按旧制礼节隆重,“丞相进见,圣主御坐为起,在舆为下”,还有谒者为之赞唱[12]。
《史记》卷一百二十《汲郑列传》:
汲黯为主爵都尉,“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
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
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
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
此事既说明武帝不喜烦琐礼节,甚至见丞相都不冠;
另一面又说明礼制毕竟约束很大,武帝对丞相也只是“或时”
不遵行,而且限于“燕见”和冠饰;
一般情况下丞相朝见商议政事,必得一丝不苟。
因此,限于礼制武帝不会屡召宰相
朝见。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按旧制,“常以列侯为丞相”[13]<
列侯多武将,不一定能胜任宰相之职;
而且到文帝末年已死亡略尽,不得不先以关内侯申屠嘉为丞相,然后封列侯。
另一面列侯的第二代、三代多为纨绔子弟,除个别人外,才干往往较差。
《史记》卷九六《张丞相附申屠嘉列传》:
自嘉死后,“景帝时开封侯陶青、桃侯刘舍为丞相。
及今上时,柏至侯许昌,平棘侯薛泽、武强侯庄青翟、高陵侯赵周等为丞相。
皆以列侯继嗣,娖娖廉谨,为丞相备员而已,无所能发明功名有著于当世者”。
此外以列侯或列侯后嗣为武帝丞相者还有;
建陵侯卫绾,系以军功封侯,“醇谨无他”,因“不任职”免。
魏其侯窦婴,是外戚,虽有才干,但因得罪窦太后而被赶下台;
后来又与田蚡不和受到排挤,至死未再进用。
武安侯田蚡也是外戚,因好儒术合武帝意,然“所好音乐狗马田宅,……所爱倡优巧匠之属”,思想偏于保守,政治上无所作为。
乐安侯李蔡,“为人在下中”。
原南窌侯公孙贺,“以鞍马骑射为官,材诚不任宰相”。
列卿的子弟石庆,“醇谨而已,在位九岁,无能有所匡言”[14]。
这些
人当丞相,用王国维的话便是“皆以中材备员”[15]。
一句
话,按旧制任用的宰相多半不称职,起不到雄心勃勃的武帝之左膀右臂的作用。
最后,按旧制,武帝自己也无从发挥作用。
因为天下文
书资料从汉初以来皆保存在丞相府和御史大夫寺[16],宰相
才干差,固然不能充分利用这些文书资料,而武帝在宫中离两府较远,参考它们很不方便,必然要影响到武帝的决策。
基于以上情况,汉武帝为实现自己的抱负,逐步摸索出
以下办法来弥补旧制之不足。
第一,即位的第一年即“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并“亲策问以古今治道”,应对者达百余人。
由于实行这一措施,几年中“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眩鬻者以千数”。
至前130年又“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县次续食,令与计偕”。
这次对策者又有百余人[17]。
《汉书》
卷六四上《严助传》:
“是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廷多事,娄举贤良文学之士”。
证明武帝是因为“朝廷多事”,所以要广泛听取全国士人的谋略。
《史
记》卷一一二《主父偃列传》:
主父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与徐乐、严安在一起。
武帝说:
“公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
”爱才若渴之状跃然纸上。
《史记》卷一二六
《东方朔列传》:
东方朔上书公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
东方朔在大政方针上估计不会有什么高明见解,然而武帝竟花了两个月时间把奏牍耐心读完,可见他是如何注意听取四方士人意见。
这样一来,
就大大弥补了几个宰相所提供的谋略之不足。
第二,为了把种种建议仔细研究,付诸实施,武帝进
步从对策及上书人中“简拔其俊异者宠用之”,“待以不次之位”[18]。
象主父偃,甚至岁中四迁;
有些则用为相当于后来中朝官的中大夫、侍中等官,“并在左右”,成为“出入禁门腹心之臣”[19]。
这些官吏往往出身一般地主,有才干,多智谋,可以给武帝制定内外政策提供宝贵意见。
另一面,为了共同研究和决策需要,或许原归丞相、御史两府保管的一部分资料也逐渐转归近臣尚书了[20]o同时这些“腹
心之臣”因为常在左右,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及时召见,共商对策。
加上他们官位低,礼节简便,甚至可以“俳优畜之”[21]o特别重要的是,在重大决策上还可以让他们与宰相大臣辩论。
通过辩论,既可对双方建议的利弊再作衡量,然后决定取舍;
同时如果这些近臣正确,以此方式否定宰相大臣意见也比较委婉。
《汉书》卷六四上《严助传》:
严助拜为中大夫,“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黜”。
如建元三年闽越举兵围东瓯,东瓯向汉告急,武帝问太尉田蚡,田蚡力主不救;
严助和他辩论,理由充足。
于是武帝曰:
“太尉不足与计”,坚决出兵援救。
由此可见,将有才干而身份低的人置于左右,主要是武帝为弥补宰相制度之不足的又一措施。
后来昭帝、宣帝的中朝官以及重用尚书的制度,便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第三,有了好的决策,按制度仍得通过宰相执行,如果宰相才干差,统治效率仍然不高,所以武帝又从对策者和一
般官吏中,经过考验,将最杰出的人才提拔为宰相。
这一类宰相的代表便是公孙弘。
他出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汉 宰相 制度 变化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