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地下构筑物施工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2952242
- 上传时间:2022-10-01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70.51KB
钢筋混凝土地下构筑物施工Word格式.docx
《钢筋混凝土地下构筑物施工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地下构筑物施工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筋出厂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单,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分析或其他专项检查。
2.模板
(1)模板选型:
结构模板可选用组合钢模板、木模板、全钢大模板等多种形式,施工中应结合工程特点、周转次数、经济条件及质量标准要求等通过模板设计确定。
(2)支撑件:
模板支撑所用方木、槽钢或钢管的材质、规格、截面尺寸偏差等应符合模板设计要求,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
(3)穿墙螺栓:
模板穿墙螺栓宜优先采用三节式可拆型止水穿墙螺栓,螺杆中部加焊止水片。
(4)隔离剂:
给水构筑物工程,隔离剂应无毒、无害,符合卫生环保标准;
其他具有特殊要求的地下物,应满足相应的设计及使用功能需要。
3.水泥
水泥宜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级,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应对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取样复试,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并应有法定检测单位出具的碱含量检测报告。
4.石子
石子应采用具有良好级配的机碎石,石子粒径宜为5mm~40mm,含泥量不大于1%,吸水率不大于1.5%,其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的要求,并应有法定检测单位出具的集料活性检测报告。
进场后应取样复试合格。
5.砂
砂应采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泥块含量不大于1%,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要求,并应有法定检测单位出具的集料活性检测报告。
6.粉煤灰:
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二级,并应有相关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和提供法定检测单位的质量检测报告,经复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7.混凝土拌合水:
宜采用饮用水。
当采用其他水源时,其水质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8.外加剂:
外加剂应根据施工具体要求选用,其质量和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及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外加剂应有产品说明书、出厂检验报告及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进场应取样复试,有害物含量检测报告应由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部门出具,并应检验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
1.11.2.3机具设备
1.土方工程:
挖土机、推土机、自卸汽车、翻斗车。
2.钢筋工程:
钢筋弯曲机、卷扬机、钢筋调直机、钢筋切断机、电焊机、粗直径钢筋连接设备(电弧焊机、直螺纹连接设备等)、钢筋钩子、撬棍、扳子、钢丝刷子。
3.模板工程:
圆锯机、压刨、平刨、斧子、锯、扳手、电钻。
4.混凝土工程:
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计量设备、混凝土输送泵、插入式振动器、平板式振动器、翻斗车、汽车吊、空气压缩机、手推车、串筒(或溜槽)、铁锹、铁板。
1.11.2.4作业条件
1.施工前,应探明施工区域内地下现况管线和构筑物的实际位置,及时进行现况管线和构筑物的改移与保护工作,将施工区内的所有障碍物清除、处理完毕。
2.完成现场“三通一平”工作,修建临时供水、供电设施及临时施工道路,现场地表土层清理平整,挖设场区临时排水沟,搭设必需的临时办公、生活用房及加工棚。
3.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挖方尺寸等,采取相应降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保证地下水位低于开挖底面不少于0.5m。
4.预先确定弃土点或堆土场地。
5.做好施工机械的维修、检查与进场工作。
各类施工机械应工作状态良好,能够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
1.11.3施工工艺
1.11.3.1工艺流程
1.整体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土方开挖→混凝土垫层施工→底板结构施工→墙体结构施工→顶板结构施工→满水试验→土方回填
2.主要部位施工工艺流程
(1)底板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底板钢筋绑扎→底板模板支设→底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
(2)墙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墙体钢筋绑扎→墙体模板支设→墙体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
(3)顶板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排架立杆搭设→梁板模板支设→梁板钢筋绑扎→梁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
1.11.3.2操作工艺
1.土方开挖:
参照“管线基坑明挖土方”进行。
2.混凝土垫层施工
(1)模板支设:
基础垫层边模可采用槽钢或方木支设,模板背后打钢筋背撑顶紧,背撑间距500mm左右。
(2)混凝土浇筑:
垫层混凝土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根据标高控制线,进行表面刮杠找平,木抹子搓压拍实。
待垫层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底板结构施工
(1)测量放线:
在已施工完毕的垫层混凝土表面测放底板轴线及结构边线,并用水准仪抄出高程控制线,经检查无误后办理相关验收手续。
(2)底板钢筋绑扎
1)钢筋的接头型式与位置:
钢筋接头型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结构中凡直径大于22mm的钢筋接头宜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
其余钢筋接头可采用绑扎搭接,其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
2)钢筋绑扎:
底板上、下层双向受力钢筋应逐点绑扎,不得跳扣绑扎。
底板上层钢筋应设钢筋马凳支撑,马凳间距应根据底板厚度和钢筋直径大小确定,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3)底板模板支设
1)模板选择:
基础底板模板可采用组合钢模板或多层木模板现场拼装。
对于周转次数多或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变形缝、后浇带等),也可采用加工专用或组合式钢模板与钢支架,以适应特殊需要。
2)底板吊模安装:
墙体下部施工缝宜留于距底板面不少于300mm的墙身上,该部位宜采用吊模,吊模底部应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块与钢筋三角架支顶牢固。
3)变形缝橡胶止水带加固:
当结构底板变形缝部位设计有橡胶止水带时,应特别注意橡胶止水带的加固与就位正确,在结构内的部分通过加设钢筋支架夹紧,结构外的部分可采用方木排架固定。
具体详见图1-29。
(4)底板混凝土浇筑
1)一般要求:
底板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不得留设施工缝;
施工时宜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对于厚度超过1m的混凝土底板施工应按大体积混凝土考虑。
混凝土浇筑时应逐层推进,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300mm以内,边浇筑边振捣。
振捣棒插入点要顺序排列,逐点移动,均匀振实,移动间距宜为300mm~400mm,并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左右;
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宜为10~30s,以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达到要求。
2)结构变形缝部位的浇筑:
当地下构筑物设有结构变形缝时,应以变形缝为界跳仓施工。
变形缝浇筑过程中应先将止水带下部的混凝土振实后再浇筑上部混凝土;
该部位宜采用同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进行灌筑,并采用φ30振捣棒细致振捣,以确保混凝土密实度;
振捣过程中不得触动止水带。
3)吊模部位的浇筑:
吊模内混凝土需待其下部混凝土浇筑完毕且初步沉实后方可进行,振捣后的混凝土初凝前应给予二次振捣,以提高混凝土密实度。
4)搓平抹光:
混凝土浇筑完毕,及时用刮杠将混凝土表面刮平,排除表面泌水。
待混凝土收水后用木抹子搓压平实,铁抹子抹光,终凝后立即养护。
(5)混凝土养护:
防水混凝土的养护应避免混凝土早期脱水和养护过程缺水。
常温下,混凝土采用覆盖浇水养护,每天浇水次数应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大体积混凝土应同时做好测温记录工作。
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
4.墙体结构施工
测放墙体轴线、结构边线、高程控制线及预埋管道位置线,经检查无误后办理相关验收手续。
(2)墙体钢筋绑扎
墙体钢筋绑扎前,应将预留插筋表面灰浆清理干净,并将钢筋校正到位,如有位移时应按1∶6坡度进行纠偏。
钢筋绑扎应严格执行设计与施工规范的要求。
2)墙体双排钢筋的固定:
墙体双排钢筋间净距通过定位架立筋控制,架立筋的间距不宜超过1000mm。
钢筋垫块摆放位置要与架立筋相对应,架立筋端头不得直接接触模板面。
3)钢筋保护层的控制:
墙体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垫块绑扎时,每平方米不得少于一块,并呈梅花形布置;
对于结构转角及腋角等边角部位应增加双倍数量的垫块。
4)穿墙管道、预留洞口处的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过程中,必须优先保证预留洞口和预埋管道位置正确;
当洞口直径或边长≤300mm时,钢筋应绕过洞口通过,不得截断。
如遇较大洞口必须断筋处理时,应根据设计要求增设洞口加强筋,加强筋伸过洞口的长度不得低于该钢筋的锚固长度。
(3)墙体模板支设
由于地下构筑物多为清水混凝土结构,为达到这一标准,结构墙体模板宜采用大块多层胶合木模板或定型大模板。
墙体模板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模板设计与计算,确保模板及其支撑体系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
2)模板安装:
当采用木模板施工时,面层模板可选用双面覆膜多层板或竹胶合板,所用多层板厚度不宜小于14mm,竹胶合板厚度不宜小于12mm,且模板背面宜满铺50mm厚松木大板,以增强刚度;
木模板拼缝宜采用企口连接,并在接缝处粘贴细海绵胶条填实,防止漏浆。
当采用定型大模板施工时,模板板面应采用4mm~6mm的钢板制作,模板接缝部位采用专用螺栓连接,螺栓、螺母下宜加设弹簧垫圈,以利于调整拼缝宽度,保证板缝拼接严密。
(4)墙体混凝土浇筑
墙体混凝土浇筑前,应在底部混凝土接茬处均匀浇筑一层50mm厚与墙体混凝土配比相同的减石子混凝土。
墙体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振捣密实,做到不漏振、不欠振,每层浇筑厚度不大于300mm;
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一般不超过2m,否则应用串筒、溜槽或侧壁开窗的方法浇捣,应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分层离析现象。
2)施工缝处理
①防水混凝土墙体一般只允许留设水平施工缝,其位置不应留在剪力与弯距最大处,下部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面不小于300mm的部位,墙体有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宜小于300mm;
如必须留设垂直施工缝时,应留在结构变形缝处。
②墙体施工缝的基本构造形式见图1-30。
③在施工缝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已浇筑混凝土的强度不得小于2.5MPa;
先将混凝土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用水冲洗干净,并保持润湿,再铺一层50mm厚与所浇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石子混凝土后及时浇筑混凝土,确保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3)预留孔洞、穿墙管件部位混凝土施工:
地下构筑物结构预留孔洞、穿墙管件部位均为渗漏水的薄弱环节,应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
在预留孔洞、预埋管件部位需改用同强度等级、小粒径混凝土浇筑并加强振捣;
预埋大管径的套管或面积较大的金属板时,应在其底部开设浇筑振捣口,以利排气、浇筑和振捣。
预留洞口及管道下灰时严格按“先底部,再两侧,最后浇筑盖面混凝土”的顺序进行,其两侧下灰高度应基本保持一致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钢筋混凝土 地下 构筑物 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