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
- 文档编号:12929360
- 上传时间:2022-09-30
- 格式:DOC
- 页数:50
- 大小:5.33MB
XX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
《XX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章防治措施方案和设计要点 24
5.1监督检测方案 24
5.2防治措施典型设计 24
5.2.1.1谷坊布置原则 25
5.2.1.2谷坊断面与间距的确定 25
5.2.1.3施工及材料要求 26
5.2.1.4谷坊设计图式:
26
第六章投资估算 41
6投资估算 41
第七章组织管理 37
7.1管理机构 37
7.2管理办法 37
第八章经济评价 48
10.1经济效益 48
10.2生态效益 48
10.3社会效益 49
第九章结论 51
第十章附录………………………………………………………………
10附图
第一章综合说明
1.1基本情况
九渡河镇辖村,东南距县城13公里,西北距镇政府驻地2.6公里。
流域面积16.41平方公里。
聚落呈集团状,面积19.4万平方米。
地处怀九河西侧,海拔115米。
村域南部多为山地,海拔多在300~600米,北部为怀九河冲积台地。
植被有油松、侧柏、柞木、山杨等乔木。
经济以林业为主。
村北有沥青路与怀四公路相连。
1.2项目区概况
1.2.1自然地理
四渡河地处经度40°
21'
-40°
30'
之间,纬度116°
16'
-116°
之间,海拔1529.7米,海拔201米。
矿产资源有花岗石、石灰石、钙石、石英、铜、金等。
土壤以轻壤质薄层钙质岩类淋溶褐土地为主。
气候属于温带半湿润气候,平均降水600-700毫米。
自然灾害多为风雹,干旱、洪水。
主要自然植被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主要有山杨、油松、侧柏、果树等乔木,灌木主要为荆条、杜鹃等。
全村森林覆盖率90%。
1.2.2社会经济状况
四渡河村属于浅山区,村域所属总面积26415亩,现有人口398户1100人,2003年经统数字人均收入为3990元,其中农、林业人均收入900元,其余是农民在外经商或打工收入,村中现有富余劳动力达400人,靠农作物收入的产值占人均收入的25%,农、林品种单一,相当多的果木面临更新换代,粮食产量不够全村人的口粮。
1.3水土流失及防治状况
四渡河小流域土壤侵蚀状况比较严重,总侵蚀为15.92平方公里,其中中度侵蚀和轻度侵蚀占到了90%以上。
表1四渡河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
强度分级
面积
单位
轻度侵蚀
6.752
平方公里
中度侵蚀
2.469
微度侵蚀
0.829
强度侵蚀
0.682
1.4建设任务和规模
1.4.1建设目标
本地区为水资源保护区,其小流域治理的目标为将四渡河小流域建设为生态清洁小流域。
1.4.2建设任务和规模
四渡河小流域项目的任务:
①改善生态环境②防止水土流失③置换部分土地④美化小流域环境⑤招商引资⑥为绿色奥运做出贡献。
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怀柔区功能定位的实现,而河川生态环境及小流域综合治理又会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四渡河整体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这也正好与怀柔区“首都绿色生态屏障、环保型产业基地、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园地、会展休闲旅游胜地”的定位相吻合,必将快速推进怀柔区浅山区农村城市化的尽快实现。
四渡河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第一产业向旅游业方向的第二、三产业发展。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三渡河湾等生态环境及小流域进行治理,增加果林面积,规模化经营,吸引投资者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整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920万元。
1.5治理措施及进度安排
1.5.1治理措施
xx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防治措施以增加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为重点,加大坡耕地、荒山荒坡和沟道的治理力度,根据各类新区的具体特点,做到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合理配置。
1.5.2进度安排
根据治理任务、国家和当地政府的财力以及当地的劳动力情况,合理安排治理进度。
第一期:
进行主要道路即交通道路和桥涵建设,为项目建设打下基础。
第二期:
进行修建谷坊坝、护路堤坝、蓄水池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土方开挖工程。
第三期:
进行生态林改造和植树,并完善配套工程,准备竣工验收。
1.6工程量及投资
xx小流域综合整治工程耗时三年,共投资1920万元。
根据各方协调,此项工程的投资主要由国家拨款,地方也筹集部分资金。
1.7经济评价
项目实施后,预计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可增加800元以上。
项目开发3年后,开始实现旅游收入,以20元/人的门票,500人/天的人流量,每年按6个月期计算,可实现创收180万元,随着寺庙、道观等庙宇的开发完成,将会实现从河道向大山深处以点带面的旅游开发,后期的旅游收入价大幅度增加。
旅游业带动的间接经济效益将更加可观。
项目自开发到完成,可解决剩余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
全村实现农民增收180万元。
1.8结论
xx小流域存在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不仅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导致怀九河流域整体水质的下降和恶化,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的饮水和环境安全,因此对该小流域的治理十分的必要迫切。
xx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整治工程规划在3年内完成,治理面积为16.41平方公里,投资1920万元。
项目区劳动力充足,水土保持队伍技术力量雄厚,治理经验丰富,为项目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xx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整治工程在经济上合理可行,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项致富当地、保障首都、保护怀柔,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宜尽快安排实施。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
2.1自然条件
2.1.1地质地貌
九渡河镇四渡河村位于九渡河镇镇域东南端,属土石山区,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东南距县城13公里,西北距镇政府驻地2.6公里。
地势南离怀柔城区15公里,北距延庆县龙庆峡80公里,东距慕田峪长城20公里,西临昌平区十三陵20公里;
小流域面积16.41平方公里。
聚落呈集团状,面积19.4万平方米,有南北向、东西向主街各1条;
平均海拔高度201米;
地处怀柔、顺义、昌平三区交汇处,属于九渡河镇进镇的第一村,交通便利,四面群山;
境内有中生代火山口遗迹。
植被面积达90%以上,果木成林,丛郁秀美。
2.1.2气象水文
四渡河小流域拥有宜人的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9-11摄氏度,平均降水600-700毫米,80%雨量集中于汛期6~9月,全年蒸发量较大,年均蒸发量为950mm左右。
干旱、冰雹、大风、霜冻是制约本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
年均日照2980小时,年平均湿度42.8%,无霜期150-180天,其特点是春秋干旱多风,夏季凉爽短促,冬季寒冷漫长,昼夜温差悬殊。
全年大部分时间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的影响,多风沙少雨雪,气候条件恶劣。
年平均气温5.7℃,极端最低温度-25.7℃,极端最高气温为36.6℃,无霜期88~135d;
全年日照充足,年均日照时数2768hr左右。
本区河流季节性特征明显,洪水集中在汛期。
冬季多刮西北风,夏季多刮东南风。
蓝天、瑞河,田园、村寨,野趣山林,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区域,沟谷缠绕间具有优于国家一级空气质量标准的清新空气,大山深处,现仍存有古时的尼姑庵、寺庙、道观旧址,是居家旅游休闲的理想去处。
2.1.3土壤植被
项目区土壤类型轻壤质薄层钙质岩类淋溶褐土地为主,呈微碱性,土层浅而瘠薄,质地松散而易崩解。
有大量的天然次生林,在本区特定地形、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发育了比较复杂的植被类型,主要自然植被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主要有山杨、油松、侧柏、果树等乔木,包括杂木林、桦杨林、油松林、侧柏林等,灌木主要为荆条、杜鹃等。
一般情况下在1000米以上的中心区主要是以桦、杨为主的落叶林,而在1000米以下的低山区生长大量的落叶林。
由于山地海拔高度的变化,水热条件的差异,使本地区植被生育具有较明显的垂直带增,这种垂直分布现象,在看秋雨季,不同种树木花色各异,春季漫山红遍,秋季层林尽染,“迷人的山野”名不虚传,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2.1.4资源
四渡河村有珍稀水生动物,除有通常的鲤鱼、鲫鱼、草鱼、甲鱼等动物之外,还生活着中华九刺鱼、娃娃鱼等珍稀水生动物。
据不完全统计,已发现的水生野生动物有52种。
野生动物。
由于政府采取了禁猎、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
野生动物栖息环境得到改善,品种、数量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四渡河村共有野生动物260多种。
其中:
昆虫类的蝉、蟋蟀、蜜蜂等26种;
鱼类55种;
两栖类有大蟾蜍、黑斑蛙(青蛙)、大鲵等7种,爬行类有蜥蜴、壁虎、蛇、乌龟等15种,鸟类有鸿雁、大天鹅、野鸭、金雕、猎隼、鹗、秃鹫、野鸡、杜鹃、啄木鸟、黄鹂、百灵莺、山雀等118种;
哺乳类有蝙蝠、松鼠、草兔、斑羚、野猪、狼、狐、獾、狍等34种;
其他如蟹、蜴、虾、蜈蚣等9种。
项目区盛产生产板栗、核桃等干鲜果品。
区内土地、矿产资源丰富。
地上有广阔的场地,可供农、林、牧、渔各业生产利用;
地下铁、铜、金、石墨、石灰石、大理石、花岗岩、沸石等矿藏储量最丰,可供开发。
2.2社会经济条件
2.2.1行政区划及人口
四渡河村属于浅山区,村域所属总面积26415亩,现有人口398户1100人,2003年经统数字人均收入为3990元,其中农、林业人均收入900元,其余是农民在外经商或打工收入,村中现有富余劳动力达400人,靠农作物收入的产值占人均收入的25%,农、林品种单一,相当多的果木面临更新换代,粮食产量不够全村人的口粮。
2.2.2土地利用现状
表3-2四渡河村土地利用情况
类别
居民用地
果园
水域用地
裸露荒滩
交通用地
山场
总计
面积(亩)
350
750
405
525
52.5
22532.85
24615.35
占总面积比重(%)
1.42
3.05
1.65
2.13
0.21
91.54
100.0
2.2.3经济现状
四渡河村2003年经统计数字人均收入为3990元,其中农、林业人均收入900元,其余是农民在外经商或打工收入,村中现有富余劳动力达400人,靠农作物收入的产值占人均收入的25%,项目区内农村仍以种植业为主,种植结构单一,经济收入较少,人民生活水平较低。
相当多的果木面临更新换代,粮食产量不够全村人的口粮。
近些年来,各级政府大力落实土地使用各项政策,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建设生态农业,积极引导农民走上农业产业化道路,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1、分配、收入情况
占地分类
数量(亩)
使用性质
年产值(万元)
旧村占地
村民私宅区
土地、林业
在耕亩数承包旱地、果木
37.5
河道
集体河道
道路
公用
荒山
20341.65
自然山地,
散树、荒滩,小片开荒
1
丘陵
2191.2
部分林地
24615
91
2、生产经营情况
19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小流域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