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10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docx
- 文档编号:1291905
- 上传时间:2022-10-20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55.38KB
备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10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docx
《备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10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10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10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备考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
10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一、单
1.
歌曲《说唱脸谱》中唱道:
“蓝脸的窦尔顿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
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歌中所述的戏曲形式是()
A、南戏B、杂剧C、昆曲D、京剧
+
2.
“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落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
若委实冤枉,如今是
三伏天道,下尺瑞雪遮了窦娥尸首。
看这楚州亢旱三年。
”这种文学的表达形
式,在何时最盛行()
A、魏晋B、唐C、宋D、元
+
3.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
些诗句是对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的描述()
A、魔术B、绘画C、戏剧D、诗歌
+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手抄报,标题准确的是()
A、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B、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京城献戏声名鹊起D、四大徽班康乾京化独领风骚
+
5.
“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
”下
列与这句艺术谚语有关的是()
A、汉赋B、宋词C、京剧D、小说
+
6.中国戏曲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A、元杂剧的产生B、昆曲艺术的产生C、京剧的形成D、明代传奇的兴盛
+
7.京剧成为流行全国的最大剧种是在()
A、清朝时期B、明朝时期C、明朝中后期D、元朝末年
+
8.元杂剧的奠基人,成就最高的戏曲家是()
A、郑光祖B、马致远C、白朴D、关汉卿
+
9.京剧发展史上,“徽汉合流”的局面出现在()
A、乾隆年间B、道光年间C、咸丰年间D、同治年间
+
10.
“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
”这种“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艺术
特征与下列哪一艺术形式最符合()
A、唐诗B、写意画C、京剧D、草书
+
11.
京剧脸谱在中国戏剧脸部化妆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曹操是建安时期的文学家
,曾统一北方,可谓文武双全。
由于与“正统”有背离之处,在小说《三国演义》
中被称为奸雄,京剧曹操脸谱是个“白脸”奸臣。
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对历史人物评价受到明代通俗文学左右
B、政治成败决定了对其文学艺术成就的评价
C、文学艺术上的历史人物故事完全是虚构的
D、中国传统社会评判历史人物受儒家思想影响
+
12.
“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要素。
在昆曲的发展过程中,对昆曲的发展作
出重大贡献的人有()
①魏良辅
②梁辰鱼
③张野塘
④关汉卿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
13.
“蓝脸的窦尔顿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上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
张飞叫喳喳。
”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价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
14.
(2018·江苏)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
“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
籍,多发天然而已。
”“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
”这说明,
元曲()
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
15.
(2018?
卷Ⅱ)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
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
至“演戏必请昆班,以泉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
的流行是因为()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社会等级观念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
16.
京剧的前身即为微剧,原来以唱二簧调为主,兼唱昆腔吹腔、四平调拨子等,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扬州的三庆微班进京,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逐步发
展为今天的国剧。
据此可知京剧艺术得到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贴近生活,联系百姓B、文武兼修,角色齐全C、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D、政策鼓励,题材广泛
+
17.
谭鑫培(艺名小叫天)出身于梨园世家,其父谭志道最初由业余爱好者“下海”
为楚调(汉剧)演员,应工老旦,兼演老生,“因其声狭音亢,尤如鹨鸟鸣叫,鹨
鸟俗称‘叫天子’,遂得艺名‘叫天’”……23岁时,谭鑫培回到北京,以武生应工
搭享誉一时的三庆班演出,以演出《神州擂》、《攻潼关》等武生戏。
……他经常
昇平署的传差,到皇家宫廷及园林为慈禧太后、光绪帝以及王公大臣演出,深
得慈禧以及王公的喜爱。
关于谭鑫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曾主演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B、其“叫天”唱腔与“水磨腔”颇为相似
C、所在的“三庆班”为最早进京的徽戏班
D、可能到过颐和园内的“德和园”演出
+
18.
1790年,为祝贺乾隆皇帝八旬寿辰,有地方官员征召了以戏曲艺人高朗亭为
台柱的三庆班入京,此为徽班进京演出之始。
随后,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
春、春台安徽戏班相继进京。
在演出过程中,6个戏班逐渐合并为四大徽班。
四大徽班进京()
A、标志着新剧种京剧艺术的正式形成B、揭开了京剧艺术孕育发展的序幕
C、说明京剧深受当时社会各界的青睐D、形成了徽剧在戏曲中的垄断局面
+
19.京剧研究学者刘老君在《浅谈京剧的发展——
京剧与城市的关系》一文中认为“戏剧与城市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戒市具有
最先进的有关戏则发展的各种理念和资源。
”这说明京剧产生的重要前提是(
)
A、北京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B、各地商人纷纷在北京建立会馆
C、北京地区的贵族、官员十分多D、四大徽班相继到北京汇报演出
+
20.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郭守敬编订《授时历》,集千代各家历元代科技成就全面领先世界
法之大成
B
乾隆末年,徽班进京,随后与湖北汉剧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
结合,形成京剧。
后来涌现了程长庚、熟
谭鑫培等著名艺人
C
D
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明清小说的蓬勃发展
活字印刷完全取代了雕版印刷
市民阶层兴起
A、AB、BC、CD、D
+
21.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唐宋概括论》中说道:
“唐代以后以舞乐为主,舞的动作
不过是附属品,乐律亦重形式,少有模仿动作的意思。
宋代以后,随着杂剧的
流行,模仿事物一类通俗艺术较盛,动作较为复杂,品味较古代的音乐下降。
”据此可知()
A、唐代音乐形式比宋代的更受欢迎B、唐代舞乐仅供皇族欣赏
C、宋代以后音乐形式的世俗化倾向D、宋代音乐多模仿唐代
+
22.
明代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说: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如丽娘
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而可以死,死可以生。
”材
料体现作者的思想内涵是()
A、主张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B、否定传统思想的主流地位
C、批判存天理灭人欲D、提倡经世致用思想
+
23.
关于元杂剧,元人胡祗说:
“上则朝廷君臣政治之得失,下则闾里市井父子兄
弟夫妇朋友之厚薄,以至医药卜筮释道商贾之人情物性,殊方异域风俗语言
之不同,无一物不得其情,不穷其态。
”这是说元杂剧()
A、产生的背景复杂B、反映的内容丰富C、演出的情态逼真
D、刻画的人物生动
+
24.
元曲原本来自“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清朝编撰《四库全书》把元曲
斥于之外。
元曲的这种遭遇主要是因为()
A、元曲语言过于通俗自由B、统治者传统的华夷观念
C、杂剧过于揭露黑暗现实D、清政府实行的文化高压
+
25.
某中学研究性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
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
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B、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京城献礼声名鹊起D、四大徽班康乾京华独领风骚
+
26.
明永乐九年(1411)公布杂剧禁令:
“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
、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
其神
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
”这一禁令说明()
A、文化专制开始影响市民生活B、文化政策适应官方的治国理念
C、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D、市民文化冲击了封建统治基础
+
27.
元代作家夏伯和指出“院本大率不过谑浪调笑,杂剧则不然,君臣如《伊尹扶
汤》、母子如《伯俞泣杖》、夫妇如《杀狗劝夫》、朋友如《管鲍分金》……又非唐
之传奇,宋之戏文、金之院本所可同日而语矣。
”据此可知作者强调元杂剧()
A、注重演绎历史故事B、达到古代戏曲的高峰C、呈现世俗化、娱乐化趋势
D、具有伦理教化功能
+
28.
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标志着中
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促成元杂剧昌盛的直接原因是()
A、城市经济的繁荣发达B、蒙古贵族的欣赏品味C、知识分子地位的变化
D、市民阶层的壮大
+
29.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
同学们就栏目标题
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
A、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B、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京城献戏声名鹊起D、四大徽班康乾京化独领风骚
+
30.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
这
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一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A、书法B、绘画C、戏曲D、杂技
+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京剧被称为“东方歌剧”,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
京剧形或以来出现了众
多名伶大师。
其中表演艺术最代表性、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当属梅兰芳。
梅
兰芳(1894-1961),出生于京剧世家,8岁学戏,10岁登台,擅演青衣、花旦、
刀马旦各个行当剧目。
他尊重传统,大胆革新,在京剧艺术的唱法、念白、做
功身段、武打、表演、伴奏乐器等各个方面都有新的发展与创造。
1913年首次
到上海演出,使很快风靡了整个江南。
1918年后,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
梅
兰芳也是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曾三次赴日、一次赴美、四次赴苏进行
演出,获得盛誉。
这些活动传播了京剧艺术,增进了国际友谊,更使京剧跃入
了世界戏剧之林。
在抗战时期,他排演了唤起爱国精神、伸张民族正义的剧目
。
北平沦陷后,他罢歌息舞蓄须明志,虽然生活极度困难,但他决不为敌伪登
台演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梅兰芳先后任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戏曲学
院、中国京剧院院长,为祖国建设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摘编自1961年10月刊《戏剧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梅兰芳开始走红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梅兰芳。
+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请看关于戏曲的对联:
三五人演出千军万马,六七步走遍四海九州。
材料三
昆曲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已从2005年开始实施。
从2005~2009年,中央财政
每年都投入一千万元作为抢救、保护和扶持昆曲艺术的专项资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三幅图片反映的戏曲形式在戏曲发展史上有何地位?
(2)、材料二的对联说明了中国古代戏曲的什么艺术特点?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传统戏剧与希腊悲喜剧和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
2001年5月18日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10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备考 高考 历史 二轮 专题 10 京剧 剧种 产生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