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docx
- 文档编号:12918147
- 上传时间:2023-04-22
- 格式:DOCX
- 页数:98
- 大小:40.10KB
中医基础.docx
《中医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基础
1.根据阴阳的可分性,前半夜为
A.阴中之阳
B.阴中之阴
C.阳中之阴
D.阳中之阳
E.阴中之太阳
B
2.“阳病治阴”的治疗原则适用于
A.阴虚阳亢
B.阳虚阴胜
C.阳气暴脱
D.阴损及阳
E.阳损及阴
A
3.按五行生克规律肝之“母”是
A.心
B.肾
C.肺
D.三焦
E.脾
B
4.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所制定的治疗方法是
A.扶土抑木
B.益火补土
C.泻南补北
D.培土制水
E.佐金平木
B
5.“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
A.阳偏盛
B.阴偏盛
C.阳偏衰
D.阴偏衰
E.阴阳两虚
C
6.脾统血作用目的实现,实际上是取决于
A.脾阳温煦
B.气
C.饮食质量
D.脉道约束
E.血量充盈
B
7.心主神志的物质基础是
A.津液
B.精髓
C.血液
D.宗气
E.元气
C
8.“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因为
A.心为阳腑
B.心主血脉
C.心主神志
D.心、脉相连
E.心志为喜
C
9.思为脾之志,但还与何脏相关
A.心
B.肝
C.肺
D.肾
E.心包
A
10.肝主疏泄,最主要的关系是
A.气机调畅
B.血液运行
C.津液代谢
D.情志活动
E.消化机能
A
11.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指
A.先天之精
B.后天之谷气
C.宗气
D.元气
E.卫气
D
12.中焦的功能特点可概括为
A.如衡
B.如雾
C.如沤
D.如露
E.如渎
C
13.女子胞的生理主要与下列哪些脏腑关系最密切
A.肾、心、肝、脾
B.心、肺、肝、肾
C.脾、胃、心、肝
D.肺、脾、肾、胃
E.肺、脾、心、胃
A
14.泄泻初期采用“利小便而实大便”方法的根据是
A.小肠主分清别浊
B.大肠主传导糟粕
C.膀胱主存泄小便
D.小肠主受盛化物
E.胃气主通降下行
A
15.具有协调气机升降关系的两脏是
A.肺与肾
B.肾与肝
C.肝与肺
D.肺与脾
E.脾与心
C
16.人体“气之根”是
A.肾
B.肺
C.肝
D.脾
E.胃
A
17.哪种气的主要作用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
A.营气
B.卫气
C.胃气
D.宗气
E.元气
E
18.哪些脏与气的生成关系最为密切
A.胃肝心
B.肾心肺
C.肺肝脾
D.脾肾肺
E.心脾肺
D
19.下列哪项是气机升降之枢纽
A.脾胃
B.肝胆
C.脾肾
D.肝肺
E.肾肺
A
20.宗气生成与哪些脏腑有关
A.脾肺肾
B.脾肝心
C.脾胃肺
D.脾胃肾
E.脾肾肝
C
21.具有慓悍滑疾特性的气是
A.卫气
B.营气
C.宗气
D.真气
E.中气
A
27.宗气汇聚于
A.腹中
B.心中
C.胸中
D.气街
E.丹田
C
28.大汗之后形成气脱的病理是
A.气不摄血
B.津不化气
C.气不化津
D.气随津脱
E.气不摄津
D
29.与津液排泄障碍最相关的脏是
A.脾肾
B.肺膀胱
C.脾肺
D.肾膀胱
E.肺肾
E
30.与血液正常循行有关的两种力量应是
A.推动力与防御力
B.防御力与温煦力
C.推动力与温煦力
D.温煦力与固摄力
E.固摄力与推动力
E
31.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称为
A.孙络
B.支络
C.浮络
D.细络
E.别络
A
32.主司关节运动,联系四肢百骸的是
A.十二正经
B.十二皮部
C.十二经别
D.十二经筋
E.奇经八脉
D
33.足少阳胆经接交的经脉为
A.接肺经交大肠经
B.接三焦经交肝经
C.接胃经交脾经
D.接肝经交肺经
E.接肝经交三焦经
B
34.不分布于下肢的经络有
A.冲脉
B.任脉
C.阳跷脉
D.阴维脉
E.胃经
B
35.足厥阴肝经起于
A.大趾外侧爪甲端
B.大趾爪甲后丛毛处
C.大趾赤白肉际
D.第二趾甲后
E.足小趾端下
B
36.冲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之后,有一支脉与何经相并而夹脐上行
A.足阳明经
B.足厥阴经
C.足太阴经
D.足少阴经
E.足少阳
D
37.起于胞中,出于会阴的经脉有
A.督任带
B.督冲带
C.督任冲
D.督任跷
E.督任维
C
38.有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联系和渗灌气血作用的是
A.奇经
B.十二经别
C.十五别络
D.十二经筋
E.孙络
C
40.指出哪一项是火、暑邪共同的致病特点
A.易致痈疡
B.耗气伤津
C.生风
D.动血
E.易于挟湿
B
41.燥邪最易伤
A.心
B.小肠
C.肌腠
D.肺
E.胃
D
42.为外感病先导的邪气是
A.疫疠
B.风邪
C.火邪
D.湿邪
E.寒邪
B
43.湿邪致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这是由于
A.湿为阴邪,阻滞气机
B.湿性重浊,留滞机体
C.湿性粘滞,不易祛除
D.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E.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C
45.最易导致疼痛的外邪是
A.寒邪
B.湿邪
C.瘀血
D.火邪
E.疫疠
A
46.温燥之邪多见于
A.冬末春初
B.春末夏初
C.夏末初秋
D.秋末冬初
E.夏季
C
47.下列何气能全兼五气
A.寒
B.暑
C.湿
D.火
E.风
E
48.易损阳气,易袭阴位的邪气是
A.湿邪
B.寒邪
C.风邪
D.凉燥
E.暑邪
A
49.六淫中可直中少阴为病者是
A.燥邪
B.暑邪
C.湿邪
D.火邪
E.寒邪
E
50.凉燥发病多见于
A.冬秋之季
B.夏末秋初
C.春夏之交
D.秋中夏末
E.深秋近冬
E
51.水饮停于肠间,属于
A.痰饮
B.悬饮
C.溢饮
D.支饮
E.水湿
A
52.七情之中,易伤肺的是
A.怒
B.忧
C.思
D.喜
E.恐
B
53.与痰饮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A.心肝脾
B.肺脾肝
C.肺脾肾
D.心肾脾
E.肝脾肺
C
59.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影响到相对的一方,导致
A.阴阳偏衰
B.阴阳亡失
C.阴阳两虚
D.阴损及阳
E.阳损及阴
C
60.正气大虚,邪气不盛,疾病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谓之
A.正虚邪恋
B.邪正相持
C.正虚邪盛
D.正盛邪衰
E.邪正相争
A
61.脾气虚损,运化无力,导致水湿内停,其病理变化多属
A.虚中夹实
B.实中夹虚
C.由实转虚
D.因虚致实
E.真虚假实
A
62.五脏之中,最易出现阳气亢逆的是
A.肝
B.心
C.肺
D.脾
E.肾
A
63.亡阳迅速导致亡阴的主要病机是
A.阳不生阴
B.阳损及阴
C.阳不摄阴
D.由阳转阴
E.重阳必阴
C
64.“阳胜则阴病”是指
A.阳热亢盛,热极生寒
B.阳热亢盛,损伤阴液
C.阳热偏盛,阴寒内生
D.阴液亏虚,阳气上逆
E.阳热亢盛,外感寒邪
B
65.肌肤甲错,眼眶晦暗,多属
A.先天不足
B.后天失养
C.脏腑精气衰败
D.内有干血
E.肾精亏损
D
66.肺病最基本的病理变化是
A.肺气虚损
B.肺阴不足
C.气阴不足
D.痰浊阻肺
E.宣降失常
E
67.阴阳互损最易发生于
A.肾
B.肝
C.肺
D.胃
E.心
A
68.与“寒从中生”病理形成密切相关的脏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E
69.逆证候性质而治的治法称为
A.正治法
B.反治法
C.从治法
D.反佐法
E.攻邪法
A
70.塞因塞用治法适用于
A.虚实夹杂
B.真实假虚
C.表实里虚
D.真虚假实
E.表虚里实
D
71.先攻后补适用于正虚邪实病变中的哪种情况
A.正尚耐攻
B.正不耐攻
C.邪不甚重
D.邪气过盛
E.正气强盛
A
72.用热远热,用寒远寒是指
A.因人制宜,慎用寒热药物
B.因地制宜,慎用寒热药物
C.因时制宜,慎用寒热药物
D.寒热夹杂,慎用寒热药物
E.虚寒不用寒药,虚热不用热药
C
76.因人制宜的原则应考虑病人的以下情况,但应除外
A.年龄
B.居处
C.生活习惯
D.性别
E.体质
B
78.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
A.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
B.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
C.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
D.肺主治节的生理功能
E.肾主藏精的生理功能
A
79.肺为“水之上源”的主要依据是
A.肺的通调水道的功能
B.肺具有布散水液的功能
C.肺具有输精于皮毛的功能
D.肺为脏腑之华盖
E.饮入于胃……上归于肺
B
80.“乙癸同源”应归属于:
A.肝和心的关系
B.肝和肺的关系
C.肝和肾的关系
D.肝和牌的关系
E.肾和牌的关系
C
81.“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基础是
A.气能生津
B.津能化气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气能行津
B
82.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是
A.《五十二产病方》
B.《神农本草经》
C.《黄帝内经》
D.《中藏经》
E.《伤寒论》
C
84.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A.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B.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C.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D.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
E.以上都不是
C
85.中医精气神学说中“神”的含义是指
A.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
B.人的精神意识
C.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
D.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E.以上都不是
A
86.中医精气神学说的“精”是指
A.先天之精
B.水谷之精
C.气、血、津、液
D.肾中所藏之精
E.以上都不是
D
87.阴阳学说较准确的说法是
A.中医的经典理论
B.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
C.对立统一的世界观
D.唯物论
E.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
E
90.以下哪种情况最易说明阴消阳长的相互转化:
A.一种能量转变成另一种能量
B.水变成冰
C.内转变为外
D.云转为雨
E.物质转化为精神
E
92.金气不足,反为木气所衰,属于
A.已所不胜,侮而乘之
B.已之所胜,轻而侮之
C.制已所胜
D.侮所不胜
E.以上都不是
B
93.“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是指
A.木乘土
B.木克土
C.土侮木
D.子病及母
E.母病及子
A
94.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甘则伤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D
95.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咸则伤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E
96.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酸则伤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C
97.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苦则伤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A
98.五味中入肝的是
A.酸
B.苦
C.甘
D.辛
E.咸
A
99.五味中入肺的是
A.酸
B.苦
C.甘
D.辛
E.咸
D
100.面色青,喜食酸味,脉见弦,可诊为
A.肺病
B.心病
C.肝病
D.脾病
E.肾病
C
101.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
A.以脑为中心的整体观
B.以经络为中心的整体观
C.以六腑为中心的整体观
D.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E.以精气神为中心的整体观
D
102.病先见持续高热,面红目赤,后突然见肢厥面白,脉微欲绝,证属
A.阳消阴长
B.阳胜则热
C.阴盛则寒
D.寒极生热
E.重阳必阴
E
103.“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属于
A.阴阳的互根
B.阴阳的对立
C.阴阳的转化
D.阴阳的消长
E.阴阳的相互制约
C
104.古人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旨在强调
A.春夏重在保养阳气
B.秋冬重在保养阴气
C.保养阳气的重要性
D.保养阴气的重要性
E.调养四时阴阳的重要性
E
105.“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是由于阴阳之间哪种关系失常
A.互根互用
B.消长平衡
C.阴阳交感
D.对立制约
E.相互转化
A
106.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是
A.扶正却邪
B.泻实补虚
C.调理阴阳
D.却除病邪
E.补益正气
C
107.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若土气不足,则
A.木乘土,金侮土
B.木乘土,水侮土
C.木侮土,水乘土
D.土乘木,水侮土
E.土乘水,木侮木
B
108.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心火不足,肾水可乘之
B.木火刑金
C.肝木乘土
D.心火过亢,可以反侮肺金
E.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
D
109.按五行生克规律,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火为土之母
B.金为木之所胜
C.水为火之所不胜
D.木为水之子
E.金为土之子
B
110.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制定的治疗法则以下哪种方法不妥
A.培土生金
B.培土制水
C.泻心火以降肝火
D.补金以生水
E.火制土
E
111.肝火犯肺,属于
A.火侮金
B.木侮金
C.火克金
D.火乘金
E.金乘木
B
112.脏象学说主要是研究
A.脏腑的生理特性
B.脏腑的病理特性
C.脏腑的组织结构
D.脏腑的功能关系
E.脏腑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
E
113.《素问·五脏别论》称为“实而不能满者”是指
A.脏腑
B.五脏
C.六腑
D.奇恒之腑
E.以上都不是
C
114.除外下列那一项,均为五脏具有的共同特点
A.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
C.可行气于腑
D.实体性器官
E.病则多虚证
A
115.六腑具有的共有特点是
A.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
B.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C.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D.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E.为实体性器官,病则多虚证
B
116.“命门之火”是指
A.肺阳
B.心阳
C.肝阳
D.肾阳
E.脾阳
D
117.“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因为
A.心主血脉
B.心主神志
C.心脉相连
D.心为阳脏
E.心肾相交
B
119.肝主疏泄的功能,最主要是关系着
A.情志活动
B.调畅气机
C.运行血液
D.消化功能
E.疏通水道
B
120.症见恶寒、发热、鼻塞、咳嗽、气喘、脉浮、其证属
A.肺气失宣
B.肺气虚弱
C.脾虚及肺
D.肺肾两虚
E.肾气不足
A
121.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
A.手厥阴经
B.足少阳经
C.足厥阴经
D.手少阴经
E.足太阴经
B
122.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E.以上都不是
D
123.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
A.木为水之子
B.水为火之所不胜
C.火为土之母
D.金为木之所胜
E.以上都不是
D
124.《素问·五脏别论》称为“满而不能实”者是指
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脏腑
E.以上都不是
A
125.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肺主通调水道
D.肺主治节
E.肺主宣发
B
126.脾统血的含义是
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
B.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
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
E.以上都不是
C
127.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
A.心阳
B.肺气
C.脾气
D.肾阳
E.肝气
D
128.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脉
B.筋
C.髓
D.骨
E.胆
B
129.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
E.湿邪
D
130.下列属于“用寒远寒”治法的是
A.阴盛慎用寒药
B.阳虚慎用寒药
C.冬季慎用寒药
D.假寒慎用寒药
E.以上都不是
C
132.主持诸气,总司人体气化的内脏是
A.脑
B.肺
C.三焦
D.脾
E.肾
C
133.下列那一项不是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A.主气、司呼吸
B.主宣发卫气
C.主通调水道
D.主动化水液
E.主治节
D
134.下列那一项不是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A.主统血
B.主藏血
C.主升清
D.主运化水谷
E.主运化水液
B
135.肝主疏泄的主要作用是
A.通调水道
B.运行血液
C.气机调畅
D.情志活动
E.津液代谢
C
136.心和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A.血液生成和精神情志活动
B.血液运行和精神情志活动
C.血液运行和气机调畅
D.血液生成和气机调畅
E.精血的相互滋生、转化
B
137.脾和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A.先天和后天的相互资生、促进
B.先天和后天的相互转化、制约
C.水液的代谢和气血的生成
D.气血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
E.水液的代谢和呼吸运动
A
138.肺和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A.血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
B.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
C.气血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
D.气血的运行和气机的调畅
E.水液的代谢和呼吸运动
B
139.心和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A.阴阳升降,相互既济
B.动静结合,互为阴阳
C.精血互生,精神互用
D.心火上炎,肾水润下
E.水升克火,生中有克
A
140.肺和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A.精液的生成和气机调畅
B.精液的生成和呼吸运动
C.水液的代谢和呼吸运动
D.水液的代谢和气机调畅
E.精气的相互资生、促进
C
141.肝和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A.血液运行和精神情志活动
B.水液的代谢和气机调畅
C.精血的相互滋生、约制
D.精血的相互滋生、转化
E.水液的代谢和呼吸运动
D
142.胃的特性之一是
A.喜润恶燥主升
B.喜燥恶湿主升
C.喜燥恶湿主降
D.喜润恶燥主降
E.以上都不是
D
143.脾有升清的功能,其“升清”是指
A.宗气的上升与输布
B.水谷精微的上升与输布
C.营气的上升与输布
D.卫气的上升与输布
E.元气的上升与输布
B
144.对全身各脏腑起着温煦生化作用的主要是
A.卫阳
B.肺气
C.心阳
D.胃气
E.肾阳
E
145.病人因生气后,觉胸胁痞满,恶心呕吐,嗳气不舒,其证属
A.肝脾不和
B.肝气犯胃
C.肝气郁结
D.胃气不降
E.脾气虚弱
B
146.症见腹部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泄泻,水肿者,常为
A.肺胃两虚
B.脾胃同病
C.肝脾不和
D.脾肾俱病
E.肾、膀胱并病
D
147.脏与脏之间主要表现为气血关系的是
A.脾与肾
B.心与肺
C.肾与肝
D.肝与肺
E.肺与肾
B
148.先见大便秘结,继发喘咳胸满,多为
A.阳明腑实
B.胃病影响脾
C.大肠病引起肺气不利
D.大小肠俱病
E.肠道津枯
C
149.奇恒之府不包括
A.筋
B.脉
C.骨
D.髓
E.女子胞
A
150.水谷之海是指
A.脾
B.胃
C.大肠
D.小肠
E.六腑
B
151.“水火之宅”是指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E
152.疾病的发生归结到一点,这就是人体
A.感受了外邪
B.阴阳失调
C.先天禀赋不足
D.正气虚衰
E.生理功能衰减
B
153.中医学概念中的“气”是
A.人体气血津液的总称
B.人体的生理功能
C.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和动力
D.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E.以上都不是
D
154.气与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A.来源与分布方面
B.先天与后天方面
C.功能与结构方面
D.生化与运行方面
E.以上都不是
D
155.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以上都不是
A
156.元气的化生来源于
A.先天之精
B.后天之精
C.水谷精微
D.脏腑之气
E.肾精
E
157.营气的生理功能是
A.调节体温
B.气化功能
C.构成血液
D.抗御病邪
E.温煦脏腑
C
158.化生血液的最基本的物质是
A.先天之精
B.津液
C.水谷精微
D.营气
E.肾精
C
159.脾胃之气属于
A.元气
B.卫气
C.营气
D.中气
E.宗气
D
160.运行于脉外而散行于全身的气是
A.元气
B.卫气
C.营气
D.宗气
E.中气
B
161.能产生天癸的物质是
A.水谷精微
B.肾精
C.冲任气血
D.命门之火
E.先天之精
B
162.五行中土的特性是
A.生发、柔和
B.阳热、上炎
C.长养、化育
D.清静、收杀
E.以上都不是
C
163.膀胱贮存和排泄小便,主要依赖于
A.肝的疏泄作用
B.肺的宣发肃降作用
C.膀胱的气化作用
D.肾的气化作用
E.以上都不是
D
164.气的上升运动太过,称为
A.气滞
B.气逆
C.气不降
D.气脱
E.气陷
B
165.分布于面颊部的经脉是
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手太阳小肠经
E.手太阴肺经
D
166.湿邪致病往往缠绵难愈,是由于
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