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证考试教育学问答题.docx
- 文档编号:12914481
- 上传时间:2023-04-22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9.20KB
教师证考试教育学问答题.docx
《教师证考试教育学问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证考试教育学问答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证考试教育学问答题
1.学校:
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
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
2.儿童个体的发展:
是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3.教育目的:
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4.德育:
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5.讲授法:
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可分为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式。
1.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样的价值:
(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
(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
(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
(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2.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1)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2)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
(3)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3.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
泰勒,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1944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即泰勒原理: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4.美育的任务
(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5.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基本层次:
(1)教育法
(2)部门教育法(3)教育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教育行政规章。
1.教师的职业素质
(1)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2分)①所教学科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②广博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2)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①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②观察儿童能力和教研能力③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④教育机智(3)职业道德素养①忠诚教育事业;②热爱学生;③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2.课程的进步和发展的内部矛盾(基本关系)
课程的进步和发展要受制于政治、经济因素和自身成长发展的特殊规律,其基本问题(关系):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2)知识与能力(3)分科与综合(4)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
1.学校文化:
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
2.美育是以培养学生审美立美的能力,从而促使他们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3.教学大纲:
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规定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
4.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是为了将教学中科学知识的传授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提出的
5.法律责任:
是指因违法行为而必须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后果
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
①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②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③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④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⑤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2.学校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要受到他所处环境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对学生施加的影响是他们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和决定性的因素
①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对学生发展有直接影响②学校的教育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③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程度如何,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3.教师的职业素质
4.教育目的的依据:
一、主观依据,人们在考虑教育目的时往往会受其哲学观念、人性假设和理性人格等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影响。
二、客观依据:
1.教育目的的确定受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2.教育目的的确定受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制约,3.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历史发展的进程,4.教育目的的确定一定要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5.如何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
1.善于向学生提出教育要求,2.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3.建设一支好的学生班干部队伍,4.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1.儿童个体发展的特点:
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应如何把握:
1.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的发展。
2.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3.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
4.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2.计算机教育的任务:
主要应当定位在应用层面上,使得每一个学生能够熟练的使用这一工具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意义:
1.计算机辅助教学将使得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成为可能。
2.个别化教学将普遍实现。
3.教师的角色将实现重要转变
1.学校文化.2.美育
3.课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的
4.班级:
依据一定的标准,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并对其进行统一内容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5学校事故:
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内,以及虽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之外,但是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中发生的,由于学校、教师的疏忽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而导致学生人身伤害的事故
1.现代教育的特征:
公共性、生产性、科学性、未来性、国际性、终身性。
2.儿童发展观的内涵
3.教师聘任制的基本特征:
1.教师聘任是教师与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法律行为,2.以平等自愿“双向选择”为依据,3.聘任双方依法签订的聘任合同具有法律效应,4.教师聘任有严格的程序
4.教师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保证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教师讲授的概念、原理、事实、观点必须是正确的,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和教学2.讲授要做到条理清楚、重点分明。
讲授的逻辑清楚,学生的理解才能够清楚3.讲究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水平直接决定着讲授法的效果,因此必须不断注重和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4.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5.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1.班主任是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2.班主任是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3.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家庭及社会的纽带
1.贯彻我国的教育目的
2.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越性:
1.班级授课制使得教学获得了巨大的效率,一位教师同时向几十个学生教学,使得教育的普及成为可能。
2.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3.由于学生是按照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水平接近,有利于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启发。
局限性:
1.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比较多地是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现成知识2.为学生提供实践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机会比较缺乏,因此不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3.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多样化,比较固定化,缺少灵活性4.强调统一性,难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5.每个学生实际上分别地对教师负责,彼此之间没有分工与合作,因此学生的互相交流和启发难以保证
1.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一是指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
二是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2.启发性原则:
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以达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教学模式:
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
4.教育:
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5.学生集体:
是社会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特殊的群体,它表现出其他群体所没有的特点,如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民主与集中的原则和制度、健康的人际交往关系
1.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途径:
1.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关心了解学生在校外活动中的表现。
2.学校应经常向校外教育机构提出建议和意见,给与具体的指导。
3.学校利用社会各种团体为儿童提供的活动条件对学生施加影响。
4.学校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组织形式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2.学校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工作:
(1).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2).在班级中开展以卫生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辅导,(3).为其他教师和家长担任顾问或间接咨询,(4).配合学校教育需要开展必要的心理测评工作,(5).协调学校和社区咨询
3.学校事故侵权行为的特征:
①学校或教师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②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是学生的人身权③必须是学校或教师基于过错而实施的行为
4.现代教育的特征
5.教育学创立的标志:
一、从对象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或教育学家们的特殊关注;二、从概念和范畴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和范畴以及概念和范畴的体系,三、从方法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四、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系统的教育学著作,五、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如何落实:
要培养合乎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特别注意人才素质的主要几个方面:
一,创造精神,具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和科学素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二,实践能力,有学以致用,解决实践中问题的能力,也包括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能力,三开放思维,改变单一的思维参照系,扩大思维的空间范围,具有高度的宽容精神、开放胸怀,敢于接纳新生事物,
此外,要认真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还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更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德、智、体、美诸育之间的关系,诸育均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相互配合、互相促进,现实或真正的教育应是一体的;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殊性对学生因材施教,在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长处的同时求得他的全面发展。
2.评价的问题和发展:
问题:
重知识轻能力,片面最求分数,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制约教学改革。
发展和改革策略:
1.从侧重一元评价到多元评价,2.从侧重总结性评价到形成性评价,3.从侧重区分性功能到发挥激励性功能
1.教育学:
以教育问题为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为目的的一门学科
2.学生的主体性是只要是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人的全面发展:
一、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二、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4.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
班主任工作是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下,为了对一个班级学生有效地进行教育管理所专门设置的教师职务
5.教育的国家化:
国家把教育纳入国家活动之中,用行政手段发展公立学校体制,用法律手段确立义务性的国民教育制度
1.怎样理解范例教学法
2.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1)一般性指导,是向家长宣传国家教育政策法规,普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提出家庭教育的一般建议和要求
(2)针对性指导,针对当前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3)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学生以及不同类型的家庭条件所进行的分别要求、分类指导(4)个别指导,针对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所做的个别深入细致的指导,帮助分析学生情况,制定教育措施,总结经验教训
3.良好的测验的标准:
实用性,可信性,有效性,难度,区分度
4.为什么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一,教学认识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
二,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间接性的认识过程。
三,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在教师领导下的认识过程。
四,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有教育性的认识过程。
5.美育的实施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艺术美育(1.在艺术美育中,应当努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理解没的本质、内容、境界,从而在实质意义上得到美的陶冶,2。
艺术美育还应当使学生理解、掌握不同艺术形式及表现方式,不同艺术体裁和风格的特点,从而提高艺术的鉴赏能力。
3让学生通过必要的训练,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或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方面的修养。
)二自然美育,通过自然美的鉴赏,使学生了解自然美的特征,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何理解能力;通过自然美的欣赏开阔视野,增加知识,陶冶性情;通过自然美的欣赏,尤其是一些人化的自然美的欣赏,增强学生热爱自然环境、热爱中国美好河山的情感。
三社会美育,社会美育具有较明显的社会性、历史性、民族性和阶级性,所以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同时,社会美具有较大的实践性,应当努力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中发现生活之美,并努力创造社会美。
社会美育还应当引导学生对于人格美的向往与追求,实现心灵美与形体美的统一。
四、教育美育,要求教育者充分创造教育活动的形式美,同时努力发掘教育活动中所有的要素作为美育的资源
1.教师的资格条件:
四个要件:
1.必须是中国公民2.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3.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教师聘任制:
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
特征:
1.教师聘任是教师与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法律行为,2.以平等自愿“双向选择”为依据,3.聘任双方依法签订的聘任合同具有法律效应,4.教师聘任有严格的程序
2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极其对教育实践的意义
1.教育目的,
2.学制:
要求打破传统的学校体系,同社会的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把学校教育机构纵横贯通,学校、社会、家庭密切配合的一体化学校教育机构网
3.智育:
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
4.课程
5.非指导性教学法:
以学生为中心,不重视技术,只重视态度,主要是移情性理解,无条件尊重和真诚
1.教育学创立的标志
2.赞科夫的教学原则体系:
1.高难度原则2.高速度原则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5.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3.我国学校的法律地位:
作为行政法律的主体,学校及其他教育机关应由行政法规定它的法律地位;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
学校具有法人资格,意味着其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承担民事责任
4.如何对教师授课质量进行评价:
①教学目标完成情况②学生的课堂参与③内容安排④教学方法⑤语言表达⑥教学原则
5.班级组织结构的构成:
职权结构,角色结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班级组织建构的原则:
1.有利于教育的原则,2.目标一致的原则,3.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1.教师具备怎样的职业素质
2.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要受到他所处环境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对学生施加的影响是他们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和决定性的因素1.他们之间是一种主从的关系,其中儿童的发展是主,学校教育只是从属于儿童发展的,并为儿童发展服务的过程2.他们之间也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儿童发展是源于人类本性是目标实现过程,而教育仅是实现发展的特殊手段
1.发现学习:
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
2.学校事故
3.德育:
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4.教育评价就是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技术来评量教育所期望的一切效果
5.学校咨询与辅导:
指学校咨询工作者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以及对有关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进行诊断矫治的过程
1.课程实施中的基本问题: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知识与能力;分科与综合;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
2.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1.班主任是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2.班主任是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3.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家庭及社会的纽带
3.劳动起源说的主要观点:
1.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
2.以制造和利用工具为标志的人类劳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3.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
4.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和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
5.教育范畴是历史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4.国家如何实施对中小学的管理与监督:
①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和颁行制度②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和使用制度③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④教师人事管理制度
5.如何理解当代儿童发展观(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1.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我国教育目的规定的意义
2.理解,评价班级授课制?
今日的改革有何举措?
改革:
(1)分层教学:
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
(2)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为主体,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机制,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组织形式。
(3)小班教学,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对于公平性、公正性的进一步要求,不仅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而且得到高质量的教育
1.教育影响:
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包括信息的内容,信息传递和反馈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2.学校管理:
是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
3.课程设计:
对于课程的各个方面做出规划和安排,涉及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等
4.教学模式:
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
5.教师申诉制度:
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及有关政府部门作出的处理不服,或对侵犯其权益的行为,依照《教师法》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1.教师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
1.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2.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3.具有为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权威和影响力,4.具有充分的自治性和自律性,有真实的专业组织对行业服务、培训及资格认证进行管理
2.不同的教育目的论及观点:
1.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从宗教的角度或从信仰出发来论述教育目的的,2.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主张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旨,教育目的应当依据社会的要求来决定,3.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强调人的本性需要、强调分人的自由发展对于反对宗教神学、反对封建专制及其影响下的旧式教育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4.教育无目的论:
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生长的能力
3.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
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拒不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4.学校咨询与辅导工作5.中小学教育评价的改革策略
1.论述学生集体放组织与培养
2.二战后出现的新的教学法:
1.发现学习:
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
2.研究---探讨法:
从具体材料引发学习经历,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鼓励学生的语言表达,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所犯错误的意义。
3.纲要信号图示教学法:
是教学有效地贯彻了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4.暗示教学法:
广泛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充分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统一,尤其是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愉快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
5.范例教学法6.非指导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不重视技术,只重视态度,主要是移情性理解,无条件尊重和真诚。
1.教育,2.儿童个体发展,4.学校咨询与辅导,5.教育评价
3.教师:
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条件,2.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的基本观点
3.如何贯彻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对教师的要求:
1.按照教学大纲的顺序教学2.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4.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1.集体通过有机的组织对其成员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教师个人起不到的作用,2.集体组织活动比教师个人对学生教育的范围大、内容丰富、方法多样灵活,学生易于接受,3.集体的教育影响是通过舆论实现的,集体舆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4.在集体中,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人人都成为教育者
5.学校的义务:
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极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5.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6.依法接受监督
1.德育的基本任务和内容
2.教学工作实施的一般过程和要求:
1.备课:
要求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过程2.上课:
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方法适当,教学过程紧凑,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
3.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作业的内容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作业目的明确;作业的分量要适当,要做到时间和难易适度;布置作业时要有明确的要求,规定完成的时间;对学生的作业要认真、及时批改。
4.课外辅导:
解答学生的各种问题,指导学生完成作业,为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补课,为成绩优秀且有余力的学生个别辅导
1.教师文化: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
2.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的
3.范例教学法:
为了培养出有真才实学的,有教养的人,必须改革教材,充实根本性、基础性和本质性的内容,使学生得以借助精选的教材,通过与范例的接触,训练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4.考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制试题、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
5.文化教育学:
反对采用赫尔巴特纯粹的概念思辨来进行,反对依靠实验教育学的数量统计来进行,而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
1.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2.教师的职业素养要求,3.我国教育目的是基本特征4.如何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5.学校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工作
1.体育的主要功能和主要任务
体育的功能:
健体功能,是指对身体机能的促进作用。
体育活动可以使呼吸肌发达,肺活量增大,同时还能增强肺器官的弹性,使个体在激烈活动时保证能量供应;体育活动可以改善和提高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体育活动还可以提高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教育功能,教育的价值功能。
体现在体育活动对德育,智育和美育的促进上。
娱乐功能是指学校体育能够使学生在劳累之后在体力和精力上得到恢复和放松
体育的主要任务:
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所谓增强体质是要使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体格,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要提高学生身体适应环境和抵御疾病的能力;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考试 教育学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