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十 区域可持续发展 考点33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docx
- 文档编号:12912899
- 上传时间:2023-04-22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48.41KB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十 区域可持续发展 考点33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docx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十 区域可持续发展 考点33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十 区域可持续发展 考点33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33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考点33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问题思考] 根据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山清水秀,森林繁茂。
19世纪后期起,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发利用强度加大(图甲),致使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
生产成本不断攀升。
到20世纪30年代初,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只及美国平均水平的45%。
材料二 1932年开始,在田纳西河管理局的统一协调和严格管理下,实施了以治理田纳西河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图乙),实现了全流域水电、火电、核电并网供电,合理利用土地,治理污染,改善水质,发展旅游业等。
到20世纪80年代,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已达到全美国的平均水平。
(1)田纳西河发源于美国___________的西坡,全长1450千米,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千米。
(2)填写下表,归纳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自然要素
地理特征
地形
上游为山地________,中游为丘陵,下游为________
气候
________________气候,降水丰沛,______和早春常发生大范围的持续降雨
河流水文
流量________且季节变化________,主汛期是12月到次年4月中旬
资源
丰富的________资源、煤炭和石油资源
(3)据材料分析可知,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时出现了哪些问题?
(4)依据材料和图乙信息,指出对田纳西河治理采取了哪些措施,并说明其效益。
(5)我国是一个多河流的国家,也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
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与开发,对我国有哪些重要的启示?
答案
(1)阿巴拉契亚山脉
(2)丘陵 冲积平原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 冬季 大 大 水能
(3)扩大种植面积、开矿乱开滥采、用木炭炼铜导致森林砍伐、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加重;高强度利用耕地导致土地退化;大量排出含SO2的废气,不仅污染大气,还会形成酸雨,污染土壤和水体,影响生物生长。
(4)修筑了(多座)水坝、(多处)船闸和港口,取得了防洪、通航条件改善、运输能力提高的效益。
实现了对全流域的统一管理和梯级开发。
(5)对我国的启示有:
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
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做到治理与开发并重。
应加大开发力度和提高流域对外开放度,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经济。
开发中注重环保,从长远规划,大力发展旅游业。
[知识归纳]
(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地理条件
环境
要素
田纳西河
流域特征
对其他环境
要素的影响
流域开发方向
地形
多山的地形,地形起伏大
陆路交通不便,发展航运
修建船闸和水库
蕴藏着丰富的水能
水能开发,建水电站
气候
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
流域内光、热、水较丰富
较早成为发达农业区
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较少
河流流量不稳定
给航运带来困难,需将修水库和建船闸相结合
降水季节变化与农作物的季节需水相矛盾
修水库蓄水,解决降水与灌溉的矛盾
水系
水系发达,支流多,水量丰富
航运发达
大部分可通航,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
水量不稳定,流量差异大
航运不便
修水库,建船闸,促航运
矿产
矿产丰富,有煤、铁、铜、锌、磷、云母等
利于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发展
成为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早期不合理开发导致环境和生态破坏
(2)流域早期开发方式与问题
流域开发早期往往以农业和矿产开采及加工业为主,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就田纳西河而言,具体表现如下图所示:
(3)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经验与借鉴
①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经验
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是河流的利用与治理,利用的是“优势条件”,治理的是“流域问题”,并且治理是开发利用的前提和保障,因此,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过程中通过修建水库实现河流梯级开发,使流域内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产业发展得到协调,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田纳西河流域作为流域综合开发的典范,其综合开发模式如下:
②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经验的借鉴
流域综合开发中可以以田纳西河为模板,借鉴以下几点:
a.以水力资源综合开发为流域开发核心。
b.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加强管理——保证流域治理与开发的长期稳定。
c.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从防洪入手,重点发展水运、水电。
d.因地制宜地选择栽培作物,由单一经营到综合发展农、林、牧、渔业。
e.加大开发力度和开放度——以便利的运输条件和廉价的电力供应,吸引大量投资。
f.重视环境保护。
考向预测
1.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2.以选择题或综合题形式考查
考向 流域开发、建设与治理措施
典例剖析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2)指出河源地区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给河流带来的环境问题,列举一项应对措施。
依据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京津冀地区逐步淘汰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3)简述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对改善大气质量的作用。
答案
(1)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于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
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聚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工河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
(2)问题:
河水污染(水质下降),径流量减少(变化大),河流含沙量增加。
应对措施:
合理规划,加强监测,立法管理,控制旅游人数,保护植被,植树种草等。
(3)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
减少污染源,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解析 第
(1)题,海河流域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发,修建水库可以调节径流季节变化,雨季蓄水防洪,减轻旱涝灾害;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开挖入海河道的目的是利于泄洪排水。
第
(2)题,因为流域内降水较少,地表水贫乏,景区建设会加剧植被破坏和水污染,导致水土流失加重,其环境治理也应针对这两个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3)题,京津冀地区淘汰的企业以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为主,故调整方向应向低耗能、低污染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深化拓展
(1)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主要从流域内的地形、气候、河流特征、资源状况、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等方面进行。
其中,河流的特征主要包括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两方面。
水系特征
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归属、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河流弯曲系数)、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关系)、流域面积等
水文特征
河流的流量、流速、水位(汛期、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情况(有无结冰期、结冰期的长短、有无凌汛)等
(2)分析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时,首先根据流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确定制约流域发展的不利因素,然后根据制约因素探索综合治理的对策。
对某河流治理的原则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①修建水利工程:
效益从防洪、发电、航运、供水、水产养殖等方面说明。
其中防洪是河流治理的主要任务,具体措施是: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措施是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措施是修建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措施是加固大堤,疏浚河道,开挖新河道。
②流域内水土保持工作:
可减少河流含沙量,提高防洪能力。
③流域内污染治理工作:
保护水质,安全供水。
如长江流域的综合治理(见下表)。
问题
整治措施
上游
地形复杂,自然灾害频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加强长江上游水源涵养林建设,封山育林育草
中游
洪灾严重
严禁围湖造田,退耕还湖,疏浚河道;继续完善荆江治理
下游
水污染严重
治理环境污染,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环境保护
跟踪训练
澜沧江—湄公河是亚洲唯一流经6国的国际性河流,被称为“东方的多瑙河”。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开发利用澜沧江—湄公河上游的水能资源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简述该流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湄公河下游平原地区是世界著名的粮仓,简述该地区水稻种植业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为了促进该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借鉴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经验,我国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山高谷深,河流落差大;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
(2)该地区人口稠密,人们喜食大米;劳动力充足;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等。
(3)加强对森林植被的保护,减少水土流失;梯级开发水能资源;整治河道,发展国际航运;积极发展旅游业;成立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不断加大开发力度,提高流域的开放度等。
解析 第
(1)题,澜沧江—湄公河上游流经地区山高谷深,河流落差大;位于较湿润地区,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所以水能资源丰富。
第
(2)题,湄公河下游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当地人们喜食大米;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等。
第(3)题,借鉴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经验,我国可加强对森林植被的保护,减少水土流失;实行梯级开发水能资源的措施;整治河道,发展国际航运;积极发展旅游业;成立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不断加大开发力度,提高流域的开放度等。
读“田纳西河流域电站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
B.上游地势起伏较大,中下游地势平坦
C.对其丰富的水能资源宜实行梯级开发
D.整个干流的落差均较大
2.利用图中资源,田纳西河流域可大力发展的工业为( )
A.冶金B.精密仪表
C.航空航天D.棉纺织
3.为提高田纳西河流域的开放程度,应( )
①创建开放、宽松的环境 ②加强对外交流与联系
③加大开发力度 ④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答案 1.C 2.A 3.A
解析 第1题,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部,位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受夏季风影响,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流域内多山,地势起伏大;对其丰富的水能资源宜实行梯级开发。
第2题,图中资源为电力资源,冶金工业为动力指向型工业,消耗电力资源多,该地适宜发展冶金工业。
第3题,创建开放、宽松的环境和加强对外交流与联系都有助于提高区域的开放程度,而加大开发力度和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与提高区域开放程度无关。
读“澳大利亚某流域及开发示意图”,完成4~5题。
4.下列有关图示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流量季节变化大B.由西南流向东北
C.河流结冰期长D.下游流量逐渐增大
5.下列对图示流域的开发或治理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A.实施东水西调,缓解流域缺水
B.发展生态农业,合理利用土地
C.合理灌溉,防止土壤盐渍化
D.实行梯级开发,大力发展航运
答案 4.A 5.D
解析 第4题,图中河流为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河,其水源主要来自上游大分水岭的大气降水,该地为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导致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河流的流向是自东北流向西南;该河位于亚热带,无结冰期;由于降水量自上游到下游逐渐减少,沿途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且有农田分布,导致河流水量逐渐减少。
第5题,从图中看出该流域的降水量除上游山地降水较多外,其他区域降水稀少,不足250mm,河流水量较小,水能资源不丰富,中下游地区尽管地形平坦,水流平稳,但水量太小,不适合发展航运。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读“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示意图”,完成6~8题。
6.荆江的“险”体现在该河段( )
A.流量大,多凌汛B.洪涝灾害频发
C.落差大,水流急D.水土流失严重
7.监测荆江险情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定位系统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D.数字地球
8.荆江河段综合整治的措施主要是( )
①建设航道,完善水运网络 ②修建水闸,梯级开发
③裁弯取直,疏浚河道 ④加固堤坝,拦截洪水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 6.B 7.C 8.D
解析 第6题,荆江河段河道曲折,素有“九曲回肠”之称,再加上汇流速度快,水量大,极易发生洪涝灾害。
第7题,遥感是在不与目标接触的情况下,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技术,主要应用于资源普查、环境灾害监测等领域。
第8题,针对荆江的“险”,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结合第6题的分析,可知选D。
下图示意松花江流域综合治理的总体部署框架。
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甲所示含义应为( )
A.美化城市环境B.防洪减灾
C.开发水力资源D.保障航运
10.水利工程建设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是( )
①扩大耕地面积 ②稳定灌溉水源 ③减少洪涝灾害
④增加土壤肥力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答案 9.B 10.C
解析 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固堤坝、治理河道、建设预警系统,其目的显然是防洪减灾。
第10题,水利工程建设可调节河流水量季节分配,从而稳定灌溉水源,减少洪涝灾害,而对耕地面积的扩大以及土壤肥力的增加作用不大。
11.“世界水电在中国,中国水电在西南,西南水电在金沙。
”长江从青海玉树到四川宜宾之间的河段被称为金沙江。
位于金沙江下游的已建和在建的4座巨型水电站,总发电量相当于两座三峡工程发电量。
下图为金沙江流域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金沙江流域的地形地势特点,并简述成因。
(2)简析图中湿地的成因。
(3)描述图中城镇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4)评价金沙江流域水电开发的条件。
答案
(1)地形地势特点:
以高大山地为主,西北高,东南低,山高谷深(起伏很大)。
成因:
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强烈挤压,地壳不断隆升,形成高原和高大山脉;河流众多,流水侵蚀切割作用强,地势起伏大。
(2)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地势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势相对低平,排水不畅;冻土发育,不利于地表水下渗。
(3)特点:
多沿河流分布(或多分布在河谷地区);东南部(或金沙江下游地区)城镇相对密集(或相对较多),西北部(或金沙江上游地区)城镇稀少。
(或答“城镇多分布于东南部,西北部城镇稀少”)
成因:
河谷地势低平,水源充足。
(4)有利条件:
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峡谷多,有利于大坝建设;流域人口较少,移民安置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对电力需求加大。
不利条件:
地质条件复杂,多断层、滑坡、泥石流等不利因素;对生态破坏较大;交通落后,水电设施建设施工困难大。
解析 第
(1)题,地形地势特征的描述应从地形类型、分布以及地势的起伏状况来进行。
其成因应从海陆位置、板块构造学说、地形以及流水侵蚀作用等角度分析。
第
(2)题,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图中湿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同时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微弱,且冻土层广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第(3)题,点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应从疏密(均匀不均匀)、方位(线上分布或面上分布)、数量等角度分析。
其成因应从影响聚落布局的因素角度分析。
第(4)题,开发条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分析。
水电开发的有利条件应从水能资源丰富、能源市场广阔等角度分析,不利条件应从特殊又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自然灾害、环境效益等角度分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十 区域可持续发展 考点33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区域 可持续发展 考点 33 流域 综合治理 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