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教师业务培训材料1.docx
- 文档编号:12910553
- 上传时间:2023-04-22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9.80KB
最新小学教师业务培训材料1.docx
《最新小学教师业务培训材料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小学教师业务培训材料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小学教师业务培训材料1
小学教师业务培训材料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寒假学习班培训材料
学习时间:
2012年 2月9日 参加人:
全体教师 主持人:
学习内容:
新课程的实施,促使教学观的转变:
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运用各种任务,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创设和谐课堂。
让学生在语言“活动”中学习,在“自主”学习中发展,在共同“合作”中增知,在“探究”实践中创新。
1、让学生在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中成长,完整地理解学习:
学习的形式有:
观察、模仿、阅读、听课(讲)、尝试、探索、诵记、训练、反思、体悟、合作交流
自主学习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学习者参与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
学习的团队;足够复杂的任务;明确的责任分工;积极承担个人责任;积极的相互支持;对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集体反思合作学习的价值:
培养合作的动机
个人责任感
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将个体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解决一个教师面对众多学生难以胜任的困境
探究学习:
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新的学习方式的特征:
主体性、开放性、问题性、实践性、互动性、多样性
2、正确理解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是就学习过程的内在品质而言的,它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的学习;合作学习相对的是个体的学习、独自的学习,是一种学习的组织形式;探究学习是就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而言的,它相对的是接受学习。
(接受学习是必要的,有价值的。
)高品质的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与学习主题都要通过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3、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提高教学效果
经验的激活、丰富与提升
认知策略与学习策略的精进
知识的建构与运用(知识的生成和活用)
情感的丰富、细腻与纯化
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改变与完善
技能的形成、巩固与熟练
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一)
一、课题研究概述
1、什么是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探索教育的客观规律的过程,也是通过认识教育规律来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
中小学课题研究必须坚持以校为本的原则,密切结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实际。
2、课题研究的特点:
系统性,有计划,多因素。
规范性,区别于纯粹的经验行为。
整体性,研究的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
规律性,尽可能合乎教育规律。
创新性,有理论和实践的新意。
3、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的关系:
中小学教师应该以常规教研活动为主要的研究形式。
常规教研活动应该做到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不必追求人人参与。
课题研究必须与常规教研活动紧密结合,不要出现“两张皮”的脱节现象。
4、课题研究的积极作用: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化)。
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办学特色的形成。
5、中小学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缺乏研究意识;
教师普遍有畏难情绪;
不知道如何下手;
形式主义严重;研究的内容与实际工作脱离。
功利主义严重。
6、课题的类型
教育科研课题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分类。
从研究的性质看,科研课题可分为理论性课题和应用性课题。
教育规律的探索、方法论的研究、有关现象的特点的揭示、某些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分析等都属于理论性课题,这类课题一般不针对某一具体教育现象,其研究成果具有较广泛的指导意义。
象“构建具有农村特色的校园文化”研究,“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研究等课题;针对教育的具体实践,为解决教育实践中某一个领域或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展开的研究,属于应用性研究。
象“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验”、“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与评价研究”等。
应用性研究的成果一般可以直接用于教育实际。
二、课题的来源
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主要来源于教育实践和理论文献两大方面,具体地说,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选择研究课题。
源于工作实际 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务与职责,应当如何提高工作的效率呢?
这里就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
例如,语文、外语教师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数学教师研究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化学教师研究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学校教育管理人员研究如何对学校发展进行科学规划与管理等等。
从本职工作中去寻找课题,加以研究。
源于工作困难 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工作中也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有的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有较大的意义。
例如,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评价老师的工作,如何鉴定学生的学习能力等问题,就是已经摆在我们面前至今没有科学答案的问题,作为学校管理者,作为教师如何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源于教育改革 在教育改革与教育事业发展中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就形成许多研究课题。
例如,关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关于构建新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关于校长负责制改革的研究等等。
这些课题的研究,既能向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也有利于微观教育问题的解决。
源于经验总结 很多教育工作者从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宝贵的教育经验。
但往往又是零碎的、不自觉的,也未经科学检验。
因此,这些经验往往个人用于自己的工作中,没有推广应用。
若运用经验总结法或实验法予以科学检验与总结,并给以理论的抽象与概括,就成了科研成果。
例如“单元教学法”、“边讲边实验教学法”等等,都是通过这些途径得来的。
源于教育现象 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若能对某些教育现象悉心思考,深入调查,也会从中发现和形成颇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例如,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十分突出,如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班主任、教师十分困惑的问题。
“留守儿童”是一个普遍现象,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结合平时的德育工作、教学工作加强他们的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完全可以作为课题加以研究。
源于课题指南 上级科研部门每个五年计划均有课题研究指南推出,我们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择一些课题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
此外,作为基层学校,我们不具备特别的研究能力,不能承担一些大型的项目研究,但可以申请子课题。
学习内容:
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二)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任何科学研究除了要应用哲学方法和一般科学方法之外,都还要有具体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
这里介绍几种课题研究的方法。
调查法 即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搜集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的有关材料,以此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方法。
基本步骤为:
选择课题→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方法→制定调查方案→开展调查→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文献法 文献研究法就是对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而找出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
文献包括图书杂志、电子资源、档案文件、会议资料等。
基本步骤为:
确立课题→搜集文献→阅读文献、做好摘记→分析文献→得出结论、提炼观点。
实验法 借鉴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在教育实践中采取的“假设—求证”活动。
基本步骤为:
提出研究假设→选择实验对象→进行前测→开始实验→进行后测→对检测结果统计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案例法 以具体的事例、题例、课例为研究对象,在了解、认识、分析的基础上,寻找出一些更为积极的教育方法的过程。
基本步骤为:
确立案例→呈现案例发生的过程→分析和诊断案例→归纳结论、得出启示。
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由社会情境(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强对实践活动及其所依赖的背景的理解而进行的反思研究。
步骤:
计划→行动→观察→反思。
行动研究可以理解为,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或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
做到“没有无行动的研究,也没有无研究的行动”。
叙事研究法 所谓叙事研究就是抓住人类经验的故事性特征进行研究,并用故事的形式呈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式。
其基本步骤为:
确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对象→进行观察访谈(记述事件)→整理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教学反思)。
叙事研究可以使教师看到平时司空见惯的事情的意义,通过对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怎样对待这个问题和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叙述,达到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并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的目的。
必须注意,在教育科研中,仅用单一的方法进行研究难以得出科学研究结果,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点与局限性。
采用单一的方法,往往只能获取部分信息,而遗漏许多其它有用信息,难以做出全面准确的结论。
因此提倡使用综合的方法,或几种方法并用,或以一种方法为主,其它方法为辅进行研究。
例如进行某项调查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以得到大量数据,但也要辅之以访谈调查,以使结论更加可靠,材料更加丰富。
四、课题研究过程
落实好研究过程是课题能否成功的关键。
课题组的自我管理是研究过程落实的关键。
1、制定好年度研究计划。
每年研究的重点是什么、将开展几次研讨活动、将形成什么样的研究成果、下一步该怎样做。
等等。
年度计划可以简单,不必像研究方案那样复杂。
年底对照计划,看看研究工作进展得怎样?
每个成员应该有一个个人的研究计划,也可以简单些。
2、寻找课题研究的重点
课题的重点和关键问题是什么?
将重点和关键问题分解,从而降低研究的难度。
课题组能够完成的工作有哪些?
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完成研究重点?
3、结合日常工作开展研讨活动。
课堂教学的观摩与研讨活动:
如教研组的听课与评课,参与市级学科教学竞赛等。
教育理论与政策的学习活动:
如专题学习本课题的某一理论依据、课程标准的学习、优秀教学方法的学习、电子课例的观摩与学习等。
开展课题组内的专题研讨。
可由每个成员设计一次专题研讨活动,定好主题、形式,并负责全程组织。
组织论文写作。
要是论文写作真正成为一种研究活动,而不能只是完成任务式的抄袭、拼凑。
组织成果交流。
如:
相互修改论文和教案;组织校本成果汇报课;组织校内课题之间的成果展示(教科室的工作)。
与校外专家同行一起开展交流和研讨。
发挥专家印领和同伴互助的作用。
4、做好年度小结,邀请专家进行阶段论证。
5、注意积累研究资料。
会议资料、教案资料、课例(案例)资料、论文资料、学习与培训资料、研究数据等。
课题组要建立课题档案。
6、外出学习与交流。
要联系自己研究的课题去交流,向同行请教。
7、经常发表成果。
杂志发表、学术活动评选、网络发表等
五、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
组织实施课题研究是落实研究计划、执行实施方案的中心环节,是获取第一手材料的基础,是理论和实践的接点。
在这个环节中,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组织开题报告会
当课题批准立项后,课题负责人要召集课题组成员(也可根据需要邀请有关专家、学校领导和其他老师参加),召开开题报告会,由课题负责人作开题报告,让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任务。
从某种意义上讲,开题报告会就是课题研究的动员会,标志着课题研究工作的正式启动。
(2)理论、技术培训
教育科研工作必须用一定的理论知识作支撑,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理论学习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步骤,理解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控制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同时,相应的研究技术也是完成研究任务的基本保证。
例如,“新课程教育的测量与评价研究”这一课题,研究者必须具备教育理论知识、测量学知识、统计学知识,必须掌握诸如数据处理、样本分析等科研方法和技术手段。
(3)召开例常会议
课题研究是建立在个人研究基础之上的集体研究,因此,应当象集体备课一样,通过例常会议交流研究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反映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出新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也通过例常会议收集整理一些原始资料数据、推介一些课题研究策略。
(4)做好阶段总结
大部分课题研究是分阶段进行的,且每一个阶段都有研究的侧重点。
按照课题研究管理的有关规定,每一个阶段或每一个年度都要求有阶段或年度总结,以起到总结经验和教训、明确下一阶段工作重点的作用。
首先,实验教师要做好个人阶段总结。
研究进行了一个阶段或一年后,要求研究人员和实验教师认真回顾前段的研究工作,把个人在研究过程中的收获、体会、经验、疑惑及个人成长等都如实呈现出来;其次,课题组要认真做好阶段总结。
要在全体实验教师和研究人员认真回顾、反思前段工作的基础上,对照实施方案既定的目标,共同总结本阶段或本年度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总结和提炼在理论与实践探索中的教育教学经验,认真解剖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对策,明确下一阶段的研究任务。
第三,整理阶段成果。
根据研究课题的类型,把相应的案例、报告、论文等集结起来,充实课题档案,为形成最终科研成果和结题验收作准备。
学习内容:
如何进行课题研究(三)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在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中,还要设计好研究成果的形式,即最后的研究结论、研究成果用什么形式来表现。
研究报告和论文是教育课题研究成果最主要的两种表现形式,还可以将研究成果写成专著、教材、手册等。
比较小的课题写成最终成果形式即可,比较大的课题,除了要有最终成果形式,还应该有阶段成果形式,最后将阶段成果综合成最终成果。
或者将比较大的课题分解为若干子课题,分别有各子课题的成果形式和总课题的成果形式。
在研究计划中设计出成果形式,从研究者角度来说,可以明确将来用什么形式表现研究成果,以便从开始就有目标地根据分工,积累材料,为结题作准备。
(1)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类型
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研究的任务不同,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也不一样。
一般说来,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形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教育科研报告,另一类是教育论文。
根据教育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的不同,教育科研报告也有不同的种类,它包括实证性研究的报告和文献性研究的报告。
实证性研究报告是用实证性方法进行研究、描述研究结果或进展的报告,如对某个教育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写成的调查报告、对某种教育现象进行科学实验后写成的实验报告、对某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以后写成的经验总结报告等,这类报告都是以直接研究所得到的材料为基础,对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加以分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指出存在的问题,得出相应的结论。
文献性研究的报告即用文献法进行研究的报告,如教育研究中的文献考证的报告,这类研究报告以对文献的分析、比较、综合为主要内容,并展示文献的考证过程,说明文献的来源与可靠程度。
教育科研论文是教育科研工作者对某些教育现象、教育问题进行比较系统、专门的研究和探讨,提出新观点,得出新结论,或站在新的角度做出新的解释和论证的一种理论性文章。
应该指出,科研报告和论文在内容要求和表述形式上是有区别的。
一般说来,论文比较简洁精炼,它仅仅突出表达一项研究、工作中最主要、最精彩和具有创造性的内容。
科研报告则不限于新的或创造性的内容,整个研究工作的重要过程、方法和环节都可以包括进去。
论文的内容中包含着较多的推理成分,而科研报告则要凭数据和事实说话。
当然,科研报告与论文之间并不存在截然的界线,就它们的性质和作用而言,都是科研工作结果的记录和总结。
可以说,以理论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理论性研究报告,如有创见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等,本身也算是论文。
(2)教育科研报告及论文的撰写方法
教育调查报告 教育调查报告是对某种教育现象调查后,经过整理分析写成的文字材料。
调查报告的表述一般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题目 一般通过凝炼、确切、鲜明的文字概括全篇内容,点明被调查范围。
引言 简明扼要地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交待调查的方法,报告主要调查的内容,使读者对调查报告获得总体认识;或提出社会、师生所关注和迫切需要调查了解的问题,以引起关注。
正文 这是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
这部分要把调查获得的大量材料,经过分析整理,归纳成若干项目加以叙述,做到数据确凿、事例典型、材料可靠、观点鲜明。
为了增加形象性,使人一目了然,对一些数据尽可能用图表表示出来。
讨论或建议 依据正文的科学分析,可以对结果作理论上的进一步阐述,深入地讨论一些问题,亮出自己的观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结论 通过逻辑推理,归纳出结论。
即简单交待调查研究了什么问题,获得了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以上几个部分,写时可以灵活安排,适当合并,无需面面俱到。
教育实验报告 教育实验报告是教育实验之后,对教育实验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客观、概括地反映的书面材料,实验报告的基本结构是。
题目 以简炼、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出教育实验的对象、领域、方法和问题。
引言 简明扼要地说明实验课题的来源、背景,实验进展情况,实验对象和规模等,表明解决该课题的实际意义。
实验方法 这是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
目的是使人了解研究结果是在什么条件和情况下、通过什么方法、根据什么事实得来的,从而判断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并可依此进行重复验证。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中最重要的是提出数据和典型事例。
数据要严格核实,要注意图表的正确格式。
典型事例要能使人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使实验更有说服力。
结论 它是对整个实验的一个总结。
下结论必须慎重,语言要准确、简明,推理要严密而有逻辑性。
分析与讨论 即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来分析和讨论与实验结果有关的问题。
教育论文 教育论文是讨论或研究教育问题的文章。
其基本结构是:
题名(标题) 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要求准确恰当、简明扼要、醒目规范,便于检索。
署名 署名表示论文作者声明对论文拥有著作权、愿意文责自负,同时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
署名包括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
工作单位应写全称并包括所在城市名称及邮政编码。
摘要 摘要(或英文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
主要内容包括该项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
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萃取出的、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条目的单词、词组或术语,一般列出3-8个。
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是用论据经过论证证明论点而表述结论的核心部分。
大体包括理论分析、研究方法、结果分析及讨论等部分。
写作时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层次分明、合乎逻辑。
参考文献 在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未列出参考文献表。
著录格式一般为:
标引项顺序号 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
七、申请结题
课题研究工作完成后,申请课题主管部门进行结题鉴定。
其主要工作程序为:
送交鉴定结题材料 包括课题科研报告、工作报告、结题鉴定申请书、经费使用情况报告、成果材料论文、论著、案例集、学生作品集、获奖证明以及相关音像制品等。
专家鉴定 成果鉴定、结题验收一般由主管单位组织同行专家到课题单位进行会议鉴定,经过相应的鉴定程序,提出修改意见,写出课题的结题或鉴定结论,填写评审书、颁发成果鉴定证书和结题证书。
公布结题 课题鉴定结题后,课题经修改研究报告和成果公报,通过网络或其他媒体发布公报,并着手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学习内容:
如何进行集体备课
(一)
一、什么是集体备课
1、概念:
集体备课是指教师以教师团队为纽带,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设计出既凸显教学共性与个性特色,又达到资源共享的生态教育理念的文案。
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同年级或不同年级(班数较少的学校)同学科老师坐下来,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研究,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想学生之所想,疑学生之所疑,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惑的一种校本教研活动。
2、集体备课的好处
①有利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做到知识共享;
②有利于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③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④有利于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⑤有利于资料共享,提高教学质量;
⑥有利于增进老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培植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
⑦有利于开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推广学校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老师的成长周期,节减学校培训经费。
二、如何开展集体备课:
(一)确定集体备课的组织形式及参加人员
(二)集体备课的实施原则——四定、七备、六统一
1、“四定”:
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2、“七备”:
备思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备教学手段、备教学过程。
3、“六统一”:
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每一节课授课的共性内容;统一作业(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作业难度分三个层次);统一单元检测试题。
(三)集体备课的操作程序和基本流程:
基本程序:
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课后交流、反思。
基本流程:
确立课题 —— 组内讨论 —— 确定主备(讲)人(形成初案)—— 集体研讨(形成共案 —— 个性化设计(形成个案)—— 教学实践(跟踪) —— 课后交流、反思 —— 二次—— 资料保存
(四)、个人初备:
基本要求 :
脑中有纲(标)、腹中有书 、目中有人 、心中有法 、胸中有案 。
具体要求:
1、备思想:
2、备教材:
“八点备课法”——重点、难点、弱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和盲点。
(1)依据“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的思路,准确备出单元、章节的重、难点以及解决重点的方法,突破难点的手段。
(2)、深入研究教材,创新教学手段。
(3)、备出教参上没有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财富(来于教参,又高于教参)。
(4)、备出章节之间知识的过渡、衔接、拓展和深化。
(5)、备问题的预设及设计意图
3、备学生:
充分了解学情,备出不同层次及不同要求。
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以学生为出发点,备出切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案。
4、备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
5、备学法:
预习法、指导法、设疑法等,对学生要进行学法指导。
6、备教学手段:
要详细列出教学手段,包括课前准备,课后巩固等。
7、备教学过程:
(1)、引入
(2)、教学环节 (3)、问题的预设与生成的处理预案
(4)、总结 (5)、板书设计 (6)、练习设计(课堂和课后)
学习时间:
参加人:
主持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小学教师 业务培训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