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复习题新版浙教版.docx
- 文档编号:12904684
- 上传时间:2023-04-22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74.81KB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复习题新版浙教版.docx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复习题新版浙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复习题新版浙教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复习题新版浙教版
第一章复习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1题;共22分)
1、(2013·宁波)现有铁、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等五种物质,存在着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或转化关系(图中“一”表示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
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A、丙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B、丁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C、乙必须通过置换反应转化为铁D、甲和丁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2、(2014·绍兴)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和方法
A
NaNO3
Na2CO3
滴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B
KCl
K2SO4
滴入适量Ba(NO3)2溶液、过滤
C
CO
CO2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D
H2
HCl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3、(2014·绍兴)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在一定量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B、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C、常温下,向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D、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4、(2013·宁波)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图甲表示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气体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B、图乙表示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的O2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C、图丙表示往锌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产生的H2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D、图丁表示往稀盐酸和CuCl2混合液中滴人NaOH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m2与NaOH溶液质量m1的关系
5、(2014·宁波)物质X、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X+2NaOH=2Y+Cu(OH)2↓,则( )
A、X一定是Cu(NO3)2 B、X的式量比Y大C、Y中阴离子的化合价为-2 D、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6、(2012·宁波)为提纯下列物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氯化钠固体(碳酸钠)
稀盐酸
蒸发结晶
B
氯化铜溶液(氯化锌)
金属铜
过滤
C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洗气
D
二氧化锰粉末(碳粉)
水
过滤
7、(2014·丽水)小科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滴入适量经过稀释的硫酸溶液。
该实验过程的操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 )
A、甲中试剂瓶标签正对手心,是为了防止手被腐蚀B、乙中将滴管伸入试管内,是为了防止试剂滴落到试管外C、丁中试剂瓶盖倒放在桌面上,主要是为了避免瓶中试剂受污染D、戊中将水缓缓倒入浓硫酸并搅拌,是为了防止局部过热引起酸液飞溅
8、(2013·台州)下列关于科学实验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B、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C、某溶液用pH试纸测试,试纸变蓝色(pH约为10),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D、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可以断定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9、(2013·湖州)图像能直观地反映某些科学规律。
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10、(2016•宁波)如图是一瓶饮用天然水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饮用天然水是纯净物B、该饮用天然水一定呈碱性
C、该饮用天然水含有钙、镁、钾、钠等金属单质D、100ml该饮用天然水中至少含偏硅酸180μg
11、(2016•绍兴)下列利用空气某成分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B、氮气可以制造化肥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
二、探究题(共5题;共12分)
12、(2013·金华)工业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中常含有杂质碳酸钠。
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
【原理思路】利用Na2CO3与稀H2SO4反应产生CO2,通过CO2质量的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样品纯度。
(1)【实验方案】小科同学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
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2)【交流讨论】小明认为图甲实验方案的设计有缺陷,若按该方案进行测定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
你认为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________(填序号)。
①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 ②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
③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 ④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
(3)【方案改进】为减少误差,使CO2质量的测定更准确,该小组同学根据以上讨论,对图甲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
图乙B装置中样品在与稀硫酸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通过量的空气,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控制方法是________。
(4)【数据分析】若撤去图乙中的C装置,则测得工业烧碱的纯度将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5)【拓展提高】已知Na2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先生成NaHCO3,当Na2CO3全部转化为NaHCO3后,生成的NaHCO3能继续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O2。
现向样品中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后产生无色气体并得到X溶液。
请分析推断反应后所得X溶液的溶质,其所有的可能组成________ 。
13、(2014·湖州)为增加拉面的韧性,制作过程中添加了用蓬草烧制而成的草灰,即蓬灰。
蓬灰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
科学兴趣小组猜想蓬灰的主要成分可能是K2CO3,小组成员分甲、乙两组进行部分探究。
(1)实验过程中的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 。
你认为________ (选“甲”或“乙”)组实验方法比较理想。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取5毫升试剂于A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②
另取5毫升试剂于B试管中,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
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14、(2013·湖州)实验室有瓶标签残缺(如图)的试剂,实孩员告诉小明,这瓶试剂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
为确定试剂成分,小明进行如下实验:
(1)根据步骤①现象,小明得出了该试剂可能为氯化钠溶液或硫酸钠溶液。
小明作出该判断的依据是步骤①的实验现象是“无色酚酞试液________ ”。
(2)由步骤②可确定该试剂为________ 溶液。
15、(2016•丽水)透过现象看本质是科学课堂的精髓,借助科学实验现象如溶液颜色变化、沉淀的生产或沉淀、气体逸出等,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1)稀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可以直接观察现象来确认.如图甲,实验中________的现象出现,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铜能发生化学反应;
(2)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可借助酸碱指示剂使反应现象外显可见.如图乙,通过观察________现象,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向.本实验选用无色酚酞试液比选用紫色石蕊试液更合适的原因是________
16、(2016•金华)某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碳酸钡、氯化钡中的几种物质,为了鉴定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拓展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可如下探究实验:
Ⅰ.称取15克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白色沉淀4.3克和无色溶液.Ⅱ.Ⅰ中所得4.3克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产生,测得剩余沉淀质量为2.33克.Ⅲ.把Ⅰ中所得滤液分成两份,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既没有产生气泡,也没有产生沉淀,第二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镁溶液,没有产生沉淀.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第Ⅲ步实现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离子是________.
(2)写出黑白色固体的所有可能组成________.
3、综合题(共1题;共6分)
17、(2014·义乌)科学小组的同学对模拟湿法炼铜实验中得到的铁、铜固体混合物进行含量测定。
称取10克固体混合物置于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溶液,记录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
(1)10克固体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 ________ 克。
(2)所用稀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四、填空题(共6题;共16分)
18、(2015•湖州)现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
盐酸、氯化钠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
(1)往三种无色溶液中加入某种指示剂即可区别它们,该指示剂可选用________。
(2)装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口常出现白膜,白膜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上述溶液中,属于盐溶液的是________ 。
19、(2015•湖州)小明同学学习了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后知道:
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能产生明显的现象。
于是小明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
________?
小明同学联想到再做“固体碘溶解在酒精中”的实验时,酒精作为溶剂,能溶解固体碘.酒精能否溶解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呢?
小明查阅资料并通过实验获知:
氢氧化钠不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但能溶解在酒精中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
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化学性质相似。
碳酸钠不与酒精反应也不溶于酒精。
至此,小明同学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有了清晰的解决方案。
(1)小明同学的解决方案是________ 。
(3)写出解决方案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
20、(2015•衢州)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镁条和盐酸反应实验时发现,试管外壁很烫,试管口出现白雾,白雾是什么呢?
Ⅰ.同学们作出猜想猜想一:
是小水滴.因为盐酸溶液中的水受热会汽化上升,在试管口________ 成小水滴(填物态变化名称)。
猜想二:
是盐酸小液滴.因为浓盐酸具有________ 性,可能实验中使用的盐酸浓度过高,试管口就会形成盐酸小液滴。
同学们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内有正在反应的镁条和盐酸的试管口,试纸变红,证明猜想二是合理的。
Ⅱ.小柯提出质疑为什么刚才打开盛放实验所用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没有白雾,却在反应过程中出现白雾?
小柯联系反应时试管外壁很烫,于是想到:
白雾的形成可能与温度有关.他用试管取少量盐酸,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不变红;然后________ (填操作),试纸变红。
得出结论:
这种盐酸浓度并不高,是镁和盐酸反应放热促使盐酸形成白雾。
21、(2015•舟山)对知识的及时整理与归纳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在学习了硫酸的化学性质后,初步归纳出稀硫酸与其他物质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间发生的反应,五个圈中的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
(1)已知X是金属单质,则X可以是________ .(填一种即可)
(2)请写出稀硫酸与Y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
22、(2015•绍兴)酒精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能使细菌的蛋白质脱水、凝固、变性,这种变化属于________ 变化,要配置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75%的消毒酒精,溶解时要用________ 搅拌.
23、(2015•福建)有CO2、N2、O2三种气体,能让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的是________ .小柯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他可能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 7(选填“<”、“=”或“>”).
五、解答题(共7题;共35分)
24、(2015•杭州)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硫酸钾、氢氧化钾、碳酸钙、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Ⅰ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白色沉淀Ⅱ的化学式。
(3)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的物质。
25、(2015•金华)实验室有一久置的生石灰样品,科学小组同学利用该样品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称取0.75克样品,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得滤液A和0.1克沉淀B。
②将滤液A等分成2份,一份先加少量酚酞试液再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得混合物C,另一份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得混合物D。
③将混合物C、D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发先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过滤,得滤液E和1g滤渣。
④向滤液E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则滤液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2)根据实验现象及数据判断,原样品的成分是。
26、(2015•宁波)通过钝化的方式使锌制品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可有效防止锌的腐蚀。
某锌制品的钝化液含有硝酸银、硝酸铜、重铬酸等,其中重铬酸是一种可溶性的酸。
(1)该钝化液pH7(填“>”、“<”或“=”)。
(2)重铬酸(H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
(3)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含有金属单质的细微颗粒,该颗粒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27、如图表示NaCl、Na2CO3、AgNO3、BaCl2、HCl五种溶液之间的部分反应关系,线条相连的溶液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1)图中还缺少一条连线,此线应连在 两溶液之间(填字母)。
(2)E是溶液。
(3)A和B反应有气体生成,则C是 溶液。
28、(2015•台州)如图为酸碱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A、B、C、D是四种常见的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请你据图回答。
(1)A、B、C三种物质中,能用来鉴别稀硫酸与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 。
(2)能同时实现反应①和②的物质可以是 ,反应①的实验现象为 。
29、(2015•温州)运用酸、碱、盐的性质可以解决工业生产中的许多问题。
(1)工业上常选用 来除去铁锈。
(写一种具体物质)
(2)某工厂向含有AgNO3、Cu(NO3)2的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Zn)以回收金属,充分反应后,得到的金属组成可能由哪几种情况?
。
30、(2016•衢州)在科学拓展性课程学习中,小柯做了如下实验:
先在水槽里的支架上放两个小烧杯,一个盛有较多正在萌发的种子,另一个装有适量的NaOH溶液,再往水槽内注入一定量的水,最后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两个小烧杯(如图),持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大烧杯内的水面上升,水槽的水面下降,为什么杯外的水会进入杯内呢?
请分析实验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浙教版九上第一章复习测试题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答案】A【考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性质及用途,物质的推断【解析】
【分析】首先根据所给的物质的性质结合反应间的转化关系,找到题中的题眼进行推断解题,硫酸会和其余的四种物质反应,可以知道丁就是硫酸,然后根据其他物质的性质进行验证推导。
要发现题眼,要先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是否会反应,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
铁
氧化铁
硫酸
氢氧化钙
碳酸钠
铁
不会反应
不会反应
会反应
不会反应
不会反应
氧化铁
不会反应
不会反应
会反应
不会反应
不会反应
硫酸
会反应
会反应
不会反应
会反应
会反应
氢氧化钙
不会反应
不会反应
不会反应
不会反应
会反应
碳酸钠
不会反应
不会反应
不会反应
会反应
不会反应
【解答】A、根据上面可以看出,碳酸钠会和两种物质反应,而碳酸钠和氢氧化钙都会和两种物质反应,所以甲和丙要从碳酸钠和氢氧化钙中选,丙可能是碳酸钠溶液,故A正确;B、根据上表可以看出,会与四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只有硫酸,可知丁一定是硫酸,故B错;C、只有氧化铁会转化成铁,但是不一定都是置换反应,比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就不是置换反应,故C错;D、中和反应必须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丁是硫酸,属于酸,但是甲可能是氢氧化钙,也可能是碳酸钠,所以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故D错。
故选A。
2、
【答案】D【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性质及用途,物质除杂或净化【解析】【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A.盐酸与杂质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引入新杂质,选项错误; B.硝酸钡与杂质硫酸钾反应生成硝酸钠新杂质,选项错误; C.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得不到一氧化碳,并且不能除去二氧化碳,选项错误; D.杂质氯化氢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先通过NaOH溶液能除去氯化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再通过浓硫酸能除去水得到纯净的氢气,选项正确;故选D
3、
【答案】A【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pH值的变化【解析】【分析】:
坐标曲线类试题,一般先要观察横纵坐标所表示的量,然后观察曲线的特点,包括起点、转折点、终点和变化趋势。
【解答】:
A.起点位置不正确,再加入铁粉质量为“0”时,溶液中不可能有三种溶质,另外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铁的活动性比银强比锌弱,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不能与硝酸锌反应,故在加入足量铁时,硝酸银完全反应,溶质为硝酸锌和硝酸亚铁两种;故图像错误。
B.开始加盐酸时,盐酸不足完全反应时,氯化氢的质量相等,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也相等,开始一段直线重合;加入的盐酸逐渐增多时,金属完全反应,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等质量的金属完全反应铁比锌生成的氢气多;当金属完全反应后,再加入盐酸,反应不再继续,氢气不再增多,图像是一段水平线;选项图像正确。
C.开始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一定量,加入硝酸钾晶体会逐渐溶解,溶液质量增加,达到饱和后不再溶解,溶液质量不再增加,选项图像正确; D.开始时,溶液是稀盐酸,pH小于7,逐渐加入NaOH溶液(pH大于7),溶液pH逐渐增大,当恰好反应时溶液pH=7,当氢氧化钠过量时pH大于7,选项图像正确。
4、
【答案】D【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解析】【分析】A、根据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关系分析;B、根据双氧水放出氧气的质量与有无催化剂无关分析;C、根据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和时间的之间的关系分析;D、往稀盐酸和CuCl2混合液中滴入NaOH溶液,首先稀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当稀盐酸反应完,CuCl2再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解答】A、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
8,故A错误;B、双氧水放出氧气的质量与有无催化剂无关,生成的氧气的质量相等,故B错误;C、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故C错误;D、向含有盐酸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开始没有沉淀生成,因为如果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也会被盐酸溶解.当盐酸完全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开始生成沉淀,当氯化铜完全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不再生成沉淀,故D正确。
故选D。
5、
【答案】B【考点】碱的化学性质,物质的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识别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解析】【分析】A.根据X+2NaOH=2Y+Cu(OH)2↓可知,X应是可溶性铜盐,而可溶性铜盐有氯化铜、硝酸铜或硫酸铜等,可以据此判断。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解答。
C.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关系进行解答。
D.根据组成元素进行解答。
【解答】A.X可能是硝酸铜,也可能是氯化铜,都符合这个关系式,A选项说法不正确;B.2NaOH的式量总和是80,Cu(OH)2的式量是98,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2Y=18,X的式量比Y大,B选项说法正确;C.因为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已经决定了各物质之间的粒子个数比,即1:
2:
2:
1,Na为+1价,所以生成的钠盐的阴离子应该是-1价,C选项说法不正确;D.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之间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而非置换反应,D选项说法也不正确。
故选项B符合题意。
6、
【答案】A【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性质及用途,物质除杂或净化【解析】【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A、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气体,再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即可,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选项所采取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
B、铜的活动性比锌弱,铜和氯化锌溶液不反应,不能用铜除去氯化锌,故选项所采取的除杂试剂错误。
C、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选用氢氧化钠溶液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除杂试剂错误。
D、二氧化锰粉末和碳粉均难溶于水,不能采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选项所采取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错误。
故选:
A。
7、
【答案】C【考点】盐的性质及用途,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常见实验操作【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液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A、从甲中试剂瓶标签正对手心,是为了防止药液流下时腐蚀标签去分析解答;B、从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不应伸到试管内,应竖直、悬空正放,去分析解答;C、从丁中试剂瓶盖倒放在桌面上,主要是为了防止盖上瓶塞时使瓶中试剂受污染;D、从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去分析解答。
【解答】A、甲中试剂瓶标签正对手心,是为了防止药液流下时腐蚀标签,故A错误; B、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不应伸到试管内,应竖直、悬空正放,故B错误; C、丁中试剂瓶盖倒放在桌面上,主要是为了防止盖上瓶塞时使瓶中试剂受污染,故C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里,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水会浮在浓硫酸的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量能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是非常危险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
C
8、
【答案】C【考点】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解析】【分析】A、根据碳酸盐、金属或碳酸氢盐加入稀盐酸都有可能生成气体分析;B、依据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有可能是硫酸钡也有可能是氯化银的知识解答;C、依据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分析;D、根据酸不能使酚酞变色分析。
【解答】A、由于碳酸盐、金属或碳酸氢盐加入稀盐酸都有可能生成气体,所以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 B、由于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有可能是硫酸钡也有可能是氯化银,所以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C、由于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科学 上册 物质 及其 变化 复习题 新版 浙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