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
- 文档编号:12898781
- 上传时间:2023-04-22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30.68KB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课题:
15、说勤奋
单位:
西河小学
备课人:
耿莉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初步感知议论文的作用及写作方法。
4、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
1、初步感知议论文的作用及写作方法。
2、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
“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前置性学习提纲: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
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语。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滚瓜烂熟、毫不气馁
4、你还有哪些不懂的词语写下来并查明意思。
5、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这句名言的理解。
6、司马光这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什么他的汗水和心血表现在哪些方面
7、童第周这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什么他的汗水和心血表现在哪些方面
8、举出几个通过勤奋成功的例子。
(名人实例或身边的例子都可以)
9、搜集“勤奋”、“成功”方面的至少三句名言写在读书笔记上。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前三分钟学生展示《资治通鉴》相关资料和图片
一、回顾开篇,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15课《说勤奋》,思考:
1、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讲了一个什么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学生回答并板书)
2、出示: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鲜花”指什么(成就)作者用鲜花来比喻所取得的成就,表达了对成功者的赞美。
二、小组合作交流
教师出示要交流的问题:
作者如何举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你从哪些词句中能感受到司马光和童第周的勤奋,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全班交流
1|、哪些地方说明司马光勤奋,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主要抓住以下文字进行汇报:
(1)小时侯,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2)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
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
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着名的史学巨着《资治通鉴》。
(引导学生出示《资治通鉴》的资料)
2、交流:
哪些地方说明童第周很勤奋,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1)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
每天天
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
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
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
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抓重点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
出示青蛙卵图片和剥离手术的资料,让同学想象他是怎么勤奋的,练习说话。
3、思考:
既然两个事例都是讲勤奋的,那么只举司马光的例子行不行,为什么(学生各自思考汇报交流)
由此可见,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
正如着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四、课外延伸,拓展阅读
1、说一说课外搜集的古今中外有关勤奋而成功的例子。
(学生汇报)
2、交流与勤奋有关的名人名言。
(学生自由发言)
3、仿照着这些名言结合自己的学习感受也写一句自己的“名言”。
五、布置作业
以“说_______”为题作文
板书:
(可由学生完成)说勤奋
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古:
司马光(天资聪明) 编成《资治通鉴》
今:
童第周(基础较差)完成蛙卵剥离手术
提出观点——举例说明——总结观点
教学反思:
课题:
16、李时珍夜宿古寺
单位:
西河小学
备课人:
陈秀鹏
教材简析:
《李时珍夜宿古寺》是一片通过记事来写人的记叙文。
课文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纲目》住破庙、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对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进行品析赏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技能目标:
让学生学会运用一定的阅读方法学习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李时珍为编写好《本草纲目》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不怕吃苦的可敬精神。
重点:
能采用自创的阅读方法自学课文,对句子进行的品析赏读。
难点:
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纲目》而不怕吃苦的可敬精神。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预习布置学生查阅李时珍和《本草纲目》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在前一课《说勤奋》学习中,我们认识两位可敬的人(生答)。
从他们身上,我们认识到: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学生接应背:
他们用汗水与心血浇灌出来的)。
今天,我们学习16课,又将认识一个人,他是——板书:
李时珍。
课前预习,对他有什么了解呢注意用简洁的语言把你最想介绍给同学们的一两点说出来即可。
(注意引导学生引出《本草纲目》,并对其是医学巨着有简单介绍)
感谢刚才几位同学,因为他们我们的课外知识又丰富了许多。
从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知道了李时珍同样是一个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他手中的鲜花是——板书:
《本草纲目》。
这是一部怎样的医学巨着老师在《李时珍与<本草纲目>》一文中,看到了这样一组数据:
投影出示:
《本草纲目》全书共计190万字,分为五十二卷,共收录了1892种药物,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用手绘制了l111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看到这样一组数据,你的感受是什么让学生谈谈感受。
是的,这要付出多少汗水,这又要耗去李时珍多少心血。
他用毕生的精力编写了这部世界药物史上的巨着。
本课所讲的就是他在编写《本草纲目》近三十年,一万多个日日夜夜中极为普通的一夜,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发生在古寺中的一夜。
补充板书:
夜宿古寺。
现在齐读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真棒,同学们声音又洪亮又整齐。
就题质疑(宿,什么意思夜宿李夜晚怎么会在古寺里他又在里面做什么)
二、朗读课文
1、自由读。
遇到不认识的字对照生字表注音读准,遇到读不顺的句子想想意思练习读顺,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画上问号,看看文章读完后这样的问题能否明白。
学生对于文中出现的几个药草一定好奇想了解,图片介绍。
出示课件
2、考验一下同学们课文读得怎么样。
(1)把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送到课文中组词。
例:
宪,庞宪;徽,安徽。
(意图:
既检查生字的正确认读,又检查对课文的熟悉情况。
一个个生字词在课文中找到位置,生字词会学得更牢,读着词语还会勾起课文内容的回忆。
)
(2)出示:
①认读庞宪陶碗行囊垒成捣烂呃逆笔墨砚台胭脂草
②会写夜宿药材师徒灰尘煮沸破庙修订端详扯下几块砖
③理解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断垣残壁枯枝杂草长年累月解暑消热
A、上面的四字词语读课文时注意了吗读一读。
B、在课文中将这六个词语圈出来,读一读句子,自己试着先想一想词语的意思。
好,等我们在具体理解课文时在解释它们的意思
(3)指名学生朗读,根据学生现场表现用适当的话语去激发、引导。
三、初步复述课文
1、听同学朗读,真是一种享受。
下面再请同学读课文,不过这一次提高要求,注意听这一次的要求是:
一,不许出声,也就是默读;二,在默读过程中用笔画出反映时间变化的句子来。
并留意在你所画的这些不同的时间段里,他们师徒二人在做什么这默读是有速度的,给同学们三分钟时间。
(学生默读,画句)
2、交流,摘要板书:
太阳下山——夜幕降临——月亮升起——月移中天
同学们自己找找,在这几个时间段里他们师徒二人在做什么呢
“傍晚寻宿”——“生火谈话”——“月下记录”。
3、下面请同学闭上眼睛,跟着老师的提示,在脑中放电影:
太阳渐渐下山了,李时珍和他的徒弟庞宪正在……夜幕降临了,师徒俩……皎洁的月亮升起来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不觉月亮已移到了当空,李时珍……
4、怎么样,头脑中有画面吗是的,一定有的。
看着黑板上的时间提示,把脑中的情景用自己的话清楚说出来。
同桌合作练说。
5、推荐三名同学分别复述:
“傍晚寻宿”——“生火谈话”——“月下记录”。
师生评点补充。
同桌推荐。
学生复述的概括程度的衡量
6、和学生一起总结复述的方法:
读课文,理出时间线——根据时间,脑中“放电影”——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脑中的画面。
课件出示要点:
理出时间线——根据时间,脑中“放电影”——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脑中的画面。
(强调复述不是背诵,复述时想的应当是情节画面,说出的是自己的话,不要总是想着课文里是怎么说的。
即使说得没有文本语言精练,这有什么要紧呢,复述本来应当用的就是口语,很自然的生活话语。
)
四、完成课后练习第四题
读题目要求,小组合作完成练习。
全班交流。
五、作业超市
必做:
1、本课四字二词,注意看准字形再下笔,做到态度认真,书写工整。
2、把“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要求按时间顺序讲清过程。
选作:
写一段话,描写月色,用上下面的词语:
飞鸟归林夜幕降临隐隐约约皎洁轮廓
板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
太阳下山——夜幕降临——月亮升起——月移中天
傍晚寻宿”——“生火谈话”——“月下记录”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出示李时珍图片:
伴乐,简介李时珍
师过渡:
本文就是记录他在察访药材过程中的一个故事。
齐读课题
二教学第四自然段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李时珍那晚寄宿的古寺,谁来读读描写古寺的文字
学生读
1课件出示: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
2师:
你找的真准确,读的真流利,但是,我们如果只读流利是不够的,谁再来读读
学生读(教师及时点评“用重语气重复并且出示重点词”,例:
“我听出了古寺里面长满了潮湿的青苔。
”谁再来读)(谁能够把我带进这个古寺看一看呢)
先后出示:
“到处是灰尘”、“长满了青苔”、“厚厚的蜘蛛网”
3师:
在同学的朗读中,老师看到了一个“到处是灰尘”、“长满了青苔”、“厚厚的蜘蛛网”的古寺,这真是一座怎样的古寺啊(破败)
师:
是啊,那么同学再自己读读这段话,看看谁有本事让其他同学也通过你的朗读感受到古寺的破败。
(学生练读)指名读,其他同学可以把眼睛闭上,体会一下他是否把古寺的破败读了出来。
师:
你感受到了吗再指名读,把你的感受再带给别人。
师:
那我们同学一起来,让在场的老师一起也来感受感受。
4教师:
假设让你住在这样的古寺之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学生说
教师:
和我们现在的居住水平比起来,你会用哪个字形容他们这种生活。
(苦)
三体会生活艰苦
1师:
其实,在李时珍寻医访药的过程中,他们遇到的又何止是住的方面的苦呢同学们,再次读读文章,找找他们还吃了哪些苦你从哪里知道的在书上画画。
学生自读文章。
教师巡视
2交流
师:
他们还受了哪些苦呢
A他们走的苦(我从“饥餐饮渴”“晓行夜宿”“好几个月”知道他们很苦)
师:
为什么啊你能读好这几个词语吗
你能读好这几句句子吗教师引读:
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是啊,他们不仅住的苦,行的也苦。
(学生要齐读)
B他们吃的也真苦(我从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知道他们很苦)
师:
你能形容一下用水过干粮的味道吗
师:
辛苦了整整一天,他们连饭都吃不上一口!
C我从他们用砖垒成桌子看出他们很苦。
师:
我们现在学习都在舒服的课桌上,可他们连个像样的写字的桌子都没有,工作环境是何等之差啊!
D我从皎洁的月光透过屋顶,照进来知道他们很苦。
工作的时候,还是头顶夜空。
师:
你都能从侧面看出他们住的苦,你真是一个细心的人。
师小结:
通过同学们细心的读书,我们发现,路途遥远,一路上,他们竟然吃了这么多苦。
板书:
苦
四学习第12自然段
师过渡:
而李时珍历经千辛万苦,目的就是要写好本草,就让我们打开本草,看看李时珍当天晚上记载了些什么
出示第12自然段
1师:
同学先自己读读这一段,找找他记载了哪两种草
学生自读,说(鸡肠草鹅肠草)
师:
那就让我们看看这两种草出示图片
问:
看了这两种草,你有什么感觉
师:
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出示名称
2师:
再读读这段话,看看李时珍是怎样去分辨的把重点的词圈画出来。
生:
他先端详了一阵。
重点出示“端详”
(师:
但是就算看的再仔细,还是不够的啊)
生:
然后他放嘴里嚼嚼。
重点出示“嚼嚼”
师:
通过这一看一尝,李时珍悟到了什么呢
(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
师:
读读看这两个词。
(学生读)把他们放到句子中去读读。
师:
你体会到了什么(工作认真,自己实践……)/说不定有危险。
五体会“万民得福”
1深入体会这样做的危险
师:
你还能体会到什么呢
(学生再说,有可能说不到点“有危险”或我觉得这样很危险,因为有可能草药会有毒性)
师:
那就让我们听一个故事吧。
/在他察访草药的过程中,这样的危险是很多的,就让我们来听一个故事吧。
听“李时珍尝蔓陀萝”的故事
2此时,你能说说你的体会吗(学生说)
师:
假设他当时多吃了一些会怎么样再多一些……
师小结:
同学们,路途上的吃住行已经让人疲惫不堪,但对李时珍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为了弄清药物的药性,他经常要亲自去品尝那些有可能对身体有害甚至危及生命的草药,可是他还是觉得非常值得。
3师:
让我们来听听他的心声吧。
放对话录音
师:
你知道了什么
(他是一个无私的人,心里只想到别人的人是一个让老百姓幸福,是为了万民得福)他这么无私,心里只想别人,为的是什么啊板书:
万民得福
4指导朗读
谁来和老师配合一下读好他们的对话老师读庞宪,学生读李时珍,
学生点评“李时珍”
师引读:
“但我们修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
学生表演(教师点评)
从你们的朗读中,我看到了一个为了万民得福,就算吃点苦也值得的李时珍。
他把李时珍最后的一句话读的特别好,从中我知道了“李时珍为了修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
让我们一起读李时珍说的话
作业设置
1、仿写古寺破败
2、收集资料,并选择其中的一个讲一讲,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张衡与地动仪居里夫人与镭的发现爱迪生与电灯
板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
苦(行、住、吃)
值得——为民造福
教后反思:
课题17、维生素C的故事
单位:
西河小学
备课人:
刘延金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积累“路程”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
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均衡饮食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认识维生素对人体的重用性。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人们发现维生素C的经过。
2、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请学生查找有关维生素C的知识。
一、揭示课题
1、简介维生素C。
在预习课文的时候,老师已经让你们了解了许多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资料吧。
谁给大家介绍一下
2、导入课文
关于维生素C的发现,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回到16世纪,了解维生素被发现的经过。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
读准生字,理解新词,读懂课文。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齐读。
(2)交流怎样识字、读准。
(3)你理解了哪些新词,把不理解的词和同学们交流,看同学们能不能帮助你
3、点名读课文,要求:
正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哥伦布是航海家,却发现了维生素C,这是怎么回事请大家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答案。
2、学生自读思考。
3、交流说说维生素C被发现的经过。
(“海上凶神”降临船队——含泪弃病号于荒岛——返航发现背弃船员还活着——将奇迹告诉医生——研究发现维生素C)
四、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反馈。
(故事的时、地、人和物)
3、“海上凶神”是什么人们为什么这么称呼这种疾病呢请大家读读第2自然段。
4、读后讨论。
5、指导朗读。
6、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其实这种怪病就是坏血病,是船员们体内缺乏维生素C而导致的。
船员们的体内为什么会缺少维生素C呢
(因为长期在船上生活,吃的是黑面包和咸鱼,很少、甚至吃不上蔬菜和水果,这就导致了船员体内严重缺少维生素C。
)
7、小结:
仅仅是因为缺少维生素C,不知有多少船员葬身于茫茫大海,真是太可悲了。
五、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3、把人们发现维生素C的经过说给父母听。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深入了解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
2、总结全文,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指读、齐读)
哥伦布大西洋海上凶神维生素
2、根据黑板上的词语说一说本课的大概内容。
下面我们就来认真的理解下在当时的条件下哥伦布是怎样发现维生素c的。
二、说感受,读句子
1、自读课文2—5自然段,读后想一想,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2、讨论交流
一份感动一份悲伤一份伟大一份无私……
(1)你是从段中什么地方感受到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再想一想为什么有这么一份情感的
(2)交流。
学生先说感受:
我读出一份……
追问:
你是从段中的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3、小结:
无私的船员,为了不拖累船队舍弃了生命,主动要求弃于荒岛。
这份伟大、无私深深打动了哥伦布,也令哥伦布倍感愧疚,所以船临近荒岛,他的心情更沉重了。
可是奇迹出现了,这是个什么奇迹呢
4、这是怎么回事呢请打家再读第6自然段。
5、交流反馈。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
(重点:
指导读出哥伦布的惊喜)
朗读评价
三、读文7-8段,揭开奇迹的秘密
1、出示:
船员们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使哥伦布知道他们的病愈和他们天天吃野果子联系在了一起。
出示:
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
(1)指导朗读。
(读出疑问语气)
(2)改为陈述句。
(秘密在野果子里面)
7、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读课文7、8自然段。
8、读完后用自己的话说说野果子和船员病愈存活的秘密。
学生交流。
(因为船员们得的其实是“坏血病”,这是由于人体内长期缺乏维生素C,这样就补给了船员们体内缺乏的维生素C,坏血病也就不治而愈了。
)
9、小结:
是啊,这就是船员们奇迹般存活的秘密。
和船员们的生命密切联系着的原来就是维生素C。
四、总结全文。
1、读了全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自由交流)
如果你不想生病,应该怎样做呢
2、总结:
是啊,《维生素C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不仅有饮食习惯方面的,还有做人方面的。
老师祝福你们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调查生活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
教学反思:
课题:
18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单位:
东坪中心小学
备课人:
苏凤琴
教学目标:
1、预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多种信息渠道,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知识。
3、增强学会使用电脑、提高信息能力的意识。
4、课余学习“上网”,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家有电脑吗上网了吗
2、板书课题: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齐读
3、学生质疑:
国际互联网是怎样一种事物它又奇妙在哪里呢
4、让我们再次读课题,把你的渴望,好奇读出来。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题,学生自学。
2、检查自学
(1)生字卡片正音
(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
3、出示问题:
(1)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
(2)国际互联网是怎么工作的
(3)国际互联网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
4、自学探究: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能回答这三问题的句子,并做上记号。
5、小组交流:
同学们能把你自学的结果与同学们交流吗
三、指导写字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继续研究问题。
3、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文中引号的作用。
3、凭借具体的材料,理解国际互联网与我们息息相关。
4、用“奇妙”“甚至”造句。
一复习:
1、复习词语。
2、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
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呢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
2、指名读,出示:
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珠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起来的。
(1)齐读
(2)国际互联网有什么特点呢(大)它像什么(巨型的蜘蛛网)
(3)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它的大呢(巨型、团团包住、大网、无数条、亿万台)
(4)我们再次用朗读体会这张团团包住的巨大的网。
(5)国际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请你听老师的朗读,并且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把这张能把地球“团团包住”的神奇的网。
(6)让我们再一次体会一下这张神奇而巨大的网。
(齐读)
(7)这里的“网”是指一般的网吗那它指什么(国际互联网);这里的“线”是指一般的“线”吗
(8)“网”不再指普通的网,“线”不再指普通的“线”,它富有了新的含义,所以要在“网”和“线”上加双引号,这篇课文里的很多词语都加上了双引号请你注意那是表示特殊意义。
(9)引读:
这里的线不再是指普通的线,这里的线有的是看的见的();也有的是看不见的(),这些“线”上飞速流动着()、()、()它们能够在短短的几秒钟内跨过()传到()。
理解“地球村”,说说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3、同学们,国际互联网是怎么工作的呢
(出示)国际互联网是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来传递文字、声音、图象等信息的。
(如果你上网,在网上和亲朋好友通电话,不仅能传来对方的声音,还能显现他的形象呢!
)
那可太奇妙了,那国际互联网还真是无所不能了,怪不得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叫(齐读)
3、训练语言,发挥想象。
(1)既然国际互联网那么奇妙,还是让我们到互联网上看看吧,看看我们可以在网上获得什么呢(齐读第三小节)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方便的呢你从哪个符号看出五个方面呢
(3)那就让我们再次体会一下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极大的方便。
引读:
人们可以……(这是娱乐)
可以和……(这是休闲)
可以和……(这是学习)
还可以……(这是工作)
甚至……(这是生活)
“……”这说明了什么(国际互联网还可以为我们做很多事。
)
(4)你知道那些呢(网上会诊、网上交易、网上下棋、网上储蓄)
(5)当然还有很多功能有待于同学们去开发,网络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在你们中间也会出现举世瞩目的彼尔盖茨。
(6)国际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以这样说,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有了……(引读)
4、总结:
同学们,《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这篇课文,从互联网的结构、它是怎么工作的以及它与人类有什么关系,但这只是网络知识一个很小的方面,犹如冰山一角,所以就需要同学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四、作业:
1、用“奇妙”“甚至”造句。
2、朗读课文。
3、搜集资料
板书:
18、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四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 单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