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三轮冲刺知识点问答12.docx
- 文档编号:12898753
- 上传时间:2023-04-22
- 格式:DOCX
- 页数:49
- 大小:603.22KB
高考地理三轮冲刺知识点问答12.docx
《高考地理三轮冲刺知识点问答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三轮冲刺知识点问答12.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三轮冲刺知识点问答12
2012年高考地理三轮冲刺知识点问答题
(1)
自然地理
1.经纬网中需要注意什么?
在地球侧视图上,自西向东,东经度逐渐增大,西经度逐渐减小。
在极点俯视图上,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东经度逐渐增大,西经度逐渐减小。
东半球的平分经线是70°E,西半球的平分经线是110°W。
经线上纬度相差1°,实际球面距离约为111千米;赤道上经度相差1°,实际球面距离约为111千米,在其它纬线上经度相差1°,实际球面距离约为111•COSΦ千米(Φ为当地纬度)。
2.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是一回事吗?
不是。
北京位于116°E,北京的时间是指116°E处的地方时。
我国把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称为“北京时间”。
北京时间实际上是指东八区的区时,即120°E经线的地方时。
3.什么是晨昏线?
⑴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线和昏线均是半圆。
判断: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进入夜的是昏线,反之由夜进入昼的则是晨线。
位置: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0度
⑵基本规律:
①极昼极夜圈=90度-太阳直射点纬度(极昼极夜圈是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圈);
②晨昏线与经线圈交角=太阳直射点纬度;
③二分时,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时,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
⑶特殊地方时:
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6点;
②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的地方时=18点;
③晨昏线与极夜圈的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12点;
④晨昏线与极昼圈的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0点或24点;
⑤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12点;
⑥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0点或24点。
4.从冬至日到夏至日,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逐渐增大的?
为什么?
不是的。
因为从冬至到夏至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移至北回归线,在这期间,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是逐渐增大的,但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是先增大后减小。
5.某地北极星的高度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且为北纬)
如右图所示,北极星在地轴的延长线上,来自北极星的平行光与地轴平行,图中∠A和∠B互余,∠C和∠D互余,∠C=∠A,则∠B=∠D,∠B是当地北极星的高度,∠D是当地的地理纬度。
反过来通过测量北极星高度,可以测得当地的地理纬度。
6.北极点上的太阳高度全天不变,且数值等于当天太阳直射点的北纬的纬度数;南极点上的太阳高度全天不变,且数值等于当天太阳直射点的南纬的纬度数。
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极点上为极昼现象,由于北极点所在纬线为一个点,因此可以把一天内的每一时刻均认为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即可以把每一时刻的太阳高度均认为是正午太阳高度,故一天内的太阳高度是相等的,且等于此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
由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以算出此时的太阳高度为H=90°-(90°-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数。
南半球证明同理。
7.正午太阳高度的求算——两地纬度差的余角
太阳高度是从太阳直射点向四周作同心圆递减的,距离太阳直射点90°的球面大圆上太阳高度为0°,即晨昏圈。
正午太阳高度是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求算的。
其公式:
H=90°—(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与所在地之间的纬度间隔)
某住宅要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照,提高利用效率,太阳能热水器倾斜面与地面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与所在地之间的纬度间隔。
计算楼间距问题应以冬至日的正午日影为依据进行求算。
8.判断两地间最近航线的方向——过两点的大圆劣弧方向
⑴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程过两极点,具体又分为三种情况:
①同位于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
②同位于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
③两地位于不同半球,这时需要讨论,要看过北极点的为劣弧,还是过南极点的为劣弧,确定后,再讨论。
⑵两地经度差不等于180°,则过这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程不过两极点,而是过两极地区(或上空),具体又可以分两种情况:
①甲位于乙地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
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再向西南;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上。
②甲位于乙地的西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
同在北半球,先向东北,再向东南;同在南半球,先向东南,再向向东北;位于不同半球需讨论。
9.太阳高度
最大的地区(时候)也是白昼最长的地区(时候)吗?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地区白昼并不是最长的,以北半球为例:
太阳直射北半球任何地区,该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由此向南北递减,但只要太阳直射北半球,白昼都是越往北越长,北极圈内可能出现极昼。
一个地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也不一定是白昼最长的时候,以北半球为例: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每年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白昼也是一年中最长的,但是南北回归线之间则不同,因为北半球任何地区一年中都是6月22日白昼最长,但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各地太阳直射的时间并不是在6月22日。
例如40°N每年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这一天白昼长度也达一年中最大值,而10°N附近,每年四月份和八月份太阳直射附近,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但是白昼长度则是6月22日最长。
10.随着各地纬度的不同,正午的影长变化是怎么样的?
正午影长在太阳直射纬度为0,然后南北递增,离太阳直射纬度越远其影长越长。
11.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是如何变化的?
⑴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自春分日至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
在此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其中,夏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而且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太阳整日不落,出现极昼现象。
南半球反之。
②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
在此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大于昼长;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其中,冬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而且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太阳整日不出,出现极夜现象。
南半球反之。
③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⑵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
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①夏至日那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②冬至日那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
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12.如何计算昼夜长短?
已知条件不同,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不同,如:
⑴根据日出或日落时刻计算昼夜长短:
昼长=(12-日出时间)×2或(日落时间-12)×2;夜长=(24-日落时间)×2或日出时间×2。
⑵根据昼弧、夜弧所跨经度的度数计算昼夜长短:
15°经度=1小时1°经度=4分钟。
⑶同一半球相同纬度地区昼长相同;南北半球相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相反,如北纬40度的昼长是15小时,那么南纬40度的地区夜长为15小时。
⑷同一地点冬至日与夏至日的昼夜长短状况正好相反。
13.南北半球太阳日出日落的方向是怎样的?
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太阳直射赤道时,日出正东方向,日落正西方向;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极昼极夜时除外)。
影子朝向与太阳方位相反,
(1)正午日影的朝向:
①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一年四季太阳都从南边照射过来,正午日影永远朝向北,正午时,影子朝向正北。
②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一年四季太阳都从北边照射过来,日影永远朝向南,正午时,影子朝向正南。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
一年中有时候太阳从南边照射过来,日影朝向北;有时候太阳从北边照射过来,日影朝向南。
④极点:
北极点为极昼时,太阳永远从南方照射过来,日影也永远朝向南方;南极点为极昼时正好相反,日影永远朝向北方。
(
2)正午日影的长短:
①直射时,正午日影为零。
②极夜时,没有日影。
③其他时间,正午日影的长短随正午太阳高度而变化。
距直射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高,正午日影越短;反之,距直射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低,正午日影越长。
14.日界线问题
⑴在地球上,分隔日期的分界线共有两条:
自然界线:
即地方时0点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自西向东过地方时0点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地方时0点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
人为界线:
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实际中的日界线并不与180°经线完全重合,而发生了弯曲。
自然界线与人为界线有可能重合,即当180°经线地方时为0点时,此时全球为一个日期。
⑵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时,今日与昨日在地球上所占的比例相等;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24点时,地球上只存在一个日期。
⑶地球上“今天”(若把全球分为今日与昨日两天)所占比例等于(180°经线地方时/24)
15.地球上偏东的地点一定早看到日出?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偏东的钟表时刻要提早一些。
例如,当60°E的地方时是9点时,61°E的地方时为9点04分,75°E地方时为10点整。
但如果不是同纬度地区,情况就不一定了。
16.“夏至日,同一经线上的北边先日出(先到了六点),同一经线上的南边后日出(后到六点)。
”这种说法对吗?
不对,同一经线上的北边先日出,南边后日出是对的,但不能说北边先日出就先到了六点,问题是出在对地方时的内容还掌握不牢。
同一经线上的时间(也就是地方时)一定是相同的,在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也就是越北)昼越长,日出就越早,假如南边是六点日出,北边就一定比六点早,即可能是五点三十分就已经日出了。
17.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
怎么解释?
地球是一个固体球,旋转时,整体同步旋转,各个地点在同一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相同,因此自转的角速度处处相同。
极点因为在自转的轴心线上,没有转过任何角度,因而没有角速度。
18.如果黄赤交角变小的话,那两极的极昼天数如何变化?
由于地球的自转速度没有变化,两极的极昼天数不会变化,变化了的只是极昼的范围(变小了)。
19.利用手表可以确定方向操作起来挺简单,可这是利用了什么原理?
如果你带着手表,可以根据太阳利用手表判定方位。
一般地说,当地时间早晨六时左右,太阳在东方,中午十二时在正南方,下午十八时左右在西方。
如果想更准确一点判定方位,方法是:
先把手表放平,以时针所指时数(以每天二十四小时计算)的折半位置对向太阳,表盘上“12”这个数的指向,就是北方。
比如,我们在某地上午八时判定方位,其折半位置是4,即以表盘上的“4”字对向太阳,“12”的指向就是北方;若在下午二时四十分(即十四时四十分)判定,应以“7∶20”对向太阳。
为了记忆方便,我们编了个顺口溜:
时数折半对太阳,12指向是北方。
但是要注意,手表上的时间,必须换算成当地时间。
20.逆温的分类及成因
一般来说逆温层分为辐射逆温、平流逆温和地形逆温等。
⑴辐射逆温主要是冬季晴朗的夜晚,由于地面的辐射作用很强,地面降温速度很快,从而导致地面温度非常低,于是靠近地面的大气温度就低于高空,当第2天太阳出来后,地面温度逐渐升高,逆温层会逐渐消失;
⑵平流逆温是由于冷空气的密度比较大,如果冷空气南下时往往贴近地面,而暖空气被抬升,于是出现逆温层---锋面附近比较典型;
⑶地形逆温是在山谷地带,冷空气沿着山坡下沉堆积而成的。
21.热力环流是如何形成的?
如何把握热力环流?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大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近地面受热状况不同,即冷(受)热不均是其形成的根本原因。
(1)形成过程(如右图所示):
地面受热不均→空气做垂直运动(热上升,冷下沉)→同一海拔高度形成高、低气压中心,产生水平气压差(上升运动在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
下沉运动在近地面形成高压。
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做水平运动,形成风,热力环流形成。
综合上所述,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
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气压差异又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
可见,大气运动首先是垂直运动,其成因是受热不均(热力原因),其次是水平运动,其运动原因是同一水平面上有气压差(动力原因);近地面高低气压形成的原因是受热不均即热力原因,高空高低压形成的原因是动力原因。
(2)等压面图这是等值线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热力环流原理的深刻掌握必须以这两种等值线(面)图的学习为基础。
其中学习的关键点包括:
①明确同一地点气压值的垂直变化规律: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②明确高空气压与近地面气压之间的关系:
高、低气压状况正好相反。
③等压面的凸向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凸高(压)为低(压),凸低(压)为高(压)。
即:
在高空的同一海拔高度上,B地的气压高于A、C两地的气压,等压面应向气压低的一侧(高空)凸出;A、C两地的气压低于B地,等压面应向气压高的一侧(近地面)突出。
近地面等压面的凸向变化情况以此类推。
(3)明确高、低气压与天气的关系:
气温相对冷的地方,近地面形成高压,即反气旋,多晴朗天气。
气温相对热的地方,近地面形成低压,即气旋,多阴雨天气。
(4)试比较ABDE四地气压和气温的高低:
①气压:
必须明确在垂直方向上近地面的气压要高于高空的气压,所以四地气压值的大小排序是A>B>D>E。
②气温:
按照一般规律,在对流层中近地面气温高于高空气温,且每上升100米气温平均降低0.6℃。
按此规律判断,四地气温值的大小排序是B>A>D>E。
22.如何理解等压面与等压线的空间关系?
⑴等压面是指在空间上气压相等的点构成的面,反映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差异(同高度相比,等压面向高空凸出气压高,向低空凸出气压低)。
如下图中甲、乙两图的上部分别是1008百帕、1007百帕、1006百帕、1005百帕的几个等压面分布,甲图中的等压面上凸,乙图中的等压面下凹。
⑵等压线是某一海拔高度相等的等高面与空中若干不同等压面相割,在等高面上形成的许多交线,它反映出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如甲、乙两图的下部等压线。
可以看出,等压面上凸区对应等压线的高值区,即为高气压区;等压面下凹处,对应等压线的低值区,即为低气压区。
⑶气压的分布是用等高面上的等压线的分布来表示的。
23.三圈环流是如何形成的?
以北半球为例,赤道地区气温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了赤道低压带,而高空因为空气的集中,成为高压;两极地区温度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近地面就成为极地高压带,而高空是低压。
在高空,气流一定从赤道地区流向两极,但气流在从赤道向北极流动的过程中,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逐步向右偏转,在大
约北纬30º的地方,从赤道向北极流动的气流转为从西向东流,随着空气的越聚集越多,最后只能下沉,这样,在北纬30º附近的地面形成了副热带高压。
对于地面而言,副热带高压的气流一部分向赤道低压方向流动,经过偏转而成为东北信风带;而副热带高压另一部分气流向着副极地地区流动,偏转后成为盛行西风;同时极地高压的气流也向副极地地区流动,偏转后成为极地东风。
盛
行西风和极地东风这两个气流在北纬60º附近相遇,成为一个锋面,比较暖的气流被迫抬升,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在高空成为高压,高空气流从这里分别流向极地上空和副高上空,从而完成了整个三圈环流。
从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受热不均即热力原因形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则是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
24.准静止锋在我国的地域分布及其成因?
锋面两侧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移动幅度很小时,我们将这类锋面称为准静止锋。
影响我国的准静止锋主要有四个:
⑴华南准静止锋:
主要活动于南岭山脉或南海地区。
一年四季都可见到,但多出现于冬春两季,秋季出现最少。
冬季降水不强,春夏季可发生暴雨,持续数天。
华南准静止锋的位置,随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
冬半年,锋面北侧冷高压势力强大,锋区位置偏南;夏半年,锋面南侧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大,使锋区位置偏北。
⑵江淮准静止锋:
每年夏初,来自海洋上的暖湿气流与大陆上南下的冷空气交锋、对峙,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形成了一种著名的天气系统——江淮准静止锋,它是形成梅雨的重要天气系统。
⑶昆明准静止锋:
又称云贵准静止锋,位于云贵高原,主要由变性的极地大陆气团和西南气流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滞演变而形成。
多出现于冬季,其间出现日数约占全年1/2。
锋区位置多在贵阳与昆明之间。
昆明一侧为暖气团控制,多晴朗温和天气,贵阳一侧为冷气团,云层低而薄,易形成连阴雨天气,难得看到阳光,“贵阳”因此而得名。
⑷天山准静止锋:
不太强的冷锋进入准噶尔盆地后,被天山阻挡,使冷锋停滞不前,常形成地形锋性质的天山准静止锋,造成阴雾或
微雪天气。
天山北坡和北疆大部分地区冬、春降水较多就与天山准静止锋活动有关。
25.如何判别气候类型?
判断某地所属气候类型,习惯上有两种基本方法。
一是规律判断法,即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在区域分布图中确认某地的气候类型。
二是特征分析法,即根据气候要素的统计资料(气温和降水指标,学会在各种类型的统计图中提取出相关数据),归纳出该气候类型的特征加以确认。
基本方法如下表所示,先按温度判别大类,再按降水判别小类。
气温
降水
气候类型
最冷月均温大于15℃
全年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
明显干湿季,年雨量1000毫米(≥200mm降水量的月份<3个月)
热带草原气候
明显干湿季,年雨量1500毫米以上(≥200mm降水量的月份>3个月)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干旱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
夏季高温,最冷月均温大于0℃
降水集中夏季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降水集中冬季
地中海气候
全年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最冷月均温小于0℃
年降水量较多,一般大于400毫米(≥100mm降水量的月份>2个月)
温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较少,一般小于400毫米(≥100mm降水量的月份<2个月)
温带大陆性气候
26.巴山夜雨、蜀犬吠日用地理知识怎么解释?
夜雨是指晚八时以后,到第二天早晨八时以前下的雨。
“巴山”是指大巴山脉,“巴山夜雨”其实是泛指多夜雨的我国西南山地(包括四川盆地地区)。
这些地方的夜雨量一般都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
西南山地为什么多夜雨呢?
一是西南山地潮湿多云。
夜间,密云蔽空,云层和地面之间,进行着多次的吸收、辐射、再吸收、再辐射的热量交换过程,因此云层对地面有保暖作用,也使得夜间云层下部的温度不至于降得过低;夜间,在云层的上部,由于云体本身的辐射散热作用,使云层上部温度偏低。
这样,在云层的上部和下部之间便形成了温差,大气层结构趋向不稳定,偏暖湿的空气上升形成降雨。
二是西南山地多准静止锋。
云贵高原对南下的冷空气,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因而我国西南山地在冬半年常常受到准静止锋的影响。
在准静止锋滞留期间,锋面降水出现在夜间和
清晨的次数占相当大的比重,相应地增加了西南山地的夜雨率。
蜀犬吠日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出太阳就要叫,比喻少见多怪。
原因:
四川盆地是我国最湿润的外流盆地,阴雨天非常多。
27.信风总是带来干旱吗?
风是干燥的还是湿润的,主要是看风从哪里吹来的。
信风在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的过程中,由于是从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在其影响下气候一般比较干燥。
但是如果信风在经过暖流洋面增温增湿后,在迎风坡也能形成大量降水,例如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等地由于受到来自海洋上的信风影响,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从陆地上吹来的风是干燥的,如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的信风。
28.常见的风向比较
东亚季风区
南亚季风区
澳大利亚北部
澳大利亚东南部
1月
西北风
东北风
西北风
西北风
7月
东南风
西南风
东南风
东南风
其中南半球夏季,澳大利亚北部盛行的西北季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而形成西北季风。
该风由海洋吹向陆地,给澳大利亚的北部带来丰沛的降水。
这个过程类似于北半球南亚的西南季风的形成。
29.城市气候中的“五岛”效应
城市气候与郊区相比有“热岛”、“干岛”、“湿岛
”、“混浊岛”和“雨岛”等“五岛”效应。
⑴热岛:
城市气温高于郊区。
原因:
①城市中除少数绿地外,绝大部分是人工铺砌的道路。
⑵城市中因能源消耗量和人口密度远比郊区大,其排放至空气中的人为热和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等)也比郊区多。
⑵干岛:
由于城市的下垫面性质和城市的热岛效应,城市的相对湿度比郊区小。
有明显的干岛效应。
尤其是白天。
⑶湿岛:
“湿岛”是城市夜晚相对郊区夜晚而言的,由于郊区气温下降快,饱和水汽压减低,有大量水汽在地表凝结成露水,使存留在低层空气中的水汽量小,而城市的凝露量要比郊区小,故城市近地面的水汽压高于郊区
⑷混浊岛:
城市空气较农村浑浊。
原因:
城市中因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炉灶等排放出的烟尘污染物比郊区多。
这些污染物又大都是善于吸水的凝结核。
⑸雨岛:
城市降水较多。
原因:
①城市热岛所产生的局地气流的辐合上升,有利于对流雨的发展;②城区空气中凝结核多,促进降水形成。
30.何谓卫星城?
为何将卫星城建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
卫星城是指为了减轻大城市压力(环境、交通、住房等)而修建在距离大城市周围的小城镇(市)。
因为卫星城可能形成污染,而热岛环流近地面风向是由郊区吹向城市的,为了避免对大城市形成二次污染,故把卫星城修建在热岛环流之外。
31.常考查到的属于地中海气候的城市有哪些?
地中海气候主要在南北纬30—40度大陆的西岸及地中海周围,代表城市有地中海沿岸的马赛、罗马、雅典等,其他地方还有美国的旧金山和洛杉矶、智利的圣地亚哥、澳大利亚的珀斯、南非的开普敦等。
32.全球变暖有害而无益吗?
全球变暖的危害是有目共睹的,能使两极地区的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沿海低地淹没、中纬度农耕区更加干旱而退化成草原。
但是全球气候变暖也可以使高纬度冻土融化变成耕地,降水增加,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33.关于台风
(1)赤道地区能形成台风吗?
台风是形成于热带和副热带海洋的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台风在赤道地区不可能能形成,虽然赤道地区很热,有大量水气上升,但赤道地区没有地转偏向力,没有足够的力量使它上升成为气旋,所以必须在纬度5度以上,才有足够的力。
(2)台风区内各处的风向和台风的运动方向是一个概念吗?
台风区内各处的风向如何判定?
台风区内各处的风向和台风的运动方向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台风是运动的,如影响到我国沿海的台风,大多是从东南方向移来的。
当它中心还在琉球群岛以北的海面时,其西北边缘可能已伸抵上海地区了,这时上海地区并不会因为台风从东方方向移来而吹东南风,我们从台风区
内风向的分布图中,就可以知道这时吹的是偏北风。
这时如果你是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地理 三轮 冲刺 知识点 问答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