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4课 西方的挑战与清朝中衰教案 岳麓版.docx
- 文档编号:12885205
- 上传时间:2023-04-22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1.20KB
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4课 西方的挑战与清朝中衰教案 岳麓版.docx
《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4课 西方的挑战与清朝中衰教案 岳麓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4课 西方的挑战与清朝中衰教案 岳麓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4课西方的挑战与清朝中衰教案岳麓版
《西方的挑战与清朝中衰》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清初时期殖民势力东来的背景。
了解清朝打败沙皇侵略者的史实、作用。
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以及影响。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正确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整理、展示历史资料和阅读、角色换位、探究等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清初时期殖民势力东来的背景以及清朝统治者对此做出的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1.了解清朝打败沙皇侵略者的史实、作用。
2.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影响。
【教学难点】
“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6世纪初,西方一些国家积极进行海外扩张,他们纷纷将寻求财富的目光头像中国。
此时的清王朝开始陷入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中,因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你知道有哪些西方殖民者来到中国吗?
中国又是怎样应对的呢?
二、讲授新课
一、殖民势力东来
16世纪开始,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者通过海路率先抵达亚洲,他们打着贸易通商的幌子,四处掠夺,侵占了一些岛屿和大陆沿海地区,欺压和剥削当地居民。
在中国,葡萄牙人占据澳门,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则先后侵占台湾。
1.殖民势力东来:
在中国,葡萄牙人占据澳门,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则先后侵入台湾。
[博闻]殖民最初是指强国向征服的地区移民。
在资本主义时期,是指资本主义国家把经济、政治势力扩张到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掠夺当地资源,奴役当地人民。
2.沙俄入侵:
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侵入我国东北边境的黑龙江流域,强占了雅克萨城(今俄罗斯阿尔巴津)和布尼楚城(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建立侵略据点。
3.抗俄斗争:
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派清军两次大规模围攻雅克萨城,取得了胜利。
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的边界问题。
1689年,签订了中俄第一个便捷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
[清代神威无敌大将军炮介绍]
清军轰击雅克萨俄军的铜炮,刻有“神威无敌大将军”字样,炮重1137千克,长约2.48米,炮重约5.4千克,每发用火药约2千克。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18世纪以来,英、法、比利时、瑞典、美等国家的殖民势力也相继来华,试图把中国变为自己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市场。
它们纷纷在广州设立“商馆”,进行对华贸易,但在贸易过程中通畅伴随着欺诈、掠夺等活动。
二、清中后期的政治腐败
乾隆后期,统治集团盲目自大、、骄奢成风、乾隆皇帝洗好巡游,六下江南,挥霍无度。
大小官吏上行下效,吏治败坏,多次曝出贪污大案。
官贪政乱,赋役钱粮收入严重流失,各项开支却不断增加,国库日益空虚,清朝统治由鼎盛走向衰落。
1.财政上:
乾隆后期,官贪政乱,赋役钱粮收入严重流失,各项开支却不断增加,国库日益空虚,清朝统治由鼎盛走向衰落。
乾隆的宠臣和珅党政20多年,贪名最著。
乾隆死后,嘉庆皇帝立即将和珅治罪,查抄了他的家产,民间传称他的财产相当于清朝10年的财政收入,以至当时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谚语。
嘉庆、道光时期,政府公开卖官鬻爵,血多官员上任后一心捞钱,人称“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2.军事上:
清朝军队逐渐孵化,军纪松懈,战斗力不断削弱。
八旗兵本是清军中间,进入中原后逐渐安于逸乐,将官养尊处优,兵丁游手好闲,盛行摆阔讲排场的风气。
有汉人组成的绿营普遍存在官长侵吞军饷、士兵敷衍差事的现象,广东、福建水师将领侵吞造船经费,杭州阅武时出现营兵“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的状况。
3.社会矛盾:
乾隆至嘉庆年间,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各地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的反清斗争此起彼伏。
这些起义斗争虽然都被清政府镇压下去,但社会矛盾并没有得到缓和,清政府也耗费了大量财力军力,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善思]从清朝向上回溯,历代强盛的王朝发展到其鼎盛时期都会盛极而衰,各种社会矛盾加剧,最终导致灭亡。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这是不可避免的吗?
统治者开始贪图安逸享受,而不是居安思危,不重视政务和民生。
导致社会矛盾加剧。
这是可以避免的。
只要居安思危,爱恤民力,注重民生和勤于政务。
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三、马戛尔尼来华与“闭关锁国”
面对西方殖民势力的扩张和中外交流的频繁,清统治者担心自己的统治受到威胁,在对外贸易上越来越消极保守。
清初,为遏制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清政府曾厉行海禁,下令“片帆不准下海”。
收复台湾后,才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又开放多个对外贸易港口。
后来,由于外国商船在中国沿海进行不利于清朝的非法活动,清政府只允许他们在广州一处进行贸易,只能在指定地点与政府批准的外贸易购——广州十三行打交道。
当时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等大量出口到西方,但西方的商品却无法打入中国的市场。
1.西方殖民势力的扩张和中外交流的频繁,这一时期的代表是:
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中国交涉通商事宜。
由于英国使团提出的部分要求具有殖民侵略的性质,又在觐见礼仪上与中方产生很大矛盾,乾隆帝拒接了其一切要求。
[博闻]在觐见皇帝的礼仪问题上,清廷方面要求英使对乾隆皇帝行三跪九叩首之礼;而英国人认为这不符合欧洲惯性礼节,带有屈辱色彩,不肯接受,只愿意单膝下跪。
因现存双方记载互异,马戛尔尼后来究竟怎样行礼,后人不得而知,总之最后双方不欢而散。
马戛尔尼向乾隆帝提出的要求主要有:
遣使驻京、允许英国传教士在中国自由传教、在北京设立商行、曾凯贸易口岸、拨地供英商居住使用、英国货物自澳门到广东实行减免税优惠等。
马戛尔尼还带来了一批代表当时西方科技文明的天文地理仪器、工业机器、新式式器等礼物。
乾隆帝对欧洲势力进入中国十分警惕,便找借口恢复英国国王:
“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
[善思]你认为清政府应该怎样处理马戛尔尼使团的要求?
1.取消“闭关锁国”政策,加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可以建立使馆、设立商行、增开贸易口岸、中外协商税收问题。
2.尊重外国人的文化礼仪,不一定要实行中国的跪拜礼,应该取消,允许自由传教;3.要抵制外国的侵略扩张势力,加强军事力量和海防,加强法制管理。
2.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从此,清政府不但在对外贸易政策上控制越来越紧,而且严密防范普通商民与外商直接交流接触,实行保守的“闭关锁国”政策。
清廷规定外商平时不得随意出入商馆,中国人不得受雇于外商和教授外商汉语等。
对本国商人出海贸易,清廷颁布了各种限制性的法律和调理,如控制海船制造数量和船只大小、限定出海日期和携带物资等。
到19世纪40年代前夕,行驶于东南亚和日本的中国帆船不足300艘,商业规模大大缩小。
3.“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限制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却阻挡不了殖民者的扩张。
由于清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中国的发展已无法跟上工业革命后西方发展的步伐。
[开卷有益]广州十三行17世纪后期,康熙帝暂时放款了海禁政策,来华从事贸易的外国商人日益增多。
1686年,清政府招募较有实力的行商,在广州设立十三行,制定他们与外商做生意并代海关征缴关税。
十三行是清政府特许的海外贸易经营机构,兼有商务和外交的双重职责,在中外交流中发挥了门户的作用。
尤其是在1757年至1842年这85年,清政府实行广州一口通商政策,十三行成为全国唯一合法的外贸机构,在中西交流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学而时习]清朝统治中期开始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
下列哪项不属于这一时期的社会现象(C)
A.军备废弛B.吏治腐败C.民族政权并立D.农民起义不断
[温故知新]清政府为什么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
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你认为成功抵御侵略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清政府认为无需与外国贸易②为了打击郑成功等沿海抗清力量③为了抵御西方国家的入侵.
成效:
从一定程度上打击和限制了猖獗的海上走私以及海盗行为。
对沿海地区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抵御侵略的决定因素:
社会经济物资丰富、军备力量雄厚、社会安定、君民一心。
[集思广益]请你搜索康熙皇帝维护国家统一、抵御外来侵略的事迹,并结合史实分析说明说明巩固统一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
1.东南边疆:
收复台湾。
1683年,康熙派施琅收复台湾。
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有利于国家统一。
2.西北边疆:
粉碎蒙古准格尔部分裂活动。
1690年,在沙俄支持下,噶尔丹悍然进军内蒙古,康熙帝亲自带兵在乌兰布通打败噶尔丹的军队。
1696年,康熙帝再次亲征,清军在昭莫多大败噶尔丹。
清朝控制了漠北蒙古,进而控制了天山南北。
最终历经康雍乾三代皇帝粉碎蒙古准格尔部分裂活动。
3.东北边疆:
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康熙年间雅克萨之战使沙俄军队遭受重创,双方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拆除俄国在雅克萨和额尔古纳河南岸修筑的据点,撤出侵入的军队。
清前期签订的中俄条约属于平等条约,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
课堂总结
对比唐朝和清朝分别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
原因、表现、影响如何?
朝代
外交政策
原因
表现
作用和影响
唐朝
对外开放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统治者有吸纳世界文化的魄力
与日本、印度、大食、波斯等世界七十多个国家友好交往
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唐朝的高度繁荣,早就了坚守并蓄、全面辉煌的唐文华
清朝
闭关锁国
夜郎自大故步自封
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严格限制国商出海,严格限制外商活动。
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我国人民杰出外国的现金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造成了中国的落后局面。
四、课堂练习
1.选择题
(1)“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反应出清朝(B)
A.国库丰盈
B.贪污腐败成风
C.军机松懈
D.国库空虚
(2)历代强盛的封建王朝发展到其鼎盛时期都会盛极而衰。
清朝统治由鼎盛走向衰落开始于(B)
A.雍正时期
B.乾隆后期
C.嘉庆年间
D.道光时期
(3)马克思曾说: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造成中国“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主要是因为清政府实行(B)
A.君主专制制度
B.闭关锁国政策
C.重农抑商政策
D.修生养息政策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板书设计】
一、殖民势力东来
1、沙俄入侵以及抗俄斗争
2、抗俄斗争胜利表现、作用
二、清中后期的政治腐败
腐败表现:
财政、军事、社会矛盾
三、马戛尔尼来华与“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教学反思】
《西方的挑战与清朝中衰》一课是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44课,本课的重难点是了解清朝打败沙皇侵略者的史实、作用。
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应该注重本课各环节流畅,基础知识落实到位。
新课的引入,可以采用呈上启下的方法,自然导入,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新课的学习,运用多媒体,采用设疑、故事、绘图、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巩固小结和课堂检测,理清了本课的知识线索,实现了当堂内容当堂巩固,整堂课教学效果理想。
运动失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4课 西方的挑战与清朝中衰教案 岳麓版 秋季 年级 历史 下册 44 西方 挑战 清朝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