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教学资源.docx
- 文档编号:12880112
- 上传时间:2023-04-22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92.20KB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教学资源.docx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教学资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教学资源.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教学资源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一、目标聚焦: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水的组成;知道什么是化合物、什么是单质;认识分子的存在,知道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以及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知道什么是硬水、什么是软水;知道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水怎样净化;知道水体污染的来源;知道氢气的一些物理性质和氢气的化学性质。
②初步学会用电解水的方法来研究水的组成(原理、装置、验证);初步探究碱与酚酞试剂的化学实验;初步学会分离固体与液体的操作方法之一——过滤。
③知道水和氢气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④初步认识物质的一般组成:
如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有关电解水、氢气的检验、碱与酚酞实验,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蒸馏水实验、氢气的几个实验,培养观察、动手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②体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形成运用实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③通过对水的净化、防止水污染等问题的探究,体会归纳节约用水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④在实验、学习中学会合作、讨论与交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了解水的污染、水的净化、氢气不纯的爆鸣实验,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注意安全的意识。
2通过实验探究,丰富科学体验、激发探究的兴趣,增强合作、交流与表达的能力。
3通过物质纯与不纯、分子的可分性等问题的会计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知识结构:
组成
单质
化合物
原子
分子
污染与防治
水
自然界的水
过滤
净化
蒸馏
三、要点解读:
(一)本单元概念、定律
1、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
化合物
概念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举例
氧气(O2)、氢气(H2)、铜(Cu)、铁(Fe)
水(H2O)、二氧化碳(CO2)、双氧水(H2O2)
区别
同种元素组成
不同种元素组成
联系
均属于纯净物,单质发生化合反应可以生成化合物
说明:
①“物质”和“纯净物”的分类依据不同,物质是按物质组成进行分类,而纯净物是按纯净物元素组成进行分类的,所以不能把纯净物和单质、混合物和化合物混为一谈。
即:
混合物
根据
组成物质的种类
单质
根据
组成元素的种类
纯净物————————→
物质——————→
化合物
②区分单质、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时不能只看名称,而要认真分析其组成后才能得出结论。
即不能只重外表而不看实质。
2、分子和原子
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定义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相似点
①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②体积和质量都很小,都有一定的间隔,都在不停的运动③都有种类和数量的含义
联系
物质
↗↖化学反应的实质:
原子间的重新组合
分子←——原子
3、硬水和软水
硬水
软水
煮沸、暴晒
(二)典型例题
1、解释下列事实或现象:
(1)设酒精体积V1,水的体积为V2,两者混合后的体积为V3,结果V3 (2)盛白酒的酒瓶敞口放置,酒的香味变淡,原因是。 (3)气体容易压缩,而液体和固体难以压缩,原因是。 解析: 解答此题,应先从分子的基本性质入手,再结合实际。 白酒的扩散以分子不断运动解答;体积膨胀(或缩小)就从分子间隔入手。 答案: (1)酒精分子和水分子间都有间隔,二者混合时,部分分子跑到对方的间隔中去了。 (2)白酒中的酒精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浓度变小。 (3)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固体、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2、水变成了水蒸气,发生了变化,因为构成水的未发生变化,只是 发生了变化;电解水发生了变化,因为在此过程中变成了和。 解析: 化学变化要有新物质生成,水可以用H2O表示,水蒸气也用H2O表示,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只发生了物理变化;而水通电后,在正负极分别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有新物质产生,发生了化学变化。 此题把水的变化与前面所学的概念结合起来,既加深了对过去学过概念的理解,又可在新情景中学会怎样应用概念,这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3、阿伏加德罗曾经总结出下列一条规律: 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都含相同的分子数。 (1)电解水时,连接正、负两极的试管里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分子个数比为。 (2)在一定条件下,将两体积的氢气和两体积的氧气混合点燃,生成物是 水,剩余气体是,参加反应的氢气跟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解析: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牢记“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理解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因氢气和氧气混合点燃生成水,二者反应时的体积比与水电解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相等的,所以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也是2: 1,剩余1体积的氧气。 答案1: 21: 2 4、某同学要净化一杯浑浊的河水。 (1)向河水里加入一定量明矾粉末,搅拌溶解后,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实验室里现有下列仪器和用品要过滤上述混合物,必须用到的是(用序号) 。 a、试管b、烧杯c、铁架台d、酒精灯e、玻璃棒f、滤纸g、量筒 (3)过滤后,所得溶液仍然浑浊,请你帮助分析原因。 。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明矾净水及过滤操作。 明矾净水是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胶状物质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目的,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杂质沉降,上层河水变得澄清。 只要熟记过滤操作装置图,便可选对仪器,滤液浑浊主要由操作失误等导致。 答案: (1)杂质沉降,上层河水变得澄清; (2)b c e f;(3)原因可能有: 滤纸破损,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5、科学家已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在催化剂作用下用激光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催化剂 激光 A、该技术使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 B、该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源 C、水分解和氢气燃烧都不会产生污染 D、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解析: 此题作为信息题,从人类关注的热点问题——能源出发设置情景素材,联系最新的科学发明,对学生进行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 A中考查对“电解水”知识的迁移能力,实质一样,条件不同,进行类比、联想后知道A正确;B中,根据能量转换原理可判断正确;C中,从生成产物来分析也正确;D中,根据该反应的条件知道,此反应要发生需要吸收热量而不是放出热量,D错误。 四、考点提示: 1、水的组成及电解水实验: (1)水的组成: 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的组成,宏观上看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注意: ①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不能错误的认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那样水成了一种气态混合物,而不是一种液态化合物。 ②微观上看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2)电解水实验: 实验结论: 水在接通直流电后,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同时验证了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的事实。 注意: ①上述现象可简记为八个字“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②实验中为增加水的导电性,被电解的并不是纯水,而是向水中加入了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但这并不影响实验结果。 2、水的性质: (1)物理性质: 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 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在4℃时密度最大,为1g/cm3。 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以冰的密度比水的小,能浮在水面上。 注意: ①水在其他温度时的密度小于1g/cm3,但在计算时一般取值为1g/cm3,这一数值应熟记。 ②水能溶解多种物质形成溶液等,因此为加快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许多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 (2)化学性质: 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通电 2H2O===2H2↑+O2↑(分解反应) 注意: 水还可与许多单质(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盐等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氢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得多,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命名为氢(与“轻”同音)气。 注意: 实验室中收集氢气可用排水法(氢气难溶于水)或向下排空气法(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因氢气密度最小可用于充灌探空气球,但有危险性。 (2)化学性质: 氢气具有可燃性。 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淡蓝色,惟一的生成物是水(由此也可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反应的化 点燃 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化合反应) 注意: 如果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氢气的爆炸极限: 氢气的体积占混合气体总体积的4%——74.2%)。 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另外,任何可燃性气体或粉尘跟空气充分混合,在一定范围(爆炸极限)内,遇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 4、单质与化合物: 见前面P页分析。 注意: 为什么单质、化合物的概念中要强调“纯净物”? 因为: 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O2)和臭氧(O3)组成的混合气体,虽然组成元素只有一种,但不是单质而属于混合物。 ②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也不一定是化合物。 如CO和CO2的混合物,组成元素只有两种,但此物质不属于化合物而属于混合物。 所以,一定要强调“纯净物”。 5、分子: (1)构成物质的微小粒子有: 分子、原子、离子等。 注意: 物质不同,构成物质的粒子也不同。 我们身边的物质有的是由分子构成的。 如: 氧气(O2)、水(H2O)、二氧化碳(CO2)等;有的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铜(Cu)、铁(Fe)、磷(P)等;有的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NaCl)等。 (2)分子的性质: ①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②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 ③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3)分子的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分子的结构: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为更小的粒子——原子。 可见,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注意: ①单质的分子是由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是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 ②不同的分子和原子无法比较它们的大小,但分子比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大。 (5)用分子的观点理解有关概念。 ①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即没有生成新物质。 如水的三态变化,只是水分子的聚集状态发生了变化,而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当发生化学变化时,原物质的分子发生了改变,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 如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这时水分子就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即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②混合物、纯净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注意: 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但纯净物不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如金属直接由金属原子构成。 6、原子: 原子的概念: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注意: ①“最小”是指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②原子尽管很小,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但它又是由多种粒子(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7、天然水的净化: (1)自来水的净化: 城市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的,其净化过程见课本P53图3—15。 (2)某些农村,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胶状物质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3)实验室中常用过滤的方法净化水,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过滤装置图见课本P53图3—17。 (4)活性炭的净化: 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活性炭净水器来过滤液体,得到较纯净的水。 8、硬水与软水: (1)硬水: 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 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注意: 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有: ①用肥皂水;②加热。 (2)使用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危害: 注意: 硬水除对生活(如洗涤)和生产(如锅炉用水)有危害外,长期饮用硬度较高的水对人体的健康也有不利的影响。 此外,很多工业部门,如纺织、印染、造纸、化工等,都要采用软水。 (3)硬水的软化: 常用的方法有煮沸、暴晒等。 注意: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实验室中常用蒸馏的方法得到蒸馏水以降低水的硬度。 在工业上常用离子交换法或药剂软化法来得到软水。 9、过滤和蒸馏: (1)过滤: 注意: 过滤是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操作。 过滤时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滤纸紧帖漏斗内壁。 “二低”: 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边缘;过滤时,漏斗内的液面略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一边;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蒸馏在工业生产中和实验室中有广泛的应用,蒸馏水就是用蒸馏的方法得到的。 制取蒸馏水的装置见课本P55图3—21、图3—22。 五、题例解析: [例一、经典题]1、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D.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解析: 关于物质组成的表述一定要宏观对应宏观,微观对应微观。 水的化学式为H2O,关于水的组成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分析。 从宏观看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所以B是对的;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所以D是错误的。 从微观角度看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而每个水分子又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所以A、C也不对。 答案: B 2、应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为什么人们常把湿衣服晾在太阳晒得着的地方? 解析: 温度高可明显影响分子运动的速率和分子间的间隔。 因为太阳晒得着的地方温度较高,水分子获得的能量较大,运动速度较快,分子间的间隔也增大,水就容易变为气态而扩散到空气中,所以湿衣服在太阳晒得着的地方容易干。 注意: 根据分子的性质来解释某些现象时,要具体分析,不能无选择地随着套用。 3、关于硬水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硬水是一种混合物B、硬水静置一段时间后,就会变成软水C、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软水节省肥皂D、硬水是含有较少或不含可溶性、镁化合物的水 解析: 硬水中含有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所以它一定是混合物;由于硬水中含有的杂质是可溶性的,所以静置是除不掉的;软水中不含或含较少的可溶性钙镁盐,用软水洗衣服节省肥皂,容易起泡沫。 答案: A 注意: 根据同学们的生活经验,硬水和软水可能都熟悉,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为什么会有硬水和软水,我们更应利用学会的知识去研究怎么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例二、拓展题]1、将红色的氧化汞粉末加热可得到汞和氧气,请你对此化学变化进行一下微观分析。 并回答由此可得到什么结论。 解析: 一个氧化汞分子加强热时分解成了比氧化汞更小的粒子,即汞原子和氧原子: 许许多多的汞原子直接聚集成金属汞: 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许许多多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结论: 变化过程中,汞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注意: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氧化汞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氧化汞分子发生了变化。 聚集 重新组合 被破坏 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 聚集 2、某同学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 (1)加明矾的作用是,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其作用是;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 (2)操作过程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原因可能是。 (3)改进后的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 我终于制得了纯水! 对此,你有无不同看法? 理由是,若要制得纯水,还需采用的净化方法是。 解析: 本题讨论了用过滤法净化水全过程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1)明矾溶于水后生成胶状物,易吸附杂质,可促进水中杂质的沉降。 在过滤过程中,一定要用玻璃棒来引流。 这样不容易流到漏斗外边,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也是同样原因。 (2)过滤速度慢,原因有很多。 首先应该检查一下漏斗上的滤纸是否放好,如有残留的气泡就会影响过滤速度。 (3)一般滤液仍浑浊的原因主要有两条: 第一滤纸破了,第二滤纸高过了滤纸上缘。 (4)过滤的方法只是除去了不溶于水的杂质,要想制得纯水,还要通过蒸馏法除去可溶性杂质。 答案: (1)吸附杂质,使其沉降;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飞溅 (2)滤纸和漏斗中间可能留有气泡;(3)不是纯水,里面还含有可溶性杂质。 蒸馏法。 六、误点解码: [易错题1]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能直接构成物质B、是否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是否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种类的变化D、是否是固体 解析: 根据对分子概念的片面理解,此题很容易被错选为B。 由于原子和分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当然也都可以是固体,也可以不是固体,如金属铜是固体,非金属氢气是气体;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原子保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分子保持,所以分子和原子都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其种类也不能发生变化,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再分,其种类要发生变化,所以原子和分子的主要区别在于化学变化中能否再分。 答案: C 注意: 看问题一定要看其本质。 此题的选项很有迷惑力,但仔细分析起来,即可找出问题的关键: 化学变化中种类是否发生变化。 [易错题2]下列物质中不可能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是() A、单质B、氧化物C、化合物D、混合物 解析: 组成上述物质的元素种类是不相同的。 如: 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但混合物可能由1种(如红磷、白磷组成的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组成的混合物),2种或2种以上的元素组成。 所以选B、C。 此题很容易错选D。 [易错题3]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 解析: 此题易错选为A(或B或C)。 物理性质是大量分子的集合体所表现出来的,单个分子并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故A错误;分子与原子的比较不能一概而论,如铁原子就比氢分子大得多,所以B错;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要发生变化,分裂成原子,原子才市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C错;D是分子的基本性质之一,是正确的。 七、实战方略: (一)银牌夺标: 一、我会选择: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C.1个水分子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1个氧气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2、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B)碘酒(C)可口可乐(D)洁净的空气 3、下列关于氢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通常情况下,氢气能在任何气体中燃烧B.氢气具有可燃性,在氧气中可以燃烧 C.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一定会发生爆炸D.因为氢气具有可燃性,所以可用来冶炼金属 4、下列分子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分子间隔变小B.分子个数增多 C.一种分子运动到另一种分子之间去D.分子本身改变 5、用高压气筒将气体打入气球,气球胀大,这是因为() A、压力减小体积变大,这时气体分子的间隔也大了B、气体分子变大 C、同种性质分子相同D、分子处于不停运动中 6、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高锰酸钾B、二氧化硫C、二氧化锰D、空气 7、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氯原子的是() A、2Cl2B、Cl2C、2ClD、2Cl- 8、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 A.单质B.化合物C.纯净物D.混合物 二、我会填空: 9、用符号表示: ⑴2个氧分子_________;⑵3个铁原子_________;⑶4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_。 10、右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根据此图,试分别 从物质组成、分子构成、物质变化的角度各说出一种观点。 (1); (2); (3)。 11、水有多种用途。 例如: 镁与碘的化合反应十分缓慢,若滴加少量水,则反应立即剧烈进行,反应速率大大提高,此时水是剂;在高温制水煤气时,发生的反应是: 碳+水蒸气氢气+一氧化碳,此时水是剂;在配制食盐水时,需要氯化钠和水,此时水又是剂。 水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我们每个人都要养成的好习惯。 三、我会实验: 12、右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通电后,两极上都有气体放出, 试管1得到的气体是;试管2得到的气体是。 两者的体积比是。 13、某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右图所示, (1)小卵石、石英沙和棉花的作用是; (2)活性炭的作用是。 四、我会计算: 14、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在电解水的反应中,水、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D2、A3、B4、D5、D6、D7、C8、C 二、9、 (1)2O2 (2)3Fe(3)4CO2 10、 (1)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2)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3)一个氧分子和两个氢分子反应可生成两个水分子。 11、催化剂;反应剂;溶剂;节约用水 三、12、O2,H2,1: 2 13、过滤,吸附 四、14、2: 1,1: 8,9: 1: 8 (二)金牌夺标 一、我会选择: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B、分子是可分的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用下列方法鉴别H2和CO2,不能成功的是() A.分别通入水中B.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分别填充气球放飞D.分析检验气体的可燃性 3、会造成水质污染的是() ①生活污水②工业“三废”③水生植树的繁殖 ④乱砍滥伐森林⑤滥用农药化肥⑥暴雨洪水激增 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⑤D.④⑤⑥ 4、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不会污染环境空气的是() A.汽车排放的尾气B.化工厂排出的废气C.煤燃烧后的气体D.氢气燃烧后的产物 5、硬水是指含有较多下列可溶性化合物的水() A.MgCl2、AlCl3B.CaCl2、NaClC.MgCl2、NaClD.CaCl2、MgCl2 6、氢气是一种高能燃料,下列粒子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HB、H+C、H2D、H2O 7、构成氧气的分子和构成液氧的分子具有() A.相同的性质B.不同的性质C.相同的化学性质D.不同的化学性质 8、按照物质的分类方法,前者包含后者的是() A、混合物、纯净物B、混合物、化合物C、单质、化合物D、纯净物、单质 二、我会填空: 9、现有甲、乙、丙三种无色气体,甲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燃烧后唯一产物是水。 将烧红的木炭分别放进乙、丙两瓶中,在乙瓶中燃烧更剧烈,发出白光,在丙瓶中熄灭,并已知丙是空气中含量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教学资源 第三 单元 自然界 教学 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