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尔丹.docx
- 文档编号:12875370
- 上传时间:2023-04-22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2.19MB
夏尔丹.docx
《夏尔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尔丹.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夏尔丹
夏尔丹(Chardin,Jean-Baptiste-Siméon1699~1779)法国画家。
1699年11月2日生于巴黎,1779年12月6日卒于同地。
洛可可艺术风格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
早年入学院派画家P.-J.卡泽的画室,后为N.-N.科伊佩尔的助手。
1728年静物画《鳐鱼》展出,一举成名,被接纳为皇家学院院士。
他的画能赋予静物以生命,给人以动感。
晚期以家庭风俗画为主,表现第三等级”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画风平易、朴实,具有平和亲切之感,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的美学理想。
夏尔丹作品赏析
发布者:
学科专家 发布时间:
2011-11-11
《带遮阳帽的自画像》
《带遮阳帽的自画像》画面中的夏尔丹直视著欣赏者,尊严与慈祥被忠实地描绘出来,透过眼镜及松弛的下巴,则让观画者感受出浓厚的人情味。
画面色调以蓝色为主,冷清明晰的背景,完美地衬托出他苍白的肤色,在静謐的气氛中,流露出老年人乐天知命的安详。
《午餐前的祈祷》
《午餐前的祈祷》中,母亲已经把桌上的饭菜摆好,饭前祷告的小女孩却背不出祈祷文,或是出了别的什么小问题,母亲投去关注的眼神。
母亲恬淡慈爱、小女孩娇憨纯真,祥和宁静的气氛洋溢于画面。
画家把红色、白色和蓝色色块毫不生硬地融合在温暖的褐色基调中,生动而不张扬,明晰而不抢眼,具有柔和丰富、恬淡隽永的感染力。
《铜水罐》
《铜水罐》中,夏尔丹就真实地表现了水桶表面油漆剥落的块块疤痕,他以朴实的色调、忠实的造型描绘了普通人所用的水罐。
这个水罐实在太寻常了,就像他的碟子、水果、面包、酒瓶、刀叉那样普通到人们天天在用、司空见惯却谁都不会在意它们的存在。
但正是这种如海德格尔所说的器具的“上手状态”,即在用途中,人对它们想得越少,对它们的意识越模糊,它们的存在就越真实,就越能揭示出人的实际生活世界。
夏尔丹的画面就构成了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便是一种家的感觉。
《集市归来》
《集市归来》中刚从市场买菜归来的女主人一进屋就把左手拿着的颇具分量的食物放在橱柜上,右手还拎着一包没来得及放下的东西。
因为喘了一口气,主妇就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
女主人穿着朴素却也耐看的蓝衣裙,和地面、墙壁的淡黄色相得益彰,微斜的身姿显出了女性的线条,脸上的红润显示着健康。
屋里陈设简单,却也朴实宜人。
由此可见,夏尔丹描写的不是辛苦挣扎着的生活,而是普通平凡却也充实、和美的人生。
《家庭教师》
《家庭教师》依然是一幅描写平民生活、平民情趣的作品。
画面人物有两个:
年轻的家庭女教师和她所教的孩子。
两位主人公力的趋向集中在一点上,从而使这幅画极富张力之美:
画家捕捉住了两人沉浸在自己教和学的活动中的专注神情,年轻的女教师努着嘴唇,拿着教杆、伸着手,孩子则用圆胖的小手压指着书本,女教师的认真和孩子用心却又有些许笨拙的样子,都饶有兴致。
《鰩鱼》
这是夏尔丹1728年8月在美术学院首次展出的作品,因为这幅画的关系,展出一个月后,夏尔丹就被美术学院接纳为院士。
如此轻易地被画坛上最具权威性的机构吸收为成员,是非常罕见的情形,这也说明了这幅画带给画坛的震撼。
这幅画的主角——鰩鱼,血淋淋地被挂在墻上,内脏还闪闪发亮,并且露出鬼魅般的阴森笑意,乍看时令人不由得冒起鸡皮疙瘩。
鰩鱼的形体描绘简洁有力,几乎占据整个画面中心;左方拱起身子、神情惊惧的猫,则为整幅画增添了趣味和动感。
这幅画与他后期的静止,简朴的静物画风格差异甚大。
这幅画不论在色彩的搭配或光泽的呈现上,都显露出夏尔丹超群的绘画技巧,画面的感染力极强。
学院之所以破例接纳他,塞尚与马蒂斯对他推崇备至,不是没有道理的。
夏尔丹作品欣赏(静物)
(2007-09-3013:
50:
35)
转载▼
标签:
艺术赏析
分类:
世界名画欣赏
夏尔丹的生活不幸与幸运共存,他的前妻和女儿同日去世,继妻的孩子又夭折,这种打击是常人难以忍受的,幸而继妻待他十分温厚,他在画坛受人尊敬,被法兰西艺术院任命为司库和沙龙负责人,但画家将悲喜皆深埋于心底,把情感投入到静物创作中去,与各种物品亲近交流,为它们传神写照。
夏尔丹为人谦逊、待人宽厚,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巴黎的塞纳大街等几个街区度过的,难得去过一次卢浮宫。
对于官方授予他的勋章和优厚待遇,他都无动于衷,即使在美术院任司库和主持沙龙,他从不迎合上流贵族,别人对他褒贬,他都置之度外,身为名家从不炫耀和借此抬高画价,只是执着地走自己的艺术道路
铜水箱
烟斗和水壶
鳐鱼
规格:
114×146厘米
收藏:
巴黎卢浮宫
作者:
【法国】夏尔丹
作品简介
这里描绘了厨房一角,桌上有锅盘等炊具,但占中心位置的是一条剥掉皮的鳐
鱼和几条较小的鱼,左角还有几只牡蛎。
鳐鱼的色彩描绘得极其真实,形象怪异,
面目狰狞,显得十分突出;牡蛎已掰开,从而引来了贪腥的小猫。
整个画面色彩淡
雅,光影清晰,它不停留在一般“再现”的层次上,每一形象都融进画家对所描绘
的事物的深切感情。
他曾说过:
“问题不在于去描绘一件东西。
”要通过这些事物,
画出画家自己的感情来。
据说,一次有某位画家正大谈夏尔丹怎样善于运用颜色,
被夏尔丹听见,他不耐烦地问道:
“谁告诉你我是用颜色作画的?
”那位画家大惑
不解地反问:
“那么,用什么呢?
”夏尔丹说:
“颜色固然得用,但绘画要用感情。
”
他认为,经过推敲的静物构图,不单要使所画的静物可信,还要让它们具有光与色
的丰富表现力。
这幅《鳐鱼》(另外他又画了两幅变体)所给人的美感正是如此。
《鳐鱼》一画展出以后,夏尔丹获得了法兰西艺术院的承认,并被接纳为该院
的院士。
夏尔丹所谓的画出“感情”的观点,还可以从他对现实与镜子的关系的言
论中去理解。
他认为镜子越平,反映出来的事物也越“真”。
但镜子反映不出事物
的感情,要靠画家有意去强调,靠各种色调的铺排,让颜色交错地起着发挥“感情”
的作用。
夏尔丹用色,有时一层一层地铺,有时涂得很厚,简直象在用颜料砌墙。
他力求形象真实,但并不力求“逼真”感。
狄德罗也赞美地讲过他的用色:
“噢!
夏尔丹,你在调色板上调出来的不是什么白色、红色、黑色,而是物体的本色。
”
我们还发现,夏尔丹往往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一个题材或构图,嘴上却反复地解
释,他没有重复,这可以想象他所孜孜以求的是什么。
此画作于1728年,约有114×146厘米,现藏巴黎卢浮宫。
文章引用自:
· 有一位法国评论家说:
“在夏尔丹之前,法国只有静物。
自从有了他,才开始
了‘静的生命’--就象英国人和德国人对静物的叫法(Still-Life)那样。
”这
段评语形象地称赞了夏尔丹的静物画的魅力。
他在静物画上确有自己独到的天赋,
为了表达这种静止物象的“生命”,夏尔丹一改早期静物画的富贵气,尽量不用浓
艳的色彩和闪光的器皿摆设,让静物展现其本来的面貌。
在他的画面上,从不展现
精心描画的野味或豪华的餐具。
1730年后,他所表现的静物对象是属于中产阶级厨
房里的普通物品,那些极其平凡的厨房器物,一旦再现在画上,它们的幻象反而显
出很强的“生命感”。
无怪百科全书派哲学家狄德罗要称他为“大魔术师”。
这一
幅《鳐鱼》是他最成功的作品。
银盘
Still-LifewithDeadPheasantandHuntingBag
GameStill-lifewithHuntingDog
快餐
DerErdbeerkorb
WaterGlassandJug1760
Still-LifewithJarofOlives
·他的家具简单又略显陈旧(《蛋糕》),这就是夏尔丹的生活。
虽然是著名的画家,路易十五还在凡尔塞拨下一间房子作为他的画室,但他终生与富贵保持着距离,他唯一的旅游只是到过一次枫丹白露森林。
30年代获得学院会员称号后,他成为一众院士中独树一帜的画家,大胆地描绘下层市民的生活,把中产阶级和市井民众的家庭生活真实地、富有新意地表现出来,他笔下的人物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健康感、生动感。
这种普通市民身上的"美"是同时代画家们不曾接触,也是不能容忍的,与他有嫌隙的同僚说他是"把厨房硬拽进了艺术沙龙",原因是这些人的审美意识与他喜爱并为之描绘的厨娘、儿童、仆妇、教师的形象产生了根本的冲突。
静物
LaBrioche
静物
CopperCauldronwithThreeEegs
餐桌
TheAttributesoftheSciences
TheAttributesofPaintingandSculpture
Stilleben,Blumenineine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夏尔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