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复习答案教学提纲.docx
- 文档编号:12863798
- 上传时间:2023-04-22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0.22KB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复习答案教学提纲.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复习答案教学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复习答案教学提纲.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答案教学提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答案
2012年春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
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问答题)
答: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了侵入中国的大门,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战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关税、司法等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受到外国侵略者的干涉和控制,清王朝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的地位。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
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
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又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转变为半封建社会。
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上了变化。
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战后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另一主要矛盾。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落在中国人民肩上的双重历史任务。
因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怎样的经济影响。
(问答题)
答: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除了强迫中国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外,主要是利用其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进行掠夺和榨取,逐步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
(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2)掠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具体(p25—28)
3、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问答题)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答:
中华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帝国主义相互勾结、扶持封建势力作为他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除了帝国主义割占的地区和直接管理的租借地以外,它们主要是通过中国政府当局和各地的官僚、军阀来统治中国人民。
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是上述两对主要矛盾互相交织和交替作用的结果。
近代以来伟大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主要矛盾及其激化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2)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答:
近代中国的时代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
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
这个历史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要改变民族压迫和人民受剥削的状况,必须首先进行民族和民主革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决上层建筑与生产的关系问题,才能为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前提与基础,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而开辟道路,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能。
历史表明,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4、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敌侵略战争失败原因;中国人民民族觉醒(选择题和判断题的可能性大)
(1)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敌侵略战争失败原因(p35)
答:
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虽然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但主要原因应当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
毛泽东把鸦片战争及其以后一百年间中国对外战争的失败归结为来个原因:
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其中最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
(2)中国人民民族的觉醒(p38)
答: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②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5、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目标及纲领。
(选择题和判断题)
答: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目标: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
6、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及内容。
(选择题和判断题的可能性大)
答:
指导思想:
对洋务派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芳。
他的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p47)
内容:
①兴办近代企业(这些企业基本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判断题)
②建立新式海陆军
③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7、维新派进行了怎样的维新变法活动(选择题和判断题)
答:
以康有为、梁启超、谭翤同等为主要人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了下列行动宣传维新主张,即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书(3)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4)办学会(5)设学堂(6)办报纸。
具体(p50)
8、孙中山三民主义纲领(问答题)
答:
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
孙中山将其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①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②民权主义: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这就是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
③民生主义:
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把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p61)
9、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口号、内容、目标(选择题和判断题)
答:
新文化运动口号:
民主和科学
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p97)
目标:
廓清蒙昧、启发理智,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即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
10、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早期活动(选择题和判断题)
答:
五四运动之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蓬勃兴起,马克思主义开始在知识界中得到传播。
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三种类型:
首先,是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其代表出李大钊以外,就是陈独秀。
其次,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
其代表为毛泽东等。
再次,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其代表为董必武等。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主要是以上三种人组成的。
其中李大钊、陈独秀属于先驱者,毛泽东等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则是主体部分。
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适应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需要,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掀起了一场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
第一,重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的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
第二,主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第三,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p106)
11、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出怎样的新面貌(选择题和判断题)
答: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就展现了新的面貌。
主要是: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发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第二,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
还与大革命有关(p115)
12、掌握土地革命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中共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理论(选择题和判断题)
答:
掌握土地革命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p127)中共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理论:
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
具体见(p129)
13、认识红军长征精神(问答题)
答: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史诗。
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p137)
14、认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在战略防御、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的表现(选择题和判断题的可能性大)
答:
在战略防御阶段,日本侵略者以国民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
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本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
国民党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
1938年3月,李宗仁等部实施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歼灭日军1万余人。
在战略相持阶段,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国民党在重申坚持持久抗战的同时,其对外对内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蒋介石将抗争到底的含义解释为“恢复到卢沟桥事变以前的状态”。
着标志着
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
但国民党也进行过几次较大的战役。
大体保住了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区。
如进行了桂南会战、枣宜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组织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对日作战。
在枣宜会战中,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在激战中壮烈殉国,在进入缅甸对日作战中,国民党陆军第200师师长戴爱澜在缅北殉国。
(p149)
15、了解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选择题和判断题的可能性大)
答:
(1)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抗日统一战线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
(2)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
(3)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总结反“摩擦”斗争经验,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中国共产党上述原则和方针的提出和贯彻实施,对于全民族抗战到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p154)
16、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胜利后在解放区开展的土地改革(选择题和判断题)
答:
在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同时,解放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
全面内战爆发前夕,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这个大纲指引出着在封建制度压迫下的亿万农民群众,将自己的力量汇入民主革命的洪流。
全国土地会议后,解放区广大农村迅速掀起土地制度改革运动的热潮。
(p177)
17、认识各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与历史命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选择题和判断题)
答:
认识各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与历史命运
中国各民主党派的政治纲领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反对独裁。
(p18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p185)
18、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进程及发展阶段(问答题)
答:
新中国成立以后至今的历史,经历了以下的发展阶段
(1)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的七年,是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
(2)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3)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这十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
(4)行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至今,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9、认识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问答题可能性大)
答:
(1)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p221)
20、掌握中国社会主义早期探索成就(问答题)
答:
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1)《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2)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4)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具体见p23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复习答案教学提纲 中国 近现代史 纲要 复习 答案 教学 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