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考试评分细则及答案示例.docx
- 文档编号:12850654
- 上传时间:2023-04-22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6.01KB
一模考试评分细则及答案示例.docx
《一模考试评分细则及答案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模考试评分细则及答案示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模考试评分细则及答案示例
北京市西城区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一模试卷Ⅱ卷
评分标准、卷面问题及答案示例
三、
10.文言文翻译(4分)
大理丞张元济怪其多,试寻其状,内五人尝为盗,余皆平民;竟不敢执奏,尽杀之。
【评分标准】本题4分。
“怪其多”、“寻其状”、“尝”、“竟”、“执奏”及“竟”前的主语省略各占0.5分,整句表义完整1分
【学生问题】
(1)对所给文本完全不理解,任意曲解。
(2)重点词语解释错误。
突出表现:
“竟”译作竟然;“寻其状”的“状”解释为状况;将“执奏”译为执行奏折等。
(3)补充的主语有错误或为补充。
如:
(于士澄)竟不敢执奏。
【原因分析】
(1)学生文言知识积累较少,不仅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解释,对文言常识的积累也很贫瘠。
如“大理丞张元济”译为“大理的丞相”。
(2)学生联系上下文的意识不强,不结合文本进行合理推测,而是凭空猜测。
【答案示例】
(4分)大理丞张元济怪异这个案件的犯人为何如此之多,尝试调查这个案件的事实真相,结果其中的五个人干过偷盗的事,其他的犯人都是清白的平民百姓,最终他却不敢把这些情况上奏给炀帝,而是把这两千多人全都杀了。
(3分)大理丞张元济因这些要被杀的人太多而感到奇怪,试图寻找这些人的罪状,那些人里只有五个人曾经做过强盗,剩下的人都是平民百姓,他竟然不敢上奏说出实情,把他们全都杀了。
(3分)大理丞张元济对盗贼人数之多感到奇怪,试图寻找这些人的罪状,发现二千多人中只有五个人曾经做过盗贼,其他人都是平民,竟然不敢上奏说出实情,导致这两千多人全都被杀死了。
(2分)大理丞张元济因为要被杀的人太多而感到奇怪,试图寻找他们的罪状,发现其中有五个人曾经做过盗贼,其他人都是平民,因为不敢上奏皇帝,以致所有人全都被杀死了。
(2分)大理丞张元济以有这么多盗贼而奇怪,试图寻找他们的罪状,在这中间有五个人曾经是小偷,其他人都是平民,竟没有人敢上奏实情,全都被杀了。
(1分)大理丞张元济认为其中有许多奇怪的地方,他试图寻找其中的状况,他发现其中有五个人曾经做过盗贼,其他人都是平民,但他竟然不敢上报给皇上,全部将两千多人杀死了。
(1分)大理丞张元济认为偷盗的太多了十分奇怪,尝试寻找二千多人本来的样子,二千多人中有五个人经常做偷盗的事,剩下的都是平民,张元济竟然不敢把事实上奏,把两千多人都杀了。
(0分)大理的丞相张元济责怪人数太多,试图寻找他们的状况,其中的五个人尝试去偷盗,剩下的都是平民,竟然不敢执行五覆奏,全都将其杀死。
(0分)大理的丞相张元济有很多奇怪的事情,尝试去寻找探究这其中的原因,朝内有五人曾经做过盗窃的事情,其余都是平凡的民众,但是他却没有执行奏章,将他们全杀死了。
(0分)大理丞张元济行为举止怪异,皇帝试探着寻问其家中的状况,其中有五个人曾经是盗贼,其他人都是好人平民,竟然都不敢上奏辩解,最后全都被杀了。
11.断句(5分)
【评分标准】断对两处得1分,断错两处扣一分,扣完为止。
【学生问题】
(1)前半部分
正确断点:
天下不诉而无冤/不谒而得其所欲/此尧舜之盛也
最常见错断:
天下不诉/而无冤不谒/而得其所欲/此尧舜之盛也
天下不诉而无冤/不谒而得其所/欲此尧舜之盛也
(2)后半部分
正确断点:
其次/不能无诉/诉而必见察/不能无谒/谒而必见省/使远方之贱吏不知朝廷之高/一介之小民不识官府之难/而后天下治
最常见错断:
其次()不能无诉/诉而必见/察()不能无谒/谒而必见/省()使远方之贱吏/不知朝廷之高/一介之小民/不识官府之难/而后天下治
12.默写(8分)
【评分标准】每句1分,多字、丢字、写错字一律不给分。
限选其中4道题作答,超过4道题则以前4道题为准。
【学生常见错误】括号中为学生所写错别字。
(1)身既(即)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2)悟(吾、毋)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
(3)苔(台)痕上阶绿谈笑有鸿(红)儒
(4)后人哀(衰)之而不鉴(签、谏)之亦使后人而复哀(衰)后人也(矣)
(5)你不分好歹(怠)何为地你错勘(堪)贤愚枉(妄)做(作)天
(6)到中流(游)击(激)水浪遏(竭)飞舟(洲)
13.诗歌鉴赏(7分)
(1)选择题(3分)
选C。
选错的学生大多误选了B、D。
(2)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此日尝新任转蓬”一句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
(4分)
【评分标准】:
本题4分。
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4分。
【学生问题】
(1)句义理解错误导致对作者情感理解错误。
如:
将句子理解为“将樱桃上贡给皇帝”。
(2)对情感理解有误,如理解为对未来生活的迷茫、担忧;渴望安定的生活、渴望自由;对官场的厌恶等。
(3)不结合诗句答题,只要是关于杜甫,以知识记忆就写上“沉郁顿挫”“忧国忧民”。
(4)未能注意题目中“结合全诗内容”的提示,导致答题时丢点。
【答案示例】
(4分)从诗歌前两句“樱自红”“野人赠朱樱”可看出诗人对蜀地优美风景、蜀人热情好客的喜悦之情;从“忆赐霑”一句中可见诗人对昔日受赏赐的无限怀念之情;还有对如今漂泊蜀地的无奈之情,自己如蓬草孤苦飘零,对自身身世的悲叹由自比蓬草表现得淋漓尽致。
(2分)这句诗的意思是:
这天尝到了新鲜的朱樱,任凭飞蓬飘转。
表达出作者对村人的感激之情,无人赏识的无奈之情,对人生世事无常的感慨,忧国忧民的情怀。
(1分)该句写作者今日里变成了新的一颗随风飘转的蓬草,运用其飘忽不定的特点,用了象征的手法比作自己,点明出上文对自己官场起落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因无力扭转大势而漂泊的无奈,以及对日后漂泊生活的乐观
四、社科类阅读《在“门”的背后》
14.(选择题,3分)
选B。
大部分学生能够选对,正确率较高。
15.(选择题,3分)
选A。
正确率相对14题要低一些,错的学生大多选C。
16.(6分)请运用文中提到的观点及分析方法,在画线处填上相应的内容,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
【评分标准】本题6分。
-
,每空1分,第
空2分。
【答案示例】
吵闹
又哭又闹(哭闹)
小则身体不舒服(或:
小则扰乱自身)
于是有了“得病”的意思(或:
就有了不舒服、生病的意思)
红杏枝头春意闹
【学生问题】
空多数学生能写出“吵闹”,各别学生能写“哭闹”“闹翻”。
错误多写为:
打闹、喧闹、胡闹、闹腾、闹嚷……
强调句式结构,要写出“小则……,于是(就、便、因此、从而)有了……之意”的句式。
部分学生未关注句式,还有学生“小则”写不出来。
写“春意闹”即得1分。
能完整写出“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学生极少,约15%。
未见写朱自清《春》中例句者。
另外,凡以“闹”为动词+宾语,不得分。
五、散文阅读《大地清明》
17.选择题(4分)
选AE。
出错的学生大多错选了D项。
18.结合文章,说说第3自然段中画线语句的妙处。
(5分)
【评分标准】本题5分,修辞手法的妙处3分,结构上的妙处2分。
【学生问题】
(1)不能正确识别修辞手法,如:
将本句修辞定为借代、拟物、夸张、想象。
(2)对本句情感理解有误,如:
本句是体现自我成长或表现了对奶奶的思念。
(3)结构关系理解错误,如:
引出下文
(4)贴标签,没有具体内容分析。
(5)对本句句义理解只抓“嫩绿生鲜”而遗漏了“一地”的信息点。
[答案示例]:
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农村清明祭祖时,后代人丁兴旺的情景,将一个非常肃穆的场景写得妙趣横生,富有生活情趣。
照应了上文祭祖时和祖辈谈说“土里的收成”、“大地上的甜美”,使想象自然合理,文脉连贯。
[评分标准:
本题5分,点出修辞手法1分,解说2分;指出照应上文1分,解说
1分]
【答案示例】
(5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们晚辈跪拜在地的样子比作“一地嫩绿生鲜的蔬菜瓜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们年轻、朝气的神采和排列得齐整,表达了“我们”对祖先们的尊敬,与上文“春天的讯息,大地上的鲜美”呼应,表现了春天万物生长的生机勃勃、充满希望。
(4分)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晚辈们比喻成一地嫩绿生鲜的蔬菜瓜豆,便于祖先们察看,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了晚辈们鲜活的生命力,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味。
表达出晚辈对祖先们的敬意。
(3分)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晚辈们”比喻成“蔬菜瓜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们的朝气蓬勃,同时蔬菜瓜豆又写出了面对祖先我们不吵不闹,安安静静跪拜的样子,体现了我们对祖先的尊敬及清明祭祖在我们心中的重要性。
(2分)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们比作“嫩绿生鲜的蔬菜瓜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季大地的甜美以及我们有所成就不负祖辈期望的骄傲之情。
表达了作者祭祖时的真诚以及对祖辈的尊敬。
(1分)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比成蔬菜瓜豆,并且用其中的长辈一词引出了作者心中最思念的奶奶。
(1分)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晚辈们的稚嫩,作者通过这个比喻,说明在拜祭过程中,晚辈们就像是被长辈展示给祖先的作物,写出作者对此的不悦。
(0分)本句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奶奶让作者在墓前把事情告诉她,向她展示作者的成长。
这成长就如同新鲜蔬果,一起享用,更显清甜。
19文章为何以“大地清明”为题?
(6分)
19.[答案要点]:
①“清明”是文章的线索:
作者对奶奶的追忆由清明祭祖时写起;奶奶把世间一切看得清明;大地清明是奶奶每日清早常说的话;奶奶临终遗言是“心存清明,一世淡好”。
②“清明”是奶奶的处事原则,是文章要告诉我们的主旨。
③“大地清明”更是一种期盼,寄托了作者希望与读者达到的共鸣。
[评分标准:
本题6分。
点出线索并简要分析2分;点出主旨并简要分析2分;点出期盼并简要分析2分]
【评分标准】本题6分。
具体如下:
(1)大地清明是全文线索,贯穿全文;1分
(2)大地清明是情感的触发点,作者感慨由清明生发而来
(或文章的内容与清明相关联,由清明祭祖写起);1分
(3)突出主旨(或寄寓主旨);1分
即将世间一切看得清明透澈(或做人要心存清明,一世淡好);1分
(4)寄寓了作者对天地(人世间)清明的渴望祈盼之情;2分
【答案示例及分析】
(6分)大地清明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1分]清明指清明节,许多人上山祭祖的风俗,并以这一事件总起全文[1分],引出对奶奶的回忆;大地清明也指奶奶善良、睿智、热情、高尚的品质和心灵[1分]。
大地清明一词抒发了作者对奶奶的怀念景仰和赞美之情。
大地清明引出了尘世之中,人应该怀有一颗淡泊、清醒、善良的心灵的主旨[1分]。
告诫、呼吁读者应心存清明,一世淡好。
[2分]
答案分析:
要点齐全,对题目内涵作用理解准确。
(5分)大地清明,既是说清明节至,人们祭祖,[1分]也是说人们内心清明,一世淡好。
[1分]文章以清明祭祖开篇,题目与文章呼应,作为线索贯穿全文,[1分]同时,文中还描写了奶奶清明的一生、善用其心、善待一切,一心向善,把一切都看得清明,对人对己都平和公平,并希望儿孙们也能一世清明,这些也是“大地清明”的体现,以它为题还表达了作者对奶奶的追忆、怀念、崇敬、思念和希望自己和世人也能学习奶奶一世清明的希冀。
[2分]
答案分析:
要点较齐全,指出了主旨内涵,但没有点明有“突出主旨”作用
(4分)大地清明交代了写作内容和背景[1分],在清明节去拜祭祖坟。
大地清明是贯穿全文的线索[1分]。
是奶奶生前为人处世的态度,清明也是指奶奶的公正光明[1分]。
大地清明也是写清明时节美好的自然景色,春意正浓。
大地清明点明了作品的主旨[1分],要做像奶奶一样公正光明的善良好人,以大地清明为题,使作品更具有文学性。
答案分析:
对题目线索,突出主旨的作用把握准确,对主旨内涵阐释清楚。
作者通过题目表达的期盼、呼吁有缺失,故减2分。
(4分)以大地清明为题吸引读者;点明了文章“清明”的主题[1分];由大地清明写到人清明,更加合理;以此为题作者暗示奶奶做事清明及教我做事清明[1分],及整个善堂人做事清明;含蓄表达了作者对奶奶的思念及对做事清明的追求;表达了作者希望出于尘世铅华中的人们都能清明的愿望。
[2分]
答案分析:
没有提及“清明节祭祖”是作者的情感触发点和线索作用,故减2分。
(3分)以大地清明为题,大地清明象征着奶奶及祖先们,含蓄抒情;使文章主旨对奶奶的爱与尊敬表现的含而不露,[1分]意味悠长;还是文章的一个线索[1分],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通过写大地清明,表现了作者对静静躺在地下的奶奶的爱与尊敬及清明时分能与奶奶絮絮叨叨的交谈的喜悦;大地清明还是一种生活态度,心存清明,一世淡好。
[1分]
答案分析:
写出了突出主旨,并明确了主旨内容;写出了线索作用,故得3分。
(2分)“大地清明”是这篇文章的主旨[1分],中心主题。
作者从清明祭祖回想起小时候和奶奶的生活,意在表达奶奶的善使大地清明,奶奶的正使大地清明,奶奶的勤快使大地清明,奶奶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使大地清明,奶奶内心的闲适平淡使大地清明,突出表现人生在世应当像奶奶一样活的清明[1分]。
答案分析:
仅指出了突出主旨作用及主旨内涵,故得2分。
(1分)总领文章,文章以清明为线索[1分]。
叙述了我对奶奶的回忆,大地清明则表现出作者故乡清明的景象及奶奶在塘里的故事。
题目新颖,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答案分析:
对主旨没有把握,仅写出了线索作用,给1分。
(0分)因为清明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都会在这一天去看我们的祖先,而奶奶对我的影响极大,她的身躯虽已不在,她的做人的精神却永存,一直保留在我的家乡善堂,以大地清明为题,也包涵了我对奶奶的深深思念及赞美之情。
答案分析:
对题目的内涵、作用均无阐释,0分。
20.阅读延伸题:
(12分)
结合文章,解释“置身尘世铅华,人生看得几清明”的含义。
联系你的生活体验或其他阅读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不少于200字)
【评分标准】本题12分。
第①问正确理解句子含义,2分。
第②问10分。
其中观点明确,得2分;联系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得当,2分;分析说理充分,2分;语言流畅,条理清楚,得4分。
字数不足,每少20个字减1分。
20.[答案要点]
这句话在于告诫人们,在尘世铅华中,更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只有心存清明,知止承福,不去追名求利,只求于心无愧,只有洞悉社会自然的规律,才能活得明白透彻,获得内心的清明(A看淡金钱财物;B洞悉许多人间道理;C处事公平、认真、公正等都可以理解为正确)。
(从全文看,此处“清明”并非时节上的清明,不可以理解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而应属于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
联系阅读经历或生活体验分析(可以围绕“只有这样,才可以……”展开,也可围绕“芸芸众生中多少人可以看明白,又可以看明白多少呢,但求无愧于心”展开。
也可以持反对态度,何必事事看得那么明白呢?
难得糊涂。
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当然也可以围绕“含义”中的一点展开分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评分标准:
本题12分,含义的理解2分;联系阅读经历或生活体验分析6分,其中观点2分,材料和分析4分;语言表达4分(层次清晰2分,语言准确2分)]
【评分细则及学生问题】
评阅赋分采用A(句子含义)+B(个人观点)+C(事例阐释)+D(语言表达)的形式。
具体如下:
(1)理解句子含义,2分。
结合文本信息,解释句子,得1分;
具体阐释“清明”的内容(如淡泊名利、勤劳善良、博爱、公平公正、认真),得1分。
学生问题:
.不具体阐释“清明”含义,只笼统地说“要心存清明”“做人要清明”。
将“清明”简单理解为“清明节”,阐释为人生短暂。
将“清明”理解为“清楚明白”,不阐释文中涉及的内容。
将“清明”理解为“保持本心”,不够完整,不够具体。
(2)个人观点:
2分
同意作者的观点,得1分。
观点有具体内容阐释,得2分。
(3)具体事例及分析:
4分
具体事例得当,得2分;议论分析充分,得2分。
学生问题:
比较好的事例:
钱钟书、杨绛、季羡林、林清玄《清欢》、刘禹锡《陋室铭》
常见大众化的事例:
李白、陶渊明、苏轼、庄子
常见反向事例:
三聚氰胺
事例泛化无具体内容,表述不当:
如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迷失……
(4)语言表达:
4分
字数合格,得1分;
表述有层次,得2分;
层次清楚,语言流畅,得3分;
层次清楚,有文采,得4分.
【答案示例】
1.(12分)2+2+4+4
这句话的意思是生活在尘世浮华之中,人生能否平淡清和?
人能否清明祥和处世?
我认为只要心存淡泊清和,人生尚得清明,纵使在尘世,也能静品生活之淡雅。
当肉食者在桂殿兰宫中尽享“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奢华,王维则淡出官场在“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山林淡然处世;当现代人为功名利禄而奔波,杨绛女士则捐出自己大部分稿费,在书屋中“看时间跑”,静品平淡之美。
身边纵使喧嚣,但我们如果能永怀淡然处世之心,那“心存清明,一世淡好”的生命便不遥远,我们无需神游太极,无需坐如槁木,一颗清和之心即好,生活便可清明。
2.(11分)2+2+4+3
身处在喧嚣、浮躁的世界中,又有多少人的一生可以像文中作者的奶奶那样勤劳、并时刻都怀有一颗博爱、悲悯之心。
我认为即使我们身处的环境十分不堪,也应该怀有一颗赤子之心,勤劳、悲悯。
这使我想到了德兰修女,她没有足够的金钱去帮助那些贫穷的人,但她付出的却是自己的全部力量,她不像其他慈善家一样总持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她选择与那些贫穷的人站在一起,这才是真正的悲悯之心。
尽管这个世界不尽如人意,但她还是如此坚定的爱它,若人人如此,就真的是大地清明吧!
3.(10分)2+2+3+3
作者本句意为置身于忙乱浮华的尘世,人生中怎能见得有善良平淡的清明之态?
面对作者的拷问,我说:
处在尘世铅华中自有看得清明的人。
古有苏子“惆怅东兰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世人皆慕名与禄,独其更爱诗词歌赋清平正直;后有清末儒士雅客,世人赏锦衣美酒,独其“楼上看山,城头看雪,舟中看霞”,于尘世中独见清明,不为荣华而生,但为清平和善而独处。
今日亦然。
真正的清明不是逃离身处的尘世铅华,而是在浮躁、虚荣充斥着原本属于真善平淡的社会中,守住自己一方清淡善良的沃土,创一片清明。
4.(10分)2+2+3+3
本句话的含义是在尘世繁华,乱欲迷眼之中,人生能有几次看得明白,平淡安静,不为外利所趋的勤恳清明故事呢?
我认为,世事虽多纷扰,然而,内心安静朴实的人生态度会让人一世淡好。
孙犁先生满腹经纶,在那个战乱年代,不似大人物那般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他用笔描摹故乡的一片云,一池水打动人心。
执笔平实,一世淡好。
灵魂因为安静深邃而高贵。
又如季羡林先生,一世不为俗名所扰,一心为中华大地立文章,言有格,行有德,内心的平淡清明何尝不成就了这个国学大师呢?
5(8分)2+1+3+2
这句话是说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人生有几次看事清朗明白,平淡安静地生活。
我认为人生应当过得清明。
古时陶渊明归隐田园,看透红尘,方享清明之乐。
苏轼游于山水之间,忘却世事,领略清明之趣。
而今在社会的纷扰中,许多人为钱权名利所惑,早已浑浊不堪。
所以更需要这种清明来洗涤人们的心灵。
倘若我们不再努力找回这种清明,我们又怎能将人生过出一种独特的意义?
由此可见,尘世铅华的负累,一定要用这种清明来消除。
只有这样,才能“一世淡好”。
6(6分)1+1+2+2
“置身于繁华喧闹的尘世中,人生难得体会到一身清明。
”作者用一句耐人寻味的语句表达出了自己面对尘世却看不清尘世的无奈之情。
在我看来,作者的观点是正确的。
尘世中,我们的心往往会被蒙尘,有时也会糊涂的不分善恶。
遥记“小悦悦”事件中,生命垂危的她看着十七张漠然的面孔从她身边走过。
绝望的她最后闭上双眼,再也没有醒来。
难道这就是人的清正廉明?
将责任置之度外并非清明,也违背了“人性本善”的道理。
尘世中,我们更需要像文中“奶奶”一样为人清明,净化社会。
7(4分)1+1+1+1
置身于尘世中难免纷乱,但在这繁华间看得一种清明才是一种境界。
我认为,拥有这种“清明”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上是十分重要的。
这种清明的态度告诉我们:
要善用其心,善待一切,要勤劳肯干,看淡生死,才能遇事不慌,处变不惊。
在现实生活中,那些看的清明的人往往过得闲适清闲,他们清明处事,清明为人,对人对事不偏袒却也看淡万事,自然怡然自得。
反观另一种人,他们在这红尘中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成天东奔西走,过得平常压抑,不懂用清明的眼光看待事物,终会疲惫不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试 评分 细则 答案 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