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docx
- 文档编号:12843076
- 上传时间:2023-04-22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13.73KB
《大学》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docx
《《大学》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
《大学》读后感800字读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
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
感了!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
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大学》读后感8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读后感800字1孟繁伟;
《诗》云: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
《诗》云:
“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
“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
《诗》云:
“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
“瞻彼淇澳,菉竹猗猗。
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赫兮喧兮。
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
”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瑟兮僴兮”者,恂栗也。
“赫兮喧兮”者,威仪也。
“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
“於戏,前王不忘!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第四章读起来太难,开始很多字都不认识更别该文说啥意思啦。
文中多次引用《诗经》原文更是让人难以理解其意,如果没有《诗经》功底,再不看注释或翻译都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就算知道《诗经》中这几话意思,如果不能把前面几章结合起来进行阅读也不能明白这章说的是什么意思。
第一段关键在于一个“止”字,这个“止”字不是停止而是达到或者到哪里的意思。
接着第二段用类比的方式解释“止”的意义,例如“为人君、为人臣、为人子”如何如何等。
该章必须结合开篇“止于至善”四字进行阅读理解,唯有这样才能明了本章的意思就是告诉明德要“止于至善”的意思。
止于至善不是达到某点而是不断地追求直至最高境界就是至善,或者说至善才是最高层次。
本章第三段指出明德的过程要不断的琢磨,格物才能致知。
也是告诉后人要想明德唯有格物穷理,不断琢磨才能不断地进步,于是才能逐步提高对“德”的认识。
大学乃大人之学,小学学“事”,大学明“理”,即“明德”后“明明德”。
怎么明德?
格物、琢磨,再格物、再琢磨,唯有如此。
朱熹曾说成人即大学的学习方法有二,一是自学二是交流。
自学中不断的研究,交流中相互借鉴才能不断地提高对“德”的认识和理解,这样才能止于至善。
可惜现在的学生一是自学能力差二是不相互交流,大量的时间用于如何应对考试。
如从这方面看如今的教育真的是不如古时,从方法上应向古人学习,这也或许是没有“大师”的原因吧。
《诗》云:
“於戏,前王不忘!
”这句话更值得做教育的人深入反思啊。
《大学》读后感800字2《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在唐宋时期开始受到重视。
朱熹把它从《礼记》中抽出,单独成篇,并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大学开篇便提出了自己宗旨,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把它称之为“三纲领”。
实现三纲领的途径是“八条目”,即: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八条目”中,“修身”是根本。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要做到修身,就必须心正意诚,改掉自己不好的习惯,养成美好的品德。
对于子女来说,修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孝敬父母。
一个人在家里孝敬父母,将来在工作上才能够做到忠和义。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这样的事例很多,比如,赵善应就是这样的人。
赵善应是宋朝人,是历史上有名的孝子。
有一次,赵善应的母亲得了一种怪病,他四处寻医为母亲医疗,但母亲的病还不见好转。
后来靠皇室亲族的关系,请来御医为母亲诊治,御医说要用人血和药,赵善应二话没说,便用刀刺破手臂,用他的血和药一起给母亲服下,不久,母亲的病就好了。
但却留下了心悸的病根,害怕雷鸣。
所以一到打雷下雨天,赵善应就去陪伴母亲。
曾经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赵善应出远门回来,手下人要敲门,却被赵善应给制止了,他说:
“不要敲了,我怕惊动母亲。
”就这样,赵善应和手下人在门沿下过了整整一夜。
赵善应做到了“百善孝为先”,也正因为赵善应孝敬母亲,才被大家拥护称赞,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这也正应了《大学》中的那句话:
“孝者,所以事君也。
”只有在家孝敬父母,在外才能有所成就。
与《大学》提出的修身要求相比,与古代圣贤相比,我做得还远远不够,比如在家里,我有时会不听话、和家长顶嘴;有时家长让我写作业,我想出去玩;还有时会挑食。
在学校,我有时会因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和同学闹不和,还有……。
《大学》提出:
“为人子止于孝,与国人交止于信”。
所以说,作为青少年,在家听家长的话,做力所能及的活;在学校,见到老师要问好,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学习考高分;与同学交往言而有信,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学习。
做到这些,就做到“止于至善”了。
我爱《大学》这本书,爱里边的名句,爱圣贤的智慧,更爱《大学》提出的人生境界。
今后,我要努力钻研这本书,以古代圣贤为榜样,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学》读后感800字3很浅面地读了《大学》,《大学》概含了不少儒家的思想,包括修身养性、以德服人、仁爱等中心思想。
下面谈谈我读了《大学》的后感。
“大学”之所以是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代表着“博大精深的学问”。
正如第一句所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弘扬正大的品德。
只有这样做了,我们才能实现自己要达到的境界,才能志向坚定,从而心安理得,思虑周详,有所收获。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古国,礼仪之邦。
我想到当今的社会中,往往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因素。
插队、随地吐痰、谩骂等只是冰山一角,更有老人摔倒无人扶的现象,这不仅是道德的丧失更是人性的冷淡。
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孔老夫子的“仁爱”。
这样的.现状,我们如何能够思虑周详有所收获呢?
那些想要弘扬正大品德的人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端正自身态度,提高自身修养。
这是我从《大学》中学到的。
虽然我们只是宇宙中的一粟,但是“Individualscanmakea
difference.”。
古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这样的说法,这些说法在当今社会仍然是试用的。
我们每个人只有提高了自身的修养,才能够为他人做表率作用,才能够为他人所信服。
而提高自身修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知识。
在这个日新月异,事物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知识显得极其重要。
会认字不叫有知识,我认为有知识是指能够将自己所看所听所学用自己的思想转变为所想,进而转化成我们需要的东西,提高自身。
这样的人才叫做有知识的人。
当今社会,大学泛滥,大学生也泛滥,但是大学生的质量却下降了。
大学中,随处可见那些混文凭自甘堕落的大学生,我对这些人心存鄙夷。
大学其实也是“大学”,那是一个思想交流碰撞,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的一个殿堂,拥有这样一个机会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奋斗拼搏。
有些大学生每天打游戏、宅寝室,干着80岁也能干的事情,那我们要青春何用?
趁着年轻,多学点知识,多培养道德情操,多去参加社会实践,多做志愿者活动,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毕业后走上社会,心存感恩之心,以德服人,诚实守信,与时俱进,即使没有大出息,也会是个受人尊重的人。
《大学》读后感800字4《大学》是我国古代儒家重要的教育学著作,较全面地论述了儒家大学教育目标、教育方法与教学的步骤等内容,其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大学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目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
将美好的道德发扬光大,使民众面貌日新,达到最高的善的境界。
第一条重在修己,第二条重在治人,第三条是最终目的。
为了实现大学教育的三个目标,《大学》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八条的核心是修身,正如文章所说的“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中前四条体现修身的过程,从接触事物开始,获得正确的知识和认识。
在这个基础上逐渐调整和净化自己的思想观念,树立坚定的志向和意志。
最终使内心达到纯正的境界。
后四条体现修身的成果,由自身,到家庭,再到一个国家,再到全天下。
修、齐、治、平是所有正统儒家士人努力的共同目标。
八条目前后相续,逐个递进而又相互联系,体现了过程与效果的统一。
教育方法教育方法:
自我教育。
在整篇文章中,都强调了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即“修身”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之所以说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养自身,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爱“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
因此,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才能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读后感800字5现在正值开学季,不少学子正步入大学的校园,可是我们有多少人明白大学的意义,认识自己的责任。
我们有必要了解大学的内涵,找到自己正确的人生方向。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我虽知《大学》是儒家重要的代表作,但可惜过去从没有认真习读过。
现在静下心来细读全文时,不禁被曾子的赤诚教化世人之心所震撼。
《大学》的文辞朴素简约,读着朗朗上口,每句话内涵深刻,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作为儒家的重要代表作,《大学》在古代一直是孩子必读的启蒙书。
我们都知道,儒家思想是人人需要的思想,它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息息相关,从点滴的行为和实践开始,指引我们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完善自我。
而《大学》的思想对人们更具有启迪性,它从思想上指引着我们的人生方向。
1、何为“大学”宋代朱嘉认为,“大学者,大人之学也”。
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
十五岁后方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大学”还有博学之意。
从古代注解的意义上推断,“大学”应该是如何实现自我,成为完整的大人的方法。
2、何为“大人”
“大人”这个名词,在古代主要指做大官的人,或是年长的大人。
但《乾卦和。
文言》上说: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如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
这里似乎把“大人”定义为与天地合,与日月合,与四时合的人。
也就是说,大人就是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中的人。
南怀瑾先生对“大学”的解释可谓最透彻,他认为,凡有志于学,内心修养能达到某一个水准,即称之为“大人”。
并且他大胆地提出,大人即人人。
这种提法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
因儒家思想主张人人可成尧舜,那人人即是大人,皆可成圣人。
这种提法更是一种勇气和承担,如果人人都明了自己即是大人,即是圣人,自然人人思大人之意,行大人之事,人人自可心安矣!
细细品读《大学》,字里行间都能深刻体会到曾子的用心良苦。
回顾我们经常在生活中迷失自我,不能找到人生的方向,我们更应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读后感 800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