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传染病公选教学大纲.docx
- 文档编号:12836142
- 上传时间:2023-04-22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25.26KB
远离传染病公选教学大纲.docx
《远离传染病公选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离传染病公选教学大纲.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远离传染病公选教学大纲
《远离传染病-传染病的传播与预防》
《远离传染病-传染病的传播与预防》
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中文名《远离传染病-传染病的传播与预防》
英文名transmitandpreventofinfectiousdiseases
课程类别:
公选课 编号:
课程负责人:
赵志新 单位:
中山三院 职称:
副教授
课程秘书:
张晓红 单位:
中山三院 职称:
副教授
授课对象:
非医学类本科学生
年 级:
一、二年级
编写日期:
2008年3月
一、课程简介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历史上许多传染病曾经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对一些传染病的控制取得很大成绩。
但是,原有的传染病不容易被消灭,仍有一些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结核、疟疾等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如艾滋病、疯牛病、埃博拉出血热、SARS、禽流感等更是引起全球的恐慌和人们对传染病重视。
因此,传染病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传染病学不仅是所有医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也是非医学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课程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科开设的一门面向广大文科、理工科及其他非医学专业学生进行传染病知识普及教育的课程。
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知识领域,普及常见传染病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最新流行状况及研究趋势和引起广泛关注的新发现传染病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课程注重结合最新的科研方法和成果,着重讲述传染病的最新流行状况、主要传播途径和有效的预防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传染病,认识传染病,从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染病的流行,用科学的方法做好各种传染病的预防。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传染病对国人身体健康的影响力。
通过介绍我国常见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情况,常见传染病传播与预防知识,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主要的诊断及治疗措施,向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灌输以预防为主的思想。
这是我科对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健康教育的一次探讨。
为将来在所有大学生进行传染病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防病方面的文化素质进行了探讨。
三、参考教学时数 30学时。
主要以理论大课形式授课,自学2学时,考查2学时。
四、教学大纲
教学时数安排
内 容 学时数
第一章 传染病学总论 .........................................................................2
第二章 病毒性肝炎 ............................................................................2
第三章 艾滋病病原学和流行病学...................................................2
第四章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2
第五章 AIDS等性传播传染病-预防 .................................................2
第六章 腹泻类传染病 .......................................................................2
第七章 呼吸系统 ................................................................................2
(传染病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感)
第八章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2
第九章虫媒传染病 ............................................................................ 2
第十章宠物相关性传染病(狂犬病,弓形虫等).........................2
第十一章结核病的传播与预防 ........................................................2
第十二章寄生虫性疾病(肝吸虫病,血吸虫病等).....................2
第十三章常用的消毒方法 ................................................................2
考查 ......................................................................................................2
第一章 传染病学总论
教学时数 2学时
目的要求:
⑴掌握:
感染与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病的诊断;传染病的预防
⑵熟悉:
感染过程的5种表现,传染病的4个基本特征;
⑶了解:
传染病的临床特点;传染病的治疗。
教学内容:
㈠感染与传染病的概念
⒈感染与传染病的概念;病原体的定义
⒉感染之后的5种后果:
清除病原体;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
⒊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⒋传染病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
非特异性、特异性免疫应答和变态反应的概念。
㈡为什么要学习传染病传播与预防知识
㈢病原体如何导致发病
病原体的入侵身体内的方法、在身体内的定位和排出途径;
㈣传染病的流行需要有哪些基本环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染动物);传播途径(空气,水,食物,接触,虫媒及土壤传播);易感人群;
㈤传染病的特征
传染病的4个基本特征:
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特征(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病(感染)后免疫性;
㈥传染病的治疗不同传染病治疗重点
⒈传染病特异性的病原治疗;
⒉一般对症治疗重要意义
㈦传染病的预防
⒈管理传染源(传染病法与传染病的分类及严格报告制度,病人与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
⒉切断传播途径;
⒊保护易感人群:
预防免疫措施。
教学方法:
结合多媒体和幻灯讲课
调查学生对常见传染病了解的状况。
第二章 病毒性肝炎
教学时数 2学时
目的要求:
⑴掌握:
常见的肝炎病毒有几种,流行过程中的特点;预防措施。
⑵熟悉:
肝炎的主要临床表现;肝炎治疗的目的。
⑶了解:
病毒性肝炎的危害。
授课内容:
㈠我国现代肝炎流行大事件
㈡历史上的事件及认识过程
㈢常见的肝炎病毒有几种?
甲肝、戊肝-消化道传播,急性肝炎;乙、丙、丁-体液传播,急、慢性肝炎、肝硬化
㈣乙型肝炎的危害及主要临床表现:
HBV携带率高,慢性肝炎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影响,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预后差
主要临床表现:
各临床类型肝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炎肝硬化,瘀胆型肝炎;
㈤流行过程中的特点:
甲、乙型、丙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人群易感性。
流行特点。
㈥肝炎治疗的目的是什么?
保护肝功能、减少肝纤维化、抗病毒、防止肝癌的发生
㈦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⒈综合预防措施;
⒉被动免疫预防(免疫球蛋白制剂的应用);
⒊主动免疫预防(甲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的成功应用)。
教学方法:
结合多媒体和幻灯讲课
第三章 艾滋病病原学和流行病学
学时安排:
2学时
目的要求:
对艾滋病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有整体的认识。
⑴掌握:
掌握:
传染源:
为AIDS病人和无症状HIV带病毒者;主要传播途径:
性传播、血液传播及母婴传播;高危人群:
同性恋、性伴侣多、静脉药瘾者、血友病人等血制品使用者、HIV阳性母亲的婴儿。
⑵熟悉:
全球HIV感染流行概况;我国HIV流行情况和特征;广东省HIV流行情况。
⑶了解:
HIV的发现经过;病原学:
HIV属逆转录病毒,形态及基因结构;历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
教学主要内容:
㈠HIV的发现经过
㈡HIV的病原学
㈢HIV感染的流行过程的特点(传染源、传播途径、高危人群)
㈣全球、我国及广东省HIV流行情况和特征。
教学方法:
结合多媒体和幻灯讲课
第四章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目的要求:
⑴掌握:
几个相关的概念、诊断原则
⑵熟悉:
临床表现分期、临床表现
⑶了解:
各系统的表现、诊断程序
授课内容:
㈠几个相关的概念:
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窗口期”
㈡临床表现分期:
潜伏期、急性感染期(1期)、无症状感染期(2期)、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3期)、艾滋病(4期)
㈢临床表现:
全身性症状:
发热、乏力、厌食、消瘦、腹泻、易感冒等
神经系统症状:
头痛、癫痫、进行性痴呆、下肢瘫痪
严重机会性病原体感染:
机会性肿瘤:
卡氏肉瘤、非霍奇金病
并发其他疾病:
慢性淋巴性间质性肺炎
㈣各系统的表现
㈤诊断原则
及早:
能及时进行治疗,可防止HIV传播。
全面:
掌握各方面材料,综合分析,按诊断标准作出诊断。
动态:
对可疑或确诊病例动态观察,定期随访。
慎重:
诊断慎重,避免误诊。
咨询:
贯穿诊断的全过程中。
保密:
病史档案妥善保存
㈥诊断程序
㈦临床诊断
教学方法:
结合多媒体和幻灯讲课
第五章 AIDS等性传播传染病-预防
目的要求:
⑴掌握:
性传播疾病的预防。
艾滋病的预防与关怀。
⑵熟悉:
性传播疾病的概念。
⑶了解:
性传播疾病有那些。
常见性传播疾病、特别是艾滋病临床的主要表现。
授课内容:
㈠性传播疾病的概念
㈡性传播疾病有那些
㈢常见性传播疾病的表现
㈣艾滋病临床的主要表现
㈤性传播疾病的预防
㈥艾滋病的预防与关怀
教学方法:
结合多媒体和幻灯讲课
第六章 腹泻类传染病
目的要求:
⑴掌握:
为什么会出现腹泻?
流行过程的特点
⑵熟悉:
临床表现、常见感染性腹泻及其主要症状、何时找医生?
⑶了解:
消化道正常防御机制、腹泻可以怎样医治?
授课内容:
㈠基本概念:
什么是腹泻?
消化道正常防御机制、为什么会出现腹泻?
㈡腹泻分为两大类、感染性腹泻的种类
㈢感染性腹泻的重要性
㈣临床表现、常见感染性腹泻及其主要症状
㈤何时找医生?
腹泻可以怎样医治?
㈥流行过程的特点
㈦感染性腹泻是可以预防的:
管理传染源:
病人及带菌者应隔离治疗,实施国境、海港航空卫生检疫,必要时封闭疫区,来自疫区的一切交通工具应严格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三管一灭”;保护易感者:
注射疫苗。
教学方法:
结合多媒体和幻灯讲课
第七章 呼吸系统
(传染病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感)
一、传染病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学时数:
1学时(传染病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目的要求:
⑴掌握: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过程的特点及预防措施。
⑵熟悉: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特点
⑶了解: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
授课内容:
㈠麻疹
1.麻疹的特点、
2.流行过程的特点
3.临床表现
4.诊断:
易感者、有麻疹接触史;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充血和科普利克斑;典型皮疹和退疹
5.麻疹的治疗
6.预防措施
管理传染源早发现,及时隔离;接触者要隔离检疫;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疫苗接种:
计划免疫、活疫苗,8个月一次,7岁一次;接触后2天内接种可防止发病或减轻症状;被动免疫:
未接种疫苗和不能接种疫苗者,人血丙种球蛋白
㈡流行性腮腺炎
1.特点、
2.流行过程的特点
3.临床表现
4.诊断
5.治疗
6.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隔离患者至腺体肿大消失,约3周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减毒活疫苗
㈢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特点
2.流行过程的特点
3.临床表现
4.诊断
5.治疗
6.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发现患者,及时隔离治疗7天以上,接触者医学观察7天
切断传播途径:
流行期间减少集会、不要携带儿童到公共场所
保护易感人群:
疫苗接种:
A群的保护率达90%,6个月~2岁儿童,1次/年,2年。
患者家人或进入流行区的工作人员药物预防:
接触者或大流行时的部队和学校,可
采用磺胺药、利福平等预防
教学方法:
结合多媒体和幻灯讲课
二、流行性感冒、禽流感
授课学时:
1学时
目的要求:
⑴掌握:
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流行性感冒及禽流感的预防。
禽流感的流行现况,与流感的关系。
⑵熟悉:
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流行性感冒的诊断方法;治疗要点;流感病毒的变异性;
⑶了解:
病毒的特点,流感、禽流感的病毒的分型及亚型;
授课内容:
㈠流感病毒特性:
流感病毒的分型及亚型:
分型:
甲、乙、丙3型(根据核蛋白的抗原性不同);流感病毒的变异性:
甲型流感病毒:
大组变异,亚型变异、变种(株)的变异。
乙型流感病毒:
只有变种变异。
丙型流感病毒:
目前尚未发现变异。
㈡流行过程的特点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人群易感性。
病后对同一亚型的变种间有一定交叉免疫力;流行特征:
甲型流感:
常呈爆发或小流行,可引起大流行甚至全球性大流行。
乙型流感:
呈爆发或小流行。
丙型流感:
常为散发。
禽流感的流行现况,与流感的关系。
㈢临床表现:
其临床特征为呼吸道症状较轻而发热与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典型流感的临床表现;可有轻型流感;可并发流感病毒肺炎、继发性细菌性肺炎。
㈣临床诊断方法:
流行病学资料;典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病毒分离。
快速诊断:
鼻中粘膜印片或荧光抗体技术;取早期和2~4周后双份血清进行血凝抑制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
㈤治疗要点:
高热期间注意多饮水及卧床休息;中草药治疗;发热患者可给予复方阿斯匹林等解热止痛药。
㈥预防措施:
疫情监视;隔离患者;消毒;疫苗预防;中草药预防
教学方法:
结合多媒体和幻灯讲课
第八章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学时数:
2学时
目的要求:
⑴掌握:
流行过程的特点,预防措施。
⑵熟悉: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要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鉴别的病;
⑶了解:
流行概况、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诊断方法;治疗要点。
授课内容:
㈠流行概况
㈡流行过程特点:
主要传染源:
病人;主要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易感性和免疫力:
主要的高危人群:
患者家属、医护人员;流行特征:
流行性;冬未春初;明显的家庭和医院聚集发病现象。
㈢典型患者的临床表现:
发热、感染中毒症状、极期出现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
症状、体征与肺部影像学改变不完全一致。
㈣诊断方法: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缺乏成熟可靠的实验室早期诊断方法,鉴别诊断尤其重要。
其中与流行性感冒的鉴别最重要,上呼吸道感染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相鉴别。
㈤治疗要点隔离和护理;一般治疗;氧疗;糖皮质激素;预防和治疗继发细菌感染力;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增强免疫力。
㈥预防:
控制传染源:
疫情报告:
按甲类传染病进行隔离治疗和管理;患者的隔离治疗;隔离观察密切接触者;切断传播途径:
社区综合性预防;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医院发热门诊的设立;实验室的防护;保护易感者。
教学方法:
结合多媒体和幻灯讲课
第九章 虫媒传染病
学时数:
2学时
目的要求:
⑴掌握:
常见虫媒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特点,预防措施.
⑵熟悉:
常见虫媒传染病临床表现的主要特点.
⑶了解:
常见虫媒传染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蚊子的种类和特性、我国虫媒传染病。
授课内容:
㈠我国虫媒传染病
㈡蚊子的种类和特性
㈢常见虫媒传染病
1.疟疾流行现况与威胁
2.流行特征
热带、亚热带严重,温带次之。
每年全世界大约有1亿人发病,病死率约1%,是第三世界主要的病因与死因之一;季节分布:
夏秋多发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感染后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疟区儿童和外来人口发病率较高
3.临床表现:
疟疾三步曲:
发冷、发热、大汗合称
4.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到过疟区;临床表现:
间歇发作的寒战、高热、大汗;血、骨髓或脑脊液检查疟原虫.
5.主要治疗措施:
抗疟药物治疗;对症治疗;预防复发
6.预防:
重点:
控制传播媒介;发展有效的疟疾疫苗
化学预防:
根治疟疾现症病人及带疟原虫者;预防性服药:
对高疟区的健康人群及外来人群可酌情选用。
控制传播媒介(灭蚊防蚊)
疫苗预防-未有理想的疫苗
㈣登革热
1.我国近年登革热流行情况
2.流行过程的特点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媒介:
埃及伊蚊:
东南亚、海南省;白蚊伊蚊:
太平洋岛屿、广东
易感性:
新流行区:
均易感;地方性流行区:
儿童为主
感染后免疫力:
同型:
长期;其它型:
无交叉保护性免疫
3.诊断方法
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区,流行季节;非流行区:
有无流行区旅游史
临床特征:
起病急,高热,全身疼痛,皮疹,出血,淋巴结肿大。
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
疾病监测;血清学:
临床诊断;病毒分离:
感染血清型
4.预防:
控制传染源并不能停止本病传播:
隔离患者;切断传播途径最重要:
防蚊、灭蚊;预防接种:
疫苗在试验阶段.
㈤流行性乙型脑炎
1.流行过程中的特点:
热带与亚热带:
我国东北部、新疆、西藏、青海等无此病;80%~90%病例在7、8、9月;高度散发性;年龄分布变化。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方法
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积极对症治疗和护理:
过“三关”:
高热、惊厥、呼吸衰竭;治疗后遗症。
5.预防:
控制传染源;防蚊和灭蚊;预防接种
㈥恙虫病
1.流行过程的特点:
主要见于亚洲太平洋地区,东南亚及日本。
我国以海南省最常见。
传染源:
鼠(rat)类;传播途径:
恙螨(mite)是主要媒介。
第二代幼虫(lava)叮咬人体将病原体传入人体。
易感者:
普遍易感。
2.特征性表现:
焦痂、与溃疡、淋巴结肿大、皮疹(rash)、肝脾肿大
3.诊断方法: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
起病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皮疹,肝脾肿大等;检查:
小白鼠腹腔接种分离病原体。
外斐反应阳性有辅助意义;治疗反应:
使用氯霉素治疗24小时内热退者支持恙虫病临床诊断。
4.治疗:
特异性药物:
氯霉素\多西环素\第三代喹诺酮类;对症治疗;治疗并发症
5.预防:
消灭传染源:
灭鼠;切断传播途径:
除草灭螨;个人防护
㈦丝虫病概述\黑热病(利什曼病)概述
教学方法:
结合多媒体和幻灯讲课
第十章 宠物相关性传染病(狂犬病,弓形虫等)
学时数:
2学时
目的要求:
⑴掌握:
狂犬病的流行过程中的特点,预防措施。
⑵熟悉:
人狂犬病的表现。
⑶了解:
了解常见的动物引起的传染病种类。
了解常见宠物引起的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了解狗狂犬病的表现
授课内容:
㈠动物引起的传染病种类
㈡常见宠物引起的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㈢狗狂犬病的表现
㈣人狂犬病的表现。
㈤狂犬病的流行过程中的特点
㈥预防措施。
教学方法:
结合多媒体和幻灯讲课
第十一章 结核病的传播与预防
学时数:
2学时
目的要求:
⑴掌握:
结核病的流行过程特点、预防措施。
⑵熟悉:
结核病的流行现况、主要临床表现。
⑶了解:
结核病的流行历史、治疗原则。
授课内容:
㈠概述
㈡流行过程特点
传染源:
肺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传播为主:
肺结核患者排菌越多,危害性越大。
痰干燥后结核杆菌随尘埃吸入感染;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婴幼儿、青春后期及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糖尿病、矽肺及百日咳等易合并感染结核病;免疫抑制性疾病和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尤其好发结核病
㈢流行历史及现况
㈣主要临床表现:
多为缓慢起病;潮热、盗汗、乏力;咳嗽、咳痰、咳血、胸痛、呼吸困难
㈤治疗原则:
早期、规则、全程、联合、适量
㈥预防
1.如何发现传染源
2.现代控制策略(DOTS策略)五要素政府对结核病控制规划的承诺;通过痰的显微镜检查(涂片)发现传染性肺结核病人;采用6个月标准短程方案,至少对传染源实施直接督导下化疗(DOT);不间断地提供高质量的抗结核药物;建立和维持信息监测系统。
3.传播途径:
提高全民素质、加强宣教工作很重要:
管理好患者的痰液;污染物在阳光下暴晒。
4.预防接种:
卡介苗接种
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远离 传染病 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