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灵童第七册国学教案知识分享.docx
- 文档编号:12814066
- 上传时间:2023-04-22
- 格式:DOCX
- 页数:46
- 大小:21.51KB
育灵童第七册国学教案知识分享.docx
《育灵童第七册国学教案知识分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育灵童第七册国学教案知识分享.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育灵童第七册国学教案知识分享
四年级上册国学教案
第1课本末终始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反复诵读加强对“大学之道、知止而后有定”的理解,读出课文的节奏感,尤其是文中的排比句。
2、能通过老师讲解和课文注释,知道《大学》的思想,知道“三纲”是什么、用来干什么。
3、能够理解课文所表现的做事要分清本末终始的道理,举出自己生活中与此道理相关的例子。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三、教学难点:
对“大学之道、知止而后有定”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期我们学习了《论语》。
本期学习《大学》、《中庸》的一些思想。
(二)新授
1、学生自由试读课文,注意读懂字音
可以左右同桌读,并帮帮同学真的读懂了吗?
2、同桌读得好吗?
谁愿意读一读(师评价)。
指多名学生读一读。
3、谁能把握好停顿和语气来?
读后师指导停顿。
4、放课件范读,学生认真听,仔细看。
5、全体自由试着读
(1)谁来试试,读后点评。
(2)全班齐读读出音律美、节奏美
6、再次听课件范读,找出自己的不足。
师总结: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么办?
师重点讲解“大学之道、知止而后有定”。
7、师说:
同学们表现太好了,老师给你们讲讲《扬汤止沸》。
8、我们讲讲分清本末先后的道理?
让学生说说。
9、自己借助书上提供的资料或与同学交流、问老师都成,试着理解课文
10、通过自己理解你知道了什么?
师进行点拨
你们说得特别好,老师与你们一起欣赏诗歌。
简介一下作者。
孩子们齐读课文。
师送你们一个神奇汉字“止”。
师先板书,让学生猜,师再说。
说一说你对“大学之道、知止而后有定”的理解?
巩固学习
1、带节奏齐读课文(配乐)
2、自由朗读课文
3、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你学到了什么?
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
5、分小组分段落读课文,并进行比赛。
6、自由齐读全文
7、老师与你们一齐来读一读,背一背。
前后同学背一背,配合音乐背一背
(四)、讨论:
你怎么理解“大学之道、知止而后有定”?
(五)总结:
通过学习,你对“大学之道、知止而后有定“有一个较深感知了吗?
(六)说一说
读读课文中的故事,试着说一说你的理解。
“亲民”是指的什么?
(七)
把课文背给父母听。
教学总结:
第2课修身为本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注意读出这段文字中推理论证的气势。
2、知道“八条目”是什么,知道“格物、致知、庶人”等词语的意思,大体了解课文两个自然段的基本内容。
3、初步理解课文中提倡“以修身为本”的意义,知道课文用了顺推和逆推两种论证方法论述“八条目”的逻辑关系。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三、教学难点:
理解“八条目”与修身的关系和课文的主题思想。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周期我们学习了《本末终始》。
今天学《大学》另外一篇文章。
(二)新授
1、学生自由试读课文,注意读懂字音
可以左右同桌读,并帮帮同学真的读懂了吗?
2、同桌读得好吗?
谁愿意读一读(师评价)。
指多名学生读一读。
3、谁能把握好停顿和语气来?
读后师指导停顿。
4、放课件范读,学生认真听,仔细看。
5、全体自由试着读
(1)谁来试试,读后点评。
(2)全班齐读读出音律美、节奏美
6、再次听课件范读,找出自己的不足。
师总结: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么办?
师重点讲解“八条目”。
7、师说:
同学们表现太好了,老师给你们讲讲《“扫一屋”与“扫天下”》。
8、我们讲讲“八条目”与修身的关系?
让学生说说。
9、自己借助书上提供的资料或与同学交流、问老师都成,试着理解课文
10、通过自己理解你知道了什么?
师进行点拨
你们说得特别好,老师与你们一起欣赏诗歌。
简介一下作者。
孩子们齐读课文。
师送你们一个神奇汉字“德”。
师先板书,让学生猜,师再说。
说一说你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理解?
巩固学习
1、带节奏齐读课文(配乐)
2、自由朗读课文
3、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你学到了什么?
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
5、分小组分段落读课文,并进行比赛。
6、自由齐读全文
7、老师与你们一齐来读一读,背一背。
前后同学背一背,配合音乐背一背
(四)、讨论:
你怎么“八条目”与修身的关系?
(五)总结:
通过学习,你对““八条目”有一个初步的理解了吗?
(六)读一读
读读课文中的话,体会古人认为一个人应该具备哪些德行。
(七)
把课文背给父母听。
教学总结:
第3课诚意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注意文言文的节奏。
2、结合老师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意思,尤其注意难度较大的字词。
3、对“诚意”有初步认识,知道其在修身过程中的重要性。
并能把它和学校、家庭生活进行联系。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三、教学难点:
对“诚意”有初步认识,知道其在修身过程中的重要性。
并能把它和学校、家庭生活进行联系。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周我们学习了《修身为本》。
今天学《大学》另外一篇文章。
(二)新授
1、学生自由试读课文,注意读懂字音
可以左右同桌读,并帮帮同学真的读懂了吗?
2、同桌读得好吗?
谁愿意读一读(师评价)。
指多名学生读一读。
3、谁能把握好停顿和语气来?
读后师指导停顿。
4、放课件范读,学生认真听,仔细看。
5、全体自由试着读
(1)谁来试试,读后点评。
(2)全班齐读读出音律美、节奏美
6、再次听课件范读,找出自己的不足。
师总结: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么办?
师重点讲解“富润屋,德润身”。
7、师说:
同学们表现太好了,老师给你们讲讲《“我心有主”》。
8、我们讲讲诚意与修身的关系?
让学生说说。
9、自己借助书上提供的资料或与同学交流、问老师都成,试着理解课文
10、通过自己理解你知道了什么?
师进行点拨
你们说得特别好,老师与你们一起欣赏诗歌。
简介一下作者。
孩子们齐读课文。
师送你们一个神奇汉字“意”。
师先板书,让学生猜,师再说。
说一说你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理解?
巩固学习
1、带节奏齐读课文(配乐)
2、自由朗读课文
3、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你学到了什么?
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
5、分小组分段落读课文,并进行比赛。
6、自由齐读全文
7、老师与你们一齐来读一读,背一背。
前后同学背一背,配合音乐背一背
(四)、讨论:
你怎么“诚意”与修身的关系?
(五)总结:
通过学习,你对““诚意”有一个初步的理解了吗?
(六)读一读
读读课文中的话,体会古人认为一个人应该具备哪些德行。
(七)
把课文背给父母听。
教学总结:
第4课正心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注意读出文言文。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的意思,尤其需要注意那些难度较大的字词,比如“愤、恐惧、好乐、忧患”这四个词语的构成关系。
3、对“正心”有初步认识,能够联系日常生活来理解“正心”的表现。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注意读出文言文。
三、教学难点:
对“正心”有初步认识,能够联系日常生活来理解“正心”的表现。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第二课中我们学习的“八条目”是什么?
(指名回答),今天我们要学习”八条目”中的第二条:
正心
(二)新授
1、你知道”正心”是什么意思吗?
带着这个问题你们自由试读课文,注意读懂字音
可以左右同桌读,并帮帮同学真的读懂了吗?
2、同桌读得好吗?
谁愿意读一读(师评价)。
指多名学生读一读。
3、谁能把握好停顿和语气来?
读后师指导停顿。
4、放课件范读,学生认真听,仔细看。
5、如何才能做到”正心”?
什么叫“正心”?
全体自由试着读
(1)谁来试试,读后点评。
(2)全班齐读读出音律美、节奏美
(3)指名回答问题。
6、再次听课件范读,找出自己的不足。
师总结: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么办?
师重点讲解“愤、恐惧、好乐、忧患”。
7、师说:
同学们表现太好了,老师给你们讲讲《好乐忘国》,同时放一段视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8、我们为什么要正心?
让学生说说。
9、联系生活实际,为了正心,我们要怎么做?
10、通过自己理解你知道了什么?
师进行点拨
你们说得特别好,老师与你们一起欣赏诗歌。
孩子们齐读课文。
师送你们一个神奇汉字“正”。
师先板书,让学生猜,师再说。
说一说你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理解?
巩固学习
1、带节奏齐读课文(配乐)
2、自由朗读课文
3、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你学到了什么?
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
5、分小组分段落读课文,并进行比赛。
6、自由齐读全文
7、老师与你们一齐来读一读,背一背。
前后同学背一背,配合音乐背一背
(四)、讨论:
在生活中,你怎么做到正心?
(五)总结:
通过学习,你对“正心”有一个初步的理解了吗?
(六)读一读
读读课文中的话,体会古人认为一个人应该具备哪些德行。
(七)联系实际说一说“正心”是什么意思?
(八)作业:
把课文背给家长听
教学总结:
第5课齐家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注意读出节奏和韵味。
尤其需要注意那些难度大容易念错的字,如“偾、中”
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的意思,尤其需要注意那些难度较大的字词,比如“愤、恐惧、好乐、忧患”这四个词语的构成关系。
渗透“两型”教育,对古代国家有初步认识。
结合实例谈一谈什么叫“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注意读出文言文。
三、教学难点:
对古代国家有初步认识。
结合实例谈一谈什么叫“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认为,一个人做好了,就能使一个家和睦,使一个国安宁,这是什么意思?
那么,这个人怎么做,才是“做好”呢?
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二)新授
1、你们自由试读课文,注意读懂字音
可以左右同桌读,并帮帮同学真的读懂了吗?
2、同桌读得好吗?
谁愿意读一读(师评价)。
指多名学生读一读。
3、谁能把握好停顿和语气来?
读后师指导停顿。
4、放课件范读,学生认真听,仔细看。
5、如何才能做到“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什么叫“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全体自由试着读
(1)谁来试试,读后点评。
(2)全班齐读读出音律美、节奏美
(3)指名回答问题。
6、再次听课件范读,找出自己的不足。
师总结: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么办?
师重点讲解难懂字
7、师说:
同学们表现太好了,老师给你们讲讲《天下与国家》,同时放一段视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8、我们为什么要“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让学生说说。
9、联系生活实际,为了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我们要怎么做?
10、通过自己理解你知道了什么?
师进行点拨
你们说得特别好,老师与你们一起欣赏诗歌。
孩子们齐读课文。
师送你们一个神奇汉字“家”。
师先板书,让学生猜,师再说。
说一说你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理解?
、巩固学习
1、带节奏齐读课文(配乐)
2、自由朗读课文
3、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你学到了什么?
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
5、分小组分段落读课文,并进行比赛。
6、自由齐读全文
7、老师与你们一齐来读一读,背一背。
前后同学背一背,配合音乐背一背
(四)、讨论:
在生活中,你怎么做到“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五)总结:
通过学习,你对“有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一个初步的理解了吗?
(六)读一读
读读课文中的话,体会古人认为一个人应该具备哪些德行。
(七)联系实际说一说
“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什么意思?
只有这样,才能与人和谐相处。
做一个“两型”学校的好学生。
(八)作业:
把课文背给家长听
把课文背给家长听
教学总结:
第6课治国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课文第一句、第二段第一句要背诵。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的意思,其中既须注意有词性变化的词组如“老老、长长”,也须注意比较难得生字。
3、能初步理解“絜矩之道”和“德本财末”的含义,理解古人提倡从“絜矩之道”和重德来治国,能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上对下的表率作用。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理解古人提倡从“絜矩之道”和重德来治国,能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上对下的表率作用。
四、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认为,一个家和睦了,一个国就安宁。
怎样才能“做好”呢?
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二)新授
1、你们自由试读课文,注意读懂字音
可以左右同桌读,并帮帮同学真的读懂了吗?
2、同桌读得好吗?
谁愿意读一读(师评价)。
指多名学生读一读。
3、谁能把握好停顿和语气来?
读后师指导停顿。
4、放课件范读,学生认真听,仔细看。
5、如何才能做到治国?
全体自由试着读
(1)谁来试试,读后点评。
(2)全班齐读读出音律美、节奏美
(3)指名回答问题。
6、再次听课件范读,找出自己的不足。
师总结: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么办?
师重点讲解难懂字
7、师说:
同学们表现太好了,我们一起来默读《刘宗周殉国》的故事,同时放一段视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8、怎样才能治国?
让学生说说。
9、联系生活实际,我们要怎么做?
10、通过自己理解你知道了什么?
师进行点拨
你们说得特别好,老师与你们一起欣赏诗歌。
孩子们齐读课文。
师送你们一个神奇汉字“国”。
师先板书,让学生猜,师再说。
说一说你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理解?
巩固学习
1、带节奏齐读课文(配乐)
2、自由朗读课文
3、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你学到了什么?
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
5、分小组分段落读课文,并进行比赛。
6、自由齐读全文
7、老师与你们一齐来读一读,背一背。
前后同学背一背,配合音乐背一背
(四)、讨论:
在生活中,你应该怎样做?
(五)总结:
通过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六)读一读
读读课文中的话,体会古人认为一个人应该具备哪些德行。
(七)
联系实际说一说“絜矩之道”什么意思?
(八)作业:
把课文背给家长听,找刘宗周的故事读一读。
教学总结:
第7课仁人君子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言文的语感。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的意思,尤其需要注意对“命、拂、逮、骄泰”等字词,并能说出“中国”与“四夷”的区别
3、能初步理解古代“仁人”的含义,能说明什么叫“能爱人、能恶人”并能与其日常生活联系。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注意读出文言文的语感。
三、教学难点:
能初步理解古代“仁人”的含义,能说明什么叫“能爱人、能恶人”并能与其日常生活联系。
四、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因为“上行下效”。
所以统治者遵守道德规范,提高自己的德性水平。
做到了古人称为“仁人”这篇课文就是学习有关“仁人”的内容。
(二)新授
古代人称道德高尚的人为君子和仁人,他们是如何与人交往的?
是如何对待钱财的?
你是如何交朋友的?
你是如何对待钱财的?
到课文中看古人怎么说的?
1、你们自由试读课文,注意读懂字音
可以左右同桌读,并帮帮同学真的读懂了吗?
2、同桌读得好吗?
谁愿意读一读(师评价)。
指多名学生读一读。
3、谁能把握好停顿和语气来?
读后师指导停顿。
4、放课件范读,学生认真听,仔细看。
5、如何才能做到治国?
全体自由试着读
(1)谁来试试,读后点评。
(2)全班齐读读出音律美、节奏美
(3)指名回答问题。
6、再次听课件范读,找出自己的不足。
师总结: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么办?
师重点讲解难懂字“命、拂、逮、骄泰”。
7、师说:
同学们表现太好了,我们一起来默读《符命》的故事。
8、怎样才能做到仁人君子?
让学生说说。
9、联系生活实际,我们要怎么做?
10、通过自己理解你知道了什么?
师进行点拨
你们说得特别好,老师与你们一起欣赏诗歌《放言》。
孩子们齐读课文。
师送你们一个神奇汉字“同”。
师先板书,让学生猜,师再说。
说一说你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理解?
巩固学习
1、带节奏齐读课文(配乐)
2、自由朗读课文
3、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你学到了什么?
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
5、分小组分段落读课文,并进行比赛。
6、自由齐读全文
7、老师与你们一齐来读一读,背一背。
前后同学背一背,配合音乐背一背
(四)、讨论:
在生活中,你应该怎样做?
(五)总结:
通过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六)读一读
读读课文中的话,体会古人认为一个人应该具备哪些德行。
(七)
联系实际说一说“仁人”什么意思?
(八)作业:
把课文背给家长听。
教学总结:
第8课率性修道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言文的语感、韵味。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的意思,比如“须臾、位、独”等
3、能初步理解什么事“性、道、教、中、和、慎独”初步了解“率性修道”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注意读出文言文的语感。
初步理解什么事“性、道、教、中、和、慎独”初步了解“率性修道”的观点。
三、教学难点:
理解性与天道的相通性。
四、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代有一本书叫《中庸》,大家可能看到过。
这本书专门讨论了“性与天道”的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二)新授
孩子们,你觉得人与天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如何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我们的情感?
让我们来寻找答案。
1、你们自由试读课文,注意读懂字音,
可以左右同桌读,并帮帮同学真的读懂了吗?
2、同桌读得好吗?
谁愿意读一读(师评价)。
指多名学生读一读。
3、谁能把握好停顿和语气来?
读后师指导停顿。
4、放课件范读,学生认真听,仔细看。
5、如何才能做到率性修道呢?
全体自由试着读
(1)谁来试试,读后点评。
(2)全班齐读读出音律美、节奏美
(3)指名回答问题。
6、再次听课件范读,找出自己的不足。
师总结: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么办?
师重点讲解“性、道、教、中、和、慎独”。
7、师说:
同学们表现太好了,我们一起来默读《王浚凯旋》的故事。
8、怎样才能做到天地合一?
让学生说说。
9、联系生活实际,我们要怎么做?
10、通过自己理解你知道了什么?
师进行点拨
你们说得特别好,老师与你们一起欣赏诗歌《西塞姗怀古》。
孩子们齐读课文。
师送你们一个神奇汉字“道”。
师先板书,让学生猜,师再说。
说一说你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理解?
巩固学习
1、带节奏齐读课文(配乐)
2、自由朗读课文
3、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你学到了什么?
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
5、分小组分段落读课文,并进行比赛。
6、自由齐读全文。
7、老师与你们一齐来读一读,背一背。
前后同学背一背,配合音乐背一背。
8、指名试背课文,全班齐背课文。
(四)、讨论:
在生活中,你应该怎样做?
(五)总结:
通过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六)读一读
读读课文中的话,体会古人率性修道的意思。
(七)作业:
把课文背给家长听。
教学总结:
第9课子路问强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言文的语感。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的意思,比如“抑、衽、金革、矫”等字
3、对儒家关于“强”的看法有初步认识,知道能行“中庸之道”才是真正的强者,并能把它和学校、家庭生活联系,比如生活上的自立自强、学习上的持之以恒等
二、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注意读出文言文的语感。
2、理解孔子提倡什么样的“强”。
三、教学难点:
对“南方之强”与中庸关系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
准备讲故事的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子路是谁的弟子?
他提了什么问题问孔子?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二)新授
1、孩子们,你眼中的强者是什么样?
是力量的强大,还是精神品德的强大?
《子路问路》这篇文章提供了这些问题,让我们来学习学习。
自由试读课文,注意读懂字音,
可以左右同桌读,并帮帮同学真的读懂了吗?
2、四人相互读?
谁愿意读一读(师评价)。
指多名学生读一读。
3、谁能把握好停顿和语气来?
读后师指导停顿。
4、放课件范读,学生认真听,仔细看。
5、如何才能做到精神强大呢?
全体自由试着读
(1)谁来试试,读后点评。
(2)全班齐读读出音律美、节奏美
(3)指名回答问题。
6、再次听课件范读,找出自己的不足。
师总结: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么办?
师重点讲解“抑、衽、金革、矫”。
7、师说:
同学们表现太好了,我们一起来默读《楚子问鼎》的故事。
8、怎样才能做到让学生生活上的自立自强、学习上的持之以恒?
9、联系生活实际,我们要怎么做?
10、通过自己理解你知道了什么?
师进行点拨
你们说得特别好,老师与你们一起欣赏诗歌。
孩子们齐读课文。
师送你们一个神奇汉字“斿”。
师先板书,让学生猜,师再说。
说一说你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理解?
巩固学习
1、带节奏齐读课文(配乐)
2、自由朗读课文
3、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你学到了什么?
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
5、分小组朗读课文,并进行比赛。
6、自由齐读全文。
7、老师与你们一齐来读一读,背一背。
前后同学背一背,配合音乐背一背。
8、指名试背课文,全班齐背课文。
(四)、讨论:
在生活和学习中,你应该怎样做?
(五)总结:
通过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六)读一读
读读课文中的话,体会“强”的意思。
(七)作业:
把课文背给家长听。
教学总结:
第10课君子之道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言文的语感、韵味。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的意思,比如“费、隐、鸢、戾、察”等。
3、对君子之道有初步认识,知道它既有了平常的一面,又有了精微的一面,并能将其与前面所讲的“中庸之道”联系起来。
二、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注意读出文言文的语感。
2、理解文章大意。
三、教学难点:
理解“君子之道费而隐与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两句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如何做一名君子?
难还是易?
让我们这个问题来学习《君子之道》。
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二)新授
1、自由试读课文,注意读懂字音,
读给同座听,并帮帮同学真的读懂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灵童 第七 国学 教案 知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