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消毒管理制度.docx
- 文档编号:12812907
- 上传时间:2023-04-22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1.65KB
诊所消毒管理制度.docx
《诊所消毒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所消毒管理制度.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诊所消毒管理制度
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诊所消毒管理制度
1.发热门诊应设置显著标志,防止他人误入。
出入口应设手卫生设施。
每天应打开门窗对流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
2.病人由预检分诊护士提供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后,引领至诊室。
发热门诊实行一室一患者接诊制,严禁候诊人员多人同时进入诊室。
3.发热门诊医生接诊时,应按防护级别要求戴帽子、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穿工作鞋、工作服、隔离衣等,在接触每个病人前、后或接触同一病人的不同部位前、后必须彻底洗手,或手消毒。
当出现疫情时,根据需要穿隔离衣、戴手套、护目镜、鞋套等。
4.空气每天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小时或用动态空气消毒机消毒,做好记录。
每周用75%酒精棉球擦拭灯管1~2次,每月清洗动态空气消毒机滤网或按说明书要求执行。
5.拖布、抹布应分区域、分室使用,标记明确,用后先清洗后置于5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消毒,清水冲净,悬挂晾干。
6.体温计用后先清洗再以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以上,流动水冲净擦干备用。
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用后以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清水擦拭干燥备用。
7.保持诊疗台、室内环境及物体表面、地面清洁干燥。
对患者及家属经常接触的门把手、床栏杆、楼梯把手、餐桌等物体表面,采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擦轼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
8.保持诊查床清洁、干燥,若被患者分泌物、体液污染时,及时清除并采用2021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均按照传染病医疗废物处理要求,使用带有警示标志的双层医疗废物包装物进行包装;锐利器物弃置于利器盒内,达到3/4满时,由专人负责收集,扎紧袋口或密封盒盖,专车密闭运送,集中处理。
9.接诊患者的急救车应保持通风,车内须备有快速手消毒剂、医疗废物容器、包装袋。
医护人员防护用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保持急救车内清洁、干燥、无污染。
被患者分泌物、体液污染时,及时清除并用含有效氯2021~500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30分钟后,清水擦拭揩干。
接诊后的急救车内物体表面、地面须做好终末消毒,采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
10.发热门诊污染物的处理:
医务人员用过的布类隔离衣、护目镜等放入含有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液内浸泡30分钟,由专人进行分类处理;护目镜冲洗擦干备用,隔离衣送洗衣房洗净干燥后,灭菌备用。
11.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下班时,把用后的物品分类,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浸泡后,再洗手、更衣。
12.医务人员若出现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体征者,应急时隔离,进行医学观察。
附:
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①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
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
裤一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
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②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
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面
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③为患者进行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可能被患者的
分泌物及体内物质喷溅的诊疗护理工作前,应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①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浴在污染区前:
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护日镜/防护面屏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
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②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
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清洁区。
③离开清洁区:
淋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诊所消毒管理制度人员
1、必须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技术操作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上海市医疗废物卫生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并定期做好质量考核监控工作。
2、工作人员衣帽整洁,不戴手饰,不留长指甲。
牙科世界报告
之医疗服
3、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
时必须穿工作衣、戴帽子、口罩、手套,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当戴防护镜。
4、每次操作前、后应该严格按六步法认真洗手,戴手套操作时,做到治疗一个病人更换一副手套,防止交叉感染。
5、不能把私人物品放于诊疗场所。
6、诊所专职负责人应定期监控质量及制度的落实,定期召开工作人员会议,反馈督查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并做好记录。
物品
1、物品清洁、消毒、灭菌、保管有一定制度,要为病人负责,定期消毒,定期检查,严格区分清洁区、消毒区和无菌区,包装的灭菌物品保持清洁、完好,应按日期顺序分类存放于固定清洁专柜内,要有明显标签,写明灭菌日期及有效期,各种治疗包、检查包、敷料包应备用齐全、质量合格,以确保医疗安全。
2、凡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3、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4、凡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5、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或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6、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7、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8、无菌用品、灭菌药液启用应注明日期、时间,启封抽吸的各种溶液、棉球、纱布贮槽不得超过24小时,现用现抽,提倡小包装。
9、裸露灭菌后存放于无菌容器中备用的器械一经启用有效期为4小时,过后重新灭菌。
如有污染随时更换,开启者签名并注明开启时间。
10、凡不耐热的器械应浸泡于2%戊二醛中10小时以上,使用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
11、口腔专用药液应置于避光瓶内,防止污染,用后盖好瓶盖,用完后加药液前应消毒容器。
12、技工蜡块、在膏模型及各种修复体用紫外线消毒。
13、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医疗废弃物按《上海医疗废物卫生管理规范》要求处置。
14、门诊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员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过行隔离、消毒,上报疫情。
。
15、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
及时清洁、消毒。
16、认真、正确做好每天常规清洁消毒工作,以及每周各环节总
消毒工作,并记录。
17、定期做好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的监测与保养工作并做好记
录。
环境
1、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设有口腔候诊、诊室、技工室、X
光室、清洁区、消毒区、无菌区等,各区域整洁,物品分类放置有序。
2、保持室内环境清洁,每天定时用紫外线灯管照射消毒2次并
做好记录。
3、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工作面、治疗椅、操作台、门把,用
消毒液拖地。
4、保持流水痰盂清洁,每治疗一个患者后均应冲洗干净。
5、在诊疗结束后对治疗椅水路、管路彻底清洁、消毒。
6、手卫生设备齐全。
不用手拧开关、不共用擦手毛巾、不用固
体肥皂。
7、环境污染时,随时消毒、处理。
诊所消毒管理制度
1、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与监测工作必须由专人负责。
2、医疗机构应当对口腔诊疗器械消毒与灭菌的效果进行监测,确保消毒、灭菌合格。
3、灭菌效果监测采用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4、工艺监测包括灭菌物品、洗涤、包装质量合格;灭菌物品放置
灭菌器的方法合格;灭菌器的运行程序正常。
压力蒸汽灭菌监测合格后在常规使用条件下做到每锅工艺监测。
5、新灭菌设备和维修后的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当确定设备灭菌操作程序、灭菌物品包装形式和灭菌物品重量,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在设备灭菌操作程序、灭菌物品包装形式和灭菌物品重量发生改变时,应当进行灭菌效果确认性生物监测。
灭菌设备常规使用条件下,无菌物品每包化学监测,每月进行一次生物监测并做好记录。
6、用包装方式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环氧乙烷灭菌的,应当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7、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应进行浓度监测和微生物污染监测。
浓度监测:
对于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易挥发的消毒剂应当每日监测浓度,对较稳定的消毒剂如2%戊二醛应当每周监测浓度,使用频繁应缩短监测时间并记录。
微生物污染监测:
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每季度监测一次,使用中的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诊所 消毒 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