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拓展三圆锥曲线中新定义题型学生版.docx
- 文档编号:1281264
- 上传时间:2022-10-20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89.85KB
圆锥曲线拓展三圆锥曲线中新定义题型学生版.docx
《圆锥曲线拓展三圆锥曲线中新定义题型学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锥曲线拓展三圆锥曲线中新定义题型学生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圆锥曲线拓展三圆锥曲线中新定义题型学生版
圆锥曲线拓展三、新定义题型
例题1、如图,已知曲线C1:
﹣y2=1,曲线C2:
|y|=|x|+1,P是平面上一点,若存在过点P的直线与C1,C2都有公共点,则称P为“C1﹣C2型点”.
(1)证明:
C1的左焦点是“C1﹣C2型点”;
(2)设直线y=kx与C2有公共点,求证:
|k|>1,进而证明原点不是“C1﹣C2型点”;
(3)求证:
{(x,y)||x|+|y|<1}内的点都不是“C1﹣C2型点”.
例题2、若给定椭圆C:
ax2+by2=1(a>0,b>0,a≠b)和点N(x0,y0),则称直线l:
ax0x+by0y=1为椭圆C的“伴随直线”.
(1)若N(x0,y0)在椭圆C上,判断椭圆C与它的“伴随直线”的位置关系(当直线与椭圆的交点个数为0个、1个、2个时,分别称直线与椭圆相离、相切、相交),并说明理由;
(2)命题:
“若点N(x0,y0)在椭圆C的外部,则直线l与椭圆C必相交.”写出这个命题的逆命题,判断此逆命题的真假,说明理由;
(3)若N(x0,y0)在椭圆C的内部,过N点任意作一条直线,交椭圆C于A、B,交l于M点(异于A、B),设,,问λ1+λ2是否为定值?
说明理由.
例题3、教材曾有介绍:
圆x2+y2=r2上的点(x0,y0)处的切线方程为x0x+y0y=r2.我们将其结论推广:
椭圆=1(a>b>0)上的点(x0,y0)处的切线方程为=1,在解本题时可以直接应用.已知,直线x﹣y+=0与椭圆C1:
=1(a>1)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1)求椭圆C1的方程;
(2)设O为坐标原点,过椭圆C1上的两点A、B分别作该椭圆的两条切线l1、l2,且l1与l2交于点M(2,m).当m变化时,求△OAB面积的最大值;
(3)若P1,P2是椭圆C2:
=1上不同的两点,P1P2⊥x轴,圆E过P1,P2,且椭圆C2上任意一点都不在圆E内,则称圆E为该椭圆的一个内切圆.试问:
椭圆C2是否存在过左焦点F1的内切圆?
若存在,求出圆心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题4、已知椭圆C:
+=1(a>b>0)过点(,),椭圆C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上顶点为E,△EF1F2为等边三角形.定义椭圆C上的点M(x0,y0)的“伴随点”为N(,).
(1)求椭圆C的方程;
(2)求tan∠MON的最大值;
(3)直线l交椭圆C于A、B两点,若点A、B的“伴随点”分别是P、Q,且以PQ为直径的圆经过坐标原点O.椭圆C的右顶点为D,试探究△OAB的面积与△ODE的面积的大小关系,并证明.
例题5.(备用)椭圆E1:
+=1和椭圆E2:
+=1满足==m(m>0),则称这两个椭圆相似,m称为其相似比.
(1)求经过点(2,),且与椭圆+=1相似的椭圆方程;
(2)设过原点的一条射线L分别与
(1)中的两个椭圆交于A、B两点(其中点A在线段OB上),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对于真命题“过原点的一条射线分别与相似比为2的两个椭圆C1:
+=1和C2:
+=1交于A、B两点,P为线段AB上的一点,若|OA|,|OP|,|OB|成等比数列,则点P的轨迹方程为+=1”.请用推广或类比的方法提出类似的一个真命题,不必证明.
课后强化:
1、定义:
我们把椭圆的焦距与长轴的长度之比即e=,叫做椭圆的离心率.若两个椭圆的离心率e相同,称这两个椭圆相似.
(1)判断椭圆C1:
+=1与椭圆C2:
+y2=1是否相似?
并说明理由;
(2)若椭圆Γ1:
+=1(a>2)与椭圆Γ2:
+=1相似,求a的值;
(3)设动直线l:
y=kx+6与
(2)中的椭圆Γ1交于M、N两点,试探究:
在椭圆Γ1上是否存在异于M、N的定点Q,使得直线QM、QN的斜率之积为定值?
若存在,求出定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已知椭圆C:
=1(a>b>0),定义椭圆C上的点M(x0,y0)的“伴随点”为.
(1)求椭圆C上的点M的“伴随点”N的轨迹方程;
(2)如果椭圆C上的点(1,)的“伴随点”为(,),对于椭圆C上的任意点M及它的“伴随点”N,求的取值范围;
(3)当a=2,b=时,直线l交椭圆C于A,B两点,若点A,B的“伴随点”分别是P,Q,且以PQ为直径的圆经过坐标原点O,求△OAB的面积.
3.设椭圆E1的长半轴长为a1、短半轴长为b1,椭圆E2的长半轴长为a2、短半轴长为b2,若=,则我们称椭圆E1与椭圆E2是相似椭圆.已知椭圆E:
+y2=1,其左顶点为A、右顶点为B.
(1)设椭圆E与椭圆F:
+=1是“相似椭圆”,求常数s的值;
(2)设椭圆G:
+y2=λ(0<λ<1),过A作斜率为k1的直线l1与椭圆G只有一个公共点,过椭圆E的上顶点为D作斜率为k2的直线l2与椭圆G只有一个公共点,求|k1k2|的值;
(3)已知椭圆E与椭圆H:
+=1(t>2)是相似椭圆.椭圆H上异于A、B的任意一点C(x0,y1),且椭圆E上的点M(x0,y2)(y1y2>0)求证:
AM⊥BC.
4.对于双曲线C(a,b):
﹣=1(a,b>0),若点P(x0,y0)满足﹣<1,则称P在C(a,b)的外部,若点P(x0,y0)满足﹣>1,则称C(a,b)在的内部;
(1)若直线y=kx+1上的点都在C(1,1)的外部,求k的取值范围;
(2)若C(a,b)过点(2,1),圆x2+y2=r2(r>0)在C(a,b)内部及C(a,b)上的点构成的圆弧长等于该圆周长的一半,求b、r满足的关系式及r的取值范围;
(3)若曲线|xy|=mx2+1(m>0)上的点都在C(a,b)的外部,求m的取值范围.
5.存在对称中心的曲线叫做有心曲线.显然圆、椭圆和双曲线都是有心曲线.若有心曲线上两点的连线段过中心,则该线段叫做有心曲线的直径.
(1)已知点,求使△PAB面积为时,椭圆=1的直径AB所在的直线方程;
(2)若过椭圆=1的中心作斜率为k的直线交椭圆于M,N两点,且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若以M为圆心,|MF2|长度为半径作⊙M,问是否存在定圆⊙R,使得⊙M恒与⊙R相切?
若存在,求出⊙R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定理:
若过圆x2+y2=1的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与圆上任意一点(不同于直径两端点)的连线所在直线的斜率均存在,那么此两斜率之积为定值﹣1.请对上述定理进行推广.说明:
第(3)题将根据结论的一般性程度给与不同的评分.
6.对于曲线C:
f(x,y)=0,若存在最小的非负实数m和n,使得曲线C上任意一点P(x,y),|x|≤m,|y|≤n恒成立,则称曲线C为有界曲线,且称点集{(x,y)||x|≤m,|y|≤n}为曲线C的界域.
(1)写出曲线(x﹣1)2+y2=4的界域;
(2)已知曲线M上任意一点P到坐标原点O与直线x=1的距离之和等于3,曲线M是否为有界曲线,若是,求出其界域,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3)已知曲线C上任意一点P(x,y)到定点F1(﹣1,0),F2(1,0)的距离之积为常数a(a>0),求曲线的界域.
7.对于双曲线C:
,定义C1:
,为其伴随曲线,记双曲线C的左、右顶点为A、B.
(1)当a>b时,记双曲线C的半焦距为c,其伴随椭圆C1的半焦距为c1,若c=2c1,求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
(2)若双曲线C的方程为,弦PQ⊥x轴,记直线PA与直线QB的交点为M,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
(3)过双曲线C:
x2﹣y2=1的左焦点F,且斜率为k的直线l与双曲线C交于N1、N2两点,求证:
对任意的,在伴随曲线C1上总存在点S,使得.
8.某校同学设计一个如图所示的“蝴蝶形图案(阴影区域)”,其中AC、BD是过抛物线Γ焦点F的两条弦,且其焦点F(0,1),,点E为y轴上一点,记∠EFA=α,其中α为锐角.
①求抛物线Γ方程;
②如果使“蝴蝶形图案”的面积最小,求α的大小?
9、对于曲线C:
f(x,y)=0,若存在非负实常数M和m,使得曲线C上任意一点P(x,y)有m≤|OP|≤M成立(其中O为坐标原点),则称曲线C为既有外界又有内界的曲线,简称“有界曲线”,并将最小的外界M0成为曲线C的外确界,最大的内界m0成为曲线C的内确界.
(1)曲线y2=4x与曲线(x﹣1)2+y2=4是否为“有界曲线”?
若是,求出其外确界与内确界;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2)已知曲线C上任意一点P(x,y)到定点F1(﹣1,0),F2(1,0)的距离之积为常数a(a>0),求曲线C的外确界与内确界.
10、给定椭圆C:
=1(a>b>0),称圆心在原点O,半径为的圆是椭圆C的“准圆”.若椭圆C的一个焦点为,其短轴上的一个端点到F的距离为.
(Ⅰ)求椭圆C的方程和其“准圆”方程.
(Ⅱ)点P是椭圆C的“准圆”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直线l1,l2,使得l1,l2与椭圆C都只有一个交点,且l1,l2分别交其“准圆”于点M,N.
①当P为“准圆”与y轴正半轴的交点时,求l1,l2的方程;
②求证:
|MN|为定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圆锥曲线 拓展 定义 题型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