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docx
- 文档编号:12803596
- 上传时间:2023-04-22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2.48MB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docx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文学批评史摘录
绪论
1.中国文学批评史发展历史
2.中国文学史特点
A形态灵活多样a专著:
“话”《六一诗话》欧阳修b散件:
序跋、书、信、笔记
c特殊形态:
评点(章法)、选本《古文观止》
B.受儒释道文化的影响(文化背景)诗教说意韵说的内容贯穿始终意境“兴”
C.思维方式与批评方法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特征
a.直觉思维,形象阐释文学关联b.范畴批评气c.主观性强
先秦文学批评
1文史哲部分—创作、批评
2.诗、乐、舞一体
3.片断
文,文学,泛指学术、文化。
①自然之文,纹理→人文→学术孔门四科
3.以乐为核心的礼治、诗教观念。
P13《季扎观乐》用社会、政治的眼光去看“诗”三百,看做是社会和政治的反映。
诗渐渐独立于乐之外,歌词本身具有独立的作用,而教化的观念仍被延续。
子曰诵诗三百,援之以及,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2.诗言志—是比较完整的观念表达,反映了先秦时期的普遍观念。
最早见于《今文尚书-尧典》“诗言志,歌用言,声依永,律和声……”P11
1、关于志的内涵—1前人关于志的观点①排斥个人情感因素、与政治教化相关联的志,意思想怀抱。
②及=即情,情志一体,泛指人的情感。
(郭绍虞)
2.文字训诂志,怀抱之意。
3.志的内涵随社会文化发展而变化
①上古时期诗乐舞一体时代。
志,群体,普遍观念。
②礼乐制度确立后,“志”与政教、人伦规范相关的志向怀抱。
《墓门》P10③个体表达情意的突出,从屈原开始,“一己之穷通出处”
二诗言志的内涵
1作诗陈志王使公卿献诗以测其志。
—左传例子。
硕人清人黄鸟
2赋诗言志,断章取义P113.以诗观志P124.教诗明志,引诗证志
三诗言志的意义
1,。
内容丰富,反映了普遍观念
2.作为纲领,贯穿先秦两汉的诗学①创作论,物感说:
思无邪。
发乎情止乎礼
②审美效果和社会公用方面来说,诗教,社会责任兴观群怨
③达志的手段,《诗大序》-赋比兴④从读者角度看如何正确接受诗中所言之“志”,孟子的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
3.从整个批评史的发展来说,诗言志构成了中国诗学的逻辑起点,后来的诗学观念大都是在“诗言志”的基础上和逻辑地展开。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笔记和书)
2节。
儒家道家的文学批评
一兴观群怨P16
兴例子绘事后素P152孟子曰:
“有孺子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孟子·离娄》)孔子曰:
‘小子听之!
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
兴联想
观观风观志P121.季札观乐2.左传襄公子路公西华侍坐
群孔安国怨陈风墓门
辞达论内涵1文质彬彬2.足言足志P16
2.章学诚:
文以气行亦以情止
3.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
P20
4.得意忘言P32
5.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谓:
“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P15
汉代文学批评
《乐记》1.成书年代武帝河间献王2.观念:
乐原本于人心“乐者,德之华也”"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
一两汉在文学观念上的新变化(见笔记)
2汉代文学批评的特色—依经立论见笔记
①对屈原的评价王逸《楚辞章句序》P55皇帝诏书,群臣奏议,莫不援引经义,以为据依,国有大疑则引春秋为断。
汉独尊儒术同时又加强吸纳百家之言。
诗大序原文《诗大序》为《诗经》之研究著作。
《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
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故诗有六义焉:
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
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
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
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
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
南,言化自北而南也。
《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
《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
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
是《关雎》之义也。
一创作动因—发乎情,止乎礼义。
见笔记
1.揭示了情感的原始推动作用,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几个不足。
。
。
2.又强调以“礼义”,即政教人伦,来规范情感的表达。
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先王之泽:
先王有德泽而流及于后世,诗人得其餘化,故能怀其旧俗也。
达于事变者达于事变者若唐有帝尧杀礼救危之化,后世习之,失之于俭不中礼。
陈有太姬好巫歌舞之风,后世习之,失之于逰荡无度。
是其风俗改变,诗人晓达之也。
懐其旧俗者若齐有太公之风,(卫)衞有康叔之化,其遗法仍在,诗人懐救(挟)之也。
诗人既见时世之事变,改旧时之俗,故依凖旧法而作诗戒之。
孔颖达《毛诗正义》
二六义
1.诗大序“六义”说故诗有六义焉:
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①三体三用,风雅颂是体裁,赋比兴是艺术手法概括。
风雅颂解释见《诗大序》
2.关于风,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诗歌语言艺术的感染力
A
B
C
3关于比兴的发展
故诗有三义焉:
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
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钟嵘《诗品序》
朱熹《诗集传》:
见笔记
宋李仲蒙
A.比兴,等同于比兴寄托白居易,陈子昂
B.兴,发展为批评范畴
四始说见笔记
(1)孔颖达引郑玄《答张逸》云四始“风”也,小雅也,大雅也,颂也,此四者人君行之则为兴,废之则为衰。
“始者,王道兴废之所由”
(2)笔记
4.诗大序对儒家诗教说的经典性表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记忆:
王逸《楚辞章句序》。
《诗大序》。
郑玄《诗谱序》。
魏晋文学(见笔记)
一出现了一批专门的文学批评著述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挚虞《文章流别志论》、李充《翰林论》
二文学审美意识的自觉1.东汉后期儒学衰落与动乱2.魏晋时期人物品评理论和玄学的发展为文学审美意识的自觉在理论上创造了条件,拓宽了道路(学术)3.人物品藻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三文学审美意识自觉最直接的表现—对于文学自身审美特性的认识
1曹丕《典论·论文》
七子之称,始于《典论·论文》,今之文人:
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
1.文学的价值地位
《典论·论文》论述了文学的价值作用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A“文章”例子“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
B经国之大业(见笔记)C不朽说文学独立《与吴志书》P71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
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
著《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词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
2.文气说P71(曹丕《典论·论文》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题,它首先明确地将“气”的概念引入文学领域并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它第一次明确强调了作家的个性、气质与文学创作是不可分割的,把作家的“气”视为文章的生命,自觉地抒发个人的情感,追求文学创作的个性,因此,“文气说”的出现促成并标志着“诗言志”向“诗缘情”的转变,昭示着一个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时代的到来,并把文学创作推向了唯美的时代。
)
A.提出文气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首先曹丕所说的“气”,是指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的作家的自然禀赋,个性气质,属于生理和心理范畴,全然没有伦理道德色彩,完全不同于孟子所提倡的“浩然之气”其次,曹丕又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将“文气”大致上分为“清”与“浊”两大类。
所谓“清”,就是指一种俊爽超迈的阳刚之气;所谓“浊”则是一种凝重沉郁的阴柔之气。
“清”、“浊”代表了两种风格类型。
“至於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曹丕同时也强调创作个性的独特性及不可改变性,认为文气的不同是因人的天赋秉性不同,因而无法以人力来改变,亦无法以人为的方式来授受。
曹丕的这一观点,强调了作家独特个性对于作品风格的决定性意义,也表现出魏晋时期“人的自觉”及“文的独立”的时代精神。
曹丕首次将气的概念引入文学批评的领域,以气来代指作家禀赋某种气进行创作时,其在作品中的气质表现。
例子“徐干时有齐气”见笔记
3.文体论P73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4.文学批评中的不良倾向A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B文人相轻
曹植;雅好慷慨P75批评史上第一次明确地表达了对强烈情感的爱好。
《与杨德祖书》
陆机《文赋》
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比较完整的论创作的文章,对创作感兴、构思、技巧等方面都作了较为细致的论述,对文学创作的艰辛、复杂表现出充分的体认,体现了对文学创作本身规律的高度重视。
P82
作《文赋》之因P77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
夫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
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佗日殆可谓曲尽其妙。
二文学创造过程
1.创作的触发与准确P77
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於典坟。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於劲秋,喜柔条於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
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
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①自然景致触发②阅读他人作品
2.作家构思过程P78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3.创作中的谋篇定局,遣词造句,即部署义与辞。
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4.创作中技巧的运用,A声韵其为物也多姿,其为体也屡迁。
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
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
B剪裁或仰逼於先条,或俯侵於后章。
或辞害而理比,或言顺而义妨。
离之则双美,合之则两伤。
考殿最於锱铢,定去留於毫芒。
苟铨衡之所裁,固应绳其必当。
C警句。
或文繁理富,而意不指适。
极无两致,尽不可益。
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虽众辞之有条,必待兹而效绩。
亮功多而累寡,故取足而不易。
二文体论从意辞两方面概括了诗中文体的体貌风格。
P80①体有万殊,物无一量。
纷纭挥霍,形难为状。
。
。
。
故夫夸目者尚奢,惬心者贵当。
言穷者无隘,论达者唯旷
②不同体裁,体貌风格各异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
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
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
推动诗歌创造不受礼仪束缚而自由创作。
2章南北朝文学绪论
1.文学批评专著《文心雕龙》、《诗品》
2.文笔论
①文笔之分以有韵者称为文,无韵者称为笔例子P90
②审美观念P91
3.声律论永明体”主要指五言诗,要求格律对偶,运用时应该避免犯“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等声病,它利用汉字的平上去入四声,将四声音调不同的文字按一定的规则排列组织起来,使文章产生抑扬顿挫的声韵美,这种方法和理论被称作“永明声律论”。
永明声律论的主要倡导者是沈约。
他历仕宋、齐、梁三朝,是名公巨卿兼文坛领袖,又著有《四声谱》,倡导声律理论。
四声、八病之说
背诵《宋书·谢灵运传论》若夫敷衽论心,商榷前藻,工拙之数,如有可言。
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
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
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
妙达此旨,始可言文。
文心雕龙
1.体例背诵《序志》节选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
若乃论文叙笔,则囿(yòu右)别区分;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
上篇以上,纲领明矣。
至于割情析采,笼圈条贯:
摛(chī吃神性,图风势,苞会通,阅声字;崇替于《时序》,褒贬于《才略》,怊怅(chāochàng抄唱)于《知音》,耿(gěng梗)介于《程器》;长怀《序志》,以驭群篇。
下篇以下,毛目显矣。
位理定名,彰乎大易之数;其为文用,四十九篇而已。
A文之枢纽《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
B论文叙笔(文体论)《明诗》-《书记》
C剖情析采(创作论)—《神思》—《物色》
D主要是文学史论和批评鉴赏论《时序》《才略》《知音》《程器》等4篇
3.道P112①文是道德表现,道是文的本源。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
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
(1),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
(2),以铺理地之形。
此盖道之文也。
《原道》的“原”,意为本、根源,“道”指“自然之道”。
②圣人创造文章表现道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旁通而无滞(26),日用而不匮(27)。
“原道”即文章根源于“自然之道”。
所谓“自然之道”,刘勰用来指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所谓有道之文,大多源于万物的文采。
这样,刘勰就主张文章应该有动人的文采,强调艺术技巧;但又反对过分雕琢的创作倾向,因为这样违反了“自然之道”。
这就是刘勰论文要首标“原道”的主要原因。
4论文叙笔文体论
原始以表末四句,谓《明诗》篇以下至《书记》篇每篇叙述之次第。
兹举《颂讃篇》以示例:
自“昔帝喾之也”起,至“相继于时矣”止,此原始以表末也。
“颂者,容也。
”二句,释名以章义也。
”“若夫子云之表充国”以下,此选文以定篇也。
“原夫颂惟典雅”以下,此敷理以举统也。
文体论其他诸篇,或叙一种文体,或叙二种文体,或兼及多种文体,亦莫不皆然。
如此结构严密,条理井然,始末贯穿,面面俱到,故曰:
‘上篇以上,纲领明矣。
’
①释名以章义(界定概念的范围)敷理以举统(从具体的事例中抽绎出一般的道理)
从功用出发对某一文体所作的审美经验的总结和审美特征的规范
例子“大舜云:
“诗言志,歌永言。
”圣谋所析,义已明矣。
是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舒文载实,其在兹乎?
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
”
②原始以表末(追本溯源)选文以定篇(选择有代表性的论据)是对先秦至齐梁间文学思潮以及作家作品进行总结评价,具有分体文学史的意义。
刘勰的“选文以定篇”有三种基本方式:
一是以论作家为主,如《明诗》;一是以评作品为主,如《诠赋》;更多的是作家与作品相结合。
暨建安之初,五言腾踊,文帝陈思,纵辔以骋节;王徐应刘,望路而争驱;并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此其所同也《明诗》云:
“昔葛天(氏)乐辞(云),《玄鸟》在曲;黄帝《云门》,理不空(绮)。
至尧有《大唐》之歌,舜造《南风》之诗,观其二文,辞达而已。
4体性篇P126
从作品风格("体")和作者性格("性")的关系来论述文学作品的风格特色。
①文论史第一部风格专论。
既包括作家的主观风格,又论及作品的客观风格(修辞风格);对于风格的创造提出了夫才有天资1,学慎始习;摹体以定习10,因性以练才;
②关于作家的性情与主观风格“各师成心,其异如面吐纳英华3,莫非情性。
全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文学创作的根本问题谈起,指出创作是作者有了某种情感的冲动,才发而为文的。
所以作者的才、气、学、习等等,就都和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风格特征有着一定的关系。
刘勰认为作品的风格是:
“各师成心,其异如面。
”因此,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风格。
他把各种风格大体上归纳为“典雅”、“远奥”等八种,并概括地总结了这八种风格的基本特点。
在这八种中,刘勰对“新奇”和“轻靡”两种比较不满。
不过他认为,一个人的风格不限于一种,而往往有参差错综或前后不同的发展变化。
5P131风骨论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
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
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篇体光华。
“风”
“骨”
主要特征:
文风的刚健爽朗
6.文学史总结
①对文学发展史的总结-蔚映十代,辞采九变’
②文学史发展规律的总结
A时运交移,质文代变
B.文变染乎世情废兴系乎时序见笔记
四章钟嵘《诗品》
《诗品》是现存最早的一部诗论专著,对汉魏至南朝齐梁时代的五言诗作了系统的论述,南朝梁钟嵘撰。
和刘勰的《文心雕龙》称为南朝文学理论批评道德两大专门著作。
体例《诗品》所论的范围主要是五言诗。
全书共品评了两汉至梁代的诗人一百二十二人,共三卷,分三品,计上品十一人,中品三十九人,下品七十二人。
横向方面分为上中下三品,见出历代五言诗人的优
纵向方面先溯流别,分别为《国风》《小雅》《楚辞》P159
五言诗的体制特征—滋味说
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
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
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
故云会于流俗。
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
钟嵘提倡“滋味说”,与他对诗歌创作抒情特征的把握直接相关。
他认为: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
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
非长歌何以骋其情?
”可见,在他看来,诗歌的作用在于表达情感。
情感外现于诗就变成了“滋味”,供人玩味、体验。
后世皎然、司空图、严羽一派诗论受钟嵘“滋味说”影响甚巨。
滋味说是钟嵘论诗歌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故诗有三义焉:
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
文已尽而义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若专用比兴,则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
若但用赋体,则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蔓之累矣
一、以”赋比兴”为具体创作手法:
二、以”直寻”为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
三、“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即慷慨悲壮之情与华丽的文采相结合。
以“味”论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滋味说”可说是源头,其后,唐代司空图的“韵味论”,宋代苏轼的“至味论”,乃至清代王士禛的“神韵说”都深受其影响,从而构成中国诗学审美批评的重要内容
五,文已尽而义有余,兴也见另一资料
六诗品批评方法见笔记
④象喻式批评其源出于《国风》。
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嗟乎!
陈思之于文章也
隋唐诗文评绪论
1.文学批评趋势特点见笔记
2.诗歌批评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隋、初唐的诗歌批评
①(何谓“正始之音”)陈子昂《修竹篇序》P181其他书名见笔记
②王昌龄的《诗格》、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影响:
P198)
③P189《河岳英灵集》盛唐人选盛唐诗是唐代殷璠编选的专收盛唐诗的唐诗选本。
书中自序说:
"粤若王维、王昌龄、储光羲等二十四人,皆河岳英灵也,此集便以《河岳英灵》为号。
"
此书论诗标举"风骨"、"兴象",声韵自然(3标准)提出了"夫文有神来、气来、情来","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等重要文学理论观点。
该书选篇精到,评论中肯,是现存的唐人选唐诗中最重要的一种。
兴象:
兴象"为唐人殷璠所提出,强调艺术形象应具有兴的托物言志和喻情的作用,指诗人的情感、精神对物象的统摄,使之和诗人心灵的颤动融为一体,从而获得生命、具有个性和活力。
从形象生成的角度看,兴象指的主要是形象蕴涵的更为深远的意旨,或者说是形象能够引发的超出形象本身的更为深远的情蕴。
中国古代审美理论十分重视形象的这一特点,并把之作为衡量形象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尺。
唐人司空图所提出的“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实际上谈的就是形象的这一特征。
唐诗的“兴象”特质经过后来的不断发展,逐步分流,一种发展成为“意境说”,一种成为“韵味说”。
形成了唐诗独特的艺术特质和审美风格。
序言:
于是攻异端,妄穿凿,理则不足,言常有余,都无兴象,但贵轻艳。
虽满箧笥,将何用之?
P评价陶翰:
即多兴象,又多风骨。
详见P191
中国唐诗选集。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1958年出版。
此书收入现存的10种唐人编选的唐诗选本①佚名《唐写本唐人选唐诗》,为敦煌石室发现的唐人写本残卷。
②元结《箧中集》,用《随庵丛书》影刻宋代尹家书籍铺刊本。
③殷璠《河岳英灵集》,用《四部丛刊》影印明刻本。
④芮挺章《国秀集》,用《四部丛刊》影印明初刻本。
⑤令狐楚《御览诗》,用汲古阁本。
⑥高仲武《中兴间气集》,用《四部丛刊》影印秀水沈氏藏明翻宋刻本。
⑦姚合《极玄集》,用元代至元刊本。
⑧韦庄《又玄集》,用古典文学出版社影印日本江户昌平坂学问所官版本。
⑨韦谷《才调集》,用《四部丛刊》影印述古堂钞本。
⑩佚名《搜玉小集》,用汲古阁本。
三中唐是诗歌批评
1.元结《箧中集》2.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中唐人选中唐诗
3皎然《诗式》4白居易《与元九书》
A体例
B四方面诗有四深
气象氤氲,由深于体势;意度盘礴,由深于作用;用律不滞,由深于声对;用事不直,由深于义类。
C“体”“势”
“体”,指作家内在气质、德行表现于作品的体貌、风格。
辨体有一十九字评曰:
夫诗人之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
才性等字亦然。
体有所长,故各归功一字。
偏高、偏逸之例,直于诗体、篇目、风貌不妨。
一字之下,风律外彰,体德内蕴,如车之有毂,众辐归焉。
其一十九字,括文章德体,风味尽矣,如《易》之有《彖辞》焉。
今但注于前卷中,后卷不复备举。
其比兴等六义,本乎情思,亦蕴乎十九字中,无复别出矣。
下接P206
势:
诗歌章句结构的安排明 势 高手述作,如登衡、巫,觌三湘、鄢、郢山川之盛,萦回盘礴,千变万态。
文体开阖作用之势。
或极天高峙,崒焉不群,气腾势飞,合沓相属。
奇势在工。
或修江耿耿,万里无波,欻出高深重复之状。
奇势互发。
古今逸格,皆造其极妙矣。
D作用
①.构思要关注立意、字句、“取镜”
《序》其作用也,放意须险,定句须难,虽取由我衷,而得若神表。
明作用条:
作者措意,虽有声律,不妨作用,如壶公瓢中,自有天地日月。
时时抛针掷线,似断而复续,此为诗中之仙。
拘忌之徒,非可企及矣。
②从“作用”方面总结五言诗的发展脉络
E五格品诗
诗有五格
不用事第一;已见评中。
作用事第二;亦见评中。
其有不用事而措意不高者,黜入第二格。
直用事第三;其中亦有不用事而格稍下,贬居第三。
有事无事第四;比于第三格中稍下,故入第四。
有事无事,情格俱下第五。
情格俱下可知也。
晚唐诗歌批评孟棨《本事诗》张为《诗人主客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文学 批评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