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 文档编号:12781675
- 上传时间:2023-04-22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112.07KB
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福建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1790年,英国人柏克说:
法国人追求纯粹的理性和权利,将付出高昂的代价,迎来的将是君主制的毁灭、无政府状态和专制,法国革命将给人类带来“无可挽回的灾难”。
这一观点
A.预见了人类未来的政治走向B.否定了法国启蒙运动的功绩
C.强调了君主制存在的合理性D.批
判了法国大革命的理念
2.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南部非洲的黄金和铜、中美洲的热带水果、古巴的蔗糖等。
其历史根源是
A.新航路的开辟促进全球商品流通B.三角贸易推动区域资源优势互补
C.亚非拉美国家注重发展民族经济D.欧美列强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政策
3.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
“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并公正地摆动着。
”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工厂纪律严格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工人勤奋劳作使贫富差距缩小
4.下面是《英、美、德、中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曲线示意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代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因保守的经济政策而衰落
B.B代表中国,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在19世纪后期经济衰落
C.C代表美国,两次工业革命中其经济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D.D代表德国,19世纪6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其后发展更迅速
5.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丝织工人提出“不能劳动而生,勿宁战斗而死”和“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的口号;英国工人在其《全国请愿书》中也提出:
“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来源,劳动者对于自己的劳动果实享有优先权。
人民是权力的唯一来源。
”材料表明,英法工人阶级
A.开始走向国际联合B.推动代议制走向完善
C.成为新兴政治力量
D.追求社会主义理想
6.《共产党宣言》说: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
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
”这段话反映了
A.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B.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7.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者、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
”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所有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8.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
“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
”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9.下表改编自英国学者艾瑞
克·
霍布斯邦《帝国的年代1875—1914》一书,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1914年欧美主要国家平均关税率
A.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关税税率 B.美俄等国自此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C.欧美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矛盾加剧 D.英国仍然坚持自由贸易政策
10.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
“今春既交,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
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
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盖太吏之泄泄(闲缺)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
”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天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A.自然灾害频仍B.社会治安混乱
C.土地兼并严重D.官吏贪暴腐败
11.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
灾意愿的是
12.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
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
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
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13.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
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
“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
”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
“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
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
”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14.与维新派关系极为密切的帝党官僚翁同龢,在日记中记载:
“上命臣索康有为所进书,令再写一份递进。
臣对:
‘与康不往来’。
上问:
‘何也’?
对以:
‘此人居心叵测’。
曰:
‘前此何以不说?
’对:
‘臣近见《孔子改制考》知之。
’”由此可见
A.官僚集团反对维新变法 B.官僚集团争夺变法主导权
C.维新变法缺乏群众基础 D.维新派与帝党的改革根本目的不同
15.1909年,清政府开始推行地方自治,各省纷纷成立自治团体,有些地区的商人还按街区地段组织了为数甚多的基层自治团体。
这表明
A.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B.近代民主政治的成型
C.实业救国思想的践行D.君主专制政体的瓦解
16.梁启超评说《临时约法》:
“倘使我国约法将国会之弹劾与政府之解散权对立,则议员亦何至漫无忌惮以滥用其权力!
苟滥用者则政府亦依法解散之耳,有何奇异!
不幸而约法缺此规定,议员遂藉为护身符横行无忌,……而解散则又违法,然则此非政府之罪,实法律之罪也。
”他在此评论的是
A.立法权与司法权的矛盾B.约法之弊与政治乱象的关系
C.维新派与共和派的权力之争D.议员的素质与滥用权力问题
17.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
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
“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这表明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18.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
“敌人说:
‘广东共产’,我们说:
‘请看事实’……敌
人说:
‘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
‘请看事实’。
敌人说:
‘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
我们说:
‘请看事实’。
”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9.图1所示的剧目题材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历史。
与该时期历史特点对应的标语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
C.“坚决拥护共产党八路军”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20.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
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B.红军
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21.1933年11月,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等人在福州举起“抗日反蒋联共”的大旗,发动“福建事件”。
与此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全国掀起抗日救亡运动B.日本发动全面侵
华战争
C.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建立D.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22.1937年南京失守后的第三天,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国民书》:
“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
这反映了国民政府
A.对抗战策略的再认识 B.准备停止正面战场作战
C.为南京失守推卸责任 D.深受敌后游击战术影响
23.20世纪30年代末,中国大批知识分子迁往重庆、成都、昆明等城市。
表明当时西南地区
A.尊师重教蔚然成风B.经济实力首屈一指
C.社会时局相对稳定D.文化教育事业繁荣
24.英国学者拉纳·米特写作了《中国的抗日战争,1937—1945:
为生存而斗争》。
他为其美国版改换了
书名,并解释说:
“如
果你想让美国人读外国
的历
史,你得告诉他们这和美国有什么关系。
”该书美国版的书名当为
A.《亚太战争,1931—1945:
日本罪行和战后和解的要求》
B.《被遗忘的盟友:
中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1937—1945》
C.《上海1937:
扬子江畔的斯大林格勒》
D.《外国记者眼里的抗日战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本卷共3题,第25题24分,26题16分,第27题12分,共52分。
25.(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
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
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
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
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
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
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入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材料二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
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
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休止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
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实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
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据《康有为全集》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
简要评价。
(12分)
26.(16分)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请你对下述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
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
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
(引者按:
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
)
英国工业革
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
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1)根据材料一,
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10分)
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
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下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
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
福建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下学期期末试卷
高
二历史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D
B
C
C
A
D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D
C
B
A
D
A
B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B
B
A
A
A
C
B
25.(24分)
(1)原因:
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
(6分)
影响:
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6分)
(2)主张:
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
(6分)
评价:
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
(6分)
总体评价:
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分别评价:
康有为的主张及增加耕地等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
脆弱地区大量移民或过渡垦荒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
26.(16分)
(1)(6分)三项因素:
市场、资金、劳动力
市场:
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
资金:
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来源。
劳动力:
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的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2)(10分)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
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革命,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
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7.(12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答法一:
若赞成“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
注意从西方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和近代中国文明的落后性对比,然后从西方历次侵华(“冲击”)后,中国人如何从器物—制度—思想等层次不断向西方学习着手回答。
答法二:
若反对“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角度给予否定。
可以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各阶级阶层先进分子发起的一系列运动的历史背景入手,注重分析各运动发生时当时中国内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的变化,由此强调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和必然性。
答法三:
若认为“冲击—反应”模式存在片面性,则可以从答案一与答案二两方面综合辩证评析,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从内应角度给予否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师大附中 学年 历史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