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从产业特征看韩国电影振兴 精品.docx
- 文档编号:1276956
- 上传时间:2022-10-20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31.29KB
最新从产业特征看韩国电影振兴 精品.docx
《最新从产业特征看韩国电影振兴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从产业特征看韩国电影振兴 精品.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从产业特征看韩国电影振兴精品
从产业特征看韩国电影振兴
【正文】韩国电影振兴现象产生的社会背景经济领域,韩国接受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自60年代以后,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金大中政府采取一系列务实性对策,不仅迅速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经济发展还出现了新的局面。
韩国成功地从一个农业国进入现代化国家,创造了所谓汉江奇迹。
现代化是和都市化、工业化、教育的普及、职业分工的专业化、通信的发达等经济发展现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和特定的社会政治变革联系在一起的。
在这个过程中,韩国城市的发展显著,都市化率从1950年的214,发展到1995年的813。
政治领域,80年代韩国进入政治解冻期,1980年的光州事件和1986年的民主运动注以大学生为核心发起的两次民众民主运动,抗议军人专制政权,曾得到韩国社会各界响应,但最终被军政府血腥镇压。
前者亦称光州民众斗争,后者亦称六月抗争。
使韩国独裁政府恶名昭著。
1988年通过国民投票实现了向民主政权的过渡;1993年文人政府上台;接着1998年出现了堪称韩国政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在野党交接政府注1997年12月18日金大中在总统竞选中获胜,标志了韩国建国起第一次政权交替,在野党第一次成为执政党,少数党第一次战胜多数党。
的政治发展进程。
长期以来在韩国社会上争论不休的政治不稳定进入90年代开始销声匿迹,整个社会慢慢进入民主化、多元化的发展进程中。
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不仅导致家庭结构的变化,而且引起了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中产阶级形成并稳步扩大,文化消费在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逐渐上升。
有线电视的开通、录像市场的扩大、卫星电视的前景,一方面争夺着电影观众,一方面因播放高品位电影节目而培养了观众,且它们都是以电影为核心的影像产业,这使得政府和大企业开始注意电影市场的价值。
大众文化开始盛行。
流行音乐乐队等开始流行,消费人群年轻化,产品包装要求提高,对大众偶像的消费需求增强。
在现代韩国社会的变化过程中,青年群体又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他们是经济现代化的主力军,在社会意识方面则是历史变革的动力。
截至1995年的统计,14-24岁的青少年人口略超过900万,占总人口的202。
韩国政府的世界化政治战略和提倡国际竞争力的经济战略,使得整个社会普遍认为,韩国的未来命运掌握在一个背包就能周游世界,懂电脑,会利用先进通讯设备,处变不惊,有坚强毅力,主张男女平等的新世代身上。
注金镇旭韩《80年代至90年代的韩国电影》,北京电影学院硕士毕业生论文,第27页。
特别是大学生占青少年总人口的约545注君冢大学日、吴鲁平中、金哲秀韩《东亚社会价值的趋同与冲突》,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44页。
,他们在80年代经济繁荣的环境下成长起来,有机会享受1988年奥运会以后的经济富裕和政治稳定。
他们将成为韩国电影的主要消费者。
在造成韩国电影振兴繁荣景象大的社会背景中,有一个因素不得不指出韩国民众强烈的爱国心和罕见的民族凝聚力。
韩国电影票房的奇迹,与韩国观众对本土电影非理性的热爱,蜂拥而上的参与行为是分不开的。
许多影片如《生死谍变》、《共同警备区》的上映,媒体一律不能有批评声音,普通百姓如果不去看会被认为是不够爱国。
当政府放宽电影进口限额制度时,电影人立刻示威游行,而韩国大众媒体一律给予最大的支持,结果迫使政府对电影人和民众做出妥协。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民族特质的原因有多种一、有史以来,韩国即为单一民族国家,没有像中国、美国等民族大融合的历史;他们认为自己的血脉最纯洁,最干净,在韩国最常见的标语是身土不二注身土不二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
笔者根据所阅资料整理出以下两层意义其一,它是热爱本民族的象征,对生养自己的土地抱有依恋与敬畏的复杂情感。
体现在微观的经济领域上,韩国出产的商品上多印有身土不二,尤其是农副产品一律如此,其意类同于中国的提倡国货。
其二,它从人与土地自然的关系应和谐共处而延伸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精神,与我国的天人合一有相通之处。
身土不二不仅是韩国传统,还是自70年代起由政府发起的新生活运动的具体内容,包含有城市民族化、乡村现代化的意味。
;二、20世纪屈辱的被侵占、被分裂的历史,使现代韩国人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民族自尊心;三、地理生存环境——如金大中所说,韩国为美、日、中、俄四大列强所包围,本身又是山多地少、资源匮乏的小国注李立绪《韩国启示录——韩国经济危机实录》,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年,第385—386页。
;四、经济领域内的汉江奇迹所赋予的自信心;五、韩国儒教传统影响注中国儒教传统中,有以道德之有无来作华夷之辨的言论,韩国儒教继承了这种说法,甚至在某些历史阶段,把受西洋沾染的中国也视为夷。
了解这种民族特质或者说民族文化心理现象,对于解释某些韩国电影现象是非常必要的。
这种民族文化特质不是始自90年代的电影振兴现象,而是一以贯之于包括韩国电影在内的韩国民族文化当中。
从20世纪中叶以后的情况就可以看出在朝鲜战争的危机中生存问题成为绝对的问题,从60年代到70年代,国家成为支配性的生产主体,以‘民族文化’为中心形成了‘国家主义意识形态’。
相应地,韩国的现代化就意味着‘独裁下的开发’,接下来就出现了到70年代与80年代为止仍旧是‘政治问题’独占主导性言论的现象。
换言之,60年代以后,文化主要是在‘理念上’被消费,而没有确保其大众性这种状况。
从这点上来看,应该说韩国文化论作为‘大众性消费品’而被生产和消费的条件具备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至进入90年代这一时期。
在民主化取得某种程度的成就后,‘政治言论’的影响力下降,人们有了一点可以说说‘文化’的空闲和‘自信感’。
国际化的迅速进行同时也成为一种压力,因而对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设定也越发显得重要。
注权淑仁《大众性韩国文化论的生产与消费》,《当代韩国》2000春季号,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61页。
汉城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权淑仁教授在《大众性韩国文化论的生产与消费》一文中,探讨作为大众文化研究的韩国文化论缺失的原因。
笔者借用这段话是想说明韩国电影作为大众性消费品具备被生产和消费的条件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至90年代这一时期。
韩国电影振兴现象的出现,正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围环境的成熟,和电影产业内部制作、发行、放映诸环节的合理营造——其中电影制作人对类型片的有意识的推进和发展又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大资本的介入改变韩国电影产业格局电影资金传统上有两大来源,但进入90年代,制片投资发生了两次大变化,极大程度地影响了电影产业及电影形态。
1产业背景自50年代至90年代初,韩国电影工业基本上是以美国好莱坞电影消费市场为演变主导的。
1986年韩国电影市场开放进口外国影片,迅速成为继日本之后的亚洲第二大市场,一年即发行400部以上影片。
其中100部影片为本土影片,300部是进口影片。
其中仅好莱坞和香港两地的娱乐片即占70多注全阳骏韩《韩国电影工业、美学、新潮流》,李莲英译,《新亚洲电影面面观》,焦雄屏编,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1年,第101页。
80年代,韩国大电影公司将利润由对本土电影的投资全面转向进口好莱坞电影。
政府虽然制定了电影放映限额制,但好莱坞利用美韩贸易谈判的机会,强制韩国政府采取自由化的电影政策。
美国电影公司不须经过垄断进口的韩国电影公司,长驱直入韩国市场。
忠武路注忠武路是汉城市中心的一个地名,上世纪20年代韩国电影开始以来,主要电影制片公司和主要电影院都集中于此,既是韩国电影的摇篮,在90年代中期之前也是韩国电影制作
方的代名词。
是自20年代以来韩国电影制片公司的主要集中地。
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以中小资本对抗好莱坞电影,勉强维持生产。
电影资金的两大来源,一是地方发行人的预付款,二是录像版税。
80年代末期的电影自由化政策打破了20家电影公司垄断本土电影的局面,一时间有一百家电影公司成立,活泼多姿,自由竞争,但规模既小,秩序全无,根本无力回天。
韩国的电影文化也深受好莱坞电影模式影响。
忠武路电影街制片模式下的商业片,多运用好莱坞的叙事策略,来服膺儒家思想,一方面取悦观众,一方面不触犯严格的电影审查制度。
类型基本是通俗情节剧、古装历史剧、级动作片和软性色情片。
2大企业涉足电影业财阀体制是韩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特色,现代、大宇等等大企业在韩国政府的支持下,对韩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政府同样支持它们对文化事业的扩张。
90年代初期每年都有一部绝无仅有的高票房电影,1991年是李明世执导的《我的爱,我的新娘》,1992年是金义锡执导的《结婚的故事》,1993年是创造了100万观众人次的《西篇记》。
这三个由新导演创造出的票房神话,赋予了大企业信心。
他们相信只要方式得当,投资电影一定可以盈利。
韩国大财团纷纷投资电影业。
他们首先买断版权,继而染指影院的运营、制作、流通、配送等相关环节,参与步骤比较有序。
如三星、大宇、鲜京都从录像带的营销开始,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大部分主要国外电影公司的录像带版权,在制作领域,他们则首先以购买韩国电影的录像带版权的方式来参与。
大企业为迎接多媒体时代而忙于兴建新剧场或租赁已有剧场。
三星、大宇、鲜京和壁山等大企业在大城市里买入主要电影院,或是建立新的复合电影院,来形成连锁的放映系统。
以1997年为例,刚刚成立电影事业公司的现代集团就租赁了汉城名宝剧场的5个电影馆。
有的大企业则通过与国外的电影公司联手来进军电影业。
第一制糖公司向美国的梦工场投资三亿美元,得到其出品影片的亚洲地区版权;并和香港的嘉禾电影公司合作,在韩国设立了电影制作公司。
大企业的介入对于只有好的创意却没有足够资金的新导演和独立制片人来说,无疑相当于雪中送炭。
以前忠武路制片体系中论资排辈、熬年头的惯例被打破,那些从电影学校毕业或者留学归来的新导演,获得了一显身手的机会,怀才不遇的副导演、商业广告的导演们也有了意想不到的机会。
李光熏由此导演了《封大夫》——1995年票房最高的国产影片;李民勇导演了《炎热的下午》——一部风格独特的女性主义影片。
1994-1996年间,大企业在电影业的投资蓬勃发展,完全激活了电影市场也为日后的不稳定埋下隐患。
电影制作体系迅速分化,出现了四种不同的电影制作体系原有忠武路制片方式,独立制片人制,大企业直接制作方式以及独立电影。
不少年轻的导演和制作人脱离了忠武路制作系统,建立了以导演为中心的独立制片人制度,如朴光洙制片、企划时代、张宇锡制片等公司。
大企业都喜欢票房价值高的电影,注重迎合年轻一代观众的兴趣,对这样的电影不仅投入资金,并且要造成良好的土壤,使制作以创意为主的新电影的独立制片人能够扎下根来。
他们既制作出了相对高投资的商业电影,也促使独立制作方式的低成本电影向商业领域迈进。
这三年间电影面貌为之一新,既有大制作、高票房的动作喜剧片《两个警察》Ⅰ、Ⅱ姜禹石、浪漫喜剧片《封大夫》李光勋、以特技制作闻名的《银杏木床》姜齐奎、科幻片《木槿花开》,也有票房评论双丰收的低成本之作《时间长久持续》金应寿、《猪掉进井里的那一天》洪尚秀、《鳄鱼》金基德、《恐怖分子》金永斌、《千年的爱》,也有艺术电影如《黑土地白百姓》裴庸均、《花瓣》张善宇,女性电影如《像犀牛角一样一个人走》吴丙哲、《炎热的下午》李民勇、《妈妈有了男朋友》金东斌。
大企业的进入,最重要的后果是,直接促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从产业特征看韩国电影振兴 精品 最新 产业 特征 韩国电影 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