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伟问刘十九.docx
- 文档编号:12737933
- 上传时间:2023-04-21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24.64KB
张学伟问刘十九.docx
《张学伟问刘十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学伟问刘十九.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张学伟问刘十九
古诗《问刘十九》
江苏丹阳实验小学张学伟
张:
先看老师写一个字,(手指黑板中央)就在这里,这里能看见吗?
学生齐答:
能。
板书:
雪
张:
这是什么?
生齐答:
雪。
张:
我就是不知道我们无锡有没有下过雪?
生齐答:
下过。
张(手指一女生):
你说。
女生答:
下过。
张:
你说说下雪的时候什么场景?
随便说说,不要紧的。
生:
漫天飘舞的雪花,大地一片雪白。
张:
天上是雪白的,地上也是雪白的。
(又指一生)你说。
生:
一眼望过去,白茫茫的一片,大地披上了一件雪白的冬衣。
生:
远远望去,树上全部被雪覆盖着,像白色的巨人挺立在天地间。
张:
他说树上也有雪,对不对?
你说。
生:
下雪的时候,雪一片片飘落下来,毛茸茸的,像一片片羽毛在空中飞舞。
张:
我不知道无锡下过多大的雪,下过很厚的雪,下过吧?
生齐答:
下过。
张:
上个星期我在乌鲁木齐,开始那里没有下雪,后来一个晚上下这么厚的雪,树上全都是那种银条,就跟你们学的雾凇一样,下雪的场景。
下雪的时候,人们都喜欢去打打雪仗,堆堆雪人儿。
好,我再写个词,(板书:
火炉)这个词认识吧?
生齐答:
认识。
张:
好,雪和火炉,你想到什么?
你说。
生:
雪在火炉旁会很快就会融化。
张:
他说雪在火炉旁就化了。
你说。
生:
下雪的时候,外面很冷,所以我们要在家里的火炉旁取暖。
张:
下雪的时候,天很冷,她喜欢坐在火炉旁烤火。
对吧,温暖一点。
你说。
生:
……
张:
不要紧,随便说。
生:
……
张:
没想好,来,你说。
生:
下雪的时候,天气非常的冷,人们都躲在屋子里,用火炉烤火。
张:
用火炉来取暖,是吧?
好,真好!
大家想像,外面在下雪,屋里有个火炉,屋里暖烘烘的,是这样吗?
生齐答:
是。
张:
我又写一个字(板书:
酒)。
有学生小声念道:
“酒”。
张(神秘地说):
这时候,你已经不是你了,你是三十年后的你,你是个四十多岁的人。
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
哎,比如这你要小心,你是个男人哦,要喜欢喝酒的。
来,雪、火炉、酒。
(下面举手的一片)你说。
生:
我想到了,这就在下雪的时候,在这里面,围着火炉烧着酒。
张:
温着酒。
生:
温着酒,然后喝着酒,身子暖烘烘的。
张:
对,他把酒一温,靠着火炉慢慢地喝着,越来越暖和。
还有吗?
你说。
生:
外面下着雪,我坐在屋子内,然后火在烤着火炉,我边喝着酒,我还不时地看着外面的雪景。
张:
噢,他还看着雪景。
(手指比划先后发言的两个男生)这两个男同学都是自己倒酒自己喝,自斟自饮,对吧?
还有别的吗?
你说。
生:
外面下着鹅毛大雪,我和朋友在屋里边烤着火炉边喝酒,谈谈往事。
张:
恩,他是叫朋友喝的,对吧?
你看,我听出来了,雪、火炉、酒,你们就想到围着火炉,或者自斟自饮,或者叫一个朋友一起喝酒。
是这样吧?
生齐答:
是。
张:
好,我这里有一首诗,你们没读过,但是这首诗不难。
(屏显全诗)来,自己练习把这首诗读一遍,来读。
学生自由朗读全诗。
张:
好,我叫一个人读。
他读得很好,声音响亮,尤其有一个字,我把拼音标上去,你们不太认识,我在这儿有拼音,他读得很准,你读。
一生口齿清楚地朗读完全诗后准备坐下。
张忙扶住学生:
哎,你先别坐下,你老师姓什么?
生:
印。
张:
是“印”,哪个“印”?
生:
印章的印。
张:
印章的印,你回去好好感谢感谢你老师,第一个同学站起来读,我这诗能读成这样,对吧?
很有味道,谁再来读?
你读。
又一名学生大声朗读全诗,张老师搭着学生的肩膀仔细地听着。
张:
这个同学有一句读得很好,尤其那一句,他说“红泥小火炉”,我就感觉到炉火在烧,你再读一遍。
生更加投入地朗读“红泥小火炉”这句。
张夸奖道:
你看,小火炉烧得多好!
来,谁再来读?
另一名男生站起来,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朗读全诗。
张老师时而微笑,时而点头:
你这样,你上来。
(此名学生被老师邀请到讲台前)我为什么请他上来?
你们看不到他的表情,看看他眉飞色舞,眉眼的动作,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又表情地读的?
来,再来一遍。
该生当着全体师生的面,又一遍眉飞色舞地朗读全诗。
张:
好吧?
来,鼓掌!
全班响起如雷般的掌声。
、
张:
一起读一遍,好吧?
全班齐读。
张:
再来读最后一句,“晚来天欲雪”,后面是问的,来,读——
生再次齐读最后两行。
张:
简单吧?
这首诗不难吧?
(伸出食指摇晃)一点都不难,对吧?
哎,你们平常学诗,第一步都是干什么的?
不要紧,你说。
生:
读诗。
张:
这首诗刚才读过了,然后呢?
你说。
生:
品味。
张:
噢,然后是品味。
你说。
生:
应该是理解里面一个词一个词的意思。
张:
对,理解它的意思。
我们学这个文章,跟学其他文章一样,我送你们一个字,这个字叫什么?
(板书:
猜)
生齐读:
猜。
张:
猜猜它写什么内容。
聪明的同学如果一联系我刚才写的这几个词(分别是“雪”“火炉”“酒”这三个词),他就大概知道了这首诗在写什么。
猜一猜,你猜!
生:
这首诗是写了诗人在夜晚,在火炉旁喝着新酿出来的酒,在雪夜里,一边喝酒一边欣赏着雪景。
张:
他说这一首诗是一位诗人坐在火炉旁,一边喝酒一边看雪景。
这是他的理解啊,他猜的。
谁再来猜?
你猜。
生:
应该是一天晚上,诗人坐在火炉旁喝着新酿的醅酒。
他看着天色,以为应该要下雪了。
张:
好,还有吗?
还有人要猜吗?
你来。
生:
我猜是:
一天晚上,诗人和一个朋友在喝酒,他一开始是在温酒,酒好了就问朋友,能不能喝杯酒?
张:
她认为是两个人在一起,他在温酒,温好了酒,哎,哪一句话是在说“能不能喝杯酒”?
生:
是“能饮一杯无”。
张:
“能饮一杯无”的意思是说能不能喝一杯呢?
是这意思吧?
对不对?
生齐答:
对。
张:
刚才我们说了,假如你没听过这面的词序(指板书的“雪、火炉、酒”),再读这些词(指屏幕上的词),你就会发现,你发现什么?
生:
我发现您写的那三个词语都是在诗的前面三个字的后面。
张:
哎,你讲讲!
生:
第一句是“酒”,第二句是“火炉”,第三句是“雪”。
张:
对不对?
你们发现没有?
生齐答:
发现了。
张:
第一句“绿蚁新醅酒”,假如我用一个字来说它,那就是什么?
生齐答:
酒。
张:
第二个“红泥小火炉”,我用一个词来说就是什么?
生齐答:
火炉。
张:
“晚来天欲雪”我用一个字来说它,就是什么?
生齐答:
雪。
张:
最后“能饮一杯无”,我用一个字来说就是——
生齐答:
饮。
张:
对了。
实际这首诗你看四句话,就讲了“酒”“火炉”“雪”“喝”。
“饮”就是“喝”,是这个意思吧?
生齐答:
是。
张:
我们再来读一读,“绿蚁新醅酒”一二——
生齐声朗读全诗。
张:
刚才有同学猜,他猜说是自己在那儿喝酒,还有同学猜是两人在那儿喝酒,温好了问他你喝吧?
我告诉你,你猜得对不对还是你自己判断,我只要告诉你这首诗的名字,你就知道了。
(屏幕出现题目《问刘十九》)这首诗的名字一起读,叫——
生齐读:
问刘十九。
张:
什么意思啊?
生:
就是问一个名叫刘十九的人。
张:
刘十九是个人,对吧?
他姓刘,名字叫什么?
生齐答:
十九。
张:
十九的名字还蛮怪的,怎么起个数字的名字?
我查了一下资料,说刘十九啊,他是排行十九。
他家排下来,兄弟姐妹排下来的,他排第十九。
我估计他们不是一个妈。
(全班哄笑)一个妈怎么可能生十九个呢,对吧?
咱们的家里边儿,我讲一个笑话,一个老师在课堂上讲说,日本人取名字很有意思,生的第一个儿子叫“大郎”,第二个儿子叫“次郎”,第三个叫“三郎”,第四个叫“四郎”,就是以这样的名字,然后叫一个同学猜猜,你举个例子?
一个同学举手说“山本五十六”。
(全班同学大笑)就是说他妈妈生了五十六的孩子。
我们知道,刘十九是个人,对吧?
“问刘十九”什么意思啊?
你说。
生:
就是问刘十九的意见。
张:
问刘十九什么意见?
生补充:
能否喝一杯酒?
张:
好。
来,你站起来。
(扶一女生站起来)就是你啊,你问刘十九,你一句一句告诉我,问刘十九什么?
来!
生:
问刘十九,这……
张:
不行就编!
不要紧的。
你先看看这个地方说。
(指屏幕第一行诗句)
生:
我这里有——
张肯定地说:
对,她讲得很好。
我这里有一样——
生:
我这里有一样新酿的酒。
张:
我这里有新酿的酒,还有什么?
生补充:
还有小火炉。
张:
还有红色的小火炉,对吧?
还有——
生继续补充:
窗外还下着雪。
张:
恩。
生:
我能不能和你一起喝杯酒?
张:
你看,给她鼓掌!
(掌声雷动)你们同意她的说法吗?
生齐答:
同意。
张:
来,你再说一遍。
再次指名一个学生说。
张:
你说这两个同学猜得对不对?
生齐答:
对。
张:
恭喜你,答对了!
全部说对了。
我这里有酒,还有火炉,天上下着雪,你过来喝一杯吧。
是这个意思吧?
生齐答:
是。
张:
为什么不敢肯定,是因为中间有一句,我们好像有点犹豫,吃不准,是吧?
哪一句?
生齐读:
“绿蚁新醅酒”。
张:
这里面有一个字我们吃得不太准,对不对?
是哪个字?
生齐答:
“醅”。
张:
好,猜!
这是什么意思?
你说。
生:
酿的意思。
张:
他说“醅”是酿。
你说。
生:
温的意思。
张:
她说“醅”是温。
你说。
生:
才喝酒的意思。
张:
她说是才喝酒的意思。
你说。
生:
我觉得“醅”是一种酒的名字。
张:
就像茅台、五粮液。
是这个意思吧?
(生大笑)
张:
哦,他认为是一种酒的名字,不要紧,还可以猜。
还是什么意思?
没有人猜,我就公布答案了。
你猜。
生:
我觉得“醅”是买的意思。
张:
哦,新买的酒。
(逐一指刚刚发过言的学生)他说是新买的酒,他说是酒的名字,她说是在温酒,他说是刚酿的酒。
还有吗?
(扫视一圈,没人发表意见)没有,我就公布答案了。
这个不能乱讲,我猜,猜过得给你们看。
(屏显:
醅:
没有过滤的酒。
)“醅”就是刚酿出来的,还没有过滤的酒。
因为那个时候酿米酒,古时候酿米酒,酿完就要用个器具来过滤一下,把这些泡沫啊,酒糟啊过滤掉,然后才喝。
“绿蚁新醅酒”就是说刚酿出来的酒还没过滤,上面有很多小泡沫,还有很多酒渣,就像蚂蚁一样爬在上面,所以叫“绿蚁新醅酒”。
说明这是最新鲜的酒,告诉他我刚酿出来的好酒,是这个意思吧?
(生点头同意)
张:
你不会以为酒上面爬着蚂蚁吧?
(生哄笑)“绿蚁新醅酒”懂了吧?
生齐答:
懂了。
【张老师给学生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学生在描绘“雪火炉酒”的意境中开始了学习。
之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去“猜”诗句的意思。
明确了古诗教学的落脚点,不仅仅是为了了解诗的意思去开展教学,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去引导学生走进古诗的世界,自己去理解诗文的内涵。
】
张:
好,刚才我们猜得挺好。
刚才老师上课的时候先写的几个字,我们来想,你们想得跟作者一样吗?
后来你们又读,读完了猜,猜每一句的意思,猜这个字的意思,猜得真好。
除了猜,还要干什么呢?
(板书:
品)刚才那个同学说得好,还要什么?
生齐答:
品。
张:
这首诗里面有两个人,对不对?
第一个是——
生答:
作者(诗人)自己。
张:
对!
第二个是——
生齐答:
刘十九。
张:
现在我们请你再来读一读,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刘十九的,他想请刘十九在这个将要下雪的晚上到他家里面喝酒,是这个意思吧?
生齐答:
是。
张:
问他来不来喝酒,对不对?
生齐答:
对。
张:
好,我来问问你啊。
你再来读这二十个字,一个字一个字读,一句一句读,读完了你告诉我,从这二十个字,一首小诗中间,你看出来这个作者怎么样?
这个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好,我给你一点时间,你自己看,默默地读,想:
他是什么人呢?
什么样子的人呢?
(生自由读诗思考)
张:
有了。
好,说出个道理来。
你说。
生:
我认为这个作者应该是一个非常喜欢喝酒的作者。
我从“绿蚁新醅酒”“醅”是没有过滤的酒,说明他家里有没有过滤的酒,说明他很喜欢喝口酒,既然他喜欢喝口酒,就是很喜欢喝酒。
这个“醅”字就说明他是个喜欢喝酒的人。
张:
还有人知道。
你们说他喜欢喝酒吗?
生:
喜欢。
张:
刚酿出来的酒,还没过滤,就拿起笔给朋友写信了,写这个小诗赶紧送去,意思是你赶快来吧,是这个意思吧?
(生纷纷点头)你说。
生:
作者是一个好客的人。
张:
你怎么知道?
生:
因为他把新酿的酒,没有过滤的酒就要请朋友来喝。
张:
恩,好。
你说。
生:
我帮他补充一点。
他刚新酿出来的酒,他自己还没来得及喝。
张:
这是新酒,是这个意思吧?
好,还有吗?
对,你说。
生:
我觉得他是个有好东西就可以跟别人分享的人。
张:
恩。
生继续说道:
他刚新酿出来的酒,自己都没有喝就跟别人一起分享,这样子才能感到喝酒的快乐。
张:
就是很好客,你们感觉到,是吧?
第一个,他很爱酒;第二个,他很好客,还从哪儿看出来他很好客?
你说。
生:
“晚来天欲雪”可以看出天色已经很晚了,他却还要邀请朋友来到他家喝酒。
张频频点头说:
天气不好,对吧?
还有吗?
除了准备了酒。
生:
他还准备了小火炉,准备和朋友一起取暖。
张:
是吧?
准备了酒,准备了小火炉。
天又要下雪了,你过来喝一杯吧!
是这个意思吧?
生答曰:
是。
张:
你说这个作者好客不好客?
生齐答:
好客。
张:
我请个同学啊,我就是这个刘十九,(手指一学生)你站起来,你跟我讲,你很好客,很热情地想让我去。
你跟我说。
生:
问刘十九。
张:
你不要叫我名字,你就直接说。
生:
我这里有新醅的……
张:
不用说,用他的话说。
(指屏幕上的小诗)
生:
你能来跟我饮一杯吗?
张:
“绿蚁新醅酒”跟我说。
生平淡地读完这首小诗。
张转身问身后的同学:
这个是作者的好客吗?
生答:
不是。
张:
你先坐下,你来。
张:
看着我。
一生看着老师,时不时地看着屏幕,语气平淡地读完全诗。
张:
我都感受不到小火炉。
你来。
一生大声读完全诗。
张:
好,这个同学很有语气。
但是我想听到跟我说话,像平常说话一样的口气。
来,你。
一生用像跟老友说话的语气读完全诗。
张:
大家一起很热情地说: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说——
全班热情齐读全诗前两行。
张:
看着我说:
“晚来天雨雪”,说——
全班齐读全诗后两行。
张:
你们说作者他怎么?
生齐答:
热情。
张:
好客吧?
生再次齐答:
好客。
张:
还有,你还发现作者怎么样?
你说。
生:
我还发现作者很为别人着想。
我从“晚来天欲雪”中看出,当时快要下雪了,作者想请朋友到自己家来坐一坐,这样的话他们两个一边烤火,一遍喝着小酒,觉得很快乐。
张:
好的,还有吗?
(一脸神秘地)我发现作者不光热情,也不光喜欢酒,还比较狡猾。
(学生中立刻有不同反响。
)
生:
他很会留客。
张:
很会请客,请客人的意思。
生:
他很会请客人。
天很晚了,他还请客人来喝一杯酒,他知道这样的天马上就要下大雪了,他就请刘十九来。
张:
我说他很狡猾,你说。
生:
我从“晚来天欲雪”中看出,我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如果刘十九晚来的话,就会被雪淋到了,如果早来的话,就不会淋到雪了,所以从这儿看出来刘十九很会请客。
张:
不是刘十九请客,是作者请客。
如果是我来写这个请柬,我就写一句“能饮一杯无”,行吗?
你不就问人家能来吃饭吗,能来喝酒吗?
只要这一句就行了,干嘛前面啰嗦这么多干什么?
你说。
生:
是为了吸引。
张:
你听啊,“吸引”,怎么吸引的?
生:
他有新醅的酒,谁都爱喝酒,还有火炉。
张(显出一脸向往之色):
而且我这个酒是好酒,刚刚酿出来的酒。
还有吗?
生继续说道:
还有火炉可以取暖。
张:
然后又讲了什么啊?
生:
然后又讲了要下雪了,你来这里躲雪。
张:
天要下雪,天气冷。
对吧?
好,谁再说?
生:
我觉得他前面说的是为了吸引,“绿蚁新醅酒”说的是自己有一坛好酒,刚酿出来的新酒。
“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这两句话说明马上就要下雪了,下雪的时候天气很冷,我这里正好有一个小火炉,可以驱赶风雪带来的寒意。
张:
你听,刚才这两位同学都讲得很好。
他们讲到了一个词语,叫什么?
生齐答:
吸引。
(板书:
吸引)
张:
我觉得有一个词语比它更准确。
不叫吸引,叫什么?
我跟你们说啊,我们有酒啊,好酒。
我们有火炉,很暖的火炉。
你看,又要下雪了,我这儿有个词比它更厉害,你说。
生:
诱惑。
张:
诱惑。
(同学们哈哈一笑)你说。
生:
……
张:
什么?
生:
引诱。
张:
引诱。
你说。
生:
勾引。
张(满意地笑了):
勾引。
(在师生们的大笑声中板书:
勾引)哪里是吸引啊,简直就用酒和火炉,还有这个天儿在吸引。
他不讲,不直接讲你来喝酒吧。
他说,我这儿有好酒,我这里有火炉,你看这天儿,怎么办呢?
对吧?
有意思吧?
你说的。
(来到刚刚说“勾引”的学生的学生面前,指着他)站起来。
我就是刘十九,你勾引一下。
(学生笑得前俯后仰)
学生大声“勾引”起来:
绿蚁新醅酒。
张(指着自己和这个学生的面前):
就在这儿。
(学生看着要“勾引”的人,仿佛有酒和火炉等实物似的,充满诱惑力地读完全诗。
)
张:
好,有点意思。
谁再来?
你说。
生:
绿蚁新醅酒。
张:
对。
(做出一酒坛的圆形)“绿蚁新醅酒”。
生受到启发似的,绘声绘色地读完全诗。
张:
有意思吧?
你来。
朗读时,一生不由自主加上了动作。
张:
你说她多好,看着我。
来,大家一起来一遍。
“绿蚁新醅酒”,开始。
全班充满诱惑力地朗读全诗。
【张老师成功地点拨学生在了解怎样的作者、怎样的刘十九的基础上,探究诗文背后所蕴含的情感。
而张老师始终在倾听、在探底、在鼓励、在引导。
学生则拥有充分的话语权,表现出异常的活跃和兴奋。
在一张一弛、井然有序的教学中,学生不断地缩小与老师的距离,不断地缩小与古诗的距离。
】
张:
来,我问你,(指刚才加动作的女生)你是刘十九。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生(肯定地说):
能。
张(再另外一名学生):
能饮一杯无?
生大声说:
能。
张:
我问你们,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学生们有人说“能”,有人说“不能”。
张假装吃惊地说:
不能?
全班大笑后肯定地说:
能!
张:
我们再来想想,假如外面下着雪,里面有温暖的火炉,这时候两个人在这里,喝着小酒。
知心的朋友,喝着小酒。
刚才有个同学讲得真好,一边喝酒还可以看外面的——(作仰望状)
生齐答:
雪景。
张:
天黑了,看不到,我们就用耳朵(指自己耳朵)——
生齐答:
听。
张:
听外面下雪,(指一名学生)你听到了什么?
生:
我听到呼啸的一系列风。
张:
对,风声。
(指另外一名学生)你听到了什么?
生:
我听到了雪落到地上悉索的声音。
张:
悉索的声音。
你说。
生:
我听到了雪扑打树,飘来飘去发出的沙沙声。
张:
恩。
你听到什么?
生:
我听到了有的时候人踩过来,发出的咔嚓咔嚓的声音。
张:
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对吧?
还可以听到,雪把树枝压断咔嚓的声音。
是这样吧?
(学生连连点头)而且这个环境,那么雅致,你们俩个在一起,这样的环境最适合讲点什么?
最适合讲点——
生齐答:
心里话。
张:
没人打扰,喝着小酒。
刚才有同学讲得真好,这个小酒一喝,身上越来越——
生齐答:
暖和。
张(任意指一学生):
站起来。
仅仅是你的身上暖和吗?
生:
我的心里也很暖和。
张:
对,心里暖不暖?
生齐答:
暖。
张:
美不美啊?
生齐答:
美。
张:
这个场景多美啊!
是这样吧?
(生纷纷点头)好,你看,这首诗其实是作者写给刘十九的一封邀请他来喝酒吃饭的请柬,对不对?
但是写得非常有趣。
你们说作者是谁啊?
(生或一脸茫然,或微微摇头。
)
张:
不知道吧。
这位作者你肯定很熟悉,他的名字叫——(板书:
白居易)
生齐答:
白居易。
张:
有意思吧?
生齐答:
有。
张:
白居易这个人请人喝酒都这么有意思。
白居易当时是在江州做司马,刘十九只是一个老百姓。
但是,白居易跟他很投缘,就在一个下雪的晚上,想邀请他来喝酒,写了这么一个小请柬。
有意思吧?
生齐答:
有。
张:
哎,你们发现没有,古代最喜欢喝酒的一个诗人是谁啊?
生齐答:
李白。
张:
但是,虽然都是喝酒,他们喝酒时的心情情况都会有所不同。
我们来看李白有一首诗,大家很熟悉。
(出示《月下独酌》)
生一齐说:
《月下独酌》。
张:
“酌”什么意思啊?
生齐答:
喝。
张:
“酌”就是倒酒喝。
来,我们来读读。
《月下独酌》读。
全班整齐朗读《月下独酌》。
张:
李白跟谁喝酒啊?
生齐答:
月亮。
张:
对,跟月亮喝酒。
李白、月亮和谁成了三个人?
生齐答:
影子。
张:
其实是只有——(竖起食指)
生齐答:
一个人。
张:
孤独吧?
生应声附和:
孤独。
张:
跟白居易比比,白居易这个晚上跟朋友喝酒,幸福不幸福?
生齐答:
幸福。
张:
白居易有一次也是请人喝酒,看好。
(出示白居易的另外一首小诗)这个字(榼)念“kē”,古代盛酒的器具。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酒杯或者一个小酒壶。
这个字念“diàn”,“簟”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现在的凉席,知道吧?
我们来读一读这首诗。
(全班齐读这首诗。
)
张:
好,你猜猜,这首诗写了什么?
生:
我猜是白居易在酒杯里倒了二升酒。
张:
不是,酒杯里倒不了二升酒,就是今天准备了——
生齐答:
二升酒。
张:
然后还有盛酒的器具,对吧?
生继续说:
他在床上垫了新的凉席。
朋友们能来喝喝酒,谈谈心。
已经是秋天了,池畔很凉爽。
张:
不是“是秋天了”,而是“马上是秋天了”。
对不对?
是这个意思吧?
是不是请人喝酒啊?
生齐答:
是。
张:
你告诉我,跟刚才的诗有什么不同?
生:
刚才的诗,他是——,恩——,这首诗它是写秋天的时候,
张:
快要秋天的时候。
生继续补充:
就是在夏末的意思。
张:
对!
生:
而上一首诗,他是写冬天下雪的时候。
张:
季节上什么啊?
生齐答:
不同。
张:
而且这里有个什么啊?
(红外线点出“新簟”两字)
生齐说:
新簟。
张:
“新簟”就是什么?
生齐答:
新的凉席。
张:
要是大冬天,谁家铺着凉席,在池子旁边纳凉呢?
(同学们笑着摇头)
张:
没有吧?
“小榼二升酒”也把它归纳为一个字。
生齐答:
酒。
张:
“新簟六尺床”。
生齐答:
簟。
张:
这里写出了床,行吗?
“能来夜话否”。
生齐答:
话。
张:
话就是谈,对吧?
“池畔欲秋凉”。
生:
凉。
张:
你看,美酒、凉床,一个六尺大的床。
“能来夜话否”,谈心,纳凉。
好玩吗?
生答:
好玩。
我们看白居易厉害吧,喜欢喝酒纳凉,而且写个请柬还蛮有意思的。
对不对?
哎,你们再来看看啊,这一首诗和上一首诗有一个地方,有一句话,上一首诗说——
生齐读:
“能饮一杯无?
”
张:
对,这一首诗说——
生齐读:
“能来夜话否?
”
张:
都是问的,对不对?
这中间有一个字叫什么?
(红外线点出“能”)
生齐答:
“能”。
张:
对吧?
可以改成“可来夜话否”“可饮一杯无”,一样吗?
生答:
不一样。
张:
怎么不一样?
你说行吗?
生齐答:
行。
张:
行,为什么要“能来夜话否”、“能饮一杯无”?
你说。
生:
更加委婉妥帖。
张:
更加委婉妥帖吗?
是“可饮一杯无”,还是“能饮一杯无”,哪个更妥帖?
生齐答:
能。
张:
“能”更委婉,是吧?
都是这个意见吧?
谁不同意的?
你说。
生:
我觉得“可”更好些。
“可”就是有这个可能,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
“能”带有命令的意思。
张:
就没有那么客气。
生点头同意:
对。
张:
假如我来问你啊,我要请你吃饭的,我说:
“你可以来吧?
”是问你的,对吧?
我说:
“你能来吗?
”哪个委婉?
生齐答:
可以。
张:
我告诉你,在北方话里,一般跟好的人才说“你来能吗?
”就是你大概就能来。
懂我的意思吧?
说明白居易跟这两个人关系好不好?
生齐答:
好。
张:
要不要那么客气?
生齐答:
不要。
张:
你一看题目就知道了。
(出示题目:
招东邻)
学生自由读出题目。
【由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到李白的《月下独酌》,再到白居易的《招东邻》,张老师可谓用心良苦。
由一首诗的教学,带动其余两首与喝酒有关的古诗,以点带面,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使课堂满贮文化的精华,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了更多“文化”应有的魅力。
】
张:
《招东邻》中有一个字是“招”,没说“邀东邻”。
“招东邻”什么意思?
意思是,好像我一招手,你就来了。
是这个意思吧?
好,双方关系非常好。
刚才我们这样说,我们读了读诗后,我们来干什么?
(板书:
“猜”下面画波浪线)
生齐答:
猜。
张:
后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张学伟问刘 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