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答题规范与技巧.docx
- 文档编号:12729418
- 上传时间:2023-04-21
- 格式:DOCX
- 页数:68
- 大小:207.94KB
高考答题规范与技巧.docx
《高考答题规范与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答题规范与技巧.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答题规范与技巧
高考答题规范与技巧
目录
语文-------------------------------------------2
数学-------------------------------------------5
英语-------------------------------------------9
物理-------------------------------------------12
化学-------------------------------------------15
生物-------------------------------------------17
理综-------------------------------------------21
政治-------------------------------------------24
历史-------------------------------------------32
地理-------------------------------------------36
文综-------------------------------------------38
基本能力---------------------------------------42
高考温馨问答-----------------------------44
语文
如果你期待能在考场上“超水平”发挥,拿到满意的分数,那就必须在平时的复习和训练中讲求规范,通过规范来提高效率,进而提高成绩。
在复习和训练中,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规范。
一、答题规范
(一)审题要规范。
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
选择题是选正确的还是选错误的,出题的角度、赋分的情况等,都是十分有效的信息,审题时绝不能轻易放过。
其次,要掌握审题技巧,要善于从题干中获取答题信息。
考生要认真阅读,仔细分析,不但要把握明示性信息,还要通过抓关键词等方法挖掘出题目中的隐含信息,找出解题突破口;将题目中的相关信息与学科知识挂钩,进行重组与整合,将题目所设的问题归纳为答题要点。
例如,一些试题题干中出现的“结合X段”、“联系全文”、“统观全文”、“参照”等词语,实际上是为我们提供了答题区位。
(二)答题要规范。
我们答题时普遍存在的答题不规范情况,主要有两点:
1、表述不规范
①表述不明确,一味地比喻、拟人,形象化语言使用过多,导致以辞害意。
②表述不联系原文,一味的泛泛而谈,架空议论。
③表述与题干的要求不符,所答内容没有抓住要点,丢三落四。
④语言不得体,言不达意或言语粗俗,让人一头雾水。
⑤表述过于简单,且不知分条叙述。
2、做题习惯不规范
①做客观题时缺乏在卷面上圈点的习惯,卷面上看不到思维的痕迹,给判断选项与重新检查留下了隐患。
②表述题(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语用题、作文等)缺乏打草稿的习惯,不愿在草稿纸上先规划润色。
针对这些欠缺,我们应着重抓好三个方面规范的落实:
1、模仿规范化答案在复习过程中,老师会选用最新最典型的试题做规范化答题示范,引导大家反复揣摩参考答案,模仿学习答案的表述,为规范自己的语言组织做准备。
2、规范答题语言要积累一些必要的名词术语,如写作手法(烘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象征、用典等),语言特色(清新、平淡、绚丽、明快、含蓄、朴实、豪放等)。
3、规范答题步骤如诗歌鉴赏“炼字”类题目,答题步骤规范为三步:
⑴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⑵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写景象;⑶结合全诗主旨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另外高考实行网上阅卷,答题格式一定要规范,要在规定区域内作答。
而且要注意审题和填涂卡的关系,避免审对涂错。
可以审一道涂一道,这样可以保证做题的准确性,也可以每做完一大项内容后,做好标注,然后逐一对应答案加以填涂,这样有利于集中精力思考。
二、思维规范
高考大纲分了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个能力层级,体现了对思维能力的考察,可见思维规范对于答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思维要敏捷
思维敏捷,一方面是指思考问题的速度快,另一方面是指思考问题要合情合理。
思维敏捷与否主要体现在做题的速度和质量上。
如今的高考题目思考量很大,有的同学写作文的时间仅有30分钟,30分钟内写出高质量作文,无疑是困难的。
所以在平常的训练中,一定要提升前面题目的速度与质量。
要做好这一点,就要做好以下准备:
1、基础知识要熟练,争取清除知识死角。
比如字音字形、近义词、成语、标点符号、名句默写等。
在此类题目上,保证知识掌握的广度,就可以减少时间的消耗,并能保证答题的准确性。
这在平时的学习中,合理安排时间对其进行练习、回顾、查漏补缺是必须的,也是可以做到的。
2、专业术语要熟练,培养良好的语感。
对于病句类型、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术语掌握的熟练与准确至关重要。
这三个题目,特别是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术语就是采分点。
熟方能生巧。
这些术语烂熟于心,就能够运用自如。
在考试过程中对储存信息进行筛选,对号入座,远比绞尽脑汁地漫想来的快捷和准确。
(二)思维要广阔
思维广阔,就是思考问题时想得宽,想得远。
前提有二:
一要思路通畅,二要思维面广。
思路通畅是思维广阔的必要条件。
思维面广,指的是思考问题的范围,范围越大,思维的质量越高。
1、思路要通畅。
比如高考题型中的语言应用题,此类题型有:
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语段的压缩与扩展,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从这些类型中又能分化出很多子类型,如开场白、开幕辞、图文转换等。
语言应用题像个千面女郎,不但千变万化,丰富多彩,而且极富时代气息,贴近现实生活。
就是题目要求,也要仔细研读,否则,就有可能审题失误。
如书信、请柬、通知、贺电、电报、启事、请假条等,在答题过程中,掌握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保证了思路的通畅,就保证了答题的准确性;如果遇到陌生的题型,也不要慌,及时打开联想思维,冷静地组织答题。
2、思路要广阔。
在做主观性题目时,要善于运用联想思维和发散思维,多角度进行比较、联系,做到周到、全面、没有漏洞、不疏忽大意,以此保证思维的周密性,在解答题目时有的放矢,从审题到答案的组织表达力求全面、具体。
如诗歌鉴赏中对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考查,现代文阅读对于词语、句子、段落作用的考查,要解答好此类题目,不仅要掌握好术语,还要对文本内容有宏观的把握,筛选好信息,进行分析整合。
(三)思维要深刻
思维深刻是指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及事物间的本质联系。
思维的深刻主要体现在对文本主旨的把握。
如对诗歌思想内容,文言文、现代文阅读文本主旨的把握,都需要深刻的思维。
只有思维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才能把答题思路完善起来。
比如诗歌中的炼字,文言文题目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翻译,现代文阅读中对句子含义的理解、探究类题目的考查,都涉及到对于主旨的把握,所以在解答这些题目时,要先从整体上把握结构脉络,把握文章主旨和思想内容,以此作为主线进行针对性补充,就能尽量避免漏掉答题要点,组织出比较规范的答案。
在做题过程中注意思维规范,保证答案组织得具体、全面、到位,是高三复习的要求,也是我们的任务。
三、卷面规范
试卷是你与阅卷老师唯一的交流载体,卷面尽管是无语的,却不是无情的,因为规范整洁的卷面会强烈地向阅卷老师传达积极的情感信息——这是一名自信的,有实力的,成竹在胸的考生,促使阅卷老师在瞬间产生给与较高评判层次的意识定位;否则,就有可能使阅卷老师不自觉的迁就自己的负面估计,造成无谓失分。
要做到卷面规范,应尽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字迹清楚,书写准确
字迹清楚是指写字端正不潦草。
这是答卷的一项基本要求,有赖于平时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谓端正,就是与现代汉语书写规范一致。
人们常说“横平竖直”,落实到考场上,就是要求尽可能使用楷书,这样便于阅卷老师的阅读。
其次,要注意字号,大约占满3/4格为佳;而且还要注意大小一致。
答卷写字不一定要很好,但力求清楚,让阅卷老师易读易认。
卷面整齐、清洁、格式正确,给人美的感受,评卷者从中获得良好的“第一印象”,在可给分可不给分时给分,可扣分可不扣分时不扣分,你会获益匪浅。
书写准确就是不写错别字和不规范简化汉字。
高考作文要求的“等级评分标准”中有相应的条款,如对待错别字,明确要求为“每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山东省去年的上限是3分。
这是显性的扣分,但在实际操作中,因错别字多扣除的远远不止这3分。
错别字多,说明语文基础差,能力低下。
特别是在作文的标题、首段、尾段和每个段落的首句中,或其他笔答题目的赋分点中出现错别字,往往导致评分等级降低。
(二)规范使用标点符号
《考试说明》中要求“标点正确,书写规范”,特意将其列举出来,是对我们的一个警示。
高考中规定三个标点错误按一个错字扣分。
标点符号有着自己的使用规则和书写规范。
如:
标点符号应独立占格;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不出现在行首;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半部分不能写在行末,后半部分不能出现在行首;省略号、破折号占两格且不能分行书写……
(三)保持卷面整洁
卷面干净整洁会赢得阅卷老师对你的学习态度及水平的良性预测。
近年来的满分作文也都是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的。
若不注意卷面的干净整洁,乱涂乱改,有的甚至还将语句或段落用图示更换位置……这些实际上是思维不连贯,作文能力差的外在表现。
这样的卷面是绝不可能得高分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规范答题,难有好成绩。
如果注意从内容到形式具备了规范答题的能力,你必能在考试中“超常发挥”。
(执笔教师徐金键)
数学
考试在即,每名考生都希望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避免不当失分,那么掌握一些基本的答题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一、考前准备
1.调适心理,增强信心
(1)合理设置考试目标,创设宽松的应考氛围,以平常心对待考试。
(2)合理安排饮食,提高睡眠质量。
(3)保持良好的备考状态,不断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我经过的考试多了,没什么了不起”。
(4)静能生慧,稳定情绪,净化心灵,满怀信心地迎接即将到来的考试。
2.悉心准备,不紊不乱
(1)重点复习,查缺补漏。
对前几次模拟考试的试题分类梳理、整合,既可按知识分类,也可按数学思想方法分类。
强化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以少胜多,以不变应万变。
(2)查找错题,分析病因,对症下药,这是重点工作。
(3)回归课本,回归基础,回归近年考试试题,把握通性通法。
(4)重视书写表达的规范性和简洁性,掌握各类常见题型的表达模式,避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现象的出现。
(5)临考前应做一定量的中、低档题,以达到熟悉基本方法、典型问题的目的,一般不再做难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竞技状态。
(6)临考前,要将数学考试必备的文具准备好,比如三角板,直尺,圆规等。
3.入场临战,通览全卷
最容易导致心理紧张、焦虑和恐惧的是入场后与答卷前的“临战”阶段,此时保持心态平稳是非常重要的。
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不要匆忙作答,可先通览全卷,尽量从卷面上获取最多的信息,为实施正确的解题策略作铺垫,一般可在五分钟之内做完下面几件事:
(1)填写好全部考生信息,检查试卷有无问题。
(2)调节情绪,尽快进入考试状态,可解答那些一眼就能看得出结论的简单选择或填空题(一旦解出,信心倍增,情绪立即稳定)。
(3)对于不能立即作答的题目,可一边通览,一边粗略地分为A、B两类:
A类指题型比较熟悉、容易上手的题目。
B类指题型比较陌生、自我感觉有困难的题目,做到心中有数。
二、数学题型特点和答题技巧
1.选择题——“不择手段”
解题策略:
(1)注意审题。
把题目多读几遍,弄清这个题目求什么,已知什么,求、知之间有什么关系,把题目搞清楚了再动手答题。
(2)答题顺序不一定按题号进行。
可先从自己熟悉的题目答起,从有把握的题目入手,使自己尽快进入到解题状态,产生解题的激情和欲望,再解答陌生或不太熟悉的题目。
若有时间,再去拼那些把握不大或无从下手的题。
这样也许能超水平发挥。
(3)数学选择题大约有70%的题目都是直接法,要注意对符号、概念、公式、定理及性质等的理解和使用,例如函数的性质、数列的性质就是常见题目。
(4)挖掘隐含条件,注意易错易混点,例如集合中的空集、函数的定义域、应用性问题的限制条件等。
(5)方法多样,不择手段。
考试试题凸现能力,小题要小做,注意巧解,善于使用数形结合、特值(含特殊值、特殊位置、特殊图形)、排除、验证、转化、分析、估算、极限等方法,一旦思路清晰,就迅速作答。
不要在一两个小题上纠缠,杜绝小题大做,如果确实没有思路,也要坚定信心,“题可以不会,但是要做对”,即使是“蒙”也有25%的胜率。
(6)控制时间。
一般不要超过35分钟,最好是25分钟左右完成选择题,争取又快又准,为后面的解答题留下充裕的时间,防止“超时失分”。
2.填空题——“直扑结果”
由于填空题和选择题有相似之处,所以有些解题策略是可以共用的,在此不再多讲,只针对不同的特征给几条建议:
一是填空题绝大多数是计算型(尤其是推理计算型)和概念(或性质)判断性的试题,应答时必须按规则进行切实的计算或合乎逻辑的推演和判断。
二是作答的结果必须是数值准确,形式规范,例如集合形式的表示、函数表达式的完整等,结果稍有毛病便是零分;三是《考试说明》中对解答填空题提出的要求是“正确、合理、迅速”,因此,解答的基本策略是:
快——运算要快,力戒小题大做;稳——变形要稳,防止操之过急;全——答案要全,避免对而不全;活——解题要活,不要生搬硬套;细——审题要细,不能粗心大意。
3.解答题——“步步为营”
解题策略:
(1)常见失分因素
①对题意缺乏正确的理解,应做到慢审题快做题。
②公式记忆不牢,考前一定要熟悉公式、定理、性质等。
③思维不严谨,不要忽视易错点。
④解题步骤不规范,一定要按课本要求,否则会因不规范答题失分,避免“对而不全”如解概率题,要给出适当的文字说明,不能只列几个式子或单纯的结论,表达不规范、字迹不工整等非智力因素会影响阅卷老师的“感情分”。
⑤计算能力差失分多,会做的一定不能放过,不能一味求快,例如平面解析中的圆锥曲线问题就要求较强的运算能力。
⑥轻易放弃试题,难题不会做,可分解成小问题,分步解决,如最起码能将文字语言翻译成符号语言、设应用题未知数、设轨迹的动点坐标等,都能拿分。
也许随着这些小步骤的罗列,还能悟出解题的灵感。
(2)何为“分段得分”
对于同一道题目,有的人理解的深,有的人理解的浅;有的人解决的多,有的人解决的少。
为了区分这种情况,考试的阅卷评分办法是懂多少知识就给多少分。
这种方法我们叫它“分段评分”,或者“踩点给分”——踩上知识点就得分,踩得多就多得分。
与之对应的“分段得分”的基本精神是,会做的题目力求不失分,部分理解的题目力争多得分。
对于会做的题目,要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这个老大难问题。
有的考生拿到题目,明明会做,但最终答案却是错的———会而不对。
有的考生答案虽然对,但中间有逻辑缺陷或概念错误,或缺少关键步骤———对而不全。
因此,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的准确、考虑的周密、书写的规范、语言的科学,防止被“分段扣分”。
经验表明,对于考生会做的题目,阅卷老师则更注意找其中的合理成分,分段给点分,所以“做不出来的题目得一二分易,做得出来的题目得满分难”。
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从拿不下来的题目中分段得点分。
我们说,有什么样的解题策略,就有什么样的得分策略。
把你解题的真实过程原原本本写出来,就是“分段得分”的全部秘密。
①缺步解答:
如果遇到一个很困难的问题,确实啃不动,一个聪明的解题策略是,将它们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或者是一个个小问题,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尚未成功不等于失败。
特别是那些解题层次明显的题目,或者是已经程序化了的方法,每一步得分点的演算都可以得分,最后结论虽然未得出,但分数却已过半,这叫“大题拿小分”。
②跳步答题:
解题过程卡在某一过渡环节上是常见的。
这时,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
如果不能,说明这个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预期结论,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
由于考试时间的限制,“卡壳处”的攻克如果来不及了,就可以把前面的写下来,再写出“证实某步之后,继续有……”一直做到底。
也许,后来中间步骤又想出来,这时不要乱七八糟插上去,可补在后面。
若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想不出来,可把第一问作“已知”,先做第二问,这也是跳步解答。
③退步解答:
“以退求进”是一个重要的解题策略。
如果你不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那么,你可以从一般退到特殊,从抽象退到具体,从复杂退到简单,从整体退到部分,从较强的结论退到较弱的结论。
总之,退到一个你能够解决的问题。
为了不产生“以偏概全”的误解,应开门见山写上“本题分几种情况”。
这样,还会为寻找正确的、一般性的解法提供有意义的启发。
④辅助解答:
一道题目的完整解答,既有主要的实质性的步骤,也有次要的辅助性的步骤。
实质性的步骤未找到之前,找辅助性的步骤是明智之举。
如:
准确作图,把题目中的条件翻译成数学表达式,设应用题的未知数等。
答卷中要做到稳扎稳打,字字有据,步步准确,尽量一次成功,提高成功率。
试题做完后要认真做好解后检查,看是否有空题,答卷是否准确,所写字母与题中图形上的是否一致,格式是否规范,尤其是要审查字母、符号是否抄错,在确信万无一失后方可交卷。
(3)何为“三先三后”、“一慢一快”
在通览全卷、并作了简单题的第一遍解答后,情绪基本趋于稳定,大脑趋于亢奋,此后七八十分钟内就是最佳状态的发挥或收获丰硕果实的黄金季节了。
实践证明,满分卷是极少数,绝大部分考生都只能拿下部分题目或题目的部分得分。
因此,实施“三先三后”及“分段得分”的考试艺术是明智的。
①先易后难。
就是说,先做简单题,再做复杂题;先做A类题,再做B类题。
当进行第二遍解答时(通览并顺手解答算第一遍),就无需拘泥于从前到后的顺序,应根据自己的实际,跳过啃不动的题目,从易到难。
②先高(分)后低(分)。
这里主要是指在考试的后半段时要特别注重时间效益,如两道题都会做,先做高分题,后做低分题,以使时间不足时少失分;到了最后十分钟,也应对那些拿不下来的题目就高分题“分段得分”,以增加在时间不足前提下的得分。
③先同后异。
就是说,可考虑先做同学科同类型的题目。
这样思考比较集中,知识或方法的沟通比较容易,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益。
一般说来,考试解题必须进行“兴奋灶”的转移,思考必须进行代数学科与几何学科的相互换位,必须进行从这一章节到那一章节的跳跃,但“先同后异”可以避免“兴奋灶”过急、过频和过陡的跳跃。
三先三后,要结合实际,要因人而异,谨防“高分题久攻不下,低分题无暇顾及”。
④一慢一快就是说,审题要慢,做题要快。
题目本身是“怎样解这道题”的信息源,所以审题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力求从语法结构、逻辑关系、数学含义等各方面真正看清题意。
解题实践表明,条件预示可知并启发解题手段,结论预告需知并诱导解题方向。
凡是题目未明显写出的,一定是隐蔽给予的,只有细致的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这一步不要怕慢。
找到解题方法后,书写要简明扼要,快速规范,不要拖泥带水,啰嗦重复,尤忌画蛇添足。
一般来说,一个原理写一步就可以了,至于不是题目考查的过渡知识,可以直接写出结论。
高考允许合理省略非关键步骤。
为了提高书写效率,应尽量使用数学语言、符号,这比文字叙述要节省而严谨。
(4)能力不同,策略有变
由于考生的层次不同,面对同一张数学卷,要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水平,考试策略也有所不同:
针对基础较差、以二类本科为最高目标的考生而言要“以稳取胜”——这类考生除了知识方面的缺陷外,“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是这类考生的致命伤。
丢分的主要原因在于审题失误和计算失误。
考试时要克服急躁心态,如果发现做不下去,就尽早放弃,把时间用于检查已做的题,或回头再做前面没做的题。
记住,只要把你会做的题都做对,你就是最成功的人!
针对二本及部分一本的同学而言要“以准取胜”——他们基础比较扎实,但也会犯低级错误,所以,考试时要做到准确无误(指会做的题目),除了最后两题的第三问不一定能做出,其他题目大都在“火力范围”内。
但前面可能遇到“拦路虎”,要敢于放弃,把会做的题做得准确无误,再回来“打虎”。
针对第一志愿为名牌大学的考生而言要“以新取胜”——这些考生的主攻方向是能力型试题,在快速、正确做好常规试题的前提下,集中精力做好能力题。
这些试题往往思考强度大,运算要求高,解题需要新的思想和方法,要灵活把握,见机行事。
如果遇到不顺手的试题,也不必恐慌,可能是试题较难,大家都一样,此时,使会做的题不丢分就是上策。
(执笔教师王志勇)
英语
一、高考阅卷发现的问题
1.良好以上,毫无争议;一般水平,分数不定。
好的作文,得分是非常稳定的,都在24分以上浮动,每个老师的标准也是很一致的;但是一般水平的作文,不同老师的标准还是有差别的,分数容易出现大的浮动。
2.书写美观,赏心悦目;书写挤乱,分数骤减。
扫描以后,和原字体相比,看起来的感觉还是不大一样。
行距和字母间距把握的较好的同学,字体容易辨认;而那些字迹潦草或间距很小,字母都挤一块儿的同学,字体难以辨认,看起来都很费劲,势必影响得分。
人家不会给你单独放大字体的。
3.困难学生,量力而行;混淆视线,自我欺骗。
个别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尤其是个别艺体生,老师一定要引导他们量力而行,能写多少就写多少,要写有效信息。
千万不要抱任何侥幸心理,试图抄写大片无关的文字来混淆阅卷老师的视线,还有的自作聪明,他开头和结尾句是有效的而在中间夹杂一些无效文字,这样以来,既浪费了阅卷老师的时间,又落个自欺欺人的下场。
得分绝对在5分以下。
4.流畅地道,大家喜欢;牵强附会,效果相反。
阅卷老师比较注重整体的语言表达,而不是只盯着个别语法错误。
有些考生为了追求某种效果而生搬硬套、牵强附会,比如通篇都用谚语。
这种做法只会导致语言表达不地道,不流畅,结果适得其反,得不到高分。
5.正确表达,视为基础;想得高分,得有亮点。
光表达正确还不够,要想得高分,必须得有过人之处,如使用高级词汇或有难度的句式等。
二、高考作文的写作步骤
高考写作理想时间是30分钟,最少不能少于20分钟,拿到考题后,写作的一般步骤为:
第一步:
审题
1)审体裁2)审人称3)审时态4)审要点。
第二步:
谋篇布局
1)作文动笔之前一般都要先打腹稿。
在确立中心上、运用材料上、篇章结构上,充分酝酿。
2)注意篇章结构,合理布局开始部分(Openingparagraph)——说出文中的要点、核心问题。
正文部分(Bodyparagraphs)——围绕主题开展叙述、讨论。
结尾部分(Concludingparagraph)——对全文的总结和概括。
3)组织结构上要做到结构正确,层次分明,运用适当的连接词使段落之间必须是有机地联系,内容完整、连贯。
记叙文一般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用一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连接词能使记叙的事件脉络更清楚。
议论文中用一些连接词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上下连贯。
4)考虑好想写多少句子,该用哪些词汇和句型等。
在写作过程中,过多使用简单句和短句,会使文章显得罗嗦,幼稚。
我们在书面表达时应学会合并短句,并注意句式的多样性。
5)边写边思考内容的连贯性,语言和句子的准确性。
在写作的过程中最好用自己熟悉的句型和词语,力求语言表达正确流畅。
在高考英语写作时,还应注意用词的恰当性。
有些同学喜欢用一些词汇等级较高的词以显示语言的水平,但若不贴切文章的内容,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比如,在一篇描写同学间友谊的文章中,用“Iti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答题 规范 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