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docx
- 文档编号:12710767
- 上传时间:2023-04-21
- 格式:DOCX
- 页数:37
- 大小:60.33KB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docx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学科和财务管理学科的主要专业课,也是学习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必修课程。
(二)教学目标
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财务会计信息的对外报告。
本课程全面介绍了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体系构成;核心部分是财务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记录及报告的规则、程序和方法。
既有国际惯例的作法,也有我国会计实务的规范。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中国特色与国际化的结合、继承与发展的结合。
本课程是会计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与经济应用学科的结合体。
(三)适用专业与年级
《中级财务会计》适用于高等院校财经会计本科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财务会计教学。
特别应作为我院教师组织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等专业《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课堂教学和组织学生复习考试的依据。
本课程一般在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开设。
(四)使用教材及参考资料
本教学大纲是根据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会计系列教材《中级财务会计》编写的,该课程的主要教学参考资料:
刘永泽主编《中级财务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12月版;《中级财务会计习题与案例》(陈立军、崔凤鸣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其他兄弟院校教材;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杂志等。
本教学大纲由会计学院会计系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组全体授课教师反复认真讨论修订。
(五)课程学时、学分
本门课程周学时4,3.5学分,总课时56课时。
后续课程为《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
(六)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共分十六章:
第一章为总论,是财务会计基本概念框架介绍;第二章至第十章资产(货币资金、应收和预付款项、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要素;第十一、十二章负债要素;第十三章所有者权益要素;第十四、十五章财务成果(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第十六章财务报告。
(七)预修课程
1.基础会计学
2.经济法
3.税法
(八)课程教学结构
1.课前准备:
(1)阅读教学计划相关问题;
(2)阅读教材中相关章节及补充材料;
(3)复习上一次课程讲授内容。
2.授课阶段:
(1)讲授基本原理与方法;
(2)讨论重点、难点问题;
(3)习题与案例解析
3.课后复习
(1)个人作业
(2)小组作业
(九)成绩与考试
笔试
70%
考勤
10%
平时作业
10%
课堂表现
10%
总分
100%
二、学时分配表
课时分配
章次
总学时72
授课64
上机8
第一章
2
第二章
2
第三章
2
第四章
4
第五章
4
第六章
2
第七章
4
第八章
8
第九章
6
第十章
2
第十一章
6
第十二章
4
第十三章
2
第十四章6
第十五章4
第十六章4
期末总复习2
三、教学大纲
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财务会计的特征、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和财务会计的目标,熟练掌握会计的基本假设,重点掌握财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和财务会计报告要素。
第一节财务会计及其特点
一、财务会计的特征
二、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三、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一)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
(二)会计信息的内部使用者
(三)财务会计的目标
(四)社会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第二节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确认、计量的基础
一、会计的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三)会计分期
(四)货币计量
二、权责发生制
第三节财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原则
二、会计要素确认的原则
三、修订性会计原则
第四节财务报表要素
一、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
二、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
第二章货币资金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明确货币资金包括的基本内容和有关的基本概念,如什么是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外币及外币业务等;了解货币资金在管理与核算过程中应遵循的各项有关规定;同时应熟练掌握货币资金各组成部分的核算方法,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的序时核算与总分类核算以及其他货币资金与外币业务的核算方法等。
第一节现金
一、现金的管理
(一)现金的定义及特征
会计上的现金有狭义和广义现金之分。
狭义的现金仅指库存现金。
广义的现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可以普遍接受的流通手段。
国际惯例的现金概念是广义的现金概念。
我国的会计惯例是狭义的现金概念与广义的现金概念并存。
现金作为货币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如下特征:
(二)现金的使用范围与库存现金限额
现金的使用要遵循其使用范围的规定。
我国政府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对现金的使用范围有明确的规定。
为了满足企业日常零星开支所需的现金,企业的库存现金都要由银行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情况核定一个最高的限额,这个最高限额一般要满足一个企业的3天至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所需的现金。
(三)现金的内部控制
二、现金的序时核算
现金的序时核算是指根据现金的收支业务逐日逐笔地记录现金的增减及结存情况,它的方法是设置与登记现金日记账。
有外币现金的企业,应分别按人民币现金、各种外币现金设置“现金日记账”进行序时核算。
三、现金的总分类核算
四、现金的清查
现金清查的基本方法是清点库存现金。
对于现金清查中发现的账实不符,即现金溢缺情况,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进行核算。
第二节银行存款
一、开立和使用银行存款账户的规定
二、银行存款的序时核算
银行存款的序时核算的方法是设置与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
三、银行存款的总分类核算
应设置“银行存款”科目。
这是一个资产类科目,用来核算企业存入银行的各种存款。
四、银行转账结算
转账结算是指企业单位之间的款项收付不是动用现金,而是由银行从付款单位的存款账户划转到收款单位的存款账户的货币清算行为。
(一)国内转账结算方式
(二)国际结算方式
第三节其他货币资金
一、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
其他货币资金是指除现金、银行存款之外的货币资金。
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以及存出投资款等。
二、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第四节外币业务
一、外币业务的基本内容
(一)记账本位币与与外币业务
(二)汇率及其标价
(三)外币业务的折算
在我国,除另有规定者外,按规定,所有与外币业务有关的账户,既可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作为折合率,也可以采用业务发生当月1日的市场汇率作为折合率,上述两种折合率可由企业自行确定。
但确定之后不得随意变更。
(四)汇兑损益
汇兑损益,是指企业已经收入的外币资金在使用时,已经取得的外币债权在收回时,已经发生的外币债务在清偿时,以及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买卖时,由于记账时间和汇率不同而发生的折合记账本位币差额。
汇兑损益可分为已实现汇兑损益和未实现汇兑损益两种类型。
二、外币业务的核算
(一)外汇收付和债权、债务的核算
(二)外币兑换的核算
记账本位币人民币与某种外币兑换时,外币账户金额应按企业选定的记账汇率折合为
记账本位币人民币记账,企业按银行某种外币卖出价或买入价买人或卖出外币实付或实得的人民币金额与外币账户人民币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列人财务费用。
(三)汇兑损益的核算
按现行制度规定,企业在月末时,应将月末各外币账户结余的外币金额按期末外汇汇率折合为人民币,并以此作为各外币账户的期末人民币余额。
调整后的各外币账户的人民币余额与外币账户原账面人民币余额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核算。
第三章应收和预付款项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等相关概念,掌握带息应收票据、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的财务处理,重点掌握坏账损失备抵法的核算及应收票据贴现的账务处理。
第一节应收票据
一、应收票据概述
在我国,应收票据一般按其面值计价,即企业收到应收票据时,应按照票据的票面价值入账。
但对于带息的应收票据,应于期末计提的利息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
二、应收票据的确认和计价
(一)不带息应收票据
不带息票据的到期价值等于应收票据的面值。
(二)带息应收票据
带息应收票据应于期末,按规定计提票据利息,并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同时,冲减“财务费用”。
三、应收票据的贴现
第二节应收账款
一、应收账款概述
(一)应收账款的确认
应收账款的确认与收入的确认标准密切相关。
(二)应收账款的计价
二、应收账款的核算
三、坏账及其确认
(一)坏账损失的确认
(二)坏账损失的核算
1.直接转销法
2.备抵法
第三节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一、预付账款
(一)预付账款的内容
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二)预付账款的核算特点
预付账款的核算包括预付款项和收回货物两个方面。
第四章存货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在了解存货的概念和分类的基础上,掌握存货取得与发出的计价方法及会计处理;重点掌握和熟练运用存货按实际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按计划成本核算的方法;熟悉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方法;掌握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和存货清查的会计处理方法。
第一节存货及其分类
一、存货的性质与确认
(一)存货的性质
存货,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者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一个资产项目是否属于存货,主要取决于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用途或所起的作用,而不是物质实体。
(二)存货的确认
企业在确认某项资产是否作为存货时,首先要视其是否符合存货的概念,在此前提下,应当同时满足存货确认的条件。
二、存货的分类
存货分布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而且种类繁多、用途各异。
为满足存货管理与核算的需要,应当对存货进行适当的分类。
(一)存货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二)存货按存放地点的分类
存货按存放地点,可以分为库存存货、在途存货、在制存货和发出存货。
(三)存货按取得方式的分类
存货按取得方式,可以分为外购存货、自制存货、委托加工存货、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接受捐赠取得的存货、接受抵债取得的存货、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存货、盘盈的存货等。
第二节存货的初始计价
存货的初始计价,是指企业在取得存货时,对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
一、外购存货
(一)存货验收入库和支付货款同时完成
(二)在已经支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但存货尚未运达或尚未验收入库
(三)在存货已运达企业并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尚未到达
(四)预付货款方式购入存货
(五)外购存货附有现金折扣
二、自制存货
企业自制存货的成本由材料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构成。
三、委托加工存货
委托加工存货的成本,一般包括加工过程中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成本、加工费、往返运杂费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等。
四、投资者投入的存货
五、接受捐赠取得的存货
六、接受抵债取得的存货
企业接受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存货,或以应收款项换入的存货,按照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后的差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七、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存货
企业通过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存货,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第三节发出存货的计价
一、存货成本流转假设
(一)存货计价方法对损益计算有直接影响
(二)存货计价方法对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数额的计算有直接影响
(三)存货计价方法对应交所得税数额的计算有一定的影响
二、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因在基础会计课学过,在此以复习为主)
(一)个别计价法
(二)先进先出法
(三)加权平均法
(四)移动平均法
(五)后进先出法
三、发出存货的会计处理
(一)原材料
(二)包装物
第四节计划成本法与存货估价法
一、计划成本法
(一)计划成本法的基本核算程序
(二)存货成本差异的形成
(三)存货成本差异的分摊
二、存货估价法
(一)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指用前期实际(或本期计划、本期估计)毛利率乘以本期销售净额,估算本期销售毛利,进而估算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结存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二)零售价法
零售价法,是指用成本占零售价的比率(即成本率)乘以期末存货的售价总额,估算期末存货成本,并据以计算本期发出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第五节存货的期末计价
一、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的含义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是指按照存货的成本与市价两者之中的较低者对期末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在我国也可以具体称为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二、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一)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二)估计售价的确定
三、材料存货的期末计量
(一)对用于出售而持有的材料,应直接比较材料的成本和根据材料估计售价确定的可变现净值。
(二)对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应当将材料的期末计量与所生产的产成品的期末价值减损情况联系起来处理。
四、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
第六节存货清查
一、存货清查的意义与方法
二、存货盘盈与盘亏的会计处理
(一)存货盘盈
(二)存货盘亏
第五章固定资产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明确固定资产的基本概念、特征与分类,掌握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以及固定资产折旧的各种计算方法,同时还应熟练掌握企业通过不同的来源取得的固定资产业务以及关于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业务、固定资产的减值业务、固定资产的处置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
第一节固定资产概述
一、固定资产特征与确认
(一)固定资产特征
(二)固定资产的确认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
(一)固定资产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按照经济用途可以将固定资产划分为经营用固定资产和非经营用固定资产两大类。
(二)固定资产按使用情况的分类
按照使用情况可以将固定资产划分为使用中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出租固定资产和不需用固定资产四大类。
三、固定资产的计价标准
(一)原始价值
(二)重置完全价值
(三)净值
第二节固定资产的取得与计价
一、外购的固定资产
企业外购的固定资产,应按实际支付的买价、运输费、保险费、包装费、安装成本、税金等,作为人账价值。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
企业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应按照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人账价值。
(一)自营工程
(二)出包工程
三、投资者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
企业有时会收到投资者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
该类固定资产应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
四、租人的固定资产
(一)经营性租入的固定资产
(二)融资性租入的固定资产
五、接受抵债取得的固定资产
企业接受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或以应收债权换人的固定资产,按照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人账价值。
六、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固定资产
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固定资产,规定应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
七、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八、盘盈的固定资产
发现盘盈的固定资产,在未报经批准处理前,应先按重置完全价值和估计折旧计价入帐,其净值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待报经批准处理后,再将净值转入“营业外收入—固定资产盘盈”科目。
第三节固定资产折旧
一、固定资产折旧及其性质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按期有系统地转入营业成本或费用中的固定资产成本。
正确理解固定资产折旧的定义,应注意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固定资产的成本转入营业成本或费用中的原因与目的;二是固定资产的成本如何转入营业成本或费用中。
二、影响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因素及折旧范围
(一)影响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因素
(二)固定资产折旧范围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这与我国过去对固定资产折旧范围的规定有很大的不同。
这主要是出于谨慎原则的考虑。
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是将应提折旧总额在固定资产各使用期间进行分配时所采用的具体计算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等方法。
(一)使用年限法
使用年限法也称直线法,它是以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为分摊标准,将固定资产的应提折旧总额均衡分摊到使用各年的一种折旧方法。
(二)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以固定资产预计可完成的工作总量为分摊标准,根据各年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
(三)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又称递减折旧费用法,是指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在使用早期提得较多,在使用后期提得较少,以使固定资产的大部分成本在使用早期尽快得到补偿,从而相对加快折旧速度的一种计算折旧的方法。
1.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以双倍的直线折旧率作为加速折旧率,乘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计算各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2.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叫年限积数法,是以计算折旧当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数作分子,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数的总和作分母,分别确定各年折旧率,然后用各年折旧率乘以应提折旧总额计算每年折旧的一种方法。
五、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
+
-
第四节固定资产减值
一、固定资产减值的认定
固定资产减值,是指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
二、固定资产减值的核算
企业固定资产发生减值时,应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通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进行核算。
同时由于固定资产的减值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应作为企业的当期损益,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第五节固定资产处置
一、固定资产处置的含义及业务内容
固定资产处置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所产生的企业固定资产退出生产经营过程的方式。
固定资产在处置过程中会发生收益或损失,称为处置损益。
它以处置固定资产所取得的各项收入与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发生的清理费用以及应交纳的营业税之间的差额来确定。
二、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
第六章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明确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了解无形资产的分类以及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问题方面的有关规定,熟练掌握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包括企业从各种不同的来源渠道取得的各种无形资产会计处理、无形资产的摊销、出售、出租、减值以及各种其他长期资产的会计处理等。
第一节无形资产
一、无形资产的特征与分类
(一)无形资产的特征
(二)无形资产的分类
二、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价
(1)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确定;
(2)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按如下顺序确定:
同类或类似无形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参照同类或类似无形资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确定;同类或类似无形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确定。
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作为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
三、无形资产取得的核算
四、无形资产的摊销
五、无形资产的出售与出租
(一)无形资产的出售
出售无形资产的净收益,记入“营业外收入—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科目;出售无形资产的净损失,记入“营业外支出—出售无形资产损失”科目。
(二)无形资产的出租
一般而言,出租无形资产属于企业的一项附营业务,而不是其主营业务,因此其租金收入应作为企业的其他业务收人处理;相应的出租成本,包括支付的相关税费和出租期间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应计入其他业务支出。
六、无形资产的减值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检查各项无形资产预计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
对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无形资产,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并同时将减值损失转入企业损益,计入企业的管理费用。
如果企业的无形资产发生减值的迹象全部消失或部分消失,企业应将以前年度已确认的减值损失予以全部或部分转回,但转回的金额不得超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
第二节其他长期资产(自学)
第七章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定义及其分类、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
了解投资性房地产资产的定义、分类,掌握投资性房地产资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掌握投资性房地产资产的后续计量与后续支出会计核算、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重点在于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与非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
第一节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
1、投资性房地产的概念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
三、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
第二节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一、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三、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
第三节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第八章金融资产(12学时)
金融资产定义及其分类、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
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含义、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收益的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计量、处置;掌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含义、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计量、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收入的确认、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重分类、处置;掌握贷款及应收款项会计处理:
应收票据概述、应收票据的确认和计价、应收票据的贴现;应收账款概述、应收账款的核算、坏账及其确认;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债权出售和融资;掌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含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计量、持有收益的确认、期末计量、处置;掌握金融资产的减值的确认与计量。
重点在于各项金融资产的确认与计量;难点在于实际利率法的会计处理。
第一节金融资产的定义和分类
一、金融资产的含义
二、金融资产的分类
第二节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特征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第三节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概述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第四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含义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持有至到期投资之间重分类的处理
第五节、金融资产减值
一、金融资产差值的判断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的计量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第九章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定义及其分类、会计处理方法。
掌握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的不同处理;掌握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成本法与权益法的会计核算;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掌握长期股权投资处置;
重点在于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成本法与权益法;难点在于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
第一节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一、长期股权投资按对被投资企业影响程度的分类
(一)控制
(一)共同控制
(二)重大影响
(四)无控制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
(一)以现金购入的长期股权投资
以现金购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减去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二)接受抵债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接受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或以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级 财务会计 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