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docx
- 文档编号:12707637
- 上传时间:2023-04-21
- 格式:DOCX
- 页数:43
- 大小:67.76KB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docx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世界人口规模
(1)“世界60亿人口日”——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已经相当庞大。
(2)2008年,世界人口达到67亿。
2、人口的自然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人口自然增长数量=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4、世界人口增长的差异
(1)时间差异
时期
人口变化特点
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
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
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期间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快
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提高
工业革命开始后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
过去100多年
人口增长迅速
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2)空间差异
国家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主要分布地区
欧洲、北美、大洋洲
亚、非、拉
自然增长水平
较低
较高
人口增长
特点
增长缓慢
增长很快
原因
生产力水平高、经济发达、社会福利完善、医疗卫生条件好,妇女受教育水平高,生育率低
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等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构成: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类型:
(1)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传统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3)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3、转变:
从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逐步过渡。
4、转变的因素:
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宗教信仰
5、分布:
发达国家——现代型;发展中国家——传统型
强调:
南非、冰岛——传统型;中国、韩国、古巴、新加坡、乌拉圭——现代型
§1 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数量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迁移)。
其中,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自然增长,而机械增长对人口数量的影响力随着范围的增大而减弱。
2、从时间上看,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是不同的,从总的趋势来看是不断增长的,二战后则进入快速增长时期,70年代后增长速度减缓。
从空间上看,集中于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的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日本、俄罗斯;德国、法国、匈牙利等国家甚至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现象;而集中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因此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采取的人口政策是不同的。
3、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可以分为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三种类型。
4、图中曲线①表示出生率,曲线②表示死亡率。
A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原始型,B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传统型,C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
在表格中填出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相关特点。
5、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在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首先出现下降变化的是死亡率。
6、全球增长模式从总体来看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从局部看,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等少数发展中国家已经进入现代型型,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以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2、国际人口迁移总体特点是以集团性、大批量的移民为主。
①19世纪以前主要迁往新发现的大陆,如由欧洲迁往美洲、大洋洲,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②二战后的人口迁移主要特点是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迁移方向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以及世界性的大型能源基地,主要迁出区是拉丁美洲,主要迁入区有欧洲、北美和西亚、北非地区。
3、我国人口迁移分为两个阶段:
①20世纪80年代以前,为了开发边疆,主要以政策性迁移为主。
②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要特点表现为人口迁移规模增大,频率加快,迁移方向主要为由农村向城市,由内陆向沿海。
4、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意义:
①调节人口空间分布;②调节人才余缺;③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④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差距。
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个人动机和需求等,从总体上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往往是经济因素。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
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人口迁移的判断:
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3、人口迁移的类型:
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4、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特点
迁出地区
迁入地区
原因
意义
19世纪以前
集团性、大批量
欧洲、非洲、亚洲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
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发现
开发新大陆、传播工业文明,改变人种的空间分布
二战以后
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增多
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
5、我国人口迁移
时代
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
流向
古代
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
大批迁移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区域
当代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国家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地迁移
东部——西北和东北;沿海——内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改革开放政策
流量增大,流向变化
西部——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农村——城市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土壤、水、矿产资源、自然灾害
(2)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交通、通信
(3)政治因素:
政策、社会变革、战争
(4)文化因素:
宗教、民族、文化教育
2、对影响因素的评价:
(1)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2)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因素都可能成为决定性因素。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1、①环境人口容量:
是环境承载力最重要的指标,表示一个地区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②人口合理容量表示一个地区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所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二者均具有不确定性性。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科技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比的是资源和科技水平,成反比的是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关键是既要提高生活质量,又要保持好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来说,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关键措施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将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而发达国家要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追求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力。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环境人口容量
1、环境承载力
2、环境人口容量
3、影响因素:
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开放程度、消费水平
4、世界环境人口容量:
乐观无限、悲观已过、客观百亿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环境人口容量
2、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3、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1)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2)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第一单元试题人口的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2、回顾历史,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上升的
3、世界人口增长的最快速时期是20世纪以来
4、目前各大洲人口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亚、非、欧、拉美、北美、大洋
5、目前各大洲人口增长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是非、拉美、亚、大洋、北美、欧
6、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7、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速的主要原因是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卫生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8、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很多发展中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
9、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这会带来什么问题人口老龄化、社会负担重、劳动力不足
10、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11、人口增长模式的四类型(按发展顺序)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
12、原始型的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传统型的特点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现代型的特点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13、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过渡型;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过渡向现代转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14、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
15、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16、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特点是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17、二战后,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变为人口迁入地;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地变为人口迁出地
18、我国当代人口迁移,8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80年代中期以后,受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迁移的流量增大,主要流向发生变化(流向沿海发达地区)。
19、我国古代,由于农业经济的脆弱、频繁的战争以及自然灾害影响,人民大批迁移。
20、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
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人才、劳动力的流失,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
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利于经济;人口密度增加,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2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自然环境的差异和变化、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主导因素
22、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可以用环境承载力表示,重要指标是人口数量
23、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比的是科技发展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成反比的是消费水平
24、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叫人口合理容量,数量比环境人口容量小
25、“木桶效应”揭示,决定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数量是最短缺的资源
26、中间派认为,地球环境人口容量为100亿;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为16亿。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形态分为组团状(重庆)、团块状(北京、成都、合肥、华盛顿)、放射状(延安)、条带状(兰州、洛阳、西宁、宜昌)等。
2、影响城市形态的因素有自然条件(地形、河流等)和社会经济条件(交通、经济、文化、历史等)。
如:
平原地区的城市形态多为团块状,山区和丘陵区的城市形态则多为组团状。
3、城市中最常见的功能区主要是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各功能区之间没有明显界线;各功能区可能兼有其它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城市,其功能区构成不同。
4、住宅区:
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呈背向发展。
5、商业区:
需要便捷的交通及大量消费者;分布以市场最优或交通最优为原则;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大多呈点状或条状。
6、工业区:
专业化程度较高,相互之间协作性强;不断向外缘移动;分布于交通便利地区(靠近公路、铁路、河流等)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如地租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交通便捷程度及距市中心远近)、各类土地利用方式的付租能力等。
8、图中A表示工业,B表示住宅,C表示商业,由市中心向外缘递变最快的是商业,①-③中适合发展住宅区的是②,适合发展工业区的是③,适合发展商业区的是①。
9、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包括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10、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必须兼顾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例如:
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协调好相互的位置关系,以减少污染;设置必要的防护带;必要的卫星城建设等等。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形态类型——团块状条带状组团状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2、城市功能区的形成:
同类活动的空间集聚效应形成功能区
3、城市功能区的特点:
(1)无明显界线
(2)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4、主要城市功能区
城市功能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商业区
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经济活动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达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住宅区
占地面积大
质量上有高级与低级的分化,位置上背向发展
高级
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低级
内城、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5、其他功能区:
行政区、文化区、中心商务区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定义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模式:
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3、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地租因素
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B.交通便捷程度
(2)其他因素:
A.收入——住宅区的分化
B.知名度
C.宗教和种族
D.历史因素
E.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1)早期:
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2)一定规模后:
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越高,其服务种类越多,服务级别越高,服务范围越大。
城市服务范围通常不固定,没有明显界线。
一般城市服务范围包括城市本身、周围的小城镇以及广大农村地区;省会城市服务范围覆盖周围各县乃至全省;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服务范围则可扩展至全国。
2、城市规模和等级与其地理位置相关,位于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有利于城市等级的提高。
3、合理布局城市的原则:
①高等级城市数量少,低等级城市数量多;②低等级城市分布于高等级城市周围;③高等级城市相互距离较远,低等级城市相互距离较近;④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高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包含低等级城市服务范围)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1、城市等级划分
(1)划分标准:
城市的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
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3)我国城市等级的划分:
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
2、城市的服务范围
(1)小城市——服务种类少,等级低,,服务范围小;
(2)大城市——服务种类多,等级高,,服务范围大。
二、城市等级体系:
1、区域中,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第三节城市化
1、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其水平高低的主要衡量标准包括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数量、城市用地规模和面积等,其中最重要的标准是城市人口比重的高低。
2、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原因主要包括:
农村(推力):
人口过剩(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频繁严重、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城市(拉力):
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3、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大),发展速度慢,已经进入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从而出现众多的卫星城。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小),发展速度快,已经进入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多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造成城市规模和面积不断扩大。
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即可以改善环境,如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也可以破坏环境,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等)和生态破坏问题(如生物多样性减少),另外还可以产生交通及居住条件差、失业和就业问题突出、社会秩序混乱、内城衰落等现象。
6、人类解决城市化问题(建造生态城市)的主要对策:
①发展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②使城市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建立良性循环:
例如:
A.城市化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B.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城市新区和建设卫星城⌝
C.合理规划城市,处理好城市各功能区的关系⌝
D.提高绿化⌝
E.其他措施:
合理进行交通改造、住房改造、加强社会秩序管理、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第三节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
土地的城市化(乡村用地变为城市用地)
人口的城市化(乡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
2、城市化的标志:
(1)城市人口增加
(2)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拉力、推力
4、城市化的意义——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一条稍被拉长的“S”形曲线
城市化阶段
水平
发展速度
地域扩展趋势
常见的问题
初期阶段
30%以下,较低
缓慢
缓慢
功能区分异不明确
中期阶段
30%-70%,较高
迅速
快
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
后期阶段
70%以上,高
缓慢,甚至停滞
继续增大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
(1)生物多样性减少
(2)土地质量下降
(3)对水循环的影响
(4)对气候的影响
(5)产生环境污染问题
2、目标:
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
(1)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2)使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第二章试题城市与城市化
1、城市内部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用地类型。
2、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这就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集聚,形成功能区;各功能分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
3、城市中最广泛的功能分区是住宅区。
中高级住宅主要分布在城市的外缘,面积较大;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一般是低级住宅区的分布地,环境较差。
4、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线状分布。
5、中心商务区简称CBD,建筑物高大密集是其共同特点,既是商业活动中心,还是服务中心
6、工业生产有大量运输需求,因而需要寻求靠近交通便捷的地带
7、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叫城市地域结构
8、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中,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
9、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而影响地租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两个方面。
10、一般情况下,由市中心到郊区的功能区分布顺序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11、城市等级通常是以人口规模来划分的,从小到大可划分为集镇、小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12、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少,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多;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远,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近。
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的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
13、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14、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
它体现了社会经济水平。
15、城市化发展的推力有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收入低,基础设施不完善等,
拉力有城市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好,交通便捷等。
16、城市化进程可分初期、中期加速、后期成熟三个阶段。
出现郊区城市化的是中期阶段,出现逆城市化的是后期阶段。
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的是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是后期阶段。
17、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区别
国家类型
现在所处阶段
起步时间
目前速度
发展水平
城市人口比重
发达国家
后期
早
慢
高
大
发展中国家
初期或中期
晚
快
低
小
18、合理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过快的城市化带来的主要问题有环境污染严重,住房,交通紧张,失业
19、人们在城市化中引入了生态的概念,提出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目标。
一方面减少城市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
第三单元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1、影响农业的区位条件:
自然因素:
地形、气候、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市场、劳动力、机械(工业基础)、政策、
科技、历史原因(生产习惯)
2、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合理利用农业土地。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在不断变化的,自然条件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条件更容易发生变化。
3、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①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
②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③种植业、畜牧业兼备的农业地域类型:
混合农业。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概念
2、农业区位的含义
3、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4、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1)自然因素:
相对稳定,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
发展变化较快,包括市场、交通条件、政府政策、机械、劳动力等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概念:
农业生产地区
2、形成: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3、标志:
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三、混合农业
1、概述
(1)概念:
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的农业地域类型
(2)分布:
欧洲、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3)特点: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1)分布:
国土东南部和西北部草原地区,主要是墨累——达令盆地
(2)经营方式:
种植小麦和牧羊混合经营
(3)生产特点:
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较合理的农事安排;灵活的生产选择
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优势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
气候
气候温暖,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
地形
地势平坦开阔
土壤
土壤肥沃
水源
灌溉条件较好(墨累——达令河、东水西调)
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密度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
交通
发达便利
市场
有固定的销售市场
科技
机械化程度高
政策
政府扶持、鼓励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混合农业是同时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农业地域类型,如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就是一个以小麦种植和牧羊为主的混合农业区。
主要特点:
①自身可形成一个良性生态系统;②时间利用效率高;③对市场的适应性强。
2、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必修 知识点 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