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科下.docx
- 文档编号:12706541
- 上传时间:2023-04-21
- 格式:DOCX
- 页数:79
- 大小:79.83KB
四科下.docx
《四科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科下.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科下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学科科学
班级四年级
教师肖兴蓉
科学学科(第8册)教学计划
一、全期教学总目标: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内容及分析: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四册。
全册教材包括了“电”、“新的生命”、“食物”、岩石和矿物”四个单元,由3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
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学科学情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
四年级二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兴趣高,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
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比较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
家长们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改革设想: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
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3、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五、实践活动安排:
收集信息种植饲养科学小制作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六、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七、教学进度
周次
起讫
月日
教学内容
课时数
备注
1
2.17-2.21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点亮小灯泡
2
2
2.24-2.28
3简单电路
4电路出故障了
2
3
3.3-3.7
5导体与绝缘体
6做个小开关
2
4
3.10-3.14
7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单元复习
2
5
3.17-3.21
1油菜花开了
2各种各样的花
2
6
3.24-3.28
3花、果实和种子
4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2
7
5种子的萌
6动物的卵
2
8
3.31-4.4
7动物的繁殖活动
单元复习
22
9
4.7-4.11
1一天的食物
2食物中的营养
2
10
4.14-4.18
3营养要均衡
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2
11
4.21-4.25
5面包发霉了
6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2
12
4.28-5.2
7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单元复习
2
13
5.5-5.9
1各种各样的岩石
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2
14
5.12-5.16
3岩石的组成
4观察、描述矿物
(一)
2
15
5.19-5.23
5观察、描述矿物
(二)
6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
2
16
5.26-5.30
7岩石、矿物和我们
单元复习
2
17-20
6.2-20
总复习
6
学科
科学(四年级下册)
备课
教师
肖兴蓉
授课
时间
第一周
课题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学目标
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解释静电现象、识正负电荷
教学方法
实验法、交流法
学习方法
小组讨论
教学手段
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
过程
一、体验静电现象
1、引入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
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
教师演示:
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
----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
----出示课题: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体验静电现象
小组实验:
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
----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
二、认识电荷
1、不一样的电荷
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
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
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
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
如:
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3)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乞求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一个侧面靠近头发,发现了什么?
(2人一个小组,一人操作,一人观察,后互换)
小结:
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互相吸引。
2、让电荷流动起来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正静电。
带静电的物体中的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
要形成电流就必须使电荷流动起来,需要具备动力,需要形成电路。
三、作业:
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
教后修改:
板书
设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静电现象:
正电荷、负电荷
电荷能流动起来
教学
反思
学科
科学(四年级下册)
备课
教师
肖兴蓉
授课
时间
第一周
课题
2、点亮小灯泡
教学目标
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正确连接电路、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
教学方法
操作法、讨论法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
教学手段
小灯泡、1.5v的干电池、导线、实验记录单、小灯泡的剖面图或剖开的大灯泡的实物、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等
教学
过程
一、引入
当我们闭合家里的开关,电灯就会亮起来。
电灯为什么会亮呢?
考虑过这样的问题吗?
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小灯泡吧!
二、认识小灯泡等的结构
1、小灯泡的构造
1)小灯泡大家都看到过吧?
你能画一画印象中的小灯泡吗?
要求划出小灯泡的内部构造观察小灯泡。
2)每组一个灯泡,观察小灯泡的各部分结构。
3)交流观察结果,并对自己画的小灯泡作出修正。
4)猜猜电流是怎么从小灯泡内部通过的?
用手指画一画。
2、观察导线、电池,说说导线和电池的结构
三、让小灯泡发光
1、点亮小灯泡
1)小组活动----连接这些实验器材,想办法使小灯泡亮起来,用手比划说说电流是怎么流动的?
并做好记录,用箭头画出流动的方向。
2)组织学生汇报:
连接好的小组上台展示,并说说电是怎么流动的?
它的方向是怎样的?
没有连接好的也上台展示,与全班同学一起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渗透短路、断路等知识。
2、尝试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
1)还能用哪些方法点亮小灯泡,用实物图画下来哦。
2)画出每一种连接方法的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径,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3)把连接图贴在黑板上,在全班交流
4)分析接亮的共同点
3、出示实物图,分析哪个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
四、安全教育
我们在课堂上使用的都是电池,电压较小,不伤及到生命,而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的、致人死亡的点,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尤其要注意。
五、作业:
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
教后修改:
板书
设计
点亮小灯泡
小灯泡导线电池
不同实物图展示:
教学
反思
学科
科学(四年级下册)
备课
教师
肖兴蓉
授课
时间
第二周
课题
3、简单电路
教学目标
1、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一电池。
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教学方法
操作法、交流法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
教学手段
每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记录纸若干,记号笔1支。
教学
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连接比赛:
每组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把小灯泡点亮。
2、讨论:
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
是不是有点不太方便啊?
3、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提醒学生观察或回忆学校和家里的电灯是怎样安装的)
二、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学会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
1、教师逐个出示小灯座、电池盒,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
2、讨论:
这两个工具是干什么用的?
怎么使用?
3、请一生演示电池盒和小灯座的安装,教师可以做如下提示:
(1)安装电池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小灯泡是怎么装到小灯座上的?
(3)导线怎么连?
(指出弹簧接线头的最佳连接方法)
4、学生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5、请一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连接实物图,教师介绍用简单的符号画电路图的方法。
三、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1、再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2、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进行各种尝试,当尝试成功后,再去尝试其他的连接方法。
3、教师提醒学生将各种方法的电路图画出来,以便交流。
4、根据各小组电路的连接情况,再发给每个小组一节电池和一个电池盒,探究两节电池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并画出电路图。
5、实验结束,小组汇报,互动交流
四、活动延伸:
1、挑战:
我们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和电池,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
2、讨论他们的想法,使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一、活动导入:
1、连接比赛:
每组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把小灯泡点亮。
2、讨论:
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
是不是有点不太方便啊?
3、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提醒学生观察或回忆学校和家里的电灯是怎样安装的)
二、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学会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
1、教师逐个出示小灯座、电池盒,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
2、讨论:
这两个工具是干什么用的?
怎么使用?
3、请一生演示电池盒和小灯座的安装,教师可以做如下提示:
(1)安装电池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小灯泡是怎么装到小灯座上的?
(3)导线怎么连?
(指出弹簧接线头的最佳连接方法)
4、学生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5、请一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连接实物图,教师介绍用简单的符号画电路图的方法。
三、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1、再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2、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进行各种尝试,当尝试成功后,再去尝试其他的连接方法。
3、教师提醒学生将各种方法的电路图画出来,以便交流。
4、根据各小组电路的连接情况,再发给每个小组一节电池和一个电池盒,探究两节电池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并画出电路图。
5、实验结束,小组汇报,互动交流。
四、活动延伸:
1、挑战:
我们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和电池,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
2、讨论他们的想法,使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五、作业:
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和电池,让它们同时亮起来。
教后修改:
板书
设计
3、简单电路
电池导线用电器(电池盒和小灯座)
连接方法
点亮小灯泡
教学
反思
学科
科学(四年级下册)
备课
教师
肖兴蓉
授课
时间
第二周
课题
4、电路出故障了
教学目标
1、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通道)。
2、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用一种新的方法来检测电路——做一个“电路检测器”,体验科学的检测手段将使我们更为迅速地解决问题。
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
教学方法
操作法、交流法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
教学手段
每组2-3个小灯泡、导线若干、电池、电池盒、小灯座、坏的小灯泡、没有剥皮的导线、废电池、形成断路的电池盒、一套做电路检测器的材料、一张电路检测器的挂图。
教学
过程
一、观察导入:
1、出示一个能使小灯泡发光的串联电路,让学生画出简单的电路图,并说一说电流是怎样流动的。
2、说明:
小灯泡发光是因为在这个电路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回路。
(板书:
回路)
3、提供一个出了故障的电路,并提出问题:
小灯泡为什么不亮了?
引出下面的探究活动。
二、什么地方出故障了?
1、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检查连接的方法,结合前面的学习,排除连接方法上的问题。
2、引出新的问题:
为什么连接方法正确而小灯泡却不亮呢?
引导学生来整理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各种原因。
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
1.小灯泡坏了;
2.灯座松了,没有连上;
3、
4
三、做个电路检测器:
1、讨论,用什么办法来检测有故障的电路?
一般有下面几种方法:
①检查法:
检查电路中的连接是否完好。
(电池盒两端弹簧夹上的导线有没有夹紧;电池是否放好了;小灯泡拧紧了吗……)
②替换法:
用另外的灯泡、电池、导线等来替换电路中的材料,看看小灯泡是否能亮。
2、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按教科书中的提示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3、做好电路检测器后,试试灵不灵。
4、根据教材10面的插图讲解检测电路和检测电路中各个部分(小灯泡、导线)的方法。
5、检测器检测电路故障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检测电路时,应先把故障电路中的电池从电池盒中取出;
(2)检测故障电路中的电池是否有电,应采用取出电路检测器的电池盒中的电池,将故障电路中的电池放在电路检测器的电池盒里,看看小灯泡会不会亮。
6、制定检测计划。
提醒学生用电路检测器查找故障产生的原因,要边检查边做记录;最后数一数电路中一共有几个地方出故障了。
7、利用排除法进行测试,找出故障的原因,要让学生再试一次,使小灯泡重新亮起来。
分组汇报。
8、强调安全事项。
电路检测器只能在实验室里检测简单电路,不能用来检测220V的电路。
9、拓展:
还有其他方法查找电路中的故障吗?
一、观察导入:
1、出示一个能使小灯泡发光的串联电路,让学生画出简单的电路图,并说一说电流是怎样流动的。
2、说明:
小灯泡发光是因为在这个电路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回路。
(板书:
回路)
3、提供一个出了故障的电路,并提出问题:
小灯泡为什么不亮了?
引出下面的探究活动。
二、什么地方出故障了?
1、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检查连接的方法,结合前面的学习,排除连接方法上的问题。
2、引出新的问题:
为什么连接方法正确而小灯泡却不亮呢?
引导学生来整理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各种原因。
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
1.小灯泡坏了;
2.灯座松了,没有连上;
3、
4、
三、做个电路检测器:
1、讨论,用什么办法来检测有故障的电路?
一般有下面几种方法:
①检查法:
检查电路中的连接是否完好。
(电池盒两端弹簧夹上的导线有没有夹紧;电池是否放好了;小灯泡拧紧了吗……)
②替换法:
用另外的灯泡、电池、导线等来替换电路中的材料,看看小灯泡是否能亮。
2、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按教科书中的提示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3、做好电路检测器后,试试灵不灵。
4、根据教材10面的插图讲解检测电路和检测电路中各个部分(小灯泡、导线)的方法。
5、检测器检测电路故障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检测电路时,应先把故障电路中的电池从电池盒中取出;
(2)检测故障电路中的电池是否有电,应采用取出电路检测器的电池盒中的电池,将故障电路中的电池放在电路检测器的电池盒里,看看小灯泡会不会亮。
6、制定检测计划。
提醒学生用电路检测器查找故障产生的原因,要边检查边做记录;最后数一数电路中一共有几个地方出故障了。
7、利用排除法进行测试,找出故障的原因,要让学生再试一次,使小灯泡重新亮起来。
分组汇报。
8、强调安全事项。
电路检测器只能在实验室里检测简单电路,不能用来检测220V的电路。
作业:
还有其他方法查找电路中的故障吗?
教后修改:
板书
设计
4、电路出故障了
回路
故障电流中断
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
1.小灯泡坏了;
2.灯座松了,没有连上;
3、
4、
电路检测器
教学
反思
学科
科学(四年级下册)
备课
教师
肖兴蓉
授课
时间
第三周
课题
5、导体与绝缘体
教学目标
1、有的物质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导体;有的物质不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绝缘体
2、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根据任务要求制定一个小组的研究计划,并完成设想的计划。
实施有关检测的必要步骤,并整理实验记录。
教学方法
操作法、交流法
学习方法
小组探究
教学手段
为每组学生准备:
木片、塑料片、陶瓷、纸板、橡皮、布、丝绸、皮毛、钢管、玻璃、铅笔、铜丝、铅丝、铝丝(易拉罐)、铁丝、卷笔刀、硬币、导线、插座、20种待检测的物体,一个电路检测器。
一份科学检测记录表。
教学
过程
一、观察导入:
1、观察简单的电路连接,说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么流的。
2、讨论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3、想办法重新接亮小灯泡,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电路检测器的两个金属头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触在一起或把金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小灯泡就不会亮。
4、讨论:
为什么电路检测器的两个金属头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触在一起或把金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小灯泡就不会亮。
5、讲授:
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做导体;像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做绝缘体。
(板书:
导体、绝缘体)
二、检测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1、提问:
怎样检测一块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呢?
2、预测橡皮能否通过电流使小灯泡发光,并做好记录。
3、使“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验小灯泡是否发光。
4、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5、重复检测一次,并将检测时小灯泡“亮”或“不亮”的情况记录下来。
6、得出结论:
橡皮是绝缘体。
三、检测20种物体的导电性:
1、在材料盘中为学生提供20种供检测的材料,一张“我们的检测记录”表。
2、在检测前,要求学生对每一种物体是否可以使小灯泡发亮做出预测,然后进行尝试实验,并做好检测记录。
3、待所有的检测都完成后,各组整理分析检测的结果。
4、表达与交流:
哪些物体能使小灯泡发亮,哪些物体不能使小灯泡发亮。
5、在观察的基础上对20种物体进行分类,并从分类中发现一定的规律,由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做出自己的描述。
四、讨论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措施和进行安全用电教育。
1描述绝缘材料的用处,理解各种材料的作用。
提醒学生要好好保护电器设备上的绝缘体部分,注意安全用电。
2概括:
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五、作业:
观察教室里哪些设施是绝缘体做的,哪些是导体做的。
教后修改:
板书
设计
5、导体与绝缘体
导体导电性
绝缘体
安全用电
教学
反思
学科
科学(四年级下册)
备课
教师
肖兴蓉
授课
时间
第三周
课题
6、做个小开关
教学目标
1、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
2、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观察手电筒的开关,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教学方法
讨论法、交流法
学习方法
小组探究
教学手段
为每个小组准备:
一只手电筒和相应的干电池,软木块(橡皮)一块、图钉两个、曲别针一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一个、电池盒一个、电池一节,导线若干,红灯、绿灯和黄灯各1个。
教学
过程
一、观察手电筒:
1、观察组成手电筒的各种材料。
讨论:
在这些材料中,有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为什么有些地方要用导体,有些地方要用绝缘体?
2、观察手电筒的构造。
思考:
电池和小灯泡是怎样安装的?
电路中电流的路径是怎样的?
试着标出电流的路径。
3、观察手电筒的开关。
观察并操作手电筒的开关,体验开关是怎样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的。
(教科书提供了一张手电筒内部构造的电路图,图中表示的是电路断开的时候。
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手电筒的电路是通的,图上的开关该怎样表示?
画一画电流是如何从电池的一端通过开关和小灯泡回到电池另一端的。
)
二、做个小开关:
1、给每一组一个断开的电路,讨论怎样设计一个开关。
重点讨论:
用什么材料来做,怎样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
2、利用身边的材料,讨论并设计制作一个小开关,然后在全班展示交流。
3、利用每组准备好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能交叉控制红绿灯的电路。
推测一下,什么时候红灯亮,什么时候绿灯亮。
4、如果要在红灯变绿灯、绿灯变红灯的中间亮起一盏黄灯的话,应该怎么办?
5、交流汇报:
(1)在小组活动中发现了哪些问题?
(2)解决了哪些问题?
(3)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4)一共运用了几种小开关的制作方法?
(5)自己设计的红绿灯是怎样控制的,和生活中的红绿灯有什么区别?
三、延伸与拓展:
1、介绍几种不同的开关,如遥控开关、拉线开关、闸式开关、活动开关等。
四、作业;课后调查家里用电器的开关是什么样的,这些开关是怎样控制电路的。
教后修改:
板书
设计
6、做个小开关
开关连接或断开电路
导体绝缘体
做个小开关
控制红绿灯
遥控开关、拉线开关、闸式开关、活动开关等
教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