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江县龙台中学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 文档编号:12694620
- 上传时间:2023-04-21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145.35KB
四川省中江县龙台中学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四川省中江县龙台中学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中江县龙台中学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中江县龙台中学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龙台中学2017-2018学年高考预测春高二年级中期考试历史试题
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
1.某位古代思想家认为:
“故有道之主,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是以誉广而名威,民治而国安。
”这位思想家是
A.庄子B.墨子C.孟子D.韩非
2.有人这样描述中国画:
“水墨浓湿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则百色骈凑,虽无色,胜于有色矣;无色在其中,胜于青黄,朱紫矣。
”该描述蕴含的思想源自先秦时期的
A.道家B.法家C.儒家D.墨家
3.陈寅恪认为宋朝“尚气节而羞势利”。
他得出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A.商品经济蓬勃发展
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理学的兴起与影响
D.儒释道融合的开始
4.16世纪到鸦片战争前夕,出现了一股“崇实”“务实”的社会思潮。
以下属于这一“思潮”的言论是
A.“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
B.“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5.书坊是古代出书、卖书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
北宋时,人们在书坊中可能购买到
①《武经总要》②《儒林外史》③《三经新义》④《四书集注》
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③
6.1839年《澳门新闻纸》报道:
“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只有林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
林总督行事“相反”是指
A.反对鸦片走私B.抵抗外来侵略
C.编译西方书报D.宣扬中体西用
7.读下表,表中内容作为史料可以用于论证
严复早期经历简表
时间
主要活动
时间
主要活动
1867年
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
1879年
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
1871年
在“建威”“扬武”舰实习
1880年
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
1877年
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
1890年
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
A.晚清士人普遍推崇新式海军
B.民族危机激发实业救国思潮
C.西学东渐推进新式学堂创办
D.洋务运动诱导民族工业兴起
8.1918年11月,李大钊演讲:
“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
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
资本主义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
”据此推断,李大钊
A.反对胡适的改良主义B.赞美十月革命道路
C.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C.倡导美国式的民主
9.荀子说,人生下来就有物质欲望,物质欲望得不到满足,就有争夺,争夺就会使社会秩序紊乱。
因此,荀子
A.认为社会有自身运行规律
B.用性恶论来解释礼的起源
C.继承和发展孔子忠恕之说
D.要求国君行仁政以致大同
10.山涛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竹林七贤”之一。
他“性好老庄、每隐身自晦”,在入仕后多次上书晋武帝要“崇风尚教”以治民。
这反映出当时
A.儒学名教的影响深远B.三教合一的趋势
C.无为而治的为官之道D.玄学的广泛传播
11.黄宗羲认为“明人讲学,袭语录之糟粕,不以六经为根底。
束书而从事游谈,更滋流弊……然拘执经术,不适于用”。
这表明黄宗羲
A.反对理学的空谈心性
B.主张以六经为行事的规则
C.反对理学的格物致知
D.批评理学拘泥于儒家原典
12.康有为说:
“泰西立国之有本末,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设)议院以通下情……皆与吾经义相合,故其致强也有由。
吾国兵、农、学校、皆不修……与我经义相反,故宜其弱也。
”康有为此说意在
A.借助旧形式来表达新思想
B.为维新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C.融合西方学说建立新儒学
D.为维新运动培养理论人才
13.在中国古代,每当社会进步、经济变迁加剧之时,总有人怀念三代的井田制度和力耕自足的生活境界。
这种观念容易导致
A.安于现状、缺乏远见的社会意识
B.抱残守缺、闭关自守的治国理念
C.盲目自大、拒谏爱谄的统治思想
D.固步自封、派系对立的学术观点
14.元世祖认为“国家当行汉法无疑也”;满清入主中原不久即“习汉书入汉俗,渐忘我满洲旧制”。
这些现象
A.推动了民族同化的进程
B.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
C.导致了华夏文化的转型
D.丰富了华夏文化的内容
15.1839年,林则徐根据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译了《四洲志》,向国人介绍系统的世界地理知识,之后,《海国图志》、《瀛寰志略》和《海国四说》等类似书籍先后问世。
这表明当时近步知识分子已初具
A.世界意识B.民主意识
C.科学意识D.改革意识
16.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有两派,一派只布新不除旧,一派在布新的同时也除旧。
这“两派”分别是指
A.洋务派和保守派B.维新派和革命派
C.洋务派和维新派D.保皇派和洋务派
17.1895年以后,一般中国人自有的事物与名称,多加以“国”的冠称,如“国权”“国地”“国民”等,1900年以后出现的带“国”字的新名词更多。
这表明当时中国
A.国家主权逐步丧失B.国民政治素养得以提升
C.国际地位日益突出D.国家民族观念日渐觉醒
18.下图是1908年1月光绪索要购书的名单。
这表明
A.政治改革成为社会焦点
B.清朝宪政改革稳步推进
C.世界政治模式趋向同一
D.政治改革已成时代潮流
19.“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
祖宗崇拜将祖先、祖制圣化,使任何改革都非常困难……与洋务派相比,维新派相当重视意识形态重构……为变革寻找合理性。
”为此,维新派
A.维护中体,强化西用B.引入西学,强调进化
C.排斥太后,依赖皇帝D.托古改制,重建儒学
20.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在积极提倡新文学的同时,又致力于研究中国文学史,使被正统主义者视为邪僻的古代文学作品得到了应有的历史地位。
这反映出
A.新文化运动否定传统的特征
B.古典文化全面复兴的现实
C.新知识分子全盘欧化的趋向
D.新旧文化并行发展的现状
21.“彼西洋者……自其自由平等以观之……人意,申其言,上下之势不相悬隔,君不甚尊,民不甚贱,一体者……则彼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
”这一主张可能出自
A.李鸿章B.严复C.孙中山D.胡适
22.有学者指出,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可见,两者的本质差异体现在是否
A.批判封建专制的思想
B.反映新生产关系的发展
C.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
D.对未来社会有制度构想
23.有学者认为,到1920年,中国完成了“从传统的中国基础向完全西化的进一步转变”,中国已名副其实是现代世界的一部分了。
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当时中国
A.批判封建文化促进了思想觉醒
B.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民主化
C.外国势力渗入密切了中外联系
D.民族工业发展加速了工业化
24.下表是对1850年至1899年中国翻译西方著作的统计。
作为史料,它可印证当时中国
类别
数量
比重
自然科学与应用技术
399
70.4%
社会科学与史地哲等
113
19.9%
A.社会科学有较高学术水平B.近代化水平处于较浅层面
C.科学技术尚未应用于社会D.资产阶级主导了社会变革
姓名班级考号
―――――――――――――――――――――――――――――――――――――――――――――――
龙台中学2018春中期考试
高二历史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二、非选择题(52分)
25.(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帝形象的每次弘扬,都与当时社会形势密切相关。
黄帝是秦国崇奉的上帝之一,后加上了神仙家的涂饰;庄子等论道之人又加了一层“道”的涂饰;儒家将其推为古代帝王。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采集众多与黄帝相关的文献和传说资料,排除方士对黄帝的神仙化宣扬,尊崇为封建帝王的理想样板,供奉为华夏的始祖,黄帝的历史形象塑造成型。
魏晋南北朝时期,孝文帝带头将拓跋氏改为元,标榜鲜卑族是黄帝的子孙。
魏收在《魏书·姓氏志》将北朝各族,包括新改成汉姓的部落姓氏与华夏旧有的诸姓氏,统统归纳成为一体,于是北方各族都成为黄帝的后裔。
至此,历史学家的使命基本完成。
(摘编自李凭《黄帝历史形象的塑造》)
材料二:
20世纪初,以寻根方式重现黄帝伟大形象,是革命派进行启蒙教育与社会动员的宣传工作重点之一。
1903年,刘师培发表《黄帝纪元论》,力主以黄帝纪元取代清朝正朔,“用以唤醒国人的民族自觉”。
同时,《江苏》杂志刊登了“中国民族始祖黄帝像”,且附上赞辞:
“帝作五兵,挥斥百族,时维我祖,我膺是服,亿兆孙子,皇祖贰兹,我疆我里,誓死复之”。
还公开改用黄帝纪年。
同时,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较早刊登黄帝画像,并纵情高呼黄帝为“始祖公公”,更使黄帝广泛地深入人心。
1905年,宋教仁创刊《二十世纪之支那》(《民报》的前身),刊登黄帝画像并配题词。
1908年,东京同盟会总部在武装起义迭遭挫折之余,仍然遥祭黄帝以鼓舞党人斗志。
(摘编自章开沅《黄帝与辛亥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西汉和魏晋时期黄帝的历史形象,并分别说明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9分)
(2)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一,指出晚清革命派塑造的皇帝形象与古代的不同之处,并对革命派塑造皇帝形象的活动予以评价。
(11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分)
材料一17世纪中叶以后,一批开明的思想家开始对圣经和天主教神甫的著作表示怀疑,甚至对希腊罗马古典文明的优越性也提出异议。
在这个新旧思想交替的时期,恰好传来了中国文化的信息,使一些学者加强了摆脱传统观念的信心和依据。
……孟德斯鸠承认中国的专制君主比较有节制,承认传教士和伏尔泰交口称赞的皇帝提倡耕织、兴修水利、实行科举考试、设置谏官具有限制暴政的作用。
伏尔泰对中国政治几乎完全持推崇态度。
他提倡以农为本,宣称只有农业能够增加财富、贬低货币和商业资本的作用,盛赞中国君主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的政策与措施,建议法王也效法中国皇帝举行春耕“籍田”的仪式。
材料二大约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兰克(1795—1886)认为中国人是永远静止的人民,因而他对英国以强权打开中国抱着一种欣赏与喝彩的态度。
其他德国文化人也几乎都小觑中国,蔑视儒学,“孔夫子”在德文中竟然常被人们有意与“糊涂虫”谐音混用。
英国散文家汤姆斯·德·昆西(1785—1859)在他的作品《一个服鸦片的英国人的自述》中则带着更加厌恶的口吻描述中国。
他说:
“我经常想,如果被迫离开英国而住到中国去,生活在中国的社会和景物里,我一定会发疯。
”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张海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欧洲学者对中国文化的基本观点,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9分)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10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后问题:
(13分)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
阅读下表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将上述人物分为A、B、C、D四类。
(2分)
(2)概述这四类人物所代表的派别对学习西方的态度主张。
(8分)
(3)结合上述人物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谈谈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外国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
(3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A
C
C
D
C
C
B
B
A
A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A
B
A
C
D
A
B
D
B
D
A
B
25.
(1)
历史形象:
先秦时期,黄帝形象是神仙偶像与古代帝王;(1分)西汉时期,黄帝形象是封建帝王样板与华夏的始祖;(1分)魏晋时期,黄帝形象是各族的共同祖先。
(1分)
历史背景:
先秦,社会大变革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专制集权逐渐成长;(2分)西汉,统一的封建帝国形成,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与强化,儒家思想的影响;(2分)魏晋,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局面,孝文帝改革的推动。
(2分)
(2)
不同之处:
革命派将黄帝塑造成为汉民族的始祖,排除满清;借用黄帝,宣传反满革命。
(4分)
评价:
促进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动员和凝聚了革命力量,为革命发展准备了条件;促进了民族的觉醒,但表现出狭隘民族主义的倾向。
(7分)
26【答案】
(1)“欧洲中国观”:
欧洲文化界认为古代中国对各种宗教采取容忍态度,崇尚自然,而非敬神;推行开明君主专制、实行科举考试、设置谏官有利于限制暴政;提倡耕织、兴修水利、以农为本,有利于增加财富。
(3分)
背景:
欧洲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天主教会推行精神独裁;新航路开辟后商业资本盛行,新兴资产阶级狂热追求货币;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倡导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中西文化的交流不断加强,相通之处增多。
(6分)
(2)变化:
从褒奖、欣赏、推崇到贬低、蔑视、嘲笑。
(2分,答出三点即可)
原因:
欧洲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思想解放运动使“欧洲文化优越论”得以发展;工业革命极大解放了生产力,使欧洲实现崛起;近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广泛建立;明清时期的中国在诸多方面逐渐落后于世界,在被列强侵略后,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8分)
27.【答案】
(1)A类:
⑤③;B类:
⑧②;C类:
⑥①;D类:
④⑦。
(2)林则徐、魏源代表的是地主阶级抵抗派,面对外国的侵略,主张了解世界,学习西方,巩固封建统治。
曾国藩、李鸿章代表的是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科技,引进先进军事科技器物,达到富国自强的目的。
康有为、梁启超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改造中国政体。
陈独秀、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以“民主”和“科学”为大旗,主张在思想文化变革中国。
(3)提示:
结合中国国情,以开放心态对待,吸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不断丰富中国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中江县 台中 学届高二 下学 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