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docx
- 文档编号:12692618
- 上传时间:2023-04-21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89.89KB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docx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
一、数据(data)就是记录下来的可以被识别的符号.它本身没有任何含义。
数据是客观事物的属性、数量、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抽象表示.
数据是多样的,既可以是数值的,也可以是文字的、图表的、图形的等等。
二、信息的特点
1、价值性。
2、事实性,或称真伪性。
3、时效性.
4、不完全性。
5、等级性或层次性。
6、变换性。
7、共享性。
8、信息量是可以计算的.
三、系统(system)指在一定环境中,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个要素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四、 一般系统论认为系统有以下特征:
1、整体性。
2、目的性。
3、关联性.
4、层次性.
5、环境适应性。
五、系统的要素有:
•系统所在的外部环境(Environment)。
•边界(Border).
•输入/输出(Input/Output)。
•组成要素(Element).
•系统结构(SystemStructure)。
•接口(Interface)。
因此,系统的一般模型如下图所示.
六、(选择)要设计、分析一个系统,可以分两步走:
1、分析(Analysis):
将整个系统分解为多个易于理解的子系统,直到所得到的子系统的规模易于处理为止。
在分析过程中,得到系统的结构。
2、综合(Synthesis):
解决完每个子系统的问题后,再按系统结构图,将各个子系统综合起来,形成整个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
七、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大要素是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和计算机的支撑.
八、管理信息系统:
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定义MIS。
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建立在信息技术之上、由人和信息处理软硬件共同组成的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是进行面向管理的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3、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更是一个社会系统。
再次强调:
管理信息系统虽然首先表现为一个技术系统,但它更是一个社会系统!
九、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选择)
•作业控制信息系统,也就是事务处理系统TPS。
•管理控制信息系统.
•战略控制信息系统.
十、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
第一,信息系统可以提供大量的基础数据,以支持计划职能,并对计划进行优化。
第二,信息系统可以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组织和个人的效率。
第三,信息系统可以帮助领导做决策。
第四,信息系统可以提供系统的监测信息和反馈信息,帮助实现控制功能。
第五,信息系统可以帮助实现管理创新。
十一、把机器指令用一些助记符表示,这就是汇编语言。
因此,汇编语言的本质上是机器语言.
十二、COBOL(CommonBusinessOrientedLangauge,面向商业的通用语言)的缩写,是世界上第一个商用语言。
十三、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的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实用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它是一门交叉性的工程学科。
十四、和人工管理相比,文件系统的优点是:
•数据可以以文件的形式,长期保存在磁盘等辅助存储器中。
数据文件由操作系统管理。
•数据与程序之间的独立性增强了。
不过,文件系统仍有以下缺点:
•数据冗余度大。
•缺乏数据独立性。
•数据的安全性也得不到很好的保证。
十五、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有:
•采用数据模型表示复杂的数据结构。
•实现数据共享,减少数据冗余。
•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提供了数据安全性、完整性等控制功能。
•数据的并发控制功能。
十六、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是:
以单个主机为中心,终端设备没有自主处理能力。
十七、第二代计算机网络—-以通信子网为中心
十八、第三代计算机网络-—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StandardsOrganization,ISO)于1977年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并于1984年推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ReferenceModel,OSI/RM),即ISO7498标准,简称OSI.
十九、第四代计算机网络--互联网(Internet)
二十、网络协议是通信的对等实体必须遵守的规则或标准的集合.
所谓实体,在计算机网络中是指能完成某一种功能的进程或程序.在网络系统中,对等实体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处于不同系统中相同层次的实体。
还有一些具体的规则或标准,明确规定了所传输数据的格式、表达的意义以及传输顺序。
二十一、网络协议由以下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1、语法:
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
2、语义:
用于协调和进行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如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什么动作、作出何种应答等.
3、同步:
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和速度匹配.
二十二、网络系统结构分层的原则:
•功能明确,界限分明。
•各层独立稳定。
•接口清晰简洁。
•层次数量适中。
•着眼于标准化.
二十三、要组建一个PC机组成的以太网,而且还需要以下软硬件:
•传输媒体。
可以使是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缆,一般可以采用双绞线.
•网卡。
•各种连接设备。
如在传输媒体两端和计算机上的插头座。
•集线器和网桥。
集线器(hub)用于和所有计算机相连,是以太网的中心设备.
•网络操作系统.常用的有Windows服务器版、Unix等操作系统.
二十四、TCP/IP体系结构
1、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
是最高层.很多网络应用程序和用户直接打交道的都属于这一层。
2、运输层(TransportLayer),任务就是负责主机中的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运输层非常重要,因为它只存在于主机之中,互联网上的交换机都没有运输层.
3、网络层(NetworkLayer)。
主要功能是为数据分组进行路由选择,并负责通信子网的流量控制.
4、网络接口层。
没有什么具体内容,本质上是一个接口,因此一般采用折中的办法,将它分为和ISO层次模型一样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二十五、 HTTP是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用于从WWW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送协议,是最重要的互联网应用层协议。
而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UniversalResourceLocator,URL)是互联网文件在网上的地址.
二十六、电子商务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整个贸易活动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商务形式.
二十七、和传统的商务形式相比,电子商务的优点是:
•市场全球化.凡是能够上网的人,都有可能成为上网企业的客户。
•交易的快捷化和虚拟化。
电子商务能在世界各地瞬间完成传递与计算机自动处理,而且双方从开始洽谈、签约到订货、支付等过程,无须当面进行,整个交易过程可以完全虚拟化。
•交易连续化.互联网可以实现全天24小时服务。
•降低了交易成本.减少了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
二十八、电子商务的分类:
1、B2B:
指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
2、B2C:
指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
3、C2C:
指消费者之间互相买卖的商务模式。
二十九、早期的互联网时代有诸多共同的特征,表现在:
1、基本采用技术创新模式.
2、盈利都靠巨大的流量.
3、都向综合门户方向发展.
4、最主要的特征是,用户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
三十、云计算的基本原理:
将庞大的计算工作自动分拆成多个任务较轻的工作,使计算机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进行,加速计算过程,并减轻本地系统的负担,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
三十一、制造业信息的特点
1、产品信息异常繁多,信息量巨大。
2、既有大量结构化信息,也有大量半结构化、非结构化信息。
所谓结构化信息,就是指信息经过分析后可分解成多个互相关联的组成部分,各组成部分间有明确的层次结构,可以通过数据库进行管理的信息。
非结构化信息是相对结构化信息而言的,指信息的形式相对不固定,无法用统一的规范和格式来表示。
3、产品信息的专业化程度很高.
4、产品生产信息也十分复杂。
5、信息具有分布性、实时性和集成性.
三十二、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AidedEngineering,CAE)是用计算机辅助求解复杂工程和产品结构强度、刚度、屈曲稳定性、动力响应、热传导等问题的一种数值分析方法.
三十三、计算机集成制造(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ing,CIM)是信息技术和生产技术的综合应用,旨在提高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和对市场的响应能力,所以企业的所有功能、信息、组织管理都是一个集成起来的整体的各个部分。
三十四、1988年,美国国家防御分析研究院完整提出了并行工程的概念,初衷是为了缩短武器等军用产品的生产周期并降低成本。
由于该方法的有效性,后来各国的企业界和学术界纷纷开始研究它,并行工程拓展到了民用品生产领域。
并行工程(ConcurrentEngineering,CE)是1988年美国国家防御分析研究院提出的,是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的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的工作模式。
这种工作模式力图使开发者们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产品全生命周期(从概念形成到产品报废)中的所有因素,包括质量、成本、进度和用户需求。
三十五、计算安全库存的原则是:
•不缺料,否则会导致停产.
•在保证生产的基础上,库存越少越好。
三十六、 信息集成(InformationIntegration)就是任何一项数据或信息,由一个部门的专职员工负责,在规定的时间里录入到信息系统中,然后根据业务流程的要求,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加工处理。
三十七、专家系统(ExpertSystem,ES)是一个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其内部含有大量的某个领域的知识与经验,达到该领域的专家水平。
专家系统可以进行推理和判断,模拟人类专家的决策过程,从而可以解决那些需要人类专家处理的复杂问题。
三十八、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DSS)是辅助决策者通过数据、模型和知识,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三十九、条形码是迄今为止最为经济、实用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可靠准确.
2、数据输入速度快。
3、经济便宜。
4、灵活实用。
5、自由度大.即使条码标签有部分缺欠,仍可以从正常部分输入正确的信息。
6、易于制作,可印刷。
条码被称为“可印刷的计算机语言”。
条码标签易于制作,对印刷技术设备和材料没有特殊要求。
四十、RFID与条形码很相似,主要区别如下:
1、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是,条形码是“可视技术”,扫描器在人的指导下工作,只能接收它视野范围内的条形码。
而射频识别不需要看见目标,只要在阅读器的作用范围内就可以被读取,因此可以对RFID标签所附着的物体进行追踪定位.
2、条形码只能识别生产者和产品,并不能辨认具体的商品,贴在所有同一种产品包装上的条形码都一样,无法辨认哪些产品过期了。
而射频标签的芯片内存有该产品的详细信息,包括产品的名称、产地、材料、批次、生产日期等信息。
3、容量不一样。
RFID标签的最大容量高达几兆字节,而二维条码最大的容量是2000至3000字节。
而且条形码的信息不能更改,而电子标签中的存储器中的信息可以更改。
4、标签的数据存取有密码保护,安全性更高。
5、RFID标签具有“群采”能力,也就是说可同时辨识读取数个快速移动中的RFID标签,而条形码则必须逐一静态扫描。
四十一、准时生产方式JIT(JustInTime)的核心是追求库存最少的生产系统,可以概括为“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要的产品”。
四十二、精益生产包含的管理理念是:
1、管理人员尤其是企业的高级经理和老板要重视现场管理。
2、持续改善.
3、尊重和关心员工,给员工以公平感。
4、企业所有人员都要有正确的态度。
所谓“正确的态度",就是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要态度积极,克服惰性.对于别人提出的建议,只要有利于持续改善,就要消除抗拒和逆反心理,勇于改变和提高.管理者一定要重视实践,切勿纸上谈兵.
四十三、JIT和MRP/MRPⅡ的区别
1、适用于不同的生产环境.
2、管理的范围不同。
3、管理思想的差异。
将MRP和JIT结合的方法
MRP和JIT虽然有区别,但可以把JIT和MRP结合起来,MRP跑计划,确定交期、数量,供应商或车间生产管理则采用JIT。
计划用MRP制定,然后变成生产指令,要的是成品或半成品,在生产时要求拉动领料,采用JIT。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两方面的优势。
在实践中,是采用MRP多些还是JIT多些,要反复摸索确定。
四十四、Gartner在这份报告中提到了两个集成:
•内部集成(intemalintegration):
实现产品研发、核心业务和数据采集三方面的集成.
•外部集成(externalintegration):
实现企业与供需链上所有合作伙伴的集成。
这两个集成既是ERP的核心,也是实现管理整个供需链的必要条件。
四十五、ERP的核心是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SCM)。
供应链(SupplyChain)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管理,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一条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体的网链。
四十六、ERP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现代企业竞争已经不再是单一企业与单一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企业供应链与另一个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ERP实现了对整个企业供应链的管理,适应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需要.
2、吸收容纳了精益生产、全面质量管理、并行工程和敏捷制造思想。
ERP支持对混合型生产方式的管理,过去几十年人类取得的工业管理思想成果,都被ERP吸收。
3、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信息系统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事先计划,ERP在这方面比MRPⅡ更进一步,因为它对上下游企业和客户有更多的了解。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ERP可以比过去更好地实现集中控制,使组织结构从“金字塔式"向“扁平式”转变,提高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
四十七、 ERP和MRPⅡ的主要区别有:
1、在资源管理方面.MRP是对物料需求的管理,MRPⅡ实现了物料信息同资金信息的集成,ERP在练好内功的基础上,强调供应链管理。
2、在生产管理方面。
ERP更重视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在信息系统建设上,体现为强化支持对工作流(业务流程)的管理,强化生产保障体系的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设备维修和备品备件管理.
3、ERP更加强调信息集成,实时性和分析能力更强。
总之,ERP的核心是供应链管理,是MRPⅡ在逻辑上很自然的发展。
四十八、群件(GroupWare)就是帮助群组协同工作的软件。
在群体工作中,各工作者因为时间和地点的不一致,造成交流及协调的不便。
群件就是针对群体工作而发展出来的技术产品,目的在于促进群体的交流合作和资源分享,充分提高群体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十九、工作流(Workflow)是一类能够完全或者自动执行的经营过程,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文档、信息或任务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进行传递与执行。
五十、 软件中的工作流的一些要求如下:
1、工作流要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
2、工作流一般建立在“表单”之上.
3、工作流有若干个节点(node),这些节点相当于工作流的一些“稳定状态”。
一个工作流从头到尾,相当于状态连续变化的过程。
4、需要按事先制定的规则改变节点状态,以便前进到下一个状态。
只有按事先制定的规则行事,才可以用计算机实现,管理也才能正规化。
五十一、知识管理就是利用组织的智力或知识资产创造价值的过程。
知识管理系统(KnowledgeManagementSystem,KMS)是收集、处理、分享一个组织的全部知识的信息系统,是组织实现知识管理的平台。
五十二、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EDI)是一种在公司之间通过网络传输格式统一的订单、发票等文件的手段.
EDI的实现过程就是用户将相关数据从自己的计算机传送到有关交易方的计算机上的过程。
1、发送方将要发送的本企业的单据转化为中间文件(专业术语叫平面文件,FlatFile)。
2、将平面文件转换(或翻译)为标准的EDI报文。
3、发送EDI报文.
4、接收方从EDI信箱中收取信件。
5、将EDI信件中的报文转化为中间文件。
6、接收方将中间文件转化为本企业的单证格式。
五十三、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管理模式,也是一种管理思想。
供应链管理强调三种思想:
系统思想、合作思想和共赢思想。
这是其区别于其他管理模式的根本所在。
五十四、要想更好地进行供应链管理,和上下游企业或客户进行更好的合作,企业必须充分重视上下游企业或客户的意见,重新考虑本企业的各项业务流程.因此可能需要对业务流程进行大规模的改造、革新和重组,这就是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BPR)。
五十五、传统业务流程往往有以下问题:
1、分工过细.
2、无人对整个经营流程负责.
3、组织机构臃肿,助长官僚作风。
4、员工技能单一,适应性差。
5、内部信息纵向和横向沟通不够,导致资源闲置和浪费.
五十六、BPR的步骤
1、对原有流程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效率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
2、设计新的流程改进方案,并进行评估。
3、制定与流程改进方案相配套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配置和业务规范等方面的改进规划,形成系统的企业再造方案。
4、实施与持续改善。
五十七、 协同产品商务(CollaborativeProductCommerce,CPC)是一类软件和服务,它使用Internet技术,把产品设计、分析、寻源(sourcing,包括制造和采购)、销售、市场、现场服务和顾客,连成一个全球的知识网络,使得在产品商业化过程中承担不同角色、使用不同工具、在地理上或供应网络上分布的个人能够协作的完成产品的开发、制造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CPC偏向产品设计,它是在CAD、PDM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五十八、 所谓人力资源,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现实和潜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人力资源管理(HumanResourceManagement,HRM)是指根据组织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措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组织创造价值,确保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五十九、原型法(Prototyping)是系统开发人员根据组织的核心功能,迅速开发出一个小型系统,称为“原型”,然后不断对原型进行修改、完善,直到满足要求为止的一种信息化方法。
六十、 原型法的优点是: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原型法更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因而更容易被人们普遍接受。
•系统开发循序渐进,反复修改,可以确保较好的用户满意度.
•开发周期短,初始成本低.
•用户往往直接参与,系统更加贴近实际。
•由于初始系统简陋,所以易学易用。
•可以以很低的成本对员工进行信息化教育。
原型法的缺点是:
•不适合大型系统的开发。
•开发人员倾向于不做需求分析,或做简陋的需求分析,缺乏规范化的文档资料.
六十一、所谓生命周期法,就是将信息化建设看成一轮一轮的大周期,每一周期有若干个阶段,如同生物的生、老、病、死一样。
六十二、信息化建设的八大原则
1、“一把手”原则.
企业的“一把手”如果不能全力、真心支持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信息化建设基本上会失败。
这是因为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实施与推广,它涉及到企业的各个层面,特别是和企业的战略密切相关,和权力的重新分配密切相关,和资金、人员的调度密切相关。
多年的实践表明,一个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不会高于“一把手"的认识水平。
2、管理是根本,软件是工具。
信息管理软件只能“锦上添花",组织本身的管理水平起决定作用。
一套最好的MIS也不能帮助企业解决产品无法销售、企业没有前途的问题,但MIS却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如何更好地管理销售人员与队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信息系统要以实用为主,不要贪图技术先进。
过于追求技术先进,就会趋于超前建设,往往是浪费了更多资金,但效果反而不好.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
4、先培训员工,再实行信息化建设。
培训可以统一员工的认识,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推进信息化的基础工作。
培训员工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让员工树立对信息化的正确认识。
要让员工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绝不是要抢走员工的“饭碗”,而是为了提高企业和员工的竞争力.
5、沟通是关键。
由于信息化建设的复杂性,沟通非常重要,否则极容易产生误解和不必要的矛盾。
6、信息化建设应与BPR互相推进.
7、严格的项目进度管理。
应该分成多个阶段,并实行严格的进度管理,规定每个阶段的完成时间和质量标准。
能否实施严格的项目管理,是对人员素质和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考验。
8、重视第三方顾问的作用。
六十三、目前我国的CIO仍然面临三大困境,它们是:
1、位低责高。
2、跟不上业务新需求。
3、IT技术高手跳槽严重.
六十四、CIO开展工作的一般原则
1、应该从制度上,保证CIO可以随时了解企业的各种非机密业务和工作流程。
2、CIO可以和其他副总一样,参加企业的各种重要会议,并且提议不限于信息技术。
3、在进行调查研究时,CIO主要以倾听为主,不宜频繁提建议。
4、在企业高层会议提出建议之前,CIO应该和相关部门的主管进行沟通。
六十五、CIO应该具备的素质
1、应该具备比较全面的信息技术知识。
2、应该具备深厚的管理知识.
3、应该具备一定的交际沟通能力。
4、应该热爱学习,勤于思考。
5、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六十六、 IT战略规划(InformationTechnologyStrategicPlanning,简称ISSP)是关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长远发展的计划,是与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相一致的信息化发展战略。
一般来说,IT战略规划应该在企业的发展战略指导下进行。
ISSP包含宏观规划和具体的IT规划两部分:
宏观规划是在理解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业务规划的基础上,形成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以支持企业业务规划的目标达成,并会影响具体的业务规划。
具体的IT规划:
在宏观规划指导下,更多地从信息技术角度出发,对信息系统进行规划。
六十七、 如果一个企业发展壮大后,仍缺乏IT战略,将会带来以下严重的后果:
1、各个子系统缺乏集成,各自为战,造成大量重复劳动并导致各子系统的信息和数据不一致.
2、研发或购买的管理信息系统难以支持组织的业务发展,采用的信息技术部适应未来的发展,导致系统的使用寿命比预期的低,升级和开发成本升高等。
3、无法设定信息系统各部分投入的优先级,因此无法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资源。
4、系统的不能充分发挥组织的能力,导致用户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信息系统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