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糅 歧义 一面与两面.docx
- 文档编号:12690796
- 上传时间:2023-04-21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7.98KB
杂糅 歧义 一面与两面.docx
《杂糅 歧义 一面与两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杂糅 歧义 一面与两面.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杂糅歧义一面与两面
杂糅:
病句考查的热点
注意考查一下近几年高考题,我们会发现,杂糅这一种病句类型已经成为病句考查的热点,请看这些试题:
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1999年全国卷第5题B)
②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2000年全国卷第5题A)
③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2001年京、蒙、皖春季卷第5题A)
④如何才能让大家富起来呢?
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
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足为前提的。
(2001年全国卷第5题B)
⑤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再创造。
(2002年全国卷第6题B)
句①的前分句,将“……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和“深为广大消费者所欢迎”杂糅在一起,修改时,任删其一即可。
句②中的“还有……学习”,我们可以说“还有来自……科技工作者”,也可以说“清华大学等……也参加了学习”,而现在将这两种说法杂糅在一起,修改时,可以任选其中一种说法。
句③的后分句是“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和“是党风不正在作怪”的杂糅,修改时,任删其一即可。
句④中的“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要么说成“关键的问题是知识”,要么说成“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不能杂糅成一个句子。
句⑤,可以说成“本栏目将……进行了再创造”,可以说成“本栏目是……进行的再创造”,现在杂糅成了一个句子。
由此看来,这类病句的考查已经频繁起来,那么我们就要熟悉这类病句。
这类病句可以分为这样两种现象:
两句混杂、前后牵连。
两句混杂的特点是,既用这种说法,又用那种说法:
如:
⑥在旧社会,他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地高利贷剥削人民。
⑦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句⑥把“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地高利贷剥削”和“利用开当铺残酷地剥削人民”两种说法混杂在一起。
句⑦是“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是自信心不够”和“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两句的杂糅。
前后牵连的特点是,把前一句的后半句用作另一句的开头,硬把前后两句连成一句,如:
⑧当上级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⑨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句⑧把“大家有……感觉”和“(这种)既光荣又愉快……是颇难形容的”糅到一起。
可以把“有”改为“的”,也可以把“颇难形容的”移到“有”后,去掉“是”。
句⑨或者保留前半部分,改为“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向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或者保留后半部分,改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下面再列举几种常见的杂糅格式:
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
以……即可以……为宜;……即可
是为了……为目的的以……为目的的;是为了……
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由于……下由于……;在……下
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
经过……下经过……;在……下
是出于……决定的是出于……;是由……决定的
借口……为名借口……;以……为名
是因为……的原因是因为……;……是原因
有……组成有……;由……组成
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取得的
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围绕以……为中心围绕……中心;以……为中心
大多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
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成分是……;由……配置而成的
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
歧义辨析
歧义,属于“辨析并修改病句”中“表意不明”一项的重要内容;歧义,又不符合语言表达“简明”这一项要求。
歧义的类型较复杂,这是一个难点。
辨析并消除歧义,也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难点磁场
[试题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黄果树瀑布以豪迈而粗犷、雄浑而瑰丽的特点著称于世,真算得上是瀑布中的伟丈夫!
B.这种由康伯尔软件公司研制的KM—Ⅲ型软盘,最高存储量为1.44兆以上字符。
C.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简单,小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
D.上课了,小王还没到校,班主任焦急地说:
“她可是从来不请假的呀……”
[试题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责令工厂立即采取隔音措施,将噪音污染降至合格以下的标准。
B.超微型电脑已经尽现了巨大的魅力,但研究人员认为,其微型特点还可以发展到更高水平。
C.这种教育是一种掠夺教育,无异于不管这块土地以后如何,先让它长了这茬庄稼再说。
D.张敏这段时间可烦了,班里的同学谁也不搭理他。
●案例探究
[案例1](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B.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C.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儿就没及格。
D.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中“表意不明”这一考点。
能力层级为D级。
知识依托:
了解造成歧义的基本情况:
组合层次不同,结构关系不同,词语意思不明确,词语词性不明确,成分残缺等。
掌握消除歧义的基本方法。
解析:
A项中“作为嘉宾的礼品”既可理解为送给嘉宾的礼品,也可理解为嘉宾送人的礼品;这样,句中“他”既可能是嘉宾,也可能是别人。
B项中“和”当连词讲时,原句可理解为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个人,自己一人去做某事;“和”当介词讲时,意思是他背着总经理,跟副总经理一起去干某事。
D项中“几个学校的领导”有歧义,“几个”可以理解为修饰“学校”,也可理解为修饰“领导”,修改时可换用有关量词,分别用“所”“位”等表示修饰“学校”或“领导”。
答案:
C
错解分析:
错选A,语句结构较复杂,未能把握其准确意思。
方法技巧:
辨析歧义要在基本把握语句整体语意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有关重要环节,如短语结构、词义(多义)词性、停顿组合等。
必要时,可设置相关语境,进一步比较辨析。
[案例2](1994年上海高考试题)
“我们要学习文件”是有歧义的句子,接在它后面能消除歧义的一项是
A.请做好准备。
B.请把电视机关上。
c.小说不要带来。
D.请你告诉小王。
命题意图:
本题着重考查消除歧义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D级。
知识依托:
了解造成歧义的基本情况,掌握消除歧义的基本方法。
解析:
首先要辨析原句“我们要学习文件”造成了怎样的歧义。
“学习文件”既可理解为动宾结构,意即我们要进行某项工作;也可理解为名词短语,意即学习用的文件。
消除歧义的基本做法就是增设语境。
如果把A、C、D这三项接上去,原句仍存在两种解释;若把B项接上去,其意思只能是“请把电视机关上,我们现在要开始学习文件了”。
答案:
B
错解分析:
错选C,“小说不要带来”虽然暗含要把“学习的文件”带来之意,但并未排除“进行学习”这一项意思,仍有歧义。
方法技巧:
首先要了解短语本身歧义的不同情况,然后找到排除某一项或几项的条件。
比较分析、多方推敲,是常用方法。
●锦囊妙计
一、歧义辨析
1.组合层次不同造成歧义。
如:
①“我们三个人一组”,可理解为“我们/三个人一组”或“我们三个人/一组”。
②“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能力有限)”,也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能由于身份等因素)”。
2.结构关系不同造成歧义。
如:
①“进口彩电”,可理解为动宾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
②“学生家长”,可理解为并列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
3.语义不明确造成歧义。
如:
①“开刀的是她父亲”,可理解为她父亲是开刀的外科医生,也可理解为他父亲有病,医生给他做了手术。
②“妇女理发店”,可能是由妇女开办的理发店,也可能是以妇女为服务对象的理发店。
③“诗人的风度”,所说的可能是诗人,也可能不是诗人。
4.词类不同造成歧义。
如:
①“我要炒肉丝”,“炒”可理解为动词或形容词。
②“饭不热了”,“热”是动词,意即不用热饭了,凉的也可以吃;“热”是形容词,意即饭凉了。
③“他原来住在这里”,“原来”做名词,意即他以前曾住在这里;“原来”做副词,意即没想到他就住在这个地方。
④“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前”做形容词,表以前之意,时间范围大;“前”做动词,表往前走之意,则只能在15日这一天去县里。
5.词语含义多解造成歧义。
如:
①“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可理解为他想起了什么事,也可理解为他要起床。
②“请吃菜”,“菜”既可指蔬菜,也可泛指菜肴。
③“贸易部已向华北东北调拨物资”,“向”可理解为“从”,也可理解为“给”,表意大不相同。
6.句子成分残缺造成歧义。
如:
①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因为在“揭发”后随意省去一个“的”字,使文意中心可以前移,造成歧义。
既可理解为大家对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一事气愤;也可理解为对护林员揭发这个问题的行为气愤。
加上这个“的”字,中心限制在“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上,文意就明确了。
②买车、船、饭票在服务台。
此句在“车”后、“船”后丢掉“票”字造成歧义。
可理解为车票、船票和饭票;也可理解为买车、买船和买饭票。
另外,在口语中由于轻重音不同也可造成歧义。
如:
“他一个早晨就写了三封信”,“就”轻读,是说他写信写得快;“就”重读,则说他工作效率低,只写了三封信。
二、消除歧义的方法
1.设置具体语境。
如:
“你为什么打他?
”可具体表述为:
“你为什么打他?
应该好好教育嘛”,或者“你为什么打他?
该打的应该是我”。
2.增加必要词语。
如:
①“我去上课”,可说成“我去给学生上课”或“我去听老师上课”。
②“我去医院”可说成“我去医院上班”或“我去医院看病”。
③“我看见你那年才六岁”,可分别写成“我看见你的那一年,你才六岁”,或“看见你的那一年,我才六岁”。
3.改换词语或调整语序。
如①“两个球队的教练”,可分别改为“两位球队的教练”(更换量词),或者“球队的两个教练”(调换语序)。
②“几个饭店的服务员”可改为“几家饭店的服务员”或“几名(位)饭店的服务员”。
4.改变句子结构。
如:
①“围剿土匪的部队”,可改为“土匪的部队被围剿”或“部队围剿土匪”。
②“这是一位知识十分渊博的王老师的学生”,可改为“王老师知识十分渊博,这是王老师的一个学生”,或者“这是王老师的一个学生,他知识十分渊博”。
5.增加(改变)标点符号。
如:
①“电视机不要退回”,可改为“电视机不要,(可)退回”,或“电视机?
不要退回”。
②“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宿,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可分别改为“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宿、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或“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食宿、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或“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食宿,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歼灭难点训练
1.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初次相见时,还是十来岁的孩子,年龄的差距使我们没有太多话题,故而谈得极少。
B.你跑不过他也得跑,不要这么没信心;再说,离比赛还有段时间,结果还难说呢。
C.小倩告诉我说,等她把那张参加比赛的水粉画“磨蹭”完了,我们就可以一起去青岛旅游了。
D.寒风像小刀似的切割着他那冻僵了的手,那个修鞋的却拥着大衣,在风中怡然自得
2.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我看谁也不能否认,这出戏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B.“有偿新闻”当受到严肃批评,这是极其错误的。
C.徐经理一走进瑞芳的办公室,马上给她拉到了靠窗户的小圆桌前。
D.他没有听从导师的建议,对论文的观点加以修改,影响了论文的水平。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于是,陶行知就指定了生活教育社中的几个共产党员负责筹备建校,并担任学校工作,又请了一些进步人士当教师。
B.看到交警同志在风雪中依然坚持指挥过往车辆,使我深受感动。
C.经过多日的精心策划、排练,这台凝聚了全体演职人员心血的晚会终于要和观众朋友见面了。
D.今天下午,张董事长、王总经理和其他公司领导一起参加了市里举办的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洽谈会。
4.指出下列句子中语意表达明确的一项()
A.这种将企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用合同、章程等方式加以明确的措施,对于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利无疑是一种基本保障。
B.他没有听取旁人的劝告,对那个不法的外商提出控告,要求赔偿。
C.船员们目睹一场鱿鲸生死大战的惊心动魄的场面,其结果这两个庞然大物一起同归于尽。
D.这一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爱和生存空间一起变大了。
5.下列各句中表意不明的一句是()
A.学校通知,全体师生下午三点到礼堂开会。
B.北京图书馆收藏着著名学者章太炎的书。
C.兴趣狭窄,就会影响性格的健全发展,容易滋长不良的品行。
D.单位里的一些合理的规章制度应当固定下来,不能朝令夕改,让人无所适从。
6.下列各句不会产生歧义的一项是()
A.翻译外国作品要用适当的语言,否则所翻译的作品就失去了原貌。
B.人民政府从一开始就很重视翻译工作,尤其是科技书籍的翻译工作。
C.其中只有极少数的译作真正译出原作的风格和语言的一致性。
D.初学写作的人往往在作品的开头或结尾加上一个总起或总结。
7.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部分都有两个意思,但放在句中,却有一处歧义消失,选出这一句
A.尊敬老师的学生,会得到人们的好评。
B.天色渐晚,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C.小刚和小花的爸爸到学校里来了。
D.张师傅看到徒弟非常高兴,把他们拉到车间里去了。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是当前非常至关重要的问题。
B.张义和王强上课说话,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去了。
C.选修课的开设,使同学们的志趣和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
D.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教育法》颁布之后,得到了进一步落实。
附:
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1.A[项中既说“最高存储量为1.44兆”,又说“存储量为1.44兆以上”,表意不明确。
C项中“这”指代不明,既可指“欣赏好诗”,又可指“创作好诗”,使语句表意不清,造成病句。
D项中“从来不请假”有歧义,既可指小王一贯不守纪律,不请假;又可指小王平时严于要求自己,遵守纪律,总是按时到校,没请过假。
]
2.C[A项中有歧义,“将噪音污染降至合格以下的标准”,采取措施以后的结果是“合格”还是“不合格”(合格标准以下)?
意思不明确。
B项中搭配不当,属语病。
D项中有歧义,可理解为张敏自己烦人,导致学生不搭理他;也可是学生都不搭理他,导致他自己烦恼。
]
歼灭难点训练
1.B[A项有歧义,“十来岁的孩子”指谁没有讲明白。
C项中“她”可指代小倩,也可指另外一人。
D项中“他”既可指修鞋人,又可指另一人。
]
2.A[B项中“这”指代不明。
C项“她”指代对象不清。
D项句意不明,“对论文的观点”是否已修改,没讲清。
]
3.C[A项中有歧义,“并担任学校工作”的主语可是“陶行知”,也可能是“几个共产党”。
B项中句式杂糅,使全句缺少主语。
有两种改法,去掉“看到”或者“使”(这两个词不能同时使用)。
D项中有歧义,“其他公司领导”有两种解释。
]
4.A[B项中有歧义,“旁人”是劝告他“控告”还是劝他“不要控告”,意思不明确;当然结果他是“控告”了,还是“未控告”也难以说清。
C项中“同归于尽”即含有“一起”之意。
D项中有歧义,“和”作为连词和作为介词是,语意不一样。
]
5.B[“章太炎的书”有歧义,既可以是“章太炎自己著的书”也可是“章太炎自己收藏的书”(赠送给图书馆,许多名人都曾这样做),也可能指“别人写的关于章太炎的书”。
]
6.B[A项中“适当的语言”既可理解为语种,也可理解为“语言文字”。
C项中“风格和语言的一致性”既可理解为“风格”和“语言”都要保持与原作的一致,也可理解为“风格”与“语言”之间要保持一致。
D项中“或”改为“和”,才可一一对应。
]
7.A[从“会得到人们的好评”来看,此句的中心应是针对“学生”而言,句意明确。
其他三项仍存在歧义。
B项中“修车的”可指自行车的主人,也可能指修车的师傅。
C项中去学校的可能是两个学生的父亲,也可能是“小刚”与“小花的父亲”一块去。
D项中高兴的可能是张师傅,可能是张师傅的徒弟。
]
8.D[A项中“非常”与“至关”重复赘余,B项中有歧义,不明确被老师叫去的是一人还是二人。
C项“志趣”与“发挥”搭配不当。
]
“一面与两面”搭配中的特例
前面有一正一反而后面仅有正面的句子一向被认为是病句,并把病因归为“一面与两面不能搭配”。
实际上,这种句子并非全是病句。
例如:
1、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关系到工程的质量。
(正)
2、公民能否遵纪守法,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
(误)
3、是否解放思想,关系到改革开放的进程。
(正)
4、“IT”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
(误)
例
(1)句的前半句为一正一反,后半句虽没有与之搭配的一正一反的词,但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即“工程质量”有好坏,这样前后就可以搭配起来:
认真负责,质量就好;反之,质量就差。
例
(2)句中的后半部只涉及到正面,且不能作相反的理解,因此为病句,应修改为“关系到社会是否安定团结”。
例(3)句中的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因为“进程”有快有慢;解放思想,进程就快;反之,则慢。
因此,此句为正确的句子。
例(4)句后半句中的“高水平”为正面,不能作相反的理解,为病句。
如改正,则需在“在于”之后加上“能否”,并删去“要”这一表示正面的词,使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
这类容易正误相混的句子举不胜举,例如:
5、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误)
6、体育成绩好坏,竟取决于某些裁判的判决。
(正)
7、学习成绩的好坏是三好生的重要条件。
(误)
例(5)句中的“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
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
“例(6)句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因为不公正取决于裁判的好恶:
他喜欢的或有贿赂的,成绩就好,反之,成绩就差。
因此,这类句子为正句。
例(7)句前面是“好坏”关涉两方面,后面只有肯定一面,前后不一致,可在“三好生”前加上“能否成为”。
从上面的例子可看出,要判断这些句子是否正确,关键是看后一句子,如后面只涉及到正面的为病句,而后面可作正反理解的则为正确的句子。
那么,怎样判断后半句能作正反理解呢?
主要看后半句的动宾搭配或看做为宾语的名词能否正反理解。
例如:
8、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误)
9、环境好坏将直接影响居民的心情。
(正)
10、青年男女不再以财产多寡和门第高低为条件,而以能劳动、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标准去选择自己的伴侣。
11、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误)
12、有无灵感思维,取决于知识积累的状况。
(正)
例(8)前半句关涉两面性,后半句中的“关键”一词,是一面性的,前后不致,为病句。
例(9)句“影响心情”这一动宾要作正反理解,因为心情有好有坏,可由好变坏,也可由坏变好。
因此可与前面一正一反词“环境、好坏”相搭配。
例(10)句前面是“多寡”“高低”关涉两面,而后面只兼涉肯定一面,前后不一致。
可将“能”改为“能否”,“有”改为“有没有”。
例(11)“白眼”和“青睐”批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
而例(12)后半句“知识积累的状况”本身就包含多少、深浅等一正一反的内容,无需强加上反面的意思,如此自然可与前面的一正一反的词“有无”相搭配。
总之,“一面与两面不能搭配”的所谓“病句”不全是病句,关键要看后面的字词本身是否包含正反两方面的意思。
有,是正确的句子;无,才是病句。
类说句式杂糅及强化训练
句式杂糅,是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句妇杂糅在一起,从而造成语句结构的混乱。
句式杂糅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表被动
常见结构:
被(受)……所。
如: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1999年全国卷)
说明:
句子的前分句,将“……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和“深为广大消费者所欢迎”杂糅在一起,修改时,任删其一即可。
二、表原因
常见结构:
原因是……造成(引起、诱发、作怪);由于……结果;之所以……的原因;是因为……的原因。
如:
2、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2001年京、蒙、皖春季卷)
说明:
本句的后分句是“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和“是党风不正在作怪”的杂糅,修改时,任删其一即可。
3、一个之所以变坏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他自己没有把握住自己。
(1998年全国卷)
说明:
本句前分句可以说成“一个人之所以变坏”,也可以说成“一个人变坏的原因”。
三、表目的
常见结构:
是为了……为目的的;把……达到;防止……不再……。
如:
4、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
(1993年全国卷)
说明:
本句将“防止这类事故再次发生”和“使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杂糅在一起。
四、表意图
常见结构:
本着……为原则;从……为出发点。
如:
5、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新的枝术。
(石家庄24中2004年高三模拟卷)
说明:
前分句要么说“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原则”,要么说“以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
五、表对象
常见结构:
对象……面向……;对于……问题上。
如:
6、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1995年全国卷)
说明:
本句可以说“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也可以说“这本杂志主要是面向……”。
六、表组成
常见结构:
还有来自……也参加了……;成分是……配制而成;分……部分组成;有……组成;大多是以……为主。
如:
7、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2000年全国卷)
说明:
本句中的“还有……学习”,我们可以说“还有来自……科技工作者”,也可以说“清华大学等……也参加了学习”,而现在将这两种说法杂糅在一起,修改时,可以任选其中一种说法。
8、止咳祛痰片是我厂里新产品,它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
说明:
本句后分句要么说“它的成分是远志……氯化铵等”,要么说“它主要由……等配制而成”。
9、镇海口的海防纪念馆分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了中华儿女不限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说明:
前分句要么说“……纪念馆分序厅……六部分”,或说“……纪念馆由序厅……六部分组成”。
10、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青年师生为主。
说明:
本句要么说成“……应征者大多是青年师生”,要么说成“……应征者以青年师生为主”。
七、表程度
常见结构:
分外……多了。
如:
11、他平时总是沉默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杂糅 歧义 一面与两面 一面 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