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不是无情物.docx
- 文档编号:12674217
- 上传时间:2023-04-21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9.47KB
标点不是无情物.docx
《标点不是无情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点不是无情物.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标点不是无情物
标点不是无情物
我们在阅读时对标点的语法功能一般是能够注意到的,而对标点的修辞功能往往容易忽略。
其实,标点不是无情物,它有着特殊的表意功能,看似微小,却以其独特的难以替换的魅力放射出奇异的光彩。
根据实际需要选用标点,通过标点巧妙地传情达意,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语言表达得更准确鲜明、细腻生动,使同样一句话能包含更多的内容,表达更深的意蕴,获得明显的修辞效果。
笔者现以教材为例,谈谈标点符号在特定语用环境中所产生的特殊艺术效果。
1.刻画心理,细致入微
①“席加洛夫将军?
哦!
……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懂:
它怎么会咬着你的?
”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说。
(契诃夫《变色龙》)
例①是“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刚说完要处置咬人之狗时,又听人说咬人的狗是席加洛夫将军的所说的一段话,这里省略号用得极妙:
首先,表现了他说话断断续续,边想边说的模样,表明他此刻的思维活动极其紧张。
其次,非常符合他处在想拐弯、想寻找台阶下台时的语言特点。
三个省略号如三下妙笔,惟妙惟肖地面出了奥楚蔑洛夫作为“变色龙”善变的丑态,符合人物的心理特点。
试想一下,如把这三个省略号省去,或者改为句号,显然是不能收到这样的效果的。
②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啊!
闰土哥,——你来了?
……”
他站住了,脸上出现欢喜和悲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鲁迅《故乡》)
例②写“我”离开故乡20年后回来同儿时的伙伴闰土见面的情景。
请看“啊!
闰上哥——你来了?
……”,在这七个方块字里面,作者连用了五种标点符号:
“!
,——?
……”,这五种交替变化使用的标点符号,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我”见到久别重逢的闰土时的欣喜、惊异、悲凉、疑虑、感慨等百感交集的矛盾心理和欲言又止的复杂神情,这决不是单单七个汉字所能表达得了的;而闰土那副既高兴又自觉卑微的心情则借助“老爷!
……”传达了出来。
总之,他们之间让人感到有一层厚厚的隔膜了。
这里的不仅给人们留下无穷余味,而且更催人联想。
2.传达感情,真实生动
我们说话的时候,要传达某种感情,可以借助表情、手势、语调等手段,可是写到纸就得借助于标点符号了。
③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
周——总——理——(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
④“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咬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都德《最后一课》)
例③里的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续,但是这种延续的声音并不是平平淡谈的,而是渗透着对周总理的无限深切的怀念之情。
例④里的破折号表示声音的断续,同时饱含着韩麦尔先生亡国的悲痛之情。
两例中的破折号都是兼表强烈情感的,因此在朗读时都应该把它所表示的感情恰当地表达们来。
⑤唐铁嘴:
所说后面改了公寓,租给我一间屋子,好不好?
王利发:
唐先生,你那点嗜好,在我这儿恐怕……(老舍《茶馆》)
唐铁嘴曾以相面为由,白喝了王利发十多年的茶,王利发早就对此事不满。
现在唐铁嘴又要租茶馆房子,王利发当然不肯答应。
但信奉“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喜”处世哲学的茶馆老板王利发,又不好直接拒绝,于是就抓住唐铁嘴吸鸦片的不良嗜好,借助省略号委婉地加以推脱了,不满情绪暗含其间。
3.表示含蓄,意蕴深远
⑥“可恶!
然而……”(鲁迅《祝福》)
例⑥是鲁四老爷听到祥林嫂被婆家公然从他家抢走,从而损伤了他家的威风和声望因而大怒时骂的话,这件事本是他不能容忍的,可是他却气消了,这“然而”后的省略号正含蓄道出了他来个180度转变的原因。
那潜在的意思是:
抢虽然可恶,但从礼教看,婆婆是有权支配祥林嫂的,无可非议,这就充分揭示了鲁四老爷封建卫道士的嘴验。
这里的省略号比直接道出要深刻、丰富、艺术得多:
它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再创造的艺术天地,开启了联想的闸门,这绝非一般语言文字能媲美的,如果把内容和盘托出,不但拖拖沓沓,味同嚼蜡,而且会抹煞意味隽永的“潜台词”。
⑦原来如此!
……(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例⑦在详尽的说明了时间:
“二月七日或晨”,地点:
“龙华警备司令部”,牺牲惨状:
“柔石身中十弹”之后,按常情应有大段的议论抒情,然而,鲁迅先生却只用了四个字和两个标点“原来如此!
……”就嘎然而止,为什么呢?
细细探究,方理解“原来如此”其中蕴含的无穷意味:
“我”是如此震惊、愤怒、悲哀……,青年们是如此果敢、坚毅、壮烈……,敌人是如此的卑劣、凶残、暴虐……。
所谓“哽噎不能语”正是先生此时此刻的情态;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正是感叹号和省略号所产生的巨大感染力;所谓“于无声处听惊雷”正是鲁迅先生在省略号里发出的“惊雷似的呐喊”。
两个标点既节省了大量笔墨,开拓了读者的思维,激起联想;又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真可谓“此时无字胜有字。
”
4.刻画人物,形象生动
⑧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
”(司马迁《鸿门宴》)
上例中的省略号,用得精妙,它把项羽不等刘邦诡辩说完,就急不可待地把帮助自己的告密人出卖给刘邦的愚蠢刻画无遗,展示了项羽政治上的幼稚。
这里不加省略号,文意上本也是可以通的,但逊色多了。
⑨“也许有罢,——我想。
”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
“啊!
地狱?
”我很吃惊,只得支捂着,“地狱?
——论理,就该也有。
——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
……”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躇,什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
我即刻胆怯起来丁,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
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鲁迅《祝福》)
例句中的破折号、省略号、问号、叹号等等,交错使用,配合文字把“我”在祥林嫂追问下惊疑矛盾,说话吞吞吐吐、支支吾吾的神态,后语否定前言的窘态,勾画得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更好地刻画了“我”既同情又无奈何的情状。
如没有这些标点,则很难有这种形象性。
⒌渲染气氛,引人入境
⑩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
…………
她们都抬起头往远处看了看。
“唉呀!
那边过来一只船。
”
“唉呀!
日本!
你看那衣裳!
”
“快摇!
”
…………
后面大船来得飞快。
那明明白白是鬼子。
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边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
(孙犁《荷花淀》)
这一段是用标点渲染环境气氛的典型例子。
其中两处描写划船的水声,前者是“哗,哗,哗。
”后者却是“哗哗,哗哗,哗哗哗!
”一个“哗”字,两样书写,句末两样标点,却透着作者的匠心独运。
因为前者描写妇女们一边说笑,一边轻轻地划船的情形,所以,一橹一橹,一声一停,“哗,哗,哗。
”,正反映出摇橹节奏的缓慢和环境气氛的轻松。
而后者则是写妇女们被日本大船追赶,拼命往前摇的情形,所以,一橹快似一橹,一声紧似一声,越摇越快,“哗哗,哗哗,哗哗哗!
”正反映出摇船速度之快、节奏之急和环境气氛之紧张。
如果两处同样标点,如何反映出这种环境气氛的急剧变化呢?
另外,“唉呀!
”“日本!
”“你看那衣裳!
”“快摇!
”连着使用感叹号,表现出意外遭遇时的神情的紧张、判断的急速何处事的果敢,显示了环境气氛的紧张和危险。
这一紧张场面的描绘着墨虽不多,却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心情顿感紧张。
⒍强调重点,语意显豁
为了突出重点、表示强调,使语意显豁,作者常用引号、破折号、逗号把句子某一成分单独断开。
如“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记念刘和珍君》
这里“听说”“她”“刘和珍君”才七个字,通常不必断开,鲁迅先生却特意将三个词语断开,一词一顿,很有力度,表现了刘和珍从容赴难的坚定气概,作者对刘和珍勇毅果敢的热烈讴歌以及自己的沉痛愤激之情。
郭沫若曾强调过:
“标点好像一个人的五官,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看得无足轻重。
”是啊,标点符号一旦与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相结合,就合成为文章的血和肉,就成了整个作品中不可缺少的艺术细胞,有着“意蕴标点里,情涵不言中”的功效。
难怪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在谈到现代汉语语法时着重指出:
“每一个标点符号有一个独特的作用,说他们是另一种形式的虚字,也不过分。
”很多文学作品正是借助标点传情达意的,我们在阅读时,一定要注意这种被称为“文字的眉目”,“笔端的舌头”,“没有声音的文字”的标点的修辞作用,仔细咀嚼,精心揣摩,认真体会标点之外的深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标点 不是 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