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考 第四大题写作高考22题逐题特训17Word版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12669446
- 上传时间:2023-04-21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71.87KB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考 第四大题写作高考22题逐题特训17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考 第四大题写作高考22题逐题特训17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考 第四大题写作高考22题逐题特训17Word版含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考第四大题写作高考22题逐题特训17Word版含答案
高考22题逐题特训(十七)
高考第22题 写作
1.(2016·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高三教学质量监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一位富太太到寺院进香,看到一个叫戒痴的小和尚穿得很破烂。
她问师父:
“那个可怜的小和尚是谁?
”
师父很奇怪,不知道为什么富太太觉得戒痴可怜。
富太太说:
“你看,小和尚的衣服都破了。
”
其实,并不是寺里穷得没有钱给戒痴做衣服,而是戒痴太调皮,在寺里上上下下地跑,有时候还跑到山里爬树摘果子,给他做的每件新衣服都会很快被穿破。
这次有施主指出了,师父便给戒痴换一套新的僧袍,并嘱咐他以后不要再穿破衣服乱走,这样影响不好,进香的施主会以为他们欺负小和尚。
戒痴忽然问:
“那个可怜的太太是谁?
”
富太太衣着讲究,看起来很光鲜,实在看不出富太太有什么可怜的地方。
戒痴说:
“你看她虽然衣着华丽,但她的眉头一直紧锁着。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探索] 题目所给材料是一个哲理性很强的故事。
故事中的人物主要是富太太和小和尚。
故事主要讲的是富太太看小和尚“可怜”,而小和尚则觉得富太太“可怜”。
构思时,可以分别从两个人的角度分析。
小和尚不认为自己的衣服破旧可怜,这表明他能够保持天性。
衣着华丽的富太太觉得小和尚可怜,这是“以貌取人”;而她眉头紧锁,表明她在物质上可能很富足,但在精神上并不充实。
如果从材料整体思考,两个人都看到了别人的短处,得出的评价都带有主观性。
这样,就可以得出全面看待事物的立意方向。
因此,写作时,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
人生的乐趣并不在于物质的富足,而在于精神的充实;保持天性,快乐充实;全面看待事物;别用自己的长处看待他人的短处。
[佳作展台]
人生的乐趣在于精神的充实
人生的乐趣在于精神的充实,而不在于物质的富足。
品读精美的作品,从中领悟人生道理,会感到快乐;垂髫幼童,抑或懵懂少年,嬉闹玩耍,会感到快乐;历经艰辛,手术成功,患者家属的一句感谢,会让医生感到快乐;三尺讲台,桃李芬芳,年轻学子的一声亲切问候,会让教师感到快乐。
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精神的充实。
无论物质是否富足,只要一个人的精神是充实的,即使是苦行,也能感到满满的喜悦。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能使宋濂在这种贫富悬殊的条件下“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足乐者”是宋濂对知识的渴望和得到知识后的满足和快乐。
求学虽艰,但与内心的充实相比,也是乐在其中。
三毛毅然前往梦中念念不忘的撒哈拉沙漠,去那个令她魂牵梦萦之地。
在那里,没有亲人的照顾和朋友的陪伴,有的只是漫天的黄沙和呼啸的寒风,有的只是沙漠中落后的经济条件和飘忽不定的政局。
然而,这场旅途她走得艰辛却也洒脱。
在沙漠中的日子,她的心愈加清明澄澈,她将潇洒和率性放任于广阔天地,精神的充实是她的人生乐趣所在。
在那里,她写出了深入灵魂的散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在恶劣的环境中,需要的是生命的顽强不屈。
环境虽恶劣,旅程虽险远,但为了自在充实的内心,她已是乐在苦行之中。
莫言至中年才获得诺贝尔奖,为众人所知;屠呦呦倾尽一生研究青蒿素,让世人感受到生命的价值。
无论在文坛,还是在科研领域,他们都刻苦前行,然而,在物质方面,他们却没有太多的要求,他们的奖金,不够在北京买套大房子。
在这个土豪横行的时代,很多人的财富“得来容易”,豪车、豪宅自是小事一桩。
然而,对莫言、屠呦呦这些人来说,能够支撑自己事业的,绝不是这些物质方面的东西,而是充盈丰富的内心,还有历史的使命。
因为行路艰苦,得来不易,才倍加珍惜,才倍感其乐。
人生的乐趣在于精神的充实,即使苦行千里,回望自己走过的路时,也会在心中感到快乐。
一路的艰辛等待和困苦,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流下的汗水浇灌了路旁的树,放眼处,已然枝繁叶茂。
世人皆叹人生苦,殊不知乐在苦行处。
[名师点评] 文章充分理解材料内涵,从“人生的乐趣在于精神的充实”这一角度构思,表达了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开篇对精神充实带来的快乐进行了分析,然后点明写作中心。
主体部分,先以宋濂、三毛两个人的事迹,对话题进行深刻理解,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然后以莫言、屠呦呦两人的事迹,进一步升华主题。
接着总结全文,重申文章观点。
2.(2016·四川省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若没有日历的提示,一些传统节日到底是哪天可能并不清楚。
诸如“寒食节”“重阳节”“腊八节”,其起源、内涵、习俗早已被淡忘。
而感恩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却得到不少人的热捧。
像11月11日“双十一”、5月17日“吃货节”等人造节日,也已成为大众购物消费的狂欢节。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为什么我们需要节日?
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节日?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探索] 材料的主要内容是现在一些年轻人重视洋节、人造节日而忽视传统节日,并提出相关的问题,即现代社会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为何我们需要节日,我们需要怎样的节日等。
写作时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
一是表述传统节日不能丢,要注重分析传统节日在文化上的重要作用;一是洋节、人造节日在当今社会的作用,要注意把这些洋节、人造节日对当代人的意义写出来,当然在行文过程中,要表达传统节日不能丢的思想。
材料的立意主要有:
①岂能丢掉传统节日;②洋节、人造节日不那么可怕;③正确对待我们生活中的节日等等。
[佳作展台]
传统节日,我们灵魂的栖息地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每每读到辛弃疾的这首《青玉案》,眼前总是能够浮现出大宋京都汴梁彼时的美景,春风轻拂、花灯满树、星光辉映;能够想象到,彼时的汴河两岸一定是人头攒动、游人如织,大街小巷灯火辉煌、火龙翻飞。
元宵节,除夕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都能够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寻找到快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能够随口说出该诗句的大有人在,因为中秋节毕竟是长辈的口中、媒体的报道中经常谈到的节日;但对描写腊八节的“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描写寒食节的“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的诗句恐怕能够随口说出的就没有几个人了,因为这些节日似乎已经被现代人遗忘了。
不是吗?
想想人造的“双十一”购物节,人们的心情是何等振奋,“节日”前大家泡网、讨论,“节日”中大家疯狂点击,“节日”后大家等待快递小哥、彼此对比购得的商品,“剁手党”们用彻夜难眠来诠释这个新造的“节日”的内涵。
但想一想,眼下有谁能够在寒食节前精心准备寒食节要吃的食物?
有谁能够在寒食节表达对祖先的祭拜、对先人的感恩?
也许有人说,时代发展了,传统节日落后了。
但是,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传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我们与传统文化联系的纽带:
春节,让我们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中体验到家人的团圆带来的内心安适;元宵节,让我们在多姿多彩的花灯中展望新的一年;清明节,让我们在祭祀先人、慎终追远中体会到历史的延续、家族的传承;端午节,让我们在包粽子、赛龙舟中感知健康的生命、充沛的活力带来的愉悦;重阳节,让我们在登高饮酒、观赏菊花中表达对长者的尊重、对故乡的思恋……
站在这条滥觞于远古而流淌到当今的文化长河岸边,我们能够看到那些载着传统文化、翻卷着思想浪花的河水在历史的隧道中缓缓流淌……
这是生命的长河,它自始至终都承载着中国厚重的文化。
面对传统节日,让我们把对祖先的尊敬、对文化的热爱细腻、虔诚地编织成一个红红的中国结,让我们的思想、灵魂找到一个安静的栖息地。
[名师点评] 本文具有以下优点。
①观点明确,分析透彻。
文章题目“传统节日,我们灵魂的栖息地”十分明确地表达了文章的观点;在论述过程中,文章注重细致的分析,比如第一段,首先引用古诗词,通过描写和分析,论证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②用词准确,注重抒情。
文章在论证传统节日的重要性时,列举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给人们带来的心灵的安慰等,抒情性浓郁;再如最后一段,用抒情性的语言表述对传统节日的赞美等。
③注重引用,有文化意味。
文章引用了很多有关节日的诗词,诠释传统节日体现的传统文化,使文章本身充满文化意味。
3.(2016·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60分)
微博上流传着一个段子:
一部高档手机,70%的功能都是没用的;一款高档轿车,70%的速度都是多余的;一栋豪华别墅,70%的房间都是空闲的。
环视一下自己,你那高配置的生活里,有多少资源待在角落里被闲置着,浪费着?
也许是时候,把身段放低一点儿,要求降低一点儿,让生活低配一点儿了。
读了以上文字,你有何感想?
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自选角度,确定立意,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探索] 材料中,高配置的手机、轿车、别墅……都体现了一种生活方式——奢侈。
其实,生活应该是很简单的。
“把身段放低一点儿,要求降低一点儿,让生活低配一点儿”。
降低了要求和标准,并不意味着降低了身份和地位,相反,这样会更受人尊重和爱戴。
据此,文章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拒绝奢侈;俭以养德;学会放弃;为生活减负;摆脱物质的过度束缚,追求人生的效率;知足常乐,适度最好;不为物质所累,诗意栖居;降低生活的要求和标准,提升人生的品格和境界;追求简单;合理利用资源;等等。
写作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选取典型的素材,表达鲜明的观点。
[佳作展台]
生活不需要高配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但秦始皇哪里能想到,这座宫殿还没有完全建成,便遭受了“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命运。
原因很简单,秦始皇对生活的标准太高,他想要的配置全国百姓都给不起。
很多时候,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配置高一些,这样,才显得有面子。
其实,真正有面子的人生,往往不在配置中体现。
不是吗?
那一天,那一晚,在著名画家王一亭那座精致的小院里,一位尊贵的客人翩然而至;那一餐,那一饭,在爱因斯坦这位大科学家睿智的思想里,却没有丝毫香甜可口的味道。
看着眼前异常丰盛的晚餐,爱因斯坦的脑海里闪出两个字——悖德。
本想挣些面子,没想到却被人耻笑了去。
因面子而抛弃美德,可叹可悲!
丰盈的内心,看着每一粒米都感觉疼痛;干瘪的面子,从来没有想过什么是可惜。
外在之美,若烂漫之花,让浮躁的心体验虚华艳丽;内在的美,如温润之玉,让纯净的心享受清凉诗意。
在这方面,英国著名的作家和诗人塞缪尔·约翰逊为我们作出了表率。
在道德和宗教推广方面,他努力地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在教育人们与人为善方面,他默默地传递着健康的思想。
他的一生,为社会作出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
当他得知有人占了他多年前买下的墓地时,没有丝毫怨气,而是以自我解嘲的方式宽容了对方,并以站着的方式安放了自己的灵魂,还高兴地告诉人们,自己如果站累了,还可以去邻居家做客。
是啊,占的地方多,不代表受人们尊重就多;相反,人们记住的恰恰是这位甘愿站着死的诗人。
低配的生活,能够让人感到轻松,也能让人体会到从容。
身为宰相的王安石,便有着清廉的品质。
位居宰相,亲戚来访,按理应该好好招待一下。
可是,饭桌上只有薄酒、胡饼、一小块肉和清汤。
客人乘兴而来,却被如此招待,于是只简单吃了几口胡饼,而剩下的部分王安石则吃得有滋有味。
客人羞愧地回去了。
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是不应该通过吃穿展示出来的。
《红楼梦》中那癞头和尚的一曲《好了歌》,唱出了世间的哲理。
再看看当今社会,诸如国人前赴后继到日本疯抢马桶盖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不禁让人深深叹惜。
生活,不需要高配,只要能够让自己内心充实,低配也是一种幸福。
[名师点评] 文章紧紧扣住“高配与低配”这一立意,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具体写作时,作者在开头以《阿房宫赋》中的内容引出话题,对材料进行简单概述,然后点明写作中心。
主体部分,先以王一亭接待爱因斯坦时为了面子而奢侈招待的素材,从反面论述。
然后以塞缪尔·约翰逊“站着死”和王安石待客这两个素材,从正面进行分析。
结尾处则以《红楼梦》中的《好了歌》和国人到日本买马桶盖的素材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写作中心,深化主旨。
4.(2016·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导师带着几十名学生野外考察,看到一名学生正要穿过一片沼泽地,他大声对学生喊:
“小心,不要走错路,踩到沼泽会沉下去的!
”那名学生回头大喊:
“老师更应该小心啊!
我走错路,沉下去的只是我一人,如果老师走错了,沉下去的还有追随你的一大群学生。
”导师沉默了,悟到学生关心之外另有深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探索] 这是一道充满哲理的材料作文题。
学生可以从以下方面立意:
①学生和导师的对话,有着深刻的意蕴。
整体来看,学生和导师互相提醒,从中可以得出“互相关心”的立意。
②“我走错路,沉下去的只是我一人,如果老师走错了,沉下去的还有追随你的一大群学生”是整个材料的关键句。
从这个句子可知,导师作为引导者,责任很大,由此可以得出“引导者的作用”这一立意。
③导师提醒学生不要走错路,学生则提醒导师不可带错路,从中可以得出“提醒别人的同时,不要忘记提醒自己”这一立意。
[佳作展台]
用德识引领未来
郸城一高 尚林
“如果老师走错了,沉下去的还有追随你的一大群学生。
”学生语意双关的话发人深思。
是啊,身为学生灵魂的塑造者,老师理应具有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用德识引领未来。
用德识引领未来,是老师的天职,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文明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还要依靠更多有德有识的人:
高瞻远瞩的领导人、克己奉公的官员、英勇无畏的官兵、著作等身的学者、激扬文字的少年……
纵观古今中外,我们不难发现,无论个人的进步、集体的发展,还是国家的荣辱兴衰,道德与学识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李世民,这位带给国人无比荣耀的大唐盛世的缔造者,他的德与识堪称帝王的典范,正所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其文韬武略令人赞叹不已,而他胸怀大局、四海一统的民族和外交政策更是让四海之内仁人志士努力内附,以唐为荣。
他们不但同唐人一样可以自由自在地生存,还可以做官,著名的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思摩、执失思力、契苾何力乃至后世的高仙芝、李光弼等都为唐朝作出了杰出贡献。
现在的唐装、唐人街也正是那时繁荣富强、威震四海、文礼之邦的生动写照。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历史的河流奔腾不息。
经过多次的改革与革命,终于在1949年,新中国的大幕拉开了。
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毛泽东,以其丰富的学识和卓越的政治远见,为缔造新中国作出了艰苦卓绝的贡献。
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一九七八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让古老的中国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使百废待兴的国家从一个老态龙钟、步履维艰的花甲老人一下子变成了容光焕发、神采飞扬的青年,在通向繁荣富强的道路上高视阔步,挥动着气吞山河的大手笔,书写着雄浑壮丽的动人诗篇,讲述着一个又一个令世人惊叹的东方神话……
正如余华所说:
“从一条宽广大路出发的人常常走投无路,从一条羊肠小道出发的人却能够直到遥远的天边。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其中关键的因素就是德与识。
在历史的长河中,数不清的人因为德与识的缺失而走向失败的痛苦深渊,也有不少国家因为领导者道德衰微、见识短浅而导致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
德与识的作用非常之大。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就让我们以史为鉴,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与修养,涵养我们的道德与情操,用德识引领未来。
[名师点评] 文章开头便引用材料中的话,紧扣题目,得出中心论点。
文中用李世民、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例子进行论述,事例典型,说服力强。
文章结尾再次强调用德识引领未来,照应标题与开头。
整篇文章行文流畅,思想深刻,可谓一篇佳作。
5.(2016·广东省广州市五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二十多岁、年轻漂亮的师范大学毕业生李云飞,到山村做了一名教师。
有一年,她接到了一笔捐款,这笔捐款的使用方式,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争议。
她没有把钱用在“现实问题”上,比如增添一些新的教学工具、改善教学环境之类,而是在其他老师的反对下,将全班孩子“奢侈”地带到了深圳,让孩子们第一次走出山沟,亲身感受外面广阔的世界。
面对记者的一大堆的问题,年轻女教师只淡淡地说了一句话:
“我们那里太穷了,但我想让我的学生知道山外有高楼。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探索] 本题材料主要讲的是山村教师李云飞利用捐款带领孩子们走出山沟,感受外面的世界的故事。
从她的那句“我们那里太穷了,但我想让我的学生知道山外有高楼”可以推知她这样做的用意:
让孩子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使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了目标才有动力。
因此我们可以立意为,山村教师李云飞着眼于未来,富有远见。
也可从其他角度立意,比如我们对贫困地区的捐助大多停留于物质方面,而没有考虑到精神方面,可结合一些贫困山区接受大量资助依然贫困的现象,说明精神上的帮助也很重要。
[佳作展台]
拥有远见,铸就人生
远见,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因为有了远见,老鹰才会毅然决然把小鹰推下悬崖,使其练就强壮的翅膀,有朝一日能翱翔天空;因为有了远见,小溪才会曲曲折折一路克服高山峭壁的阻隔,最终奔向浩瀚的大海;因为有了远见,腊梅才没有贪图春风细雨,而是选择了在冰雪中傲然绽放,留得清气满乾坤。
没有远见的人如井底之蛙,见识浅薄,孤陋寡闻,不知改变。
人无远见,注定失败。
山村教师李云飞之所以会有如此惊人之举,是因为她知道,人只有见识到外面的世界,才有强大的动力去改变。
在这一点上,她是有着远见的。
历史像一面镜子,让我们反思。
刘邦有远见,才会在鸿门宴上低声下气、曲意逢迎,最终一统天下;项羽没有远见,才会放虎归山,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
越王勾践有远见,才会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成就霸业;吴王夫差没有远见,不听子胥劝告、沉浸在胜利之中,最终身死人手。
所以,我们要有远见。
有远见,才不会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
还记得梁思成保护北京古城墙那悲愤而又掷地有声的话么:
五十年后,你们会后悔的。
历史总是无情,我们真的后悔了。
梁思成有远见,才没有被所谓新的建设浪潮冲昏头脑,他明知道没有力量去阻挡,却以拳拳之心逆流而动,他不怕误解、不惧诬陷。
人只有拥有了远见,才会立足远方,不囿于当下,产生力量,拨开眼前的迷雾。
所以,我们要有远见。
有远见,才不会被安逸的生活束缚手脚。
同在街头卖艺的黑人琴手,十年之后再见已成音乐家的谭盾时不知作何感想!
这又怨得了谁呢?
自己因为死守住那个“最赚钱的地盘”,十年之后仍然原地踏步,丧失了斗志。
我们身边又有多少人满足于自己舒适的生活而不肯去奋斗,如温水中的青蛙,不知潜在的危险,等到灾难来临之时,为时已晚。
有远见的人,如高手下棋,总能步步为营,看透全局。
所以,我们要有远见。
有远见,才不会被困难荆棘吓倒。
如比尔·盖茨中途退学,开发微软,被人嘲笑,若不是他有远见,相信网络会盛行于世,怎会有今天的微软帝国;牛根生若不是相信未来的牛奶市场前景广阔,又怎会排除万难,建立如今的蒙牛伟业;董明珠若不是相信自己能在空调市场一展抱负,又怎会努力拓展市场,经过一番打拼,在世界上拥有如此高的知名度。
因为有了远见,才能在艰难困苦中坚守;有了远见的支撑,也就有了行动的力量。
事实证明,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致敬。
最美教师也会因她的远见为孩子们指出一条光明大道。
[名师点评] 文章从“远见”的意义入手,在引用了刘邦和项羽、勾践和夫差的例子之后,从“有远见,才不会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有远见,才不会被安逸的生活束缚手脚”“有远见,才不会被困难荆棘吓倒”三个方面论证,条理清晰,说理透彻。
文章材料比较丰富,有详例,有点例,有正反对比事例,使文章摇曳多姿。
文章随处可见的排比、对比、引用则使文章文采飞扬。
6.(2016·陕西省西安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
一天,唐僧整理孙悟空的衣物,发现他的内裤上有个洞,于是耐心地缝补起来;第二天,唐僧发现悟空内裤上又有个洞,于是又补了起来;第三天依旧有个洞,正当唐僧飞针走线缝补之时,猴哥跳过来,一把拉开唐僧,说:
“师傅,您把这洞缝上,打算把我的尾巴搁哪儿?
”这时,唐僧才恍然大悟。
对于上述现象,你怎样看?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立意探索] 这是故事新编,颇有笑话的意味,但却有深刻的内涵。
看到徒弟的内裤上有个洞,便不声不响地为徒弟补起来,第一天如此,第二天如此,第三天依然如此。
唐僧的爱心可嘉。
但是,他的这一举动,却是毫无价值的。
因为孙悟空是猴子,它有一条尾巴,内裤上的洞是“搁”尾巴所需,正如孙悟空所言:
“您把这洞缝上,打算把我的尾巴搁哪儿?
”这无疑是好心却做了蠢事。
联系生活实际,这样的蠢事并不少见,比如,一些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有求必应,让子女养成不良习气,好心办坏事,让“爱”变成了“害”。
再比如,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加快建设速度,违背客观规律,影响经济正常发展。
具体立意可有:
①谨防好心办坏事;②沟通其实很重要;③一厢情愿往往事与愿违;④要按客观规律办事等等。
[佳作展台]
妈妈也是为你好
夕阳西下,冷风嗖嗖,李婆婆站在村头的路口,满脸哀伤,不时发出几声抽泣,嘴里不停地说着:
“妈妈想不到,妈妈没有坏心啊。
”路过的知情人无不停下来,陪她伤心落泪。
李爷爷和李婆婆今年都62岁,是我家多年的好邻居。
一个月前,他们的儿子大勇撑船落水,不幸身亡。
白发人送黑发人,怎能不伤心?
大勇是二老的第二个儿子,他前面本来有个哥哥。
大勇的哥哥6岁的时候在河边玩耍,一不小心掉到河里淹死了,李婆婆34岁那年才又生了大勇。
大勇的到来给二老带来无限的欢乐,李婆婆辞掉工作,专心照顾大勇。
为了让大勇远离水边,她特地花了数万元钱,买了一处四周没有河沟的地建房子,要把大勇安置在绝对安全的环境里。
大勇长到8岁的时候,同龄的孩子在大人的带领下,早已学会在水里扑腾,李婆婆却坚决不让大勇靠近水。
高中毕业以后,大勇没能考上大学,他的几个同学想和大勇一起承包鱼塘,李婆婆坚决不同意,理由是他不会弄水。
李爷爷提出让大勇先学会游泳再去承包鱼塘,他说:
“我们这里是水乡泽国,他怎能躲得过水呢?
”李婆婆就是不同意。
她说:
“离水远些吧,我再也承受不了什么意外了。
”
可是,意外还是发生了,而且还是离不开水。
家里准备给大勇结婚,要翻修房子,大勇就请了几个年轻人与他一起弄船到窑上买砖头。
在回来的路上,船撞到桥墩上,大勇和另一个青年一起落到水里,那个青年很快游上了岸,可大勇却沉入了河底。
无情的河水吞没了他年轻的生命,李婆婆多年的精心呵护随之化为乌有。
夕阳沉入地下,冷风一阵紧似一阵,李婆婆在叹息,在低泣,嘴里不停地说:
“妈妈想不到,妈妈没有坏心啊。
”
李爷爷拄着拐杖来找李婆婆:
“老婆子,回家吧,日子还要过。
”
“哎,真不该让他弄船的。
”李婆婆后悔不已。
“水火无情,防不胜防啊!
”李爷爷安慰她。
“听你的话,早些让他学会弄水,就不会出事了,爱他也是害他啊。
”李婆婆由后悔陷入了深深的自责。
“是的,爱有时也是害。
”李爷爷哲人似的应和着。
“没有生存能力我可以养着你,给你留好多好多钱,可你不能走啊!
”李婆婆叹息着。
风声更紧了。
冷风里,两个老人互相搀扶着,向村里走去,身后留下李婆婆不尽的后悔:
“妈妈想不到,妈妈没有坏心啊!
”
[名师点评] 文章用生动的故事诠释了这样一个主题,即并无恶意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考 第四大题写作高考22题逐题特训17Word版含答案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第四 题写 22 题逐题特训 17 Word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