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
- 文档编号:12668467
- 上传时间:2023-04-21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0.55KB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作家作品:
1、贾祖璋(1901~1988),浙江海宁人,著名的生物科普作家,早在30年代他就已是我国科学小品的开拓者之一,60年代笔耕不辍,他的作品以多姿多彩的文学方式生动活泼地传播。
以生物学为主的科学知识,实现了文学与科学的联姻,1981年3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获全国科普作品一等奖。
2、《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的作者是英国当代科普作家。
雨林是森林类型。
包括、、等。
3、《十万个为什么·地球科学》中关于海洋资源有一组文章,分别阐释了海洋为什么是个“粮仓”“大药库”“聚宝盆”等,课文因篇幅限制仅选了其中第一篇。
4、《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作者是杨振宁,美籍华人,1957年与另一位华人科学家李政道合作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因此与李政通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在促进中美科技交流和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还努力帮助中国学者在美进行科研和学习。
二、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三棱镜萎谢灼伤
蜜腺分泌并蒂
花卉褪色靛色
花萼花蕊濒临
奎宁摧毁胆怯
土壤癌症白垩纪
焚烧妥善鹧鸪
石莼鳞虾光纤
趋势芯片挠头
聘用着眼点弥补
2、成语积累(注意成语的意思和加点字的字音字形)
危言耸听意味深长万紫千红
按部就班与日俱增归根到底
三、单元解读
1、文体知识:
1、说明文分类:
事物性说明文《苏州园林》
按对象
事理性说明文: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死海不死》;
文艺性说明文
按语言
平实说明文
2、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按时间先后进行说明)
空间顺序(由远及近,由内到外,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等);
逻辑顺序(由表及里,由果到因,由浅到深等)。
3、说明方法及作用:
※举例子:
是利用列举实例的办法把比较复杂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解说得具体明白。
※列数字:
有些事物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用一些数字说明,往往可以使读者了解得更清确、更具体。
※分类别:
是按照一定标准对事物或事理进行分类,加以说明,使之眉目清楚。
※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如统筹方法是一种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用A是的B或的B,叫A。
※作诠释:
用通俗浅显的语言对事物特征作一般性解说。
※作比较:
用具体的或大家比较熟悉的事物与被说明事物作比,使它留下具体而鲜明的印象,突出事物的性状特征。
※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这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征,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列图表:
用图表说明事物,往往能够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说明更直接,更具体。
※引资料:
包括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使说明内容更充实具体。
※摹状貌:
就是对说明对象用生动语言进行描绘,相当于记叙文中的描写。
4、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准确:
要求运用准确的语言介绍事物的特征遣词造句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不模棱两可,不夸张。
主要体现在状语和定语进行修饰和限制上。
如“《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中的“大约”“可能”之所以这样用是因为不敢完全肯定我国古籍中是否还有比这更古老的桥的记载。
所以要加上这些修饰词。
2、知识掌握要点:
(1)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说明事理的文章。
这类文章着重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提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学习本单元的说明文,不仅要了解有关生物、环境等方面的科学知识,还应初步了解:
说明事理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因果关系加以说明,这样才能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2)增强环保意识,引发学生思考祖国和人类的未来,进而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3)学习以逻辑顺序安排事理说明文的结构,并从多角度说明事理的方法。
(4)学习通过解释性的表达方法,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将深奥的道理通俗化。
四、课文梳理:
(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课文层次
(总)一、提出问题(第1段)
(分)二、解说问题“花红”?
(2—10段)
物质基础
物理学原因内部因素逻生理需要(主)辑
进化观点顺
自然选择序人工选择外部因素(次)
(总)三、总结问题(第11段)
▲写作特点
(1)严密而精巧的结构
①从全文看,作者紧扣标题,按“设疑—解释(分说)——小结(总说)”的方式巧妙地安排材料
②开头从赞颂花朵的红色入手,咏叹红紫烂漫的春天,于赏心悦目之际,提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疑问,引出说明的中心,转得自然,问得贴切。
(问题:
文章开头为什么要从赞颂花朵的红色入手,咏叹红紫烂漫的春天?
)
③主体部分巧妙地从六个方面说明花色形成的原因:
说明每个原因时,都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设问句领起,紧接着用一句话作概括解答,再进一步阐述说明。
在第一段,是照应题目,引起下文。
以下几段,起到了提示说明角度和内容的作用,同时使说明层次清楚,步步深入。
这种方法在修辞上叫做间隔反复。
作用是使中心突出,脉络分明,节奏明快,增添文章的语言美,增强文章的艺术色彩。
(问题: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①举例子。
如列举菊花、添色木芙蓉的例子
★作用:
可以清楚真实有力地说明有些白花变色的原因
如列举国内人工栽培牡丹新品种和国外人工培育大丽花、虞美人的例子
★作用:
说明人工选择对植物的影响比自然选择更显著,精当有趣,既使读者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又生动而透彻地说明了花儿这样红“归功于人工选择”的道理。
②作比较
如将花青素在酸性的细胞液中呈现红色,与花青素在碱性或中性的细胞液中呈现蓝色或紫色相对照。
★作用:
可以鲜明有力地说明花朵呈现红色源于自身的物质基础—花青素。
将酸性的花青素把红色的长光波反射出来,与中性或酸性的花青素以及胡萝卜素反射出其他颜色的光波相对照。
★作用:
说明花朵呈现各种颜色的物理学原理。
将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相对照
▲作用:
说明人工选择在培育新的花色品种方面所显示的优越性。
③分类别
在说明花红的原因时分内部因素和外部内素可以有条理、清楚地说明对象。
(3)语言特色
本文语言准确、严密。
如第4段举例说明白花细胞液里花青素含量的变化会引起花色由白变红,“有些”限制“白花”,表示不是所有的白花都会变色;“特殊”修饰“例子”,表示添色木芙蓉是极个别的;“一般”修饰“花”,表示特殊情况除外。
“萎谢之前”、“早晨初开的时候”、“中午”、“下午”、“初开时”都是在时间上作了限制;“少量的”是数量上的限制;“微”、“淡”、“深”、“渐渐”是对程度的限制。
这些修饰和限制性词语的恰当运用,准确而严密地说明了事理。
▲疑难解析:
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好处:
①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标题,易于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标题,可以体现科学小品文文学性的一面,使全文颇具诗情画意。
③从题目本身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概括了文章的说明范围,浓缩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类似的例子:
“我的未来不是梦”,“我从山中来”……。
以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名为题目,既可以浓缩文章的内容,又增强了文章的情趣,起到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二)《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
▲课文层次
雨林正在急剧减少→雨林的消失给人类会带来怎样的损失→人类为什么会摧毁雨林→雨林的毁灭将使人类面临灾难。
(逻辑顺序)
▲写作特点
(1)说明方法及作用
★列数据与作比较
课后“思考与练习’’题二。
参考如下:
第1句先列出雨林确切的毁灭速度,之后再将其面积与40多个足球场比较·既能给人具体清晰的直观感受,又突现了雨林毁灭速度之快。
第2句在列数据的同时将两个数据作比较,突出了毁林建牧场效率之低。
作用:
列数据与作比较相结合,增强了信息的冲击力,更能使人触目惊心。
(2)文章表达方式的运用
★全文采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雨林的毁灭及其严重影响。
但文章首尾引用了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的话,其用意何在呢?
答:
首尾两段引言,实是巧发议论,意在向世人发出警告。
首段引言在警示世人的同时,又能为下文展开说明作铺垫;尾段引言更具警示作用,使人在思考中增加对环境的忧息意识,进而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说明文中采用说明与议论表达方式相结合的作用是什么?
答:
阐释事理,更能突显主旨,引人关注。
▲疑难解析:
说说雨林的毁灭给生态环境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
雨林毁灭动物物种濒临灭绝植物物种濒临灭绝破坏大气全球气温升高灾难性气候变化冰川溶解洪水泛滥更多动植物死亡
▲课外延伸
请拟写一条保护环境的公益广告:
(三)、《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理清文章层次:
明确:
本文可以分成三部分
(1—2)说明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3—6)阐释海洋可能成为粮仓的原因。
(7)总结全文,强调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海洋可以为人类提供哪些粮食?
明确:
①海藻食品,提供蛋白。
②浮游生物,加工食品。
③远洋鱼虾,潜力巨大。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
明确:
作者从藻类、浮游生物、鱼虾等几个方面来说明的。
▲本文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明确: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
▲文章主旨
本文阐释了海洋未来能成为粮仓的原因,科学地说明了海藻和海洋丰富的浮游生物以及众多的鱼虾等,能为人类提供充足的蛋白质。
开发利用海洋能妥善解决人类资源短缺的问题。
六、阅读题突破
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
②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
③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
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
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11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重瓣)、楼子(花心突起)、并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紫、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美丽色彩。
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
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
又如虞美人,经过培养,已有红、黄、橙、白各种颜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蓝色。
19世纪末,美国的著名园艺育种家蒲班克,发现一株花瓣上好似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特意培养,到20世纪初,便育成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虞美人,为花卉园艺增添了新的品种。
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①是________问句,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句②和句③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相比较,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为了突出人工选择的显著成就,作者采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
12.文中列举牡丹、大丽花和虞美人三个典型事例,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将自然生长的花同人工培育的花进行了比较。
5.“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
”句中的“仅”字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简析:
1、说明人工选择在加速花色变化过程中的作用。
2、设问引出本段文字说明的中心。
3、突出人工选择的优越性
4、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
5、时间长短形状色泽品种优劣
6、“仅”字说明时间之短,突出人工培育的显著成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 单元 知识点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