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教者西南模范中学 高一语文组 沈艳.docx
- 文档编号:12667285
- 上传时间:2023-04-21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24.43KB
指教者西南模范中学 高一语文组 沈艳.docx
《指教者西南模范中学 高一语文组 沈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教者西南模范中学 高一语文组 沈艳.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指教者西南模范中学高一语文组沈艳
如你想要拥有完美无暇的友谊,可能一辈子找不到朋友。
沁园春长沙
指教者:
西南模范中学高一语文组沈艳
教学目标:
一、了解词的结构及有关知识
二、把握词的写作思路
体会毛泽东诗词中的崇高美
三、分析词中有关景物描写的手法
学习情景交融、以景显志的表现手法
四、指导学生掌握鉴赏诗词方法
训练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
训练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
把握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领会诗歌宏阔的意境
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
品味写作目的
理清作者思路;与历代咏秋诗词意象比较
领略伟人主宰大地沉浮的雄才大略和革命豪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师朗读《诗人·领袖》:
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
写诗
二万五千里是最长一行
常于马背上构思
便具有了战略家的目光
战地黄花
如血残阳
成了最美的意象
有时潇洒地抽烟
抬头望断南飞雁
宽阔的脑际却有大江流淌
雪天更善畅想
神思飞扬起来
飘成梅花漫天的北国风光
相信你是最严肃的诗人
屈指数算
一首气势磅礴的诗
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
轻易不朗诵
天安门城楼上只那一句
便成了世界的诗眼
嘹亮了东方!
问1:
请同学们告诉我
这首诗写的是谁?
这位风流人物
就是伟人毛泽东
问2:
讨论"你眼中的毛泽东是什么形象?
"
毛泽东少年时故事
"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何处不青山
"少年时的书生意气
风华正茂时挥斥方遒的豪情
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立壮志的少年形象
也让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代伟人的毛泽东的大气!
今天
就让我们追寻伟人的足迹
再回长沙
走进领袖的宽阔胸怀
走进诗人的崇高心灵
二、解题
(1)、词
萌芽于南朝
形成于唐
盛行于宋
它原是配乐的诗
词的句式特征是长短句
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都有
因此
词的别名有:
曲子词、歌曲、乐章、乐府、长短句、诗余等等
如《敦皇曲子词》、《东坡乐府》、《稼轩长短句》、《淮海居士长短句》、《草堂诗余》等等
(2)、词牌:
"词有定格
句有定数
字有定声"
常见的词牌名:
沁园春、水调歌头、蝶恋花、菩萨蛮、念奴娇、采桑子、西江月、卜算子、虞美人、满江红、浪淘沙、浣溪沙、望江南、如梦令、钗头凤、点绛唇、木兰花、渔家傲、摸鱼儿......
(3)、词的段数、字数:
按段的多少分为单调(只一段
也叫一阕)、双调(两段
也叫上下阕
或叫上下片)
三叠(三段)、四叠等
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以上)和长调(90字以上)
(4)、词的流派:
豪放派和婉约派
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风格
豪放派作品气垫豪放
意境雄浑
充满豪情壮志
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代表作家是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
感情婉转缠绵
情调或轻松活泼
或婉约细腻
题材较狭窄
多是写个人遭遇
男女恋情
也有写山水
融情于景的
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补充各人字、号、代表作)
三、介绍写作背景(仅介绍客观背景
不要有任何主观导向)
这首词作于1925年
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农民运动蓬勃兴起
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
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
韶山支部
同时
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
国民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正式成立
但陈独秀看不到革命力量
想把革命领导权交给资产阶级
毛泽东看到了革命力量
看到了"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因而这年10月
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讲习所
途经长沙
重游橘子洲
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
追忆了昔日的战斗岁月
不禁心潮起伏
浮想联翩
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豪放词
四、指导朗读
下面我们请一位学生来朗读一下这首诗
朗读时想象一下我们对自己的人生蓝图的描绘
结合我们自己的少年豪气
有感情的把主席的诗词读出来
请一生朗读→教师指正、范读(或听录音朗读)→学生诵读(要求:
读准字音
把握好节奏、语气
读出感情)
诵读提示:
上片"看"字、下片"恰"字都是领字
两字后要稍停顿
突出领字作用
"看"字所领7句要读得抑扬顿挫
充满兴奋喜悦之情
"万类霜天竞自由"要读出彻悟、慨叹之情
"恰"字所领7句要读得激昂慷慨
充满自信
语速稍快
抓住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如"万""遍""漫""争""击""翔"字
体会其作用
抓住点明人物、时间、和地点的词语
如"独""立""洲"
把握"看"和"忆"等起贯穿全词作用的词语
展开联想与想象
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领悟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
力求背诵全篇
五、整体感知
问3:
本文塑造一个主人公形象
是谁?
为了塑造这一形象
作者用了哪些关健词语?
明确:
主人公形象--我;
关键词语(动词)--立、看、问;忆、记(显示了本词思路)
由此看来:
上阕由"立"到"看"再到"问"
侧重写眼前之景和心中所思--谁主沉浮;下阕由"忆"到"记"
侧重追忆往事
表现革命青年的战斗风姿和远大理想
思路清晰
情贯全词
很明显本词的思路是:
由景到情
由实到虚
由眼前之景到追忆往昔的战斗岁月
由自然情趣到人生哲理
层层推进
步步深入
"谁主沉浮"这一句是构思的枢纽
转变的关键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问4:
请同学们结合全词
展开想象
看看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
明确:
四幅画面:
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第一课时完)
六、点拨鉴赏
思考:
找出景、情、志(意)三者的关系?
如何体现情景相生、运思严整的艺术效果?
1、独立寒秋图:
问5:
让学生将开头三句词的正常语序调整好
并简要说说它们的大意
明确:
前三句的词序同一般词序不一样
这是为了适应诗词格律的要求
其正常顺序应为:
寒秋
独立橘子洲头
湘江北去
其大意为:
在深秋("寒秋"
即深秋
秋深有寒意
故名"寒秋"
)时节
年轻革命家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
深情凝望着湘江水滚流北去(心头翻腾着无尽的遐想)
此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特定的环境
问6:
"立"字之前加个"独"字起什么作用?
明确:
一"独"字不仅表明诗人是一人独游
而且让读者想象词人面对湘江滚滚北去时表现出的中流砥柱的英雄气概
既为下面追忆和抒发感慨做好了铺垫
又为全词奠定了豪迈风格的基调
2、湘江秋景图("看"字所领的7句)引入诗歌鉴赏的关键:
意象概念--融入了作者主观感受的客观景物
(王国维:
一切景语皆情语)
问7:
词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描绘眼前这大好秋色的呢?
明确:
远眺: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静)
近观: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静、动)
仰视:
鹰击长空(动)
俯瞰:
鱼翔浅底(动)
总写:
万类霜天竞自由
小结:
远近结合
总分有序
动静交错
红绿辉映
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
问8:
请生找出关键字
能否增补删换
说出自己的理解
明确:
漫→水之盛
"江"
指湘江
湘江即使到了深秋
水势仍然很盛
用一个"漫"(满)字来写它
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透→水之清澈
湘江水质好
到了深秋更加清净
"碧透"二字如实地描绘了湘江之水澄碧、清澈见底的特征;争→把湘江上千帆竞发
争先恐后的热闹壮观场面写了出来
击→飞之矫健
显示出雄鹰展翅奋飞、搏击天空的强劲有力;翔→游之轻快
(本指鸟盘旋的神态)写出了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动得自由轻快
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
"浅底"并非真的水浅
而是清澈见底
显得水浅
你想
蓝天倒映在碧水中
看上去鱼儿像在天空中游动
在天空中游动不是很像飞翔吗?
;
竞→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万类霜天竞自由"--由眼前景物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
并作了哲理性升华
世间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在斗争中获得生存自由
那么做为万物之灵的人类
不是更应该"竞"自由吗?
问9:
此时
诗人面对美丽壮观的秋景图
想到了什么?
(最后三句)
明确:
面对生机蓬勃、绚丽壮美的大自然和广阔宇宙
一个"怅"
写出诗人思绪万千
百感交集
诗人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
进入了理性的思考
提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
"谁主沉浮"是什么意思?
(谁主宰国家的命运
掌握民族的前途
)诗人越描写山河壮丽
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
越感到革命的必要
这就更加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
将读者带进了一个新的境界
使人心胸为之开阔
精神为之振奋
这一问也写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凌云壮志
(此处可结合实际引发生讨论--)有中国特色的个人英雄主义)
小结:
上阙写景
描绘了壮丽的湘江深秋景色
并即景抒情
提出了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
3、峥嵘岁月图
上阙提出"谁主沉浮"下阙是怎样回答的呢?
这一节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问10:
"百侣"与上文的哪个词呼应?
(独立)
问11: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
起承接过渡作用
一般地
分上下两片的词
其下片首句又称换头
起过渡作用
词的上下片写法上也有分工
常常上片写景
下片抒情
因此填词时非常注重换头
本词上片写独立寒秋
故地重游而看到的景色
而"橘子洲"也是青年毛泽东与同学战友(......)常来游览的地方
这样自然而然地想到以前与"同学"一起来游的情景
于是过渡到对往昔生活及"同学少年"的回忆中
过渡自然
衔接巧妙
问12:
"忆"的是何内容?
由哪个字统领?
表现了何思想感情?
明确:
忆的是往昔"峥嵘岁月"(即对往日不平凡的斗争生活的形象概括);由"恰"字统领
作者选用典型事例
将过去的岁月在简短篇幅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
怎样的少年?
概括:
风华正茂
意气风发
才华横溢
激情奔放
慷慨激昂
敢说敢做(三方面写中心意象:
精神风貌
活动
志趣)归纳:
以上八句写出了"忆"的具体内容
我们这些"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少年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诗人不仅限于抒发同学少年的无畏激情
还赋予他们以高度的爱国爱民的热忱
使人读后仿佛听到一颗赤子之心在怦怦跳动
从而感受到一种伟大胸怀所反映出的崇高美
(举实例
如词人在长沙第一师范学习和工作时
常与蔡和森、何叔衡等人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一道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他们在长沙组织了"新民学会"
创办了《湘江评论》;1915年5月
袁世凯接受了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毛泽东印发了反袁文章;1919年至1920年
毛泽东和何叔衡领导了湖南人民驱逐反动军阀张敬尧的斗争
接着又向湖南军阀谭延闿、赵恒惕展开英勇斗争
这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年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表现了毛及战友们以天下己任
改造旧世界的战斗精神
)
4、中流击水图:
品读"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想象词人当年曾和同学旧侣
在激流中奋臂划水
掀起的浪花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舶的情景
问13:
讨论"中流击水"这一情景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
这一设问句与上阕末尾的设问句有什么内在联系?
(补充中流击楫
祖逖典故)
明确:
"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采取象征的手法
形象地表达了一代热血青年的凌云壮志
以天下为己任
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
乘风破浪
鼓桨前进
立誓振兴中华的气概豪情
含蓄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
小结:
下阙抒情
抒发凌云壮志、革命豪情
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总结:
这首词
通过对湘江秋景的描绘和对作者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
抒发革命青年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
蔑视反动统治者
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第二课时完)
七、艺术手法
(一)写壮景
抒豪情(主要2、3图
详见前分析)
(二)对比手法的运用
词中有多种对比
使描绘的形象鲜明
1、"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
2、"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
"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
3、"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在明处对比
4、"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
(三)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本词用语精当、形象
极富有表现力
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
"遍"字写出了红之广
"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
"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
用"击"而不用"飞"
准确的表现了鹰的矫健身姿;用"翔"而不用"游"
精当的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
(四)景中寓情、情中显志
这首词上阙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
通过寒秋、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
湘江(碧透、百舸争流)
飞鹰、游鱼(万类竞自由)等意象
形象的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
并即景抒情
提出了苍茫大地有谁来主宰的问题
下阙回忆了往夕峥嵘岁月
表现了诗人与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的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
形象含蓄的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
主宰国家命运的
是以天下为己任、充满革命豪情、敢于改造旧中国的热血青年
八、比较分析
对于诗词的欣赏:
把握意象--融入诗人情感思想的形象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忧国伤己)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清静无为)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少年壮志)
自古言秋多寂寥
我自言秋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九霄
(老而弥坚)
问14:
与古人写秋景的诗词相比较
体会毛泽东诗词的壮美
领会如何营造意境
明确:
王维的《山居秋暝》
写出了秋天的清爽;马致远的《天净沙》
描绘出秋风中的游子倍感秋天的萧条和冷落的意境;古人笔下秋景多萧杀悲凉、清冷惨淡
而毛泽东作为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
拥有心怀天下的胸襟
崇高壮阔的风范
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
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的文人
所以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壮志
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
充满生机
只有他
才能把磅礴的气概和山水的壮观交融构成博大的艺术境界
由此可见
意境的营造是诗人把自己的感情
审美情趣注入所描写的对象
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境界
同时
读者的审美态度
能力和情趣也会影响对诗文的理解
我们要积极调动自己的情感
读出诗人的"言外之意""韵外之志"
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九、结束语
臧克家曾称赞毛泽东的诗词"是最伟大的篇章"
通过几节课的研读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有了一些感悟
伟人抒写的革命理想激情并非不可亲近
它其实就是个人价值、才华的展示
青年毛泽东在这首词里展现了他的风发意气和凌云壮志
当今中国也正呼唤着这样一种"英雄主义"的回归
下面我们再当堂背诵一遍此词
把自己当成青年毛泽东
要求背出节奏和韵味
体会壮阔的意境和强烈的抒情
十、作业
1.背默此词
2.同曹操的《观沧海》比较鉴赏
(第三课时完)
教学设想说明:
本课是毛泽东的代表作
因为有特定的时代背景
布置学生必须课前预习
而且作为词这种文体的特殊性
也可借此机会帮助学生从产生、名称、特点、分类、代表人、发展史等方面做好总结
以便举一反三
具体教学时
重点分析思路层次
艺术手法
先让学生对作品有总体把握:
上片(景生情);下片(情言志);接着通过一些关键词语品读
了解诗词作品中惯用的写景手法:
(1)角度变换
(2)修辞手法运用等
最后再通过列举课外事例
比如《西厢记》、《观沧海》等同本课比较
初步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当然
古诗文作品还是需要反复吟诵来体味深情
所以不妨在第三教时专门齐读
个别朗读
教师范读
搞一次朗诵指导课
其中也可介绍毛泽东的一些优秀代表作品
拓展同学们视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指教者西南模范中学 高一语文组 沈艳 指教 西南 模范 中学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