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 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生物普通用卷.docx
- 文档编号:12659707
- 上传时间:2023-04-21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208.90KB
北京市石景山区 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生物普通用卷.docx
《北京市石景山区 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生物普通用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石景山区 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生物普通用卷.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生物普通用卷
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生物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某古生物学家研究岩石层中某物种化石后,得出结论,他认为这个物种在一个较长的历史年代中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位古生物学家的依据是
A.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老的岩石层中
B.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新的岩石层中
C.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老的和较新的岩石层中
D.由复杂的有机物突变产生的
2.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来看,地球上现存物种中,最高等的动物和植物依次是( )
A.爬行动物和种子植物B.鸟类和被子植物
C.哺乳动物和裸子植物D.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
3.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生物学家将所有生物划分在植物界和动物界中
B.“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C.最大的分类单位是“门”
D.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种类相似度越少
4.金松的学名是“Sciadopitys verticillata”,其中Sciadopitys是金松的( )
A.属名B.科名C.种名D.界名
5.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菌有细胞壁,但没有叶绿体
B.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大多数细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D.所有细菌都能导致动植物和人患病
6.蕨类植物一般比苔藓植物高大,这是因为
A.假根中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B.具有假根和真正的茎和叶
C.根、茎、叶内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
D.有较发达的营养组织和用孢子繁殖
7.在分类学上,苹果和山楂是同科不同属,苹果和桔子是同纲不同目。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苹果和山楂、桔子之间共同特征一样多
B.苹果和山楂、桔子之间没有共同的特征
C.苹果和山楂之间共同特征少,苹果和桔子之间共同特征多
D.苹果和山楂之间共同特征多,苹果和桔子之间共同特征少
8.水螅、海蜇和珊瑚虫排出食物残渣的结构是
A.肛门B.口C.胞肛D.体壁
9.蝉属于节肢动物,成语“金蝉脱壳”中蝉蜕掉的结构以及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分别是
A.外骨骼 体表被毛,用肺呼吸
B.外骨骼 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C.表皮 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D.表皮 体表光滑,用肺呼吸
10.鲫鱼不停的用口吞水,用鳃孔排水的意义是( )
A.产生前进的动力B.感知水流
C.吞进水中的食物D.完成呼吸
11.蛙的幼体和成体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A.鳃和肺B.肺和鳃C.皮肤和鳃D.肺和皮肤
12.蜥蜴的皮肤干燥又粗糙,表面覆盖着角质鳞片,这样的皮肤有利于
A.爬行B.吸收营养
C.辅助呼吸D.减少水分的蒸发
13.下列与家鸽适于飞翔生活无关的是
A.长骨中空B.体表有羽毛C.产卵D.身体呈流线型
14.下列结构中,属于哺乳动物所特有的是
A.肝脏B.膈C.肾脏D.心脏
1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所描写的对植物产生影响的因素是
A.温度B.湿度C.空气D.土壤
16.生长在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这属于( )
A.环境对生物的影响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环境对生物的适应D.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7.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在一起形成的,真菌和藻类的关系是
A.寄生B.腐生C.共生D.竞争
18.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草原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的是( )
A.草→兔→狐B.阳光→草→兔→狐
C.草→兔→狐→细菌D.狐→兔→草
19.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条河流B.池塘中的鲤鱼
C.湖中的所有生物D.草原上的全部羊
20.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创造的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类属于
A.消费者B.生产者C.分解者D.建设者
21.以下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森林B.草原C.池塘D.农田
2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是
A.先有物质循环,然后才有能量流动
B.由于有了能量的流动,所以才有了物质循环
C.虽然二者是同时进行的,但它们是各自独立的过程
D.物质合成和分解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储存、转移和释放
23.下表是甲、乙、丙、丁、戊五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
这五种生物之间有着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下列食物链关系正确的是
生物种类
甲
乙
丙
丁
戊
单位体积农药含量(毫克)
0.054
0.033
0.002
0.161
0.010
A.甲→乙→丙→丁→戊B.丙→戊→乙→甲→丁
C.丁→甲→乙→戊→丙D.戊→丁→丙→乙→甲
24.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袋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缺少分解者B.缺少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25.从物质循环的观点看,人体中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 )
A.食物中的碳B.有机物中的碳
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D.土壤中的碳
26.皮肤能防止病菌侵入人体,与这种免疫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青霉素过敏现象B.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C.白细胞吞噬病原体D.得过麻疹后不再患此病
27.某地曾流行甲型肝炎,后来查明是由于食用了携带甲肝病毒的海产品引起的。
这种携带甲肝病毒的海产品属于
A.病原体B.传染源C.易感动物D.传播途径
28.某人遇到车祸出现外出血,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抬到阴凉处静卧B.进行人工呼吸
C.赶紧送往医院D.先进行止血处理在送往医院
29.根据图药盒上的说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是一种非处方药B.此药没有变质失效
C.此药是治疗流感的特效药D.每日用药量不宜超过8粒
30.下列属于转基因技术的是
A.将某抗病基因转入番茄DNA中
B.利用某些微生物发酵生产谷氨酸
C.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繁殖蝴蝶兰
D.将番茄和马铃薯细胞融合,繁殖出新植株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31.将苍蝇养在甲、乙两瓶中,甲瓶内放有捕蝇纸,乙瓶内没放捕蝇纸,其余实验条件皆相同(培养基、有翅和无翅的苍蝇皆等量)。
8天后,甲瓶内仅无翅的苍蝇存活,捕蝇纸上皆是有翅的死苍蝇,乙瓶内有翅和无翅的苍蝇皆存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注:
培养基可提供苍蝇所需的足量养分)
(1)苍蝇中存在着有翅和无翅的不同类型,由此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性,甲瓶与乙瓶形成了对照实验,其中的变量是 。
(2)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判断甲瓶的环境对 翅的苍蝇更有利。
(3)在印度洋的南部有个克格伦岛,岛上经常刮风暴。
那些有翅却不够强大的昆虫,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所以被保留下来的昆虫,会呈现两个极端类型。
据此推测昆虫的两种类型分别是 、 ,昆虫的这两种翅是对经常刮风暴环境条件的 。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32.美国学者米勒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中首先把水加入B中,抽出空气,在A内加入某些气体成分,然后把B内的水煮沸产生水蒸气,钨电极连续火花放电一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实验装置中通入的甲烷、氨、氢气、水蒸气等气体相当于原始地球表面的 ,在装置中多次进行火花放电模拟原始地球上的 现象,在实验装置中检验出的氨基酸是一种 物质。
(2)米勒实验表明:
在原始地球条件下, 。
33.从2013年3月开始,中国内地发现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病例正在持续上升,截至2013年5月6日,各地共报告确诊病例130人,其中42人治愈出院,死亡31人,其余患者正在接受治疗。
为了防控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疾病,某科研机构用健康的小鸡进行了如下实验:
编号
实验小鸡数量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甲组
10只
给小鸡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
小鸡全部存活
乙组
10只
给小鸡注射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
小鸡全部死亡
丙组
10只
给小鸡注射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
小鸡全部存活
丁组
10只
给小鸡注射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一
周后,再给它们注射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
小鸡全部存活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是 。
(2)丙组实验结果说明:
。
(3)丁组实验结果说明:
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作为 被注射到小鸡体内,一周后,让小鸡体内产生了 ,此时再注射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使小鸡体内发生了 (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清除了病毒而存活下来。
四、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34.某研究小组在野外工作时捕捉到一条蛇,在蛇的胃中发现一只鼠,解剖鼠的胃,找到未被完全消化的食物,经检查有生物A和生物B的组织,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学角度分析,生物A为 类群,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2)在上述生物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
(3)请写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在此食物链上能量流动的方向是 的,这些能量的最根本来源是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35.下图所示常见的几种植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以上植物中,属于种子植物的是 ;可以用孢子繁殖后代的植物是 ;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 。
(2)油松与向日葵相比,其不同点主要是 。
(3)用“→”将上述植物所属类群,按从低等到高等进行排序:
。
36.观鸟小组的同学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的鸟类资源进行调研,记录到保护区中共有158种鸟类,其中雀形目鸟类109种。
连续观察发现该保护区中有54种候鸟(有迁徙习性)、104种留鸟(无迁徙习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鸟小组采用 (实验法、调查法)了解保护区内鸟类资源,使用 (望远镜、显微镜)观察鸟类的生活状态。
(2)观鸟小组依据鸟的 ,发现了109种雀形目鸟类。
根据 将158种鸟类又分为留鸟和候鸟。
(3)调查发现,该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种数在逐年增加,说明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37.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热带雨林中有一种毒蛾,其翅具有鲜艳的色斑。
一种无毒的蝴蝶与毒蛾有相似的色斑,且与毒蛾一起在白天活动。
一般鸟类不取食它们。
但林中有一种鸟类专以它们为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态学上,毒蛾的色斑称为_________,蝴蝶的色斑称为___________。
(2)毒蛾和蝴蝶通常不被一般鸟类捕食,说明它们对环境具有_____________性,但是它们依然有天敌,这是_____________性。
(3)从进化的角度看,毒蛾和蝴蝶的色斑是_____________的结果。
38.非洲毛里求斯全境覆盖着两千平方公里的大颅榄树,森林里栖息着体态肥硕、肉质鲜美的渡渡鸟。
1681年最后一只渡渡鸟被猎杀了。
渡渡鸟灭绝后,到1981年大颅榄树也仅存活13株。
美国生态学家坦普尔为了避免大颅榄树绝种,引进了吃大颅榄树种子的吐绶鸡,然后把吐绶鸡排泄出来的大颅榄树种子埋入土中,结果长出了绿油油的幼苗。
根据以上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渡渡鸟灭绝了_________年后,大颅榄树也濒临灭绝。
(2)直接将新结出的大颅榄树种子埋入土中 (能、不能)长出幼苗,必须经过 的种子才能萌发,由此说明 对大颅榄树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
(3)从生态系统的种间关系看,渡渡鸟和大颅榄树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若渡渡鸟与吐绶鸡同时生活在大颅榄树森林中,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39.2015年4月25日、5月12日尼泊尔分别发生了8.1级和7.5级特大地震,造成8500多人死亡,十万多人受伤,地震也给我国西藏部分地区造成严重灾害,地震发生后,我国迅速排出救援组织,参与抗震救灾工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医护人员对心跳、呼吸骤停者实施 ,按压的位置应在 约1/3处,一次人工呼吸后,要做 次心脏按压,以胸廓下沉 厘米为宜。
(2)某人因外伤大量出血危及生命,医护人员及时从血库调取了大量B型血为其输血,挽救了他的生命,由此可知他的血型是 。
如果没有B型血,还可以少量输入 型血。
(3)防疫人员在救援黄金72小时过后,及时勘察了灾区疫情,并采取了系列防疫措施。
其中,对废墟点、遗体掩埋地及灾民的居住环境进行防疫消毒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对受到外伤的患者统一注射 疫苗,提高人体对破伤风的免疫力。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化石。
掌握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特点和形成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最直接的证据,化石在地层出现具有一定顺序,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是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
A.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老的岩石层中,能够证明的是该物种可能是一种简单低等的生物,不能证明这个物种在一个较长的历史年代中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故A不合题意;
B.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新的岩石层中,能够证明的是该物种可能是一种复杂高等的生物,不能证明这个物种在一个较长的历史年代中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故B不合题意;
C.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老的和较新的岩石层中,说明该物种经历了较长的年代都没有多大的变化,故C符合题意;
D.该物种由复杂的有机物突变产生的,只能说明该生物的起源,无法证明该物种的进化情况,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D
【解析】
解:
如图进化树
植物的进化历程:
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而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比出现了花与果实,使其繁殖能力更强、后代的成活率更高,适应能力更强,也就更高级。
动物进化的历程是:
原始的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而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
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
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主要的生殖发育特点,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哺乳类是目前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
因此,地球上现存的动、植物中,最高等的动物和植物分别是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
故选:
D。
从生物进化的过程看,地球上现存的动植物中最高等动物和植物分别是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
掌握生物进化的历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
解:
A、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将生物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和其他的几个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错误.
B、“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正确.
C、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错误.
D、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错误.
故选:
B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的分类单位等级.
4.【答案】A
【解析】
解:
根据分析可知,“金松”是植物的名称,Sciadopicys是此植物的属名,verticillata是种名.“Sciadopitys verticillata”,表示该种植物的学名.
故选:
A.
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
注意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双命名法的内容,这部分知识是重点,注意掌握.
5.【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细菌的结构特征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了解和掌握细菌的结构特征和与人类的关系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B.细菌是单细胞个体,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也没有叶绿体,故AB正确;
C.大多数细菌营腐生生活,这些细菌能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故C正确;
D.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在食品的制作、医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酸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少数是有害的,如结核杆菌能使人患结核病,故D错误。
故选D。
6.【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熟练掌握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和区别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起固着作用,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蕨类植物也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根、茎、叶内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
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分类单位。
掌握生物的分类单位和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生物体的分类单位有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
生物所属的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单位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
苹果和山楂是同科不同属,苹果和桔子是同纲不同目,由此可见苹果与山楂的亲缘关系较近,共同特征较多,苹果和橘子的亲缘关系较远,共同特征较少,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熟练掌握腔肠动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水螅、海蜇和珊瑚虫都属于腔肠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有:
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壁由内胚层(内层)、外胚层(外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壁围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消化腔与口相通,食物由口进而消化腔,在消化腔内消化和吸收;有口无肛门,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由口排出。
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9.【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节肢动物的特征。
熟练掌握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使动物的运动更灵活,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撑,还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足和触角也分节。
蝉属于节肢动物,其体表的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长大而长大,所以有蜕皮现象。
因此成语“金蝉脱壳”中蝉蜕掉的是它的外骨骼,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10.【答案】D
【解析】
解:
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水由口进入然后流经鳃由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所以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不断相互交替张开和闭合,是鱼在呼吸,而不是在喝水.
故选:
D
本题重点考查鱼的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
明确鱼不停地用口吞水,而水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意义是进行气体交换,从而完成呼吸.
11.【答案】A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青蛙的呼吸器官。
解答时可以从两栖动物的特征方面来切入。
【解答】
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山上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四肢游泳或跳跃,心脏二心房一心室。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其幼体蝌蚪用鳃呼吸,成体青蛙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湿润辅助呼吸,在冬眠时主要用皮肤呼吸。
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12.【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掌握爬行动物保持水分的结构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
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保持水分,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陆生生活。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鸟类的特征。
掌握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鸟类会飞行,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被覆羽毛,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等,而鸟类是卵生的,雌鸟可以产卵,这与飞行生活无关。
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4.【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掌握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哺乳动物主要特征有:
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鸭嘴兽是特例),哺乳等特征。
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体腔内有膈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结构特点,肝脏、肾脏和心脏并不是哺乳动物特有的,大多数的陆生动物以及鸟类等都有。
B符合题意。
故选B。
15.【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理解和掌握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石景山区 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生物普通用卷 北京市 石景山区 第二 学期 年级 期末 生物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