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圆的方程》教案.docx
- 文档编号:12651496
- 上传时间:2023-04-21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178.72KB
高三数学《圆的方程》教案.docx
《高三数学《圆的方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数学《圆的方程》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数学《圆的方程》教案
2019-2020年高三数学《圆的方程》教案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1、情境设置:
在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直线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圆作为平面几何中的基本图形,确定它的要素又是什么呢?
什么叫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何一条直线都可用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来表示,那么,圆是否也可用一个方程来表示呢?
如果能,这个方程又有什么特征呢?
探索研究:
2、探索研究:
确定圆的基本条件为圆心和半径,设圆的圆心坐标为A(a,b),半径为r。
(其中a、b、r都是常数,r>0)设M(x,y)为这个圆上任意一点,那么点M满足的条件是(引导学生自己列出)P={M||MA|=r},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让学生写出点M适合的条件①
化简可得:
②
引导学生自己证明为圆的方程,得出结论。
方程②就是圆心为A(a,b),半径为r的圆的方程,我们把它叫做圆的标准方程。
3、知识应用与解题研究
例
(1):
写出圆心为半径长等于5的圆的方程,并判断点是否在这个圆上。
分析探求:
可以从计算点到圆心的距离入手。
探究:
点与圆的关系的判断方法:
(1)>,点在圆外
(2)=,点在圆上
(3)<,点在圆内
例
(2):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是求它的外接圆的方程
师生共同分析:
从圆的标准方程可知,要确定圆的标准方程,可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三个参数.(学生自己运算解决)
例(3):
已知圆心为的圆经过点和,且圆心在上,求圆心为的圆的标准方程.
师生共同分析:
如图确定一个圆只需确定圆心位置与半径大小.圆心为的圆经过点和,由于圆心与A,B两点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心在险段AB的垂直平分线m上,又圆心在直线上,因此圆心是直线与直线m的交点,半径长等于或。
总结归纳:
(教师启发,学生自己比较、归纳)比较例
(2)、例(3)可得出外接圆的标准方程的两种求法:
1、根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的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到得值,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根据确定圆的要素,以及题设条件,分别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大小,然后再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练习:
1:
已知圆和点,点P在圆上,求面积的最小值。
2:
圆关于直线对称,则
3:
圆关于直线的对称圆的方程为
小结:
1、圆的标准方程。
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
3、根据已知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的方法。
课后作业
(C组题)1.圆关于原点对称的圆的方程为()
A.B.
C.D.
(B组题)21、点()在圆的内部,则的取值范围是()
A.-1<<1B.0<<1C.–1< (A组题)3.求过点和且与直线相切的圆的方程. 板书设计 圆的方程 例题 课内练习 1、圆的圆心坐标为A(a,b),半径为r 2、点与圆的关系的判断方法: (1)>,点在圆外 (2)=,点在圆上 (3)<,点在圆内 2019-2020年高三数学《圆锥曲线方程》复习教案新人教A版 一、本讲进度 《圆锥曲线方程》复习 二、本讲主要内容 1、三种圆锥曲线: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等。 2、直线和圆锥曲线位置关系。 3、求轨迹方程的常规方法。 三、复习指导 1、上一章已经复习过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之一: 如何求曲线(点的轨迹)方程。 它一般分为两类基本题型: 一是已知轨迹类型求其方程,常用待定系数法,如求直线及圆的方程就是典型例题;二是未知轨迹类型,此时除了用代入法、交轨法、参数法等求轨迹的方法外,通常设法利用已知轨迹的定义解题,化归为求已知轨迹类型的轨迹方程。 因此在求动点轨迹方程的过程中,一是寻找与动点坐标有关的方程(等量关系),侧重于数的运算,一是寻找与动点有关的几何条件,侧重于形,重视图形几何性质的运用。 在基本轨迹中,除了直线、圆外,还有三种圆锥曲线: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2、三种圆锥曲线的研究 (1)统一定义,三种圆锥曲线均可看成是这样的点集: ,其中F为定点,d为P到定直线的距离,F,如图。 因为三者有统一定义,所以,它们的一些性质,研究它们的一些方法都具有规律性。 当0 (2)椭圆及双曲线几何定义: 椭圆: {P||PF1|+|PF2|=2a,2a>|F1F2|>0,F1、F2为定点},双曲线{P|||PF1|-|PF2||=2a,|F1F2|>2a>0,F1,F2为定点}。 (3)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 几何性质是圆锥曲线内在的,固有的性质,不因为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1定性: 焦点在与准线垂直的对称轴上 椭圆及双曲线中: 中心为两焦点中点,两准线关于中心对称;椭圆及双曲线关于长轴、短轴或实轴、虚轴成轴对称,关于中心成中心对称。 2定量: 椭圆 双曲线 抛物线 焦距 2c 长轴长 2a —— 实轴长 —— 2a 短轴长 2b 焦点到对应 准线距离 P=2 p 通径长 2· 2p 离心率 1 基本量关系 a2=b2+c2 C2=a2+b2 (4)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及解析量(随坐标改变而变) 举焦点在x轴上的方程如下: 椭圆 双曲线 抛物线 标准方程 (a>b>0) (a>0,b>0) y2=2px(p>0) 顶点 (±a,0) (0,±b) (±a,0) (0,0) 焦点 (±c,0) (,0) 准线 X=± x= 中心 (0,0) 有界性 |x|≤a |y|≤b |x|≥a x≥0 焦半径 P(x0,y0)为圆锥曲线上一点,F1、F2分别为左、右焦点 |PF1|=a+ex0 |PF2|=a-ex0 P在右支时: |PF1|=a+ex0 |PF2|=-a+ex0 P在左支时: |PF1|=-a-ex0 |PF2|=a-ex0 |PF|=x0+ 总之研究圆锥曲线,一要重视定义,这是学好圆锥曲线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二要数形结合,既熟练掌握方程组理论,又关注图形的几何性质,以简化运算。 3、直线和圆锥曲线位置关系 (1)位置关系判断: △法(△适用对象是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不为0)。 其中直线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包括直线和双曲线相切及直线与双曲线渐近线平行两种情形;后一种情形下,消元后关于x或y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0。 直线和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包括直线和抛物线相切及直线与抛物线对称轴平行等两种情况;后一种情形下,消元后关于x或y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0。 (2)直线和圆锥曲线相交时,交点坐标就是方程组的解。 当涉及到弦的中点时,通常有两种处理方法: 一是韦达定理;二是点差法。 4、圆锥曲线中参数取值范围问题通常从两个途径思考,一是建立函数,用求值域的方法求范围;二是建立不等式,通过解不等式求范围。 四、典型例题 例1、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方程。 (1)与双曲线有共同渐近线,且过点(-3,); (2)与双曲线有公共焦点,且过点(,2)。 解题思路分析: 法一: (1)双曲线的渐近线为 令x=-3,y=±4,因,故点(-3,)在射线(x≤0)及x轴负半轴之间, ∴双曲线焦点在x轴上 设双曲线方程为,(a>0,b>0) 解之得: ∴双曲线方程为 (2)设双曲线方程为(a>0,b>0) 则 解之得: ∴双曲线方程为 法二: (1)设双曲线方程为(λ≠0) ∴ ∴ ∴双曲线方程为 (3)设双曲线方程为 ∴ 解之得: k=4 ∴双曲线方程为 评注: 与双曲线共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为(λ≠0),当λ>0时,焦点在x轴上;当λ<0时,焦点在y轴上。 与双曲线共焦点的双曲线为(a2+k>0,b2-k>0)。 比较上述两种解法可知,引入适当的参数可以提高解题质量,特别是充分利用含参数方程的几何意义,可以更准确地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 例2、设F1、F2为椭圆的两个焦点,P为椭圆上一点,已知P、F1、F2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且|PF1|>|PF2|,求的值。 解题思路分析: 当题设涉及到焦半径这个信息时,通常联想到椭圆的两个定义。 法一: 当∠PF2F1=900时,由 得: , ∴ 当∠F1PF2=900时,同理求得|PF1|=4,|PF2|=2 ∴ 法二: 当∠PF2F1=900, ∴ ∴P() 又F2(,0) ∴|PF2|= ∴|PF1|=2a-|PF2|= 当∠F1PF2=900,由 得: P()。 下略。 评注: 由|PF1|>|PF2|的条件,直角顶点应有两种情况,需分类讨论。 例3、设点P到M(-1,0),N(1,0)的距离之差为2m,到x轴、y轴的距离之比为2,求m取值范围。 解题思路分析: 根据题意,从点P的轨迹着手 ∵||PM|-|PN||=2m ∴点P轨迹为双曲线,方程为(|m|<1)① 又y=±2x(x≠0)② ①②联立得: 将此式看成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式,下求该二次函数值域,从而得到m的取值范围。 根据双曲线有界性: |x|>m,x2>m2 ∴ 又0 ∴1-5m2>0 ∴且m≠0 ∴ 评注: 利用双曲线的定义找到点P轨迹是重要一步,当题目条件有等量关系时,一般考虑利用函数思想,建立函数关系式。 例4、已知x2+y2=1,双曲线(x-1)2-y2=1,直线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①与双曲线交于不同两点;②与圆相切,且切点是直线与双曲线相交所得弦的中点。 求直线方程。 解题思路分析: 选择适当的直线方程形式,把条件“是圆的切线”“切点M是弦AB中点”翻译为关于参数的方程组。 法一: 当斜率不存在时,x=-1满足; 当斜率存在时,设: y=kx+b 与⊙O相切,设切点为M,则|OM|=1 ∴ ∴b2=k2+1① 由得: (1-k2)x2-2(1+kb)x-b2=0 当k≠±1且△>0时,设A(x1,y1),B(x2,y2),则中点M(x0,y0), ∴y0=kx0+b= ∵M在⊙O上 ∴x02+y02=1 ∴(1+kb)2+(k+b)2=(1-k2)2② 由①②得: 或 ∴: 或 法二: 设M(x0,y0),则切线AB方程x0x+y0y=1 当y0=0时,x0=±1,显然只有x=-1满足; 当y0≠0时, 代入(x-1)2-y2=1得: (y02-x02)x2+2(x0-y0)2x-1=0 ∵y02+x02=1 ∴可进一步化简方程为: (1-2x02)x2+2(x02+x0-1)x-1=0 由中点坐标公式及韦达定理得: ∴ 即2x03-x02-2x0+1=0 解之得: x0=±1(舍),x0= ∴y0=。 下略 评注: 不管是设定何种参数,都必须将形的两个条件(“相切”和“中点”)转化为关于参数的方程组,所以提高阅读能力,准确领会题意,抓住关键信息是基础而又重要的一步。 例5、A、B是抛物线y2=2px(p>0)上的两点,且OA⊥OB, (1)求A、B两点的横坐标之积和纵坐标之积; (2)求证: 直线AB过定点; (3)求弦AB中点P的轨迹方程; (4)求△AOB面积的最小值; (5)O在AB上的射影M轨迹方程。 解题思路分析: 设A(x1,y1),B(x2,y2),中点P(x0,y0) (1) ∵OA⊥OB ∴kOAkOB=-1 ∴x1x2+y1y2=0 ∵y12=2px1,y22=2px2 ∴ ∵y1≠0,y2≠0 ∴y1y2=-4p2 ∴x1x2=4p2 (2)∵y12=2px1,y22=2px2 ∴(y1-y2)(y1+y2)=2p(x1-x2) ∴ ∴ ∴直线AB: ∴ ∴ ∵ ∴ ∴ ∴AB过定点(2p,0),设M(2p,0) (3)设OA∶y=kx,代入y2=2px得: x=0,x= ∴A() 同理,以代k得B(2pk2,-2pk) ∴ ∵ ∴ 即y02=px0-2p2 ∴中点M轨迹方程y2=px-2p2 (4) ≥ 当且仅当|y1|=|y2|=2p时,等号成立 评注: 充分利用 (1)的结论。 (5)法一: 设H(x3,y3),则 ∴ ∴AB: 即代入y2=2p得 由 (1)知,y1y2=-4p2 ∴ 整理得: x32+y32-2px3=0 ∴点H轨迹方程为x2+y2-4x=0(去掉(0,0)) 法二: ∵∠OHM=900,又由 (2)知OM为定线段 ∴H在以OM为直径的圆上 ∴点H轨迹方程为(x-p)2+y2=p2,去掉(0,0) 例6、设双曲线上两点A、B,AB中点M(1,2) (1)求直线AB方程; (2)如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双曲线交于C、D两点,那么A、B、C、D是否共圆,为什么? 解题思路分析: (1)法一: 显然AB斜率存在 设AB: y-2=k(x-1) 由 得: (2-k2)x2-2k(2-k)x-k2+4k-6=0 当△>0时,设A(x1,y1),B(x2,y2) 则 ∴k=1,满足△>0 ∴直线AB: y=x+1 法二: 设A(x1,y1),B(x2,y2) 则 两式相减得: (x1-x2)(x1+x2)=(y1-y2)(y1+y2) ∵x1≠x2 ∴ ∴ ∴AB: y=x+1 代入得: △>0 评注: 法一为韦达定理法,法二称为点差法,当涉及到弦的中点时,常用这两种途径处理。 在利用点差法时,必须检验条件△>0是否成立。 (2)此类探索性命题通常肯定满足条件的结论存在,然后求出该结论,并检验是否满足所有条件。 本题应着重分析圆的几何性质,以定圆心和定半径这两定为中心 设A、B、C、D共圆于⊙OM,因AB为弦,故M在AB垂直平分线即CD上;又CD为弦,故圆心M为CD中点。 因此只需证CD中点M满足|MA|=|MB|=|MC|=|MD| 由 得: A(-1,0),B(3,4) 又CD方程: y=-x+3 由 得: x2+6x-11=0 设C(x3,y3),D(x4,y4),CD中点M(x0,y0) 则 ∴M(-3,6) ∴|MC|=|MD|=|CD|= 又|MA|=|MB|= ∴|MA|=|MB|=|MC|=|MD| ∴A、B、C、D在以CD中点,M(-3,6)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上 评注: 充分分析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可以使解题思路更清晰,在复习中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五、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方程 表示的曲线是 A、椭圆B、双曲线C、抛物线D、不能确定 2、把椭圆绕它的左焦点顺时针方向旋转,则所得新椭圆的准线方程是A、B、 C、D、 3、方程的曲线形状是 A、圆B、直线C、圆或直线D、圆或两射线 4、F1、F2是椭圆(a>b>0)的两焦点,过F1的弦AB与F2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ABF2,其中∠BAF2=900,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A、B、C、D、 5、若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则它的半焦距C的取值范围是 A、(0,1)B、(1,2)C、(1,+∞)D、与m有关 6、以抛物线y2=2px(p>0)的焦半径|PF|为直径的圆与y轴位置关系是 A、相交B、相切C、相离D、以上三种均有可能 7、直线y=kx-2交抛物线y2=8x于A、B两点,若AB中点横坐标为2,则|AB|为 A、B、C、D、 8、已知圆x2+y2=1,点A(1,0),△ABC内接于圆,∠BAC=600,当BC在圆上运动时,BC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A、x2+y2=B、x2+y2= C、x2+y2=D、x2+y2= 填空题 9、已知A(4,0),B(2,2)是椭圆内的点,M是椭圆上的动点,则|MA|+|MB|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 10、椭圆的离心率为,则a=__________。 11、高5米和3m的旗竿在水平地面上,如果把两旗竿底部的坐标分别定为A(-5,0),B(5,0),则地面上杆顶仰角相等的点的轨迹是__________。 12、若x,y∈R,且3x2+2y2=6,则x2+y2最大值是________,最小值是________。 13、抛物线y2=2x上到直线x-y+3=0距离最短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4、求以达原点与圆x2+y2-4x+3=0相切的两直线为渐近线且过椭圆4x2+y2=4两焦点的双曲线方程。 15、已知P(x,y)为平面上的动点且x≥0,若P到y轴距离比到点(1,0)距离小1 (1)求点P轨迹C的方程; (2)设过M(m,0)的直线交双曲线C于A、B两点,问是否存在这样的m,使得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恒过原点。 16、设抛物线y2=4ax(a>0)的焦点为A,以B(a+4,0)为圆心,|BA|为半径,在x轴上方画圆,设抛物线与半圆交于不同两点M、N,点P是MN中点 (1)求|AM|+|AN|的值; (2)是否存在这样的实数a,恰使|AM|,|AP|,|AN|成等差数列? 若存在,求出a;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7、设椭圆中心为0,一个焦点F(0,1),长轴和短轴长度之比为t (1)求椭圆方程; (2)设过原点且斜率为t的直线与椭圆在y轴右边部分交点为Q,点P在该直线上,且,当t变化时,求点P轨迹。 18、已知抛物线y2=2px(p>0),过动点M(a,0)且斜率为1的直线与该抛物线交于不同两点A、B,|AB|≤2p, (1)求a取值范围; (2)若线段AB垂直平分线交x同于点N,求△NAB面积的最大值。 六、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A3、D4、B5、C6、B7、D8、D (二)填空题 9、10、或11、圆,12、3,2 13、,1) (三)解答题 14、 15、 (1)y2=4x (2)0,4 16、 (1)8 (2)不存在 17、 (1) (2)抛物线的部分弧,, 18、 (1)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圆的方程 数学 方程 教案